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玲(化名)是一名小学五年级学生,在校表现胆小、孤僻、不合群。语言表达能力差,作业情况糟糕,属于班级的后进生。自述“是一个多余的人”,做什么事都没有信心,总觉得自己很笨。经过原因分析,初步评估为自卑心理,与自我评价低和童年成长经历有关。心理教师通过家庭疗法以及认知行为疗法等辅导策略,使其自卑心理得到有效缓解,逐渐打开心门,拥抱自信人生。
〔关键词〕自信;自卑;小学生;个案辅导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04-0045-04
一、案例描述
小玲,女,11岁,小学五年级学生。小玲的老家在四川一个较贫穷落后的山区,她一出生父母就去东莞打工,所以小玲小时候是典型的“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带大,直到6岁上小学的年龄才由父母接来东莞读书。
小玲的父亲为了给小玲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在她读一年级的时候就找了份开货车的活,经常早出晚归,几乎没有时间陪伴小玲。小玲的母亲在家附近的工厂上班,平时工作三班倒。于是,小玲经常一个人在家,倍感孤独。
小玲在校表现胆小、不爱动、不合群,害怕参加集体活动和在人前讲话。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被老师喊到也因紧张而话说不完整,语言表达能力差。家庭作业经常不能按时完成,属于班级的后进生。小玲自述自己在班上是一个多余的人,样样不如别人,做什么事都没有信心,总觉得自己很笨,老师同学都不欢迎自己。
二、案例分析
综合小玲的情况,初步评估为自卑心理。所谓自卑心理,是指人们对自己的能力、心理品质做出偏低的评价。通常这种评价不符合自卑者本人的实际情况,自卑者常表现出缺乏自信、悲观失望、自怨自怜、烦恼苦闷等心理状态。小玲对自己评价过低,同时伴有诸如害羞、不安、内疚、忧郁等特殊情绪体现,正是因为怀有深深的自卑心理所致。阿德勒指出,一切人在开始生活的时候,都具有自卑感,因为儿童的生存都要完全依赖成年人。亲情的缺失和极少与外界交流的性格,使得小玲陷入深深的孤独,变得内心敏感,同时产生轻微的语言障碍。长期的亲情缺失和独处,还给小玲带来了一个不良的影响,就是无法对自己形成客观的评价。小玲上课极少举手发言、被提问时紧张得说不出话、害怕参加集体活动和在人前讲话等行为表现,正是由小玲内心对自己的评价过低、否定自己、认为自己处处不如人导致,错误的自我认知进一步加重了她的自卑心理。
三、指导建议
针对小玲的情况,建议给予她有效的心理疏导和帮助,促使她调整自卑心态,忘却孤独,增强自信,通过与家长、老师、同伴加强交往来帮助她克服自卑心理,同时帮助其建立正确的自我评价体系,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一)理论指导
1.家庭疗法
家庭疗法是以家庭整体为对象而施行的心理治疗方法,协调家庭各成员间的人际关系,通过交流、角色扮演、建立联盟、达到认同等方式,运用家庭各成员之间的个性、行为模式互相影响、互为连锁的效应,改进家庭心理功能,促进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本个案中我要求小玲的父母给予小玲更多的亲情呵护,提高亲子之间更多的交流互动,让小玲充分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从而重新树立自信,消除孤独,同时也锻炼了小玲的言语沟通能力。
2.认知行为疗法
改变小玲的不良认知,纠正其以偏概全、全盘否定的不合理理念,从而矫正并适应不良行为。通过认知的重组,让小玲对自己有重新的认识,树立自信心,从而缓解小玲的自卑心理,改变过于内向的性格。
(二)具体辅导过程
1.第一次咨询:建立信任,和谐沟通
初次见到小玲,她站在我面前,低着头,沉默寡言,不与我交谈,对我有种戒备的心态。
信任是情感产生的基础,是和谐沟通的基本。于是我起身给小玲倒了一杯水,微笑地说:“小玲,第一次来,想必你心里很紧张吧?”
