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约瑟夫.海勒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位。他的第一部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不仅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荒诞派,而且标志着美国文学进入了后现代主义时期。萨特认为自由与责任紧密相连,人们不仅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他人负责。本文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了约瑟夫.海勒和《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背景知识;第二部分分析了军规影响下的三种人;第三部分集中介绍约瑟连寻找自由的过程。最后一步简单地作了总结。
1、简介
1.1约瑟夫.海勒和《第二十二条军规》
约瑟夫.海勒1923年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的一个犹太移民家庭。1941年高中毕业时,二战已经爆发。次年,他在美国空军当轰击手。《第二十二条军规》就是根据二战时的经历写成的。这部小说发表于1961年,它的出现为美国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部小说与二战后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密切相关。众所周之,二战后,美国经济繁荣,但这也不能消除战争给人们带来的阴影。冷战,核战争,麦卡锡主义及越南战争使美国人迷惑,彷徨。《第二十二条军规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成的。
1.2文献综述
《第二十二条军规》发表之后,许多评论家各抒己见。其中一些人从存在主义的角度分析。爱兰.阿.普莱特(3-39)通过这部作品的黑色幽默风格来比较存在主义者与黑色幽默家;约翰.科尔莫(1-17)注意到了作家身份对公众的道德责任这个问题;约翰.伍德森(103-152)集中研究犹太人的神秘主义及作者的宗教观。中国的叶拉美(78-80)分析了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异同。最近几年,人们纷纷从写作技巧,修辞手法和女性主义理论来研究这部作品。大多数人通过事件,人物刻画,语言及结构来表现荒诞性,很少人从束缚与自由的角度分析文本。这篇文章集中描述军规如何影响人们及一些人如何冲破束缚寻找自由。
2、“第二十二条军规”下的人们
这条军规把人们分为两类。第一种人懂得潜规则,利用普通人民获得成功:卡斯卡特,卡恩和米勒;其他的人都是受害者:温特格林,丹尼卡医生和梅杰.梅杰.梅杰。约塞连原来属于这一类人。
2.1 官僚阶级
卡斯卡特上校是这一阶级的代表。他自私,为了升官,不断增加飞行的次数,不惜牺牲飞行员的性命;无主见,总是推卸责任;残忍,一旦发现谁威胁到他的利益,就想方设法把他除掉。为了争夺名利,他和佩克姆将军明争暗斗。他用这条军规剥削人们换取自己的官位。
2.2 商人
米勒是资本主义社会真正的英雄。对他而言,一切都是商品,他的唯一目的就是赚钱。,他给飞行员吃棉花,签订轰炸祖国前线的合同,给官员行贿。他掌握着飞行员的食物源,有了可口的食物,他们才能执行更多的任务,而这又符合第二十二条军规的逻辑。米勒抓住宝贵的机遇大发战争财,他就是给人们带来黑暗与腐败的撒旦的化身。
2.3 宗教的代表
图特曼牧师代表着官方宗教。他善良却经常被捉弄;虽然是个牧师却对宗教迷惑不解。这个荒谬的世界使他失去了精神家园,就像尼采所说的,上帝已经死了。他是典型的受害者。
3、寻找自由
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进一步丰富了责任的思想。他认为一个人只有同时肩负起对自己和他人的责任时,才算是有责任的人。这个观点很好地解释了约塞连的行为。
约塞连原来是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受害者,随着故事的发展,他逐渐觉醒,最后终于找到了自由。他的朋友奥尔的失踪给了他一些启示。奥尔走之前曾多次暗示约塞连跟他一起逃,但是约塞连竟怀疑奥尔要谋杀他,直到有人发现奥尔在瑞士后,约塞连才醒悟过来。约塞连的出逃经历了痛苦的抉择过程。起初保家卫国的忠心被残酷的现实摧残地只剩下怀疑。当他发现卡斯卡特利用他们的生命来换取名利时,他的心灵被震撼了。之后活着就成了他唯一的目标。他躲进医院,在食物里放肥皂,修改作战地图,甚至幻想谋杀长官。最为惊人的举动是他拒绝穿衣服。他拒绝跟米勒合伙,因为他认为那是“道德堕落的第一步”。如果拒绝米勒意味着道德意识的新生,那么斯诺登的死则指自我的重生。这使他意识到生命的可贵,实现了集体利益个人的利益才能得到保证。克斯卡特的合同让他左右为难:签的话同胞们的生命将受到威胁;不签的话,他觉得愧对国家;两者都不选的话,他会被莫名奇妙地消失。出于无奈,他选择了奥尔的路,这是最明智的选择。他对别人说,我不是在逃避责任,而是去肩负责任。他曾被人误解为享乐主义者,但是卡尔认为他懂得萨特的思想,称他最后的行为是符合道德的。显然,意识是行动的先决条件。“结果证明,仅仅像牧师一样善良或内特利一样单纯是无用的,不能使他们摆脱他父亲的价值观”(kennard,1987:85).当然约瑟连在寻找自由,他不仅拯救了自己,也肩负起了拯救他人的责任。受到约塞连的鼓舞,牧师也决定捍卫自由。
4、结束语
《第二十二条军规》描述了一个被这条军规控制的世界。约塞连受到奥尔的启示,逃到瑞士,他的行为又激励其他人为自由而站。《第二十二条军规》为语言增添了一个新术语,而且对以后文学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Bryfonski, Dedria and phyllis Carmel Mendelson,eds.Contemporary Criticism[M]: Vol.8.Detroit.London:Gale Research Inc.,1978.
