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住房问题是百姓生活中的大问题,尤其对于有着根深蒂固农耕文化意识的中华民族来说,住房是一种根基的象征,是人生的头等大事,本文就如何加强职工的住房观念进行论述。
【关键词】 职工住房 观念
1. 我国目前的住房消费观念误区
住房制度的改革以及住房信贷政策的放开让许多居民圆了住房梦。但由于居民消费心理的不成熟,目前存在着一步到位、超前消费、偏爱房产及买涨不买跌等不理性消费行为,而这些不理性行为所产生的需求则进一步拉动了房价的上升。
1.1 过分看重“自有产权”的观念
由于传统“富而置地”观念影响,居民将“有房住”和“拥有住宅”区分开,在租房住和买房住的选择中,90%的人会想办法购买住房产权。从情感上来说,在大部分中国人心里,“家”不仅是有地方住,还包含精神寄托。很多人觉得只有住在自己的房子里,心里才踏实。目前,在购买住房的刚性需求中有不小的比例是由于结婚、孩子读书等原因产生的。我国传统观念中婚姻一向是和房子紧密相连的,结婚要准备好的第一件事就是房子,有了房子,心才能安定。同时,由于我们目前的户籍制度和教育制度的安排,也让不少人为了孩子上学而买房。另外,从经济上来说,租房所要的租金也不少,到头来房子还不是自己的,尤其是在房价、房租不断上涨的趋势下,让人觉得租房在经济上不划算。
1.2 一步到位的观念
一步到位观念就是购房者希望通过一次性购买住房解决终生居住问题。一步到位的购买者认为:买房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买套不满意的,住着也不舒服,不如咬咬牙买套好的,这样一方面可以提前享受,另外也少了许多搬家的麻烦。甚至有部分人,在子女还小甚至刚出生时就早早的为其购买住房。前些日子,搜房网推出了《2010年重庆春季购房消费调查问卷》,截至4月8日共有10899名网友参加了调查。调查数据显示,在接受调查的群体中首次置业者超过一半,达到了58.76%。
1.3 超前消费的观念
超前消费是指脱离自己收入水平和收入能力的盲目消费行为。“负翁”、“房奴”现象就是超前消费特有的产物。自从“中美两个老太太买房子的故事”广为流传后,我国居民 “量入为出”的观念开始转变,“超前消费”的步子迈得又大又快。购房者为购买一套属于自己产权的住房,不仅把自己的存款花了,把亲戚朋友的钱借了,而且还把自己的后半辈子抵押给了银行。
2. 我国目前住房消费观念形成的原因分析
2.1 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人对住房具有一种特殊的情结。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儒家文化又是以“家”为核心的文化,而维系“家”文化的物质载体则是住宅(有私有产权的房屋)。没有住宅就没有“家”,“家”是人们的安身立命之所,因此,人们可以倾其所有去购买属于自己的住宅,年轻人结婚一般都要购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这是儒家文化圈国家国民的特殊消费习惯。有土斯有财,就是这种文化的口头表达方式。以前人们说一个人一无所有就是:“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可见住房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2.2 住房需求在过度压抑后的释放
计划经济时代,在“先生产、后生活”的指导思想下,单位和政府建房很少,以至于城镇人均居住面积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4.5平方米降至1978年的3.6平方米,出现了许多住房困难户。住房消费商品化市场化后,人们可以自己掏钱选购所需住房,对大面积住宅的渴求瞬间可以变成现实,于是长期被压抑的住房需求得到猛烈释放。
2.3 财富增值的诱惑
近年来,房价节节攀升,房价上涨所展示的巨大升值空间诱惑着人们争相购买房产。国土资源部《2009年全国主要城市地价状况分析报告》披露:2001年全国城市住宅价格均价为2017元/平方米,2009年为4474元/平方米。从这个比较保守的数据上我们可以看到这几年间房价已翻了一翻。从我自身买房的经历来看,房产的增值空间更是巨大,2006年年初,笔者在上海浦东内环边上买的一处房产是9600元/平方米,目前,该小区的房价已涨至30000元/平方米。房价的快速上涨让人不得不望房兴叹:存款的速度远远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越是等待,越是买不起房子。房产所展示的巨大升值空间不仅让有刚性需求但购买力欠缺的人们千方百计想办法凑首付,争取早日当上“房奴”以免为下一波的房价上涨埋单,而且更加强烈诱惑着那些手头有闲钱又没有更好投资渠道的人们竞相购买房产以期获得财富的保值增值。
3. 树立健康的住房消费观念
科学的住房消费观念应该要能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要能积极引导居民的住房消费向良性循环发展。纵观目前的住房消费行为,确实存在一些不理性的消费行为。而住房作为重要的消费资料,应该建立一种科学健康的消费观念才符合当前的实际和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
