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史记·项羽本纪》是太史公笔下最精彩,最悲壮的篇章之一,从壮极之巨鹿到悲徊之垓下,悲壮之气总贯于全篇,是《项羽本纪》美之所在,更是后世悲夫壮士发咏感叹的审美机枢。因此如何去解读《项羽本纪》的美,就是本文论述的重点。“气”不仅是美的中介,还是审美的中介,是太史公笔下美的实质,了解这个“气”的运生状态再来从审美方面解读《项羽本纪》就会更深刻。
关键词:审美中介美在关系 气运生文
什么是美?美是关系,这是狄德罗的解释。我国唐代的柳宗元曾说“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也”,就为我们揭示了一点,自然状态下的美构成不了人类文明状态下所说的“美”,真正的美只有经过审美的过程才能被发掘出来,有受众的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所以说美不美在于主客观的统一,美是无功利的判断,美是评价,是自由的象征,是真与善的统一,是理念的感悟呈现,是人化的自然。总体来说形成美的根源是关系的复杂性,那么究竟形成美的关系是什么?深入分析一下可知这个关系是由三个层面构成的,即主体层面、客体层面和中介层面。对于审美来说,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中介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没有这种中介,主体与客体的美学联系就不可能建立起来。总起来说,美在系统的关系中,美是人的心理处于活跃状态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有历史文化的渗透下,对于对象的关照,感悟和判断,美的呈现过程就是一个创造过程。在《史记?项羽本纪》中的这种关系的复杂体的“美”,如果用一种具体的概念来表述,那我想到的就只有“气”了,这个“气”才是《项羽本纪》的灵魂所在。这里所说的“气”是太史公主观的心理状态,在客体项羽事迹的感荡下内心,通过“气”达到心气相融,提炼升华,发而为文字,才形成后人所见到的霸王悲歌。在这里,“气”是集合主、客体及主客体中介关系于一身的“美”,同时还是后人发现《史记?项羽本纪》美之所在的机枢所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美在关系的“关系”。
美的中介关系在不同的人,不同的文章,不同的艺术品之间的表现和实质是不一样的,就项羽本纪和司马迁而言,美之所在关系在于“气”,人必有问,何为气?气是人生而有之者,孟子在《知北游》中言“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是知人之初生,必呱呱而泣,是人之初聚气也,亦是人之本气。随日月之推移,时间之演进,经历有异,学养后成,事感诸心,与气相融,久而气有变。是气本人之初,而后天之学识,物化之经历,共塑本气,方是有其惟一之气,然气流万化,不同于形。人人生而皆有气,人们体内之“气”不仅与体外之“气”相互感应,而且还与人的本心相感荡。这里所说的“气”非特是司马迁主观之“气”,亦是项羽一生事迹之所凝,是主、客体意义上的“气”。如果我们承认了这种“气”是融主、客于一体的,那这个“气”就是描摹人物机枢所在,历史人物往往对于史公有所感触,也这就是二人心灵相通之处,史公从这一点出发去体会寻找主人公的气,或悲或壮,从主人公生平事迹中感悟其一生气之盛衰强弱变化,再由自身之气联合感悟,灌注于主人公,使二气(史公与项王)相融。太史公于创作之时,必定致虚极、守静笃,全神贯注,使气相连融,与主人公气化为一,此是气之聚也,也是作为中介关系之“气”的形成过程。故项王之泣,亦太史公之泣,王之高呼,亦史公之高呼,无一处不见其气,无一处不显其情。惟有气相融,二人方可神会,神会则描摹主人公言行,一如描摹自身之言行,则知一言一行必得神韵,此是为文之玉牒,写传之金科。若不以气寻气,运气为文,则罕得其神,文如死水,人物滥同,后人读之味若嚼蜡。是气运生花,贯之则形神偕通,弃之则神形分离。就《史记·项羽本纪》创作本身而言,司马迁对命运悲剧身切体之,感悟即深,身有郁积之气,观项羽悲、壮之一生,内心感荡,文中之气始得聚矣。故运之而为文,遇高处则壮,遇低处则衰,运于垓下则气运横生,悲情四溢,悲歌一出,则气始不可收,四散分离。太史公运气,四散则四御之,分离则分驭之,气终于一刎,悲合于千载。后人读之,必以气寻气,则恍然有得,读项羽本纪而落泪,也是英雄悲气郁积于身者。是人以意逆志得其志,以气寻气得其情,此又是后人关照下感悟到美之所在的“气”。