[2] Colmer, John.Coleridge to Catch-22: Images of Society[J] London:Macmillan,1978.
[3] Harris, Laurie Lanzen. Characters in 20th-Century[J] Detroit: Gale Research Inc.,1990.
[4] Heller Joseph :Catch-22[M] New York: Dell Publishing Co,Inc.,1990.
[5]Nagal,James.Critical Essays on Joseph Heller[J] Boston: G.K.Hall,1984.
[6] Merrill,Robert.The Structure and Meaning of Catch-22[M] Studies in American Fiction,1986,14.2:139-152.
[7]Kennard,JeanE. Joseph Heller: At War with Absurdity[J] Mosaic,1971,IV/3:75-87.
[8] Frederick Karl,American Fiction:1940-1980[J] New York: Harper Row,Publishers,1983.
[9] Pratt,Alan,A Black Humor: Critical Essays[M] New York: Garland Publishing Inc,1993.
[10] 程爱民:《二十世纪英美文学论稿》[J]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1] 王建会:《英美文学词典》[M]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12] 郑思渊:《约瑟林与二十二条军规的搏斗》[M] 宁波大学学报,1995,8(8):113-116
[13] 叶拉美:浅析现代派与后现代派之异同 [J] 研究,1998,3:78-80
[14] 陈永国:《海勒-20世纪文学泰斗》[J]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
[15] 常耀信:《美国文学评选论》[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年
1、简介
1.1约瑟夫.海勒和《第二十二条军规》
约瑟夫.海勒1923年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的一个犹太移民家庭。1941年高中毕业时,二战已经爆发。次年,他在美国空军当轰击手。《第二十二条军规》就是根据二战时的经历写成的。这部小说发表于1961年,它的出现为美国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部小说与二战后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密切相关。众所周之,二战后,美国经济繁荣,但这也不能消除战争给人们带来的阴影。冷战,核战争,麦卡锡主义及越南战争使美国人迷惑,彷徨。《第二十二条军规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成的。
1.2文献综述
《第二十二条军规》发表之后,许多评论家各抒己见。其中一些人从存在主义的角度分析。爱兰.阿.普莱特(3-39)通过这部作品的黑色幽默风格来比较存在主义者与黑色幽默家;约翰.科尔莫(1-17)注意到了作家身份对公众的道德责任这个问题;约翰.伍德森(103-152)集中研究犹太人的神秘主义及作者的宗教观。中国的叶拉美(78-80)分析了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异同。最近几年,人们纷纷从写作技巧,修辞手法和女性主义理论来研究这部作品。大多数人通过事件,人物刻画,语言及结构来表现荒诞性,很少人从束缚与自由的角度分析文本。这篇文章集中描述军规如何影响人们及一些人如何冲破束缚寻找自由。
2、“第二十二条军规”下的人们
这条军规把人们分为两类。第一种人懂得潜规则,利用普通人民获得成功:卡斯卡特,卡恩和米勒;其他的人都是受害者:温特格林,丹尼卡医生和梅杰.梅杰.梅杰。约塞连原来属于这一类人。
2.1 官僚阶级
卡斯卡特上校是这一阶级的代表。他自私,为了升官,不断增加飞行的次数,不惜牺牲飞行员的性命;无主见,总是推卸责任;残忍,一旦发现谁威胁到他的利益,就想方设法把他除掉。为了争夺名利,他和佩克姆将军明争暗斗。他用这条军规剥削人们换取自己的官位。
2.2 商人
米勒是资本主义社会真正的英雄。对他而言,一切都是商品,他的唯一目的就是赚钱。,他给飞行员吃棉花,签订轰炸祖国前线的合同,给官员行贿。他掌握着飞行员的食物源,有了可口的食物,他们才能执行更多的任务,而这又符合第二十二条军规的逻辑。米勒抓住宝贵的机遇大发战争财,他就是给人们带来黑暗与腐败的撒旦的化身。