要树立健康的住房消费观念,首先要正确意识到以下几点:第一,社会在发展,居住的品质、内涵也在不断深化、延伸。十年前购买的豪宅,在今天看来可能是很普通的住宅,甚至是不合流的住宅。第二,人的一生,在不同的阶段,其收入水平是不断变化的,能用于住宅支出的能力也是变化的,相应的对住宅品质要求也是不一样的。第三,家庭人口数量、结构也是变化的,你可能由两口之家变成三口或四口之家,然后又变回两口之家。家庭人口变化,会促使你对住宅的要求发生变化。第四,现代社会人才流动频繁、加速,人们往往要异地就业、异地转换工作。意识到了以上几点,在我们购房的人生规划中,就可以针对不同阶段的需求进行梯度购房。
所谓梯度购房,要根据消费者自身的年龄、收入来确定自己的住房消费层次,不要盲目追求住房高消费;同时,消费的形式也可以按照自己收入的增长逐步由租赁到自用再到投资转变。就是在一个房地产市场中,购房者根据自己的收入及需求,先租后买、先买旧后买新、先买小后买大、先买普通后买高档、先投资创业后安家养老的购房理念。我们可以简单地这样理解它的含义,一个年轻人大学毕业踏入社会,这时他首先用租房的形式解决居住问题。经过一段时间工作踏上正轨手中也有了一些积蓄,这时候可以考虑买上套五六十平方米的二手房先安个家,这样结婚用房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再过几年孩子长大了而你的收入也可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这时你就可以卖掉旧房子,根据自己的能力买入一套居住舒适度相对较高的住宅,面积大一些、房型好一点,这時你可以说拥有了一个像模像样的“家”了。若干年后,也许你已经成了一位“金领”级的人物,这时你就有资格和能力考虑一下你个性化的居住需求了,这可能会是一套高档的复式住宅甚至是一座别墅,从而最终实现自己的居住梦想。
另外,梯度购房消费观念不仅与个人成长规律相适应,也与我国住房供应体系相适应。目前我国住房供应体系是商品房主要面向中高收入家庭,特别是高收入家庭;经济适用房面向中低收入家庭;廉租房主要面向较低收入的困难家庭。当我们收入较低时,我们可以先申请廉租房,随着收入的增加和财富的积累,可以由购买具有保障性质的经济适用房向商品房甚至高档商品房过渡。
这种梯度购房消费观念对于居民来说,既能让我们“有房住”,又不至于让我们由于超前消费背上过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梯度购房消费观念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有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避免房价的暴涨暴跌;梯度购房消费观念对于社会公平来说,可以避免由于房价涨跌所造成的穷人的财富向富人转移的现象。总之,梯度购房消费观念有利于我们个人的身心发展,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更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三采油厂生产准备大队)
【关键词】 职工住房 观念
1. 我国目前的住房消费观念误区
住房制度的改革以及住房信贷政策的放开让许多居民圆了住房梦。但由于居民消费心理的不成熟,目前存在着一步到位、超前消费、偏爱房产及买涨不买跌等不理性消费行为,而这些不理性行为所产生的需求则进一步拉动了房价的上升。
1.1 过分看重“自有产权”的观念
由于传统“富而置地”观念影响,居民将“有房住”和“拥有住宅”区分开,在租房住和买房住的选择中,90%的人会想办法购买住房产权。从情感上来说,在大部分中国人心里,“家”不仅是有地方住,还包含精神寄托。很多人觉得只有住在自己的房子里,心里才踏实。目前,在购买住房的刚性需求中有不小的比例是由于结婚、孩子读书等原因产生的。我国传统观念中婚姻一向是和房子紧密相连的,结婚要准备好的第一件事就是房子,有了房子,心才能安定。同时,由于我们目前的户籍制度和教育制度的安排,也让不少人为了孩子上学而买房。另外,从经济上来说,租房所要的租金也不少,到头来房子还不是自己的,尤其是在房价、房租不断上涨的趋势下,让人觉得租房在经济上不划算。
1.2 一步到位的观念
一步到位观念就是购房者希望通过一次性购买住房解决终生居住问题。一步到位的购买者认为:买房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买套不满意的,住着也不舒服,不如咬咬牙买套好的,这样一方面可以提前享受,另外也少了许多搬家的麻烦。甚至有部分人,在子女还小甚至刚出生时就早早的为其购买住房。前些日子,搜房网推出了《2010年重庆春季购房消费调查问卷》,截至4月8日共有10899名网友参加了调查。调查数据显示,在接受调查的群体中首次置业者超过一半,达到了58.76%。
1.3 超前消费的观念
超前消费是指脱离自己收入水平和收入能力的盲目消费行为。“负翁”、“房奴”现象就是超前消费特有的产物。自从“中美两个老太太买房子的故事”广为流传后,我国居民 “量入为出”的观念开始转变,“超前消费”的步子迈得又大又快。购房者为购买一套属于自己产权的住房,不仅把自己的存款花了,把亲戚朋友的钱借了,而且还把自己的后半辈子抵押给了银行。
2. 我国目前住房消费观念形成的原因分析
2.1 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人对住房具有一种特殊的情结。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儒家文化又是以“家”为核心的文化,而维系“家”文化的物质载体则是住宅(有私有产权的房屋)。没有住宅就没有“家”,“家”是人们的安身立命之所,因此,人们可以倾其所有去购买属于自己的住宅,年轻人结婚一般都要购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这是儒家文化圈国家国民的特殊消费习惯。有土斯有财,就是这种文化的口头表达方式。以前人们说一个人一无所有就是:“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可见住房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2.2 住房需求在过度压抑后的释放