小玲接過水捧在手心,还是显得有些拘谨。
我事先打听到小玲喜欢听TFboys的歌,于是我向小玲展示印有TFboys相片的收藏卡片说:“小玲,第一次见面,老师给你准备了个见面礼。”
小玲这时眼睛一亮,终于开口说道:“是TFboys的卡片!”
“是的,不过老师对他们还不太熟悉,你能分别给我介绍一下,他们叫什么名字,都有哪些特长吗?”
这下小玲有了兴致,开始给我介绍她喜欢的明星特征。在这过程中,我观察到小玲说话流畅,口齿清晰,并没有以往结巴、说话不完整的表现,于是猜测小玲的语言表达不好更多是心理作用。于是,我又尝试和小玲聊她感兴趣的话题,鼓励小玲开口表达自己。谈话的过程中,我表现出对小玲的关心,同时也很尊重她,我发现她开始渐渐对我打开心门,话也变得多起来。
2.第二次咨询:与小玲的家长交流
家长不当的教养方式,往往对孩子内心产生重要的影响。我主动与小玲的父母取得联系,并亲自进行家访,共同探讨小玲的辅导问题。我积极要求小玲的母亲要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外出务工的父亲也要积极联系小玲,使得小玲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关心与爱护;真诚建议他们要正确处理好工作与辅导子女之间的关系,不能以牺牲孩子的成长和未来为代价换取眼前暂时的利益。听了我的建议,小玲的父母也认识到了平时对小玲的疏忽,认清了小玲诸多问题的根源所在。
首先,小玲的母亲调整了生活重心,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多抽出时间来陪小玲,经常让小玲讲讲学校发生的事情,双休日的时候经常带小玲出去逛逛、亲近大自然。而小玲的父亲也开始培养一种习惯,出门在外经常给小玲打电话,问问小玲最近的生活和学习,给小玲讲些有关外面世界的事情。
小玲从父母的改变中重新感受到了家庭的关注和爱。在这段时间,小玲的家长认真聆听小玲的心里话,给予她更多的鼓励,使她逐渐敢于表达自己。小玲从父母那里得到肯定,增加了自信心,脸上多了该属于她这个年纪的灿烂笑容,也愿意多讲话,不觉得自己很孤独。
〔关键词〕自信;自卑;小学生;个案辅导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04-0045-04
一、案例描述
小玲,女,11岁,小学五年级学生。小玲的老家在四川一个较贫穷落后的山区,她一出生父母就去东莞打工,所以小玲小时候是典型的“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带大,直到6岁上小学的年龄才由父母接来东莞读书。
小玲的父亲为了给小玲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在她读一年级的时候就找了份开货车的活,经常早出晚归,几乎没有时间陪伴小玲。小玲的母亲在家附近的工厂上班,平时工作三班倒。于是,小玲经常一个人在家,倍感孤独。
小玲在校表现胆小、不爱动、不合群,害怕参加集体活动和在人前讲话。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被老师喊到也因紧张而话说不完整,语言表达能力差。家庭作业经常不能按时完成,属于班级的后进生。小玲自述自己在班上是一个多余的人,样样不如别人,做什么事都没有信心,总觉得自己很笨,老师同学都不欢迎自己。
二、案例分析
综合小玲的情况,初步评估为自卑心理。所谓自卑心理,是指人们对自己的能力、心理品质做出偏低的评价。通常这种评价不符合自卑者本人的实际情况,自卑者常表现出缺乏自信、悲观失望、自怨自怜、烦恼苦闷等心理状态。小玲对自己评价过低,同时伴有诸如害羞、不安、内疚、忧郁等特殊情绪体现,正是因为怀有深深的自卑心理所致。阿德勒指出,一切人在开始生活的时候,都具有自卑感,因为儿童的生存都要完全依赖成年人。亲情的缺失和极少与外界交流的性格,使得小玲陷入深深的孤独,变得内心敏感,同时产生轻微的语言障碍。长期的亲情缺失和独处,还给小玲带来了一个不良的影响,就是无法对自己形成客观的评价。小玲上课极少举手发言、被提问时紧张得说不出话、害怕参加集体活动和在人前讲话等行为表现,正是由小玲内心对自己的评价过低、否定自己、认为自己处处不如人导致,错误的自我认知进一步加重了她的自卑心理。