2.3 宗教的代表
图特曼牧师代表着官方宗教。他善良却经常被捉弄;虽然是个牧师却对宗教迷惑不解。这个荒谬的世界使他失去了精神家园,就像尼采所说的,上帝已经死了。他是典型的受害者。
3、寻找自由
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进一步丰富了责任的思想。他认为一个人只有同时肩负起对自己和他人的责任时,才算是有责任的人。这个观点很好地解释了约塞连的行为。
约塞连原来是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受害者,随着故事的发展,他逐渐觉醒,最后终于找到了自由。他的朋友奥尔的失踪给了他一些启示。奥尔走之前曾多次暗示约塞连跟他一起逃,但是约塞连竟怀疑奥尔要谋杀他,直到有人发现奥尔在瑞士后,约塞连才醒悟过来。约塞连的出逃经历了痛苦的抉择过程。起初保家卫国的忠心被残酷的现实摧残地只剩下怀疑。当他发现卡斯卡特利用他们的生命来换取名利时,他的心灵被震撼了。之后活着就成了他唯一的目标。他躲进医院,在食物里放肥皂,修改作战地图,甚至幻想谋杀长官。最为惊人的举动是他拒绝穿衣服。他拒绝跟米勒合伙,因为他认为那是“道德堕落的第一步”。如果拒绝米勒意味着道德意识的新生,那么斯诺登的死则指自我的重生。这使他意识到生命的可贵,实现了集体利益个人的利益才能得到保证。克斯卡特的合同让他左右为难:签的话同胞们的生命将受到威胁;不签的话,他觉得愧对国家;两者都不选的话,他会被莫名奇妙地消失。出于无奈,他选择了奥尔的路,这是最明智的选择。他对别人说,我不是在逃避责任,而是去肩负责任。他曾被人误解为享乐主义者,但是卡尔认为他懂得萨特的思想,称他最后的行为是符合道德的。显然,意识是行动的先决条件。“结果证明,仅仅像牧师一样善良或内特利一样单纯是无用的,不能使他们摆脱他父亲的价值观”(kennard,1987:85).当然约瑟连在寻找自由,他不仅拯救了自己,也肩负起了拯救他人的责任。受到约塞连的鼓舞,牧师也决定捍卫自由。
4、结束语
《第二十二条军规》描述了一个被这条军规控制的世界。约塞连受到奥尔的启示,逃到瑞士,他的行为又激励其他人为自由而站。《第二十二条军规》为语言增添了一个新术语,而且对以后文学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Bryfonski, Dedria and phyllis Carmel Mendelson,eds.Contemporary Criticism[M]: Vol.8.Detroit.London:Gale Research Inc.,1978.
[2] Colmer, John.Coleridge to Catch-22: Images of Society[J] London:Macmillan,1978.
[3] Harris, Laurie Lanzen. Characters in 20th-Century[J] Detroit: Gale Research Inc.,1990.
[4] Heller Joseph :Catch-22[M] New York: Dell Publishing Co,Inc.,1990.
[5]Nagal,James.Critical Essays on Joseph Heller[J] Boston: G.K.Hall,1984.
[6] Merrill,Robert.The Structure and Meaning of Catch-22[M] Studies in American Fiction,1986,14.2:139-152.
[7]Kennard,JeanE. Joseph Heller: At War with Absurdity[J] Mosaic,1971,IV/3:75-87.
[8] Frederick Karl,American Fiction:1940-1980[J] New York: Harper Row,Publishers,1983.
[9] Pratt,Alan,A Black Humor: Critical Essays[M] New York: Garland Publishing Inc,1993.
[10] 程爱民:《二十世纪英美文学论稿》[J]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1] 王建会:《英美文学词典》[M]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12] 郑思渊:《约瑟林与二十二条军规的搏斗》[M] 宁波大学学报,1995,8(8):113-116
[13] 叶拉美:浅析现代派与后现代派之异同 [J] 研究,1998,3:78-80
[14] 陈永国:《海勒-20世纪文学泰斗》[J]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
[15] 常耀信:《美国文学评选论》[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