上面已对美的主客体的“气”作了论述,下面对作为中介关系存在的“气”和后人关照下美之所在的“气”,着重做一下阐释。在《史记·项羽本纪》中这个作为美的中介“气”,主要体现在史公笔下的项羽身上,而项羽身上最明显的“气”,就是他的英雄气,而这英雄气大致有二,一曰壮气,二曰悲气,二气交杂成项王一生。气于文中或隐或现,或明或暗,总而不断,贯于全篇。如史公描摹项氏,壮悲二气按辔并行,一隐一显,前壮为显,后悲是张,壮极而衰,悲由生矣。二气非截然分立,皆是贯穿全篇,昭明有融。项羽之战巨鹿,是其壮气之极矣,真气盖世也,然亦是项王壮气转悲之始。史公写巨鹿之战,语短截,气铿锵,方是时,楚兵呼喝动天,以一当十,血战不竭,读时亦有天崩地裂之感,鼓动之极,百世犹睹;笔锋一转,诸侯军从壁上观,寂静之极,动静之比,方显楚军孤兵斗秦,壮之极矣,悲亦始出。项王于巨鹿之战亦是壮勇之极,方其血战不竭,孤兵斗秦时,沛公偏师入秦,破咸阳,掳秦王,几不用战,动静之比亦见于此,项王血战斗秦,几至绝地,沛公不费吹灰之力破关入咸阳,项王由此悲矣。巨鹿战后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是项羽登高一呼而余响犹震,壮气如虹。太史公以壮气贯项羽之一生,至垓下之围,壮气消靡转悲,仍有东城溃围之战,是壮气尚有余韵,乌江一刎,气戛然而止,如一曲铮铮狂歌,终篇高昂,尾音转悲,仍是铮铮不失其壮,不意一弦崩绝,铿然音止。气于此一断,但绕梁之音三日不绝,细细体味,整曲悲壮之气也似绕梁音,久久不去。太史公借此一刎成就霸王一生壮气,全其终战之名,后人每读之,气辄骤兴骤来或壮或悲,韵味益浓,排山之势到此虽绝,但英雄之气却万世流响。“汉王真龙项王虎”,高祖佩龙则有必成之意,虽是英雄兼并天下,只可使人欣羡称慕。项王佩虎,则有虎啸生风之势,又兼有英雄悲歌之气,令人望之生惧,霸气纵横,惴惴然有仰佩之情;悲歌一曲,悇悇然有俯惜之意,英雄读之如切己身,更生相怜之情。
所以说“气”不合不发,如太史公之遇项王,气有合处,则发而为文。项氏有盖世之气,拔山之勇,何等英雄,何等力量,项王自负才气,史公自矜其才,欲有为而遭惨迫,是有不解之恨,难消之气,与项羽有合,故太史公于下笔处能气合为一,为文有采,摩人得神,意气俱在。东西征战,一言之出,皆是气纵横处。太史公描摹项王一生功业事迹,将自己一生的悲情壮意凝注于项王身上,成就项王悲壮一生,后之悲夫壮士每读之,必是潸然泪下。
参考文献:
[1]汉 司马迁 《史记》 中华书局 1982年11月 第二版
[2]李泽厚 《美的历程》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1年版
[3]朱光潜 《西方美学史》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年版
[4] 李西键 《审美文化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2年版
关键词:审美中介美在关系 气运生文
什么是美?美是关系,这是狄德罗的解释。我国唐代的柳宗元曾说“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也”,就为我们揭示了一点,自然状态下的美构成不了人类文明状态下所说的“美”,真正的美只有经过审美的过程才能被发掘出来,有受众的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所以说美不美在于主客观的统一,美是无功利的判断,美是评价,是自由的象征,是真与善的统一,是理念的感悟呈现,是人化的自然。总体来说形成美的根源是关系的复杂性,那么究竟形成美的关系是什么?深入分析一下可知这个关系是由三个层面构成的,即主体层面、客体层面和中介层面。对于审美来说,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中介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没有这种中介,主体与客体的美学联系就不可能建立起来。总起来说,美在系统的关系中,美是人的心理处于活跃状态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有历史文化的渗透下,对于对象的关照,感悟和判断,美的呈现过程就是一个创造过程。在《史记?项羽本纪》中的这种关系的复杂体的“美”,如果用一种具体的概念来表述,那我想到的就只有“气”了,这个“气”才是《项羽本纪》的灵魂所在。这里所说的“气”是太史公主观的心理状态,在客体项羽事迹的感荡下内心,通过“气”达到心气相融,提炼升华,发而为文字,才形成后人所见到的霸王悲歌。在这里,“气”是集合主、客体及主客体中介关系于一身的“美”,同时还是后人发现《史记?项羽本纪》美之所在的机枢所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美在关系的“关系”。
