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历史课教学作为基础学科教育,历来被束之高阁,不受学校、家长、学生的重视,在一些学校,课程安排中所开设的历史课往往是走过场的形式,又或是历史课的教学课时大量缩减。如何冲出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和困境,培养初中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已经成为新课改一个首要解决的问题。
一、确立正确的历史教育思想是前提
孟子曰:“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是人生乐事。”“智者受三千年史氏之书,则能以良史之忧忧天下”(龚自珍语),我个人认为这就是历史的使命感、历史教师的事业之魂。梁启超曾感叹:“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悠悠往事,惟此为大。”“历史使人明智”——我们要认识到我们从事的教育不是讲述陈腐的万年之谷,而是先祖千百万年遗留的人类文化精髓和来自灵魂深处的传统,后来之人,不忘前师之事,要以古鉴今。我们首先要产生一种敬业精神,不断鞭策和激励自己为完成本职工作而兢兢业业,不因从教“历史”而愧色。
“历史是副科”,不少学生尚未学习就有此认识,带着这样的心态去学习怎么能有起色呢?所以说教师要精心准备,课内课外都要深入地讨论和讲述学习历史的目的和意义,纠正学生对历史这门课程不正确的认识,引起学生应有的重视,让学生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这是诱发学生兴趣的奠基性工作。
二、上好起始课,诱发兴趣是好的开端
良好的开端意味着成功的一半。事实证明,如果教师能把起始课上得扣人心弦、妙趣横生、融智怡情、赏心悦目的话,就能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把学生的心紧紧地拴住,使他们怀着无限的期待和渴望投入到历史学习中去。第一,可以结合时事,激发学生的兴趣。上课时,可利用时事资源,引发学生对当今世界各个地区发生的热点问题感兴趣。如朝鲜核问题、我国举办奥运会、伊拉克战争等,让学生对国内外的形势变化发展进行思考。第二,可以利用古今对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利用古今的一些名人或英雄相对比,探究中华民族的一些发展史和人文美德。第三,可以借助实物、图片等教具创设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和兴趣。
三、移情入史,巧妙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自觉地探索问题是关键
1、教师要善于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的提出,应该从历史学科所具有的过去性、具体性的特点出发,坚持史论统一的原则,抓住教学中的实质问题,利用新旧知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矛盾,提出难度适宜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持久的学习兴趣。
2、利用电教手段,调动视听,创设情境。录音(像)、投影、幻灯等电教手段在各科的日常教学中早已广泛应用,然而如何使诸种电教形式为教学做有效的服务,却是人们在一直探讨的问题。在历史课教学中,有些内容可以重新利用音(录音)像(录像、投影、幻灯)手段,再现历史现象产生的时间、地点、历史背景及其过程,给学生以充分的感性认识。
3、教师要善于结合现实,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联系现实是为了说明现代事实的历史根源,或已经发展而表现出来的新特征,培养学生“以古鉴今”的认识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热情。
4、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采取具体措施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做到“有疑必问”、“有问必解”。教师在充分肯定学生质疑的基础上,可以提供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以及必要的历史文献资料,让学生根据已积累的历史知识和教师提供的信息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一步巩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5、让学生“走入历史”,挖掘兴趣的深刻性。所谓“走入历史”,就是我们日常说的“进入角色”,也就是虚拟情景教学法,在特定的历史氛围中,再现历史现象、历史情景,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去体察、认识历史,从而阐述自己的见解,以深入掌握历史知识。
教师必须在对教材认识分析、选择适当内容的基础上,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地设计教材,加强学生兴趣的持久性和深刻性。例如在讲《赤壁之战》时,可以就孙刘联合抗曹的问题,引出“诸葛亮舌战群儒”这一历史场面,让学生扮演群儒与诸葛亮就抗曹问题进行辩论,结论正好就是赤壁之战胜败的原因。
四、利用好课外资源,让学生真正地走入历史是延伸
学校的历史教学,学生获取资料信息还局限于校内图书馆和因特网,尽管图书资料和因特网信息量很大,但毕竟是纸上的、文字的东西为多,实物史料接触较少,因此,做好探究性的学习必不可少。探讨性学习可结合学习内容,组织好学生走出校门,到博物馆、展览馆、历史遗迹遗址、名人故居等处去阅读历史、感受历史、探究历史,以进一步拓宽视野,增强对历史的感性认识,值得强调的是,探讨活动后老师必须指导学生完善评价体系。
新课改的今天给历史课堂带来了一场崭新的革命,“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走进历史,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已成为我们每一位历史老师的责任。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在教学中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化繁为简,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在充满兴趣的教学中,既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又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教学质量,真正达到学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
