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中国男子网球近几年的的发展和取得的成绩作为切入点,分析了中国男子网球的现状,我国网球男子排名还从未进过世界前100名,和女子网球成绩相比,差距很大,形成“阴盛阳衰。”通过分析认为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教练员的训练水平不高;运动员本身的综合素质低;运动员的培养体制存在弊端;参赛机会少,受社会关注低,资金不足;网球基础设施薄弱等因素。因此应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我国男子网球的竞技成绩。
关键词:中国男子网球;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229-02
网球运动于1885年前后传入中国,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网球运动在起点低,基础差,交往少的情况下逐渐发展。近几年,我国女子网球选手郑洁、李娜等屡次进入各项国际网球赛事的前四强,可以说,中国的女子网球水平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但是,我国男子网球运动水平的发展却相对停滞不前,男子网球运动员水平与世界一流选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本文对中国队男网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为提高我国男子网球运动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一、中国男子网球运动发展现状
国际网球联合会和世界男子职业网球协会每年所举办的锦标系列赛、挑战赛、公开赛及大师赛等,是世界较高级别的网球运动比赛,各国网球运动员在其比赛中获得成绩,基本上可以反映去一个国家网球运动水平及其在世界网坛的地位。
目前中国男一号张泽排名290,公茂鑫296。而在亚洲其他国家,泰国的斯里查潘ATP排名曾高达第9,这是迄今亚洲男子所取得的最高排名。现在韩国的李亨泽、日本的锦织圭、中国台北卢彦勋的排名都在100名以内。中国队员虽在不段进步,但与世界水平仍有很大的差距。
2003年起,中国网球走上职业化的道路,女队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先后获得了雅典奥运会、2006年澳网和温网的女双冠军,08年温网女单四强和北京奥运会女单四强。李娜杀入澳网和法网决赛,并夺得法网桂冠,开创了中国网球历史的新纪元。而中国男网在近几届亚运会上进8强是最好成绩。男网除了能够在中国网球公开赛中拿到外卡参赛之外,根本没有参加巡回赛的机会,而在更低水平的卫星赛事中也鲜有拿得出手的成绩。
我国的男子选手目前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参赛的机会太少,尤其是那些高水平的国际大赛,往往都是在资格赛就被淘汰出局,这造成了我国选手比赛经验不足,还来不及适应比赛节奏和对手的球路就败下阵来。一场激烈的比赛,不是单靠技术好就能取胜,心理压力、环境变化、对手情况等都会影响比赛的胜负,只有多参加高水平的比赛,才能在比赛中建立更强的自信心,才能全面提高自身的网球水平,赢得比赛。
教练员是训练过程的主要设计者,是训练活动的主要组织者,也是训练管理工作的重要决策者。因此,教练员水平的高低是决定运动员成绩的关键因素。目前,全国专业队网球教练员总数为120人,其中国家级教练7人,高级教练25人,高级以上教练员大多数为大专学历。在高水平教练员方面,理论水平高、组织能力强及训练经验丰富的教练员很少,缺少具有很高威信的领军人物,教练队伍的核心及骨干教练员队伍尚未形成。还要与国际网联进一步合作,多聘请一些国外的高水平教练。在北京奥运会上中国有许多项目是经过外教的指点后完成突破的。
当前,我国的网球场地正以每年近40%的速度增长,尽管如此,网球场馆的数量仍然无法适应社会的需要。以经济发达的上海市为例,平均每20万人一块场地,根本无法达到网球运动群众普及性的要求。而且大部分网球场馆属个人经营,经营者往往偏重于经济效益,使网球运动消费高于普通人群的消费能力,极大地阻碍了网球运动群众基础的建立,延缓了我国网球运动的发展。
中国网球男选手竞技水平较低也有客观因素的影响:(一)历史的原因。网球和现代网球运动都起源于欧洲。因此,网球运动在欧洲得到了快速发展,欧洲各国也因此一直垄断着世界网坛;(二)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因素。欧美各国工业化起步早,经济基础雄厚,社会综合实力强,因而在体育领域内其优势便体现为体育设施完备,体育科学理论研究和科学化训练的水平高,体育器材的开发和更新始终处于领先地位,这些都为运动员的运动员成绩提高提供了物质和理论的保证。此外,由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普遍较高,从事各种运动的体育人口相对来说大大高于发展中国家,这就为其提供了人才上的保证。此现象不仅表明欧美在网球运动上的人才优势,而且表明他们在运动的发展上所具有的巨大潜力;(三)环境、气候及地理条件的影响。人类学的研究成果表明,生长在高纬度寒冷地区的种族,其形态相对较大,而生长在低纬度温热地区的种族,其肌体形态相对矮小。显然,身高臂长和绝对力量方面占优势为欧美民族在网球发球、抽球及高压等提供了先决条件。
二、我国男子网球发展对策
(一)完善网球运动员培养机制,加快男子职业化道路
加强后备力量的培养,形成可观的人才资源。要对青少年选手进行科学的训练,适宜地安排他们参加比赛,丰富经验,提高竞技水平,要注重他们的思想文化教育,提高他们职业素养,培养他们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精神,同时加强对他们进行知识文化教育,促进他们综合发展。同时重视后备单打优秀选手的培养。
(二)全面发展我国男子网球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提高竞技能力