美的中介关系在不同的人,不同的文章,不同的艺术品之间的表现和实质是不一样的,就项羽本纪和司马迁而言,美之所在关系在于“气”,人必有问,何为气?气是人生而有之者,孟子在《知北游》中言“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是知人之初生,必呱呱而泣,是人之初聚气也,亦是人之本气。随日月之推移,时间之演进,经历有异,学养后成,事感诸心,与气相融,久而气有变。是气本人之初,而后天之学识,物化之经历,共塑本气,方是有其惟一之气,然气流万化,不同于形。人人生而皆有气,人们体内之“气”不仅与体外之“气”相互感应,而且还与人的本心相感荡。这里所说的“气”非特是司马迁主观之“气”,亦是项羽一生事迹之所凝,是主、客体意义上的“气”。如果我们承认了这种“气”是融主、客于一体的,那这个“气”就是描摹人物机枢所在,历史人物往往对于史公有所感触,也这就是二人心灵相通之处,史公从这一点出发去体会寻找主人公的气,或悲或壮,从主人公生平事迹中感悟其一生气之盛衰强弱变化,再由自身之气联合感悟,灌注于主人公,使二气(史公与项王)相融。太史公于创作之时,必定致虚极、守静笃,全神贯注,使气相连融,与主人公气化为一,此是气之聚也,也是作为中介关系之“气”的形成过程。故项王之泣,亦太史公之泣,王之高呼,亦史公之高呼,无一处不见其气,无一处不显其情。惟有气相融,二人方可神会,神会则描摹主人公言行,一如描摹自身之言行,则知一言一行必得神韵,此是为文之玉牒,写传之金科。若不以气寻气,运气为文,则罕得其神,文如死水,人物滥同,后人读之味若嚼蜡。是气运生花,贯之则形神偕通,弃之则神形分离。就《史记·项羽本纪》创作本身而言,司马迁对命运悲剧身切体之,感悟即深,身有郁积之气,观项羽悲、壮之一生,内心感荡,文中之气始得聚矣。故运之而为文,遇高处则壮,遇低处则衰,运于垓下则气运横生,悲情四溢,悲歌一出,则气始不可收,四散分离。太史公运气,四散则四御之,分离则分驭之,气终于一刎,悲合于千载。后人读之,必以气寻气,则恍然有得,读项羽本纪而落泪,也是英雄悲气郁积于身者。是人以意逆志得其志,以气寻气得其情,此又是后人关照下感悟到美之所在的“气”。
上面已对美的主客体的“气”作了论述,下面对作为中介关系存在的“气”和后人关照下美之所在的“气”,着重做一下阐释。在《史记·项羽本纪》中这个作为美的中介“气”,主要体现在史公笔下的项羽身上,而项羽身上最明显的“气”,就是他的英雄气,而这英雄气大致有二,一曰壮气,二曰悲气,二气交杂成项王一生。气于文中或隐或现,或明或暗,总而不断,贯于全篇。如史公描摹项氏,壮悲二气按辔并行,一隐一显,前壮为显,后悲是张,壮极而衰,悲由生矣。二气非截然分立,皆是贯穿全篇,昭明有融。项羽之战巨鹿,是其壮气之极矣,真气盖世也,然亦是项王壮气转悲之始。史公写巨鹿之战,语短截,气铿锵,方是时,楚兵呼喝动天,以一当十,血战不竭,读时亦有天崩地裂之感,鼓动之极,百世犹睹;笔锋一转,诸侯军从壁上观,寂静之极,动静之比,方显楚军孤兵斗秦,壮之极矣,悲亦始出。项王于巨鹿之战亦是壮勇之极,方其血战不竭,孤兵斗秦时,沛公偏师入秦,破咸阳,掳秦王,几不用战,动静之比亦见于此,项王血战斗秦,几至绝地,沛公不费吹灰之力破关入咸阳,项王由此悲矣。巨鹿战后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是项羽登高一呼而余响犹震,壮气如虹。太史公以壮气贯项羽之一生,至垓下之围,壮气消靡转悲,仍有东城溃围之战,是壮气尚有余韵,乌江一刎,气戛然而止,如一曲铮铮狂歌,终篇高昂,尾音转悲,仍是铮铮不失其壮,不意一弦崩绝,铿然音止。气于此一断,但绕梁之音三日不绝,细细体味,整曲悲壮之气也似绕梁音,久久不去。太史公借此一刎成就霸王一生壮气,全其终战之名,后人每读之,气辄骤兴骤来或壮或悲,韵味益浓,排山之势到此虽绝,但英雄之气却万世流响。“汉王真龙项王虎”,高祖佩龙则有必成之意,虽是英雄兼并天下,只可使人欣羡称慕。项王佩虎,则有虎啸生风之势,又兼有英雄悲歌之气,令人望之生惧,霸气纵横,惴惴然有仰佩之情;悲歌一曲,悇悇然有俯惜之意,英雄读之如切己身,更生相怜之情。
所以说“气”不合不发,如太史公之遇项王,气有合处,则发而为文。项氏有盖世之气,拔山之勇,何等英雄,何等力量,项王自负才气,史公自矜其才,欲有为而遭惨迫,是有不解之恨,难消之气,与项羽有合,故太史公于下笔处能气合为一,为文有采,摩人得神,意气俱在。东西征战,一言之出,皆是气纵横处。太史公描摹项王一生功业事迹,将自己一生的悲情壮意凝注于项王身上,成就项王悲壮一生,后之悲夫壮士每读之,必是潸然泪下。
参考文献:
[1]汉 司马迁 《史记》 中华书局 1982年11月 第二版
[2]李泽厚 《美的历程》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1年版
[3]朱光潜 《西方美学史》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年版
[4] 李西键 《审美文化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