一、确立正确的历史教育思想是前提
孟子曰:“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是人生乐事。”“智者受三千年史氏之书,则能以良史之忧忧天下”(龚自珍语),我个人认为这就是历史的使命感、历史教师的事业之魂。梁启超曾感叹:“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悠悠往事,惟此为大。”“历史使人明智”——我们要认识到我们从事的教育不是讲述陈腐的万年之谷,而是先祖千百万年遗留的人类文化精髓和来自灵魂深处的传统,后来之人,不忘前师之事,要以古鉴今。我们首先要产生一种敬业精神,不断鞭策和激励自己为完成本职工作而兢兢业业,不因从教“历史”而愧色。
“历史是副科”,不少学生尚未学习就有此认识,带着这样的心态去学习怎么能有起色呢?所以说教师要精心准备,课内课外都要深入地讨论和讲述学习历史的目的和意义,纠正学生对历史这门课程不正确的认识,引起学生应有的重视,让学生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这是诱发学生兴趣的奠基性工作。
二、上好起始课,诱发兴趣是好的开端
良好的开端意味着成功的一半。事实证明,如果教师能把起始课上得扣人心弦、妙趣横生、融智怡情、赏心悦目的话,就能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把学生的心紧紧地拴住,使他们怀着无限的期待和渴望投入到历史学习中去。第一,可以结合时事,激发学生的兴趣。上课时,可利用时事资源,引发学生对当今世界各个地区发生的热点问题感兴趣。如朝鲜核问题、我国举办奥运会、伊拉克战争等,让学生对国内外的形势变化发展进行思考。第二,可以利用古今对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利用古今的一些名人或英雄相对比,探究中华民族的一些发展史和人文美德。第三,可以借助实物、图片等教具创设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和兴趣。
三、移情入史,巧妙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自觉地探索问题是关键
1、教师要善于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的提出,应该从历史学科所具有的过去性、具体性的特点出发,坚持史论统一的原则,抓住教学中的实质问题,利用新旧知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矛盾,提出难度适宜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持久的学习兴趣。
2、利用电教手段,调动视听,创设情境。录音(像)、投影、幻灯等电教手段在各科的日常教学中早已广泛应用,然而如何使诸种电教形式为教学做有效的服务,却是人们在一直探讨的问题。在历史课教学中,有些内容可以重新利用音(录音)像(录像、投影、幻灯)手段,再现历史现象产生的时间、地点、历史背景及其过程,给学生以充分的感性认识。
3、教师要善于结合现实,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联系现实是为了说明现代事实的历史根源,或已经发展而表现出来的新特征,培养学生“以古鉴今”的认识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热情。
4、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采取具体措施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做到“有疑必问”、“有问必解”。教师在充分肯定学生质疑的基础上,可以提供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以及必要的历史文献资料,让学生根据已积累的历史知识和教师提供的信息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一步巩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5、让学生“走入历史”,挖掘兴趣的深刻性。所谓“走入历史”,就是我们日常说的“进入角色”,也就是虚拟情景教学法,在特定的历史氛围中,再现历史现象、历史情景,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去体察、认识历史,从而阐述自己的见解,以深入掌握历史知识。
教师必须在对教材认识分析、选择适当内容的基础上,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地设计教材,加强学生兴趣的持久性和深刻性。例如在讲《赤壁之战》时,可以就孙刘联合抗曹的问题,引出“诸葛亮舌战群儒”这一历史场面,让学生扮演群儒与诸葛亮就抗曹问题进行辩论,结论正好就是赤壁之战胜败的原因。
四、利用好课外资源,让学生真正地走入历史是延伸
学校的历史教学,学生获取资料信息还局限于校内图书馆和因特网,尽管图书资料和因特网信息量很大,但毕竟是纸上的、文字的东西为多,实物史料接触较少,因此,做好探究性的学习必不可少。探讨性学习可结合学习内容,组织好学生走出校门,到博物馆、展览馆、历史遗迹遗址、名人故居等处去阅读历史、感受历史、探究历史,以进一步拓宽视野,增强对历史的感性认识,值得强调的是,探讨活动后老师必须指导学生完善评价体系。
新课改的今天给历史课堂带来了一场崭新的革命,“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走进历史,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已成为我们每一位历史老师的责任。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在教学中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化繁为简,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在充满兴趣的教学中,既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又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教学质量,真正达到学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