当代高水平竞技体育的训练和竞赛过程中,科学化的程度越来越高,现代科学技术与竞技体育全方位多层次的密切结合,成为竞技体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现代国际竞技体育的激烈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国家间科学技术综合实力的竞争。因此,今后我们要充分发挥体育科技的先导性作用,走科技兴体道路。密切结合运动实践,深入开展网球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采用先进网球科学理论、方法、手段,解决运动训练中的实际问题。紧紧跟踪国际网球科技前沿,了解最新网球科研动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展稳定的交流与合作渠道,有目的地引进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促进网球科学训练;利用体育系统内外科研资源如体育院校科研资源,帮助网球科研攻关。
(三)提高我国男子网球教练的执教能力
教练员是带领各个层次运动员训练的主导者,教练员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培养。因此,一定要抓好教练员队伍建设,加大对教练员培养、选拔和教育的力度,这是提高我国网球竞技水平的关键之策。我们要完善教练员的培养体系,增强教练员综合能力,一手抓专业能力,科学带队训练和比赛的能力,一手抓思想文化教育,培养敬业和奉献精神,同时提高理论水平;培养工作要注重针对性、实效性、实用性、系统性;培养内容上把握世界网球发展的前瞻性;培养形式上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为各层次的教练员创造更多的学习和提高机会。
(四)进一步完善全国网球竞赛体系
为适应世界网球运动发展趋势,我国的国内比赛赛制要尽快与国际接轨。鉴于当前实际,在兼顾现阶段我国选手的实际水平的前提下,科学引进国际职业赛事和国际青少年赛事,建立一套国际比赛和国内比赛相结合,数量合理、级别适当以及周期安排科学的竞赛体系,改进国内青少年比赛赛制,增加青少年比赛机会,并严格区分青少年选手与(成年)职业选手竞赛的目的意义。建立起从社会上吸取的、持续稳定的资金运行环境,实现自身最大的市场价值,以有效地把握住国内的各类网球赛事,为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创造健康的市场环境,真正发挥竞赛的杠杆作用,通过竞赛来促进各层面选手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婧.制约中国男子网球发展的因素及对策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10,(2).
[2]张波,张淇.我国网球男选手竞技水平现状及相对落后原因分析[J].课题成果,2008,(16).
[3]郭栋.中国男子网球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09,(25).
[4]陈卫华,宋晓宇.中国网球职业化现状与对策分析[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32).
关键词:中国男子网球;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229-02
网球运动于1885年前后传入中国,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网球运动在起点低,基础差,交往少的情况下逐渐发展。近几年,我国女子网球选手郑洁、李娜等屡次进入各项国际网球赛事的前四强,可以说,中国的女子网球水平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但是,我国男子网球运动水平的发展却相对停滞不前,男子网球运动员水平与世界一流选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本文对中国队男网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为提高我国男子网球运动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一、中国男子网球运动发展现状
国际网球联合会和世界男子职业网球协会每年所举办的锦标系列赛、挑战赛、公开赛及大师赛等,是世界较高级别的网球运动比赛,各国网球运动员在其比赛中获得成绩,基本上可以反映去一个国家网球运动水平及其在世界网坛的地位。
目前中国男一号张泽排名290,公茂鑫296。而在亚洲其他国家,泰国的斯里查潘ATP排名曾高达第9,这是迄今亚洲男子所取得的最高排名。现在韩国的李亨泽、日本的锦织圭、中国台北卢彦勋的排名都在100名以内。中国队员虽在不段进步,但与世界水平仍有很大的差距。
2003年起,中国网球走上职业化的道路,女队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先后获得了雅典奥运会、2006年澳网和温网的女双冠军,08年温网女单四强和北京奥运会女单四强。李娜杀入澳网和法网决赛,并夺得法网桂冠,开创了中国网球历史的新纪元。而中国男网在近几届亚运会上进8强是最好成绩。男网除了能够在中国网球公开赛中拿到外卡参赛之外,根本没有参加巡回赛的机会,而在更低水平的卫星赛事中也鲜有拿得出手的成绩。
我国的男子选手目前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参赛的机会太少,尤其是那些高水平的国际大赛,往往都是在资格赛就被淘汰出局,这造成了我国选手比赛经验不足,还来不及适应比赛节奏和对手的球路就败下阵来。一场激烈的比赛,不是单靠技术好就能取胜,心理压力、环境变化、对手情况等都会影响比赛的胜负,只有多参加高水平的比赛,才能在比赛中建立更强的自信心,才能全面提高自身的网球水平,赢得比赛。