三、指导建议
针对小玲的情况,建议给予她有效的心理疏导和帮助,促使她调整自卑心态,忘却孤独,增强自信,通过与家长、老师、同伴加强交往来帮助她克服自卑心理,同时帮助其建立正确的自我评价体系,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一)理论指导
1.家庭疗法
家庭疗法是以家庭整体为对象而施行的心理治疗方法,协调家庭各成员间的人际关系,通过交流、角色扮演、建立联盟、达到认同等方式,运用家庭各成员之间的个性、行为模式互相影响、互为连锁的效应,改进家庭心理功能,促进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本个案中我要求小玲的父母给予小玲更多的亲情呵护,提高亲子之间更多的交流互动,让小玲充分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从而重新树立自信,消除孤独,同时也锻炼了小玲的言语沟通能力。
2.认知行为疗法
改变小玲的不良认知,纠正其以偏概全、全盘否定的不合理理念,从而矫正并适应不良行为。通过认知的重组,让小玲对自己有重新的认识,树立自信心,从而缓解小玲的自卑心理,改变过于内向的性格。
(二)具体辅导过程
1.第一次咨询:建立信任,和谐沟通
初次见到小玲,她站在我面前,低着头,沉默寡言,不与我交谈,对我有种戒备的心态。
信任是情感产生的基础,是和谐沟通的基本。于是我起身给小玲倒了一杯水,微笑地说:“小玲,第一次来,想必你心里很紧张吧?”
小玲接過水捧在手心,还是显得有些拘谨。
我事先打听到小玲喜欢听TFboys的歌,于是我向小玲展示印有TFboys相片的收藏卡片说:“小玲,第一次见面,老师给你准备了个见面礼。”
小玲这时眼睛一亮,终于开口说道:“是TFboys的卡片!”
“是的,不过老师对他们还不太熟悉,你能分别给我介绍一下,他们叫什么名字,都有哪些特长吗?”
这下小玲有了兴致,开始给我介绍她喜欢的明星特征。在这过程中,我观察到小玲说话流畅,口齿清晰,并没有以往结巴、说话不完整的表现,于是猜测小玲的语言表达不好更多是心理作用。于是,我又尝试和小玲聊她感兴趣的话题,鼓励小玲开口表达自己。谈话的过程中,我表现出对小玲的关心,同时也很尊重她,我发现她开始渐渐对我打开心门,话也变得多起来。
2.第二次咨询:与小玲的家长交流
家长不当的教养方式,往往对孩子内心产生重要的影响。我主动与小玲的父母取得联系,并亲自进行家访,共同探讨小玲的辅导问题。我积极要求小玲的母亲要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外出务工的父亲也要积极联系小玲,使得小玲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关心与爱护;真诚建议他们要正确处理好工作与辅导子女之间的关系,不能以牺牲孩子的成长和未来为代价换取眼前暂时的利益。听了我的建议,小玲的父母也认识到了平时对小玲的疏忽,认清了小玲诸多问题的根源所在。
首先,小玲的母亲调整了生活重心,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多抽出时间来陪小玲,经常让小玲讲讲学校发生的事情,双休日的时候经常带小玲出去逛逛、亲近大自然。而小玲的父亲也开始培养一种习惯,出门在外经常给小玲打电话,问问小玲最近的生活和学习,给小玲讲些有关外面世界的事情。
小玲从父母的改变中重新感受到了家庭的关注和爱。在这段时间,小玲的家长认真聆听小玲的心里话,给予她更多的鼓励,使她逐渐敢于表达自己。小玲从父母那里得到肯定,增加了自信心,脸上多了该属于她这个年纪的灿烂笑容,也愿意多讲话,不觉得自己很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