计划经济时代,在“先生产、后生活”的指导思想下,单位和政府建房很少,以至于城镇人均居住面积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4.5平方米降至1978年的3.6平方米,出现了许多住房困难户。住房消费商品化市场化后,人们可以自己掏钱选购所需住房,对大面积住宅的渴求瞬间可以变成现实,于是长期被压抑的住房需求得到猛烈释放。
2.3 财富增值的诱惑
近年来,房价节节攀升,房价上涨所展示的巨大升值空间诱惑着人们争相购买房产。国土资源部《2009年全国主要城市地价状况分析报告》披露:2001年全国城市住宅价格均价为2017元/平方米,2009年为4474元/平方米。从这个比较保守的数据上我们可以看到这几年间房价已翻了一翻。从我自身买房的经历来看,房产的增值空间更是巨大,2006年年初,笔者在上海浦东内环边上买的一处房产是9600元/平方米,目前,该小区的房价已涨至30000元/平方米。房价的快速上涨让人不得不望房兴叹:存款的速度远远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越是等待,越是买不起房子。房产所展示的巨大升值空间不仅让有刚性需求但购买力欠缺的人们千方百计想办法凑首付,争取早日当上“房奴”以免为下一波的房价上涨埋单,而且更加强烈诱惑着那些手头有闲钱又没有更好投资渠道的人们竞相购买房产以期获得财富的保值增值。
3. 树立健康的住房消费观念
科学的住房消费观念应该要能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要能积极引导居民的住房消费向良性循环发展。纵观目前的住房消费行为,确实存在一些不理性的消费行为。而住房作为重要的消费资料,应该建立一种科学健康的消费观念才符合当前的实际和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
要树立健康的住房消费观念,首先要正确意识到以下几点:第一,社会在发展,居住的品质、内涵也在不断深化、延伸。十年前购买的豪宅,在今天看来可能是很普通的住宅,甚至是不合流的住宅。第二,人的一生,在不同的阶段,其收入水平是不断变化的,能用于住宅支出的能力也是变化的,相应的对住宅品质要求也是不一样的。第三,家庭人口数量、结构也是变化的,你可能由两口之家变成三口或四口之家,然后又变回两口之家。家庭人口变化,会促使你对住宅的要求发生变化。第四,现代社会人才流动频繁、加速,人们往往要异地就业、异地转换工作。意识到了以上几点,在我们购房的人生规划中,就可以针对不同阶段的需求进行梯度购房。
所谓梯度购房,要根据消费者自身的年龄、收入来确定自己的住房消费层次,不要盲目追求住房高消费;同时,消费的形式也可以按照自己收入的增长逐步由租赁到自用再到投资转变。就是在一个房地产市场中,购房者根据自己的收入及需求,先租后买、先买旧后买新、先买小后买大、先买普通后买高档、先投资创业后安家养老的购房理念。我们可以简单地这样理解它的含义,一个年轻人大学毕业踏入社会,这时他首先用租房的形式解决居住问题。经过一段时间工作踏上正轨手中也有了一些积蓄,这时候可以考虑买上套五六十平方米的二手房先安个家,这样结婚用房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再过几年孩子长大了而你的收入也可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这时你就可以卖掉旧房子,根据自己的能力买入一套居住舒适度相对较高的住宅,面积大一些、房型好一点,这時你可以说拥有了一个像模像样的“家”了。若干年后,也许你已经成了一位“金领”级的人物,这时你就有资格和能力考虑一下你个性化的居住需求了,这可能会是一套高档的复式住宅甚至是一座别墅,从而最终实现自己的居住梦想。
另外,梯度购房消费观念不仅与个人成长规律相适应,也与我国住房供应体系相适应。目前我国住房供应体系是商品房主要面向中高收入家庭,特别是高收入家庭;经济适用房面向中低收入家庭;廉租房主要面向较低收入的困难家庭。当我们收入较低时,我们可以先申请廉租房,随着收入的增加和财富的积累,可以由购买具有保障性质的经济适用房向商品房甚至高档商品房过渡。
这种梯度购房消费观念对于居民来说,既能让我们“有房住”,又不至于让我们由于超前消费背上过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梯度购房消费观念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有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避免房价的暴涨暴跌;梯度购房消费观念对于社会公平来说,可以避免由于房价涨跌所造成的穷人的财富向富人转移的现象。总之,梯度购房消费观念有利于我们个人的身心发展,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更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三采油厂生产准备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