教练员是训练过程的主要设计者,是训练活动的主要组织者,也是训练管理工作的重要决策者。因此,教练员水平的高低是决定运动员成绩的关键因素。目前,全国专业队网球教练员总数为120人,其中国家级教练7人,高级教练25人,高级以上教练员大多数为大专学历。在高水平教练员方面,理论水平高、组织能力强及训练经验丰富的教练员很少,缺少具有很高威信的领军人物,教练队伍的核心及骨干教练员队伍尚未形成。还要与国际网联进一步合作,多聘请一些国外的高水平教练。在北京奥运会上中国有许多项目是经过外教的指点后完成突破的。
当前,我国的网球场地正以每年近40%的速度增长,尽管如此,网球场馆的数量仍然无法适应社会的需要。以经济发达的上海市为例,平均每20万人一块场地,根本无法达到网球运动群众普及性的要求。而且大部分网球场馆属个人经营,经营者往往偏重于经济效益,使网球运动消费高于普通人群的消费能力,极大地阻碍了网球运动群众基础的建立,延缓了我国网球运动的发展。
中国网球男选手竞技水平较低也有客观因素的影响:(一)历史的原因。网球和现代网球运动都起源于欧洲。因此,网球运动在欧洲得到了快速发展,欧洲各国也因此一直垄断着世界网坛;(二)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因素。欧美各国工业化起步早,经济基础雄厚,社会综合实力强,因而在体育领域内其优势便体现为体育设施完备,体育科学理论研究和科学化训练的水平高,体育器材的开发和更新始终处于领先地位,这些都为运动员的运动员成绩提高提供了物质和理论的保证。此外,由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普遍较高,从事各种运动的体育人口相对来说大大高于发展中国家,这就为其提供了人才上的保证。此现象不仅表明欧美在网球运动上的人才优势,而且表明他们在运动的发展上所具有的巨大潜力;(三)环境、气候及地理条件的影响。人类学的研究成果表明,生长在高纬度寒冷地区的种族,其形态相对较大,而生长在低纬度温热地区的种族,其肌体形态相对矮小。显然,身高臂长和绝对力量方面占优势为欧美民族在网球发球、抽球及高压等提供了先决条件。
二、我国男子网球发展对策
(一)完善网球运动员培养机制,加快男子职业化道路
加强后备力量的培养,形成可观的人才资源。要对青少年选手进行科学的训练,适宜地安排他们参加比赛,丰富经验,提高竞技水平,要注重他们的思想文化教育,提高他们职业素养,培养他们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精神,同时加强对他们进行知识文化教育,促进他们综合发展。同时重视后备单打优秀选手的培养。
(二)全面发展我国男子网球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提高竞技能力
当代高水平竞技体育的训练和竞赛过程中,科学化的程度越来越高,现代科学技术与竞技体育全方位多层次的密切结合,成为竞技体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现代国际竞技体育的激烈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国家间科学技术综合实力的竞争。因此,今后我们要充分发挥体育科技的先导性作用,走科技兴体道路。密切结合运动实践,深入开展网球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采用先进网球科学理论、方法、手段,解决运动训练中的实际问题。紧紧跟踪国际网球科技前沿,了解最新网球科研动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展稳定的交流与合作渠道,有目的地引进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促进网球科学训练;利用体育系统内外科研资源如体育院校科研资源,帮助网球科研攻关。
(三)提高我国男子网球教练的执教能力
教练员是带领各个层次运动员训练的主导者,教练员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培养。因此,一定要抓好教练员队伍建设,加大对教练员培养、选拔和教育的力度,这是提高我国网球竞技水平的关键之策。我们要完善教练员的培养体系,增强教练员综合能力,一手抓专业能力,科学带队训练和比赛的能力,一手抓思想文化教育,培养敬业和奉献精神,同时提高理论水平;培养工作要注重针对性、实效性、实用性、系统性;培养内容上把握世界网球发展的前瞻性;培养形式上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为各层次的教练员创造更多的学习和提高机会。
(四)进一步完善全国网球竞赛体系
为适应世界网球运动发展趋势,我国的国内比赛赛制要尽快与国际接轨。鉴于当前实际,在兼顾现阶段我国选手的实际水平的前提下,科学引进国际职业赛事和国际青少年赛事,建立一套国际比赛和国内比赛相结合,数量合理、级别适当以及周期安排科学的竞赛体系,改进国内青少年比赛赛制,增加青少年比赛机会,并严格区分青少年选手与(成年)职业选手竞赛的目的意义。建立起从社会上吸取的、持续稳定的资金运行环境,实现自身最大的市场价值,以有效地把握住国内的各类网球赛事,为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创造健康的市场环境,真正发挥竞赛的杠杆作用,通过竞赛来促进各层面选手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婧.制约中国男子网球发展的因素及对策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10,(2).
[2]张波,张淇.我国网球男选手竞技水平现状及相对落后原因分析[J].课题成果,2008,(16).
[3]郭栋.中国男子网球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09,(25).
[4]陈卫华,宋晓宇.中国网球职业化现状与对策分析[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