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基础保稳定,贴近生活求创新

来源 :广东教育·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jun64224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试题分析
  2014年文综试题从总体来看,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同时,在能力要求、接近现实方面体现了新的变化。具体分科分析如下:
  地理
  (一)试卷结构保持“稳”
  首先,试卷结构保持稳定,试题类型与往年无异,试卷仍然分为11道单项选择题和两道综合题。单选题中仅有一个组合题。与2013年相比,两道综合题中依然是设置了9个小题;同时,每道综合题均设两小题为填空题。其次,试题难度保持稳定,2014年的平均分约58分,与2013年平均分为61分,两年难度均为中等。难度适中,有较好的区分度。第三,近年来试题的图表量均为8或9幅。
  (二)内容覆盖讲究“全”
  从选择题来看,内容设置几乎是涵盖了必修1、必修2、必修3、城市规划、环境保护,主干知识覆盖面大。自然地理部分考查了地球运动、气候、洋流、水文(含盐度、水体运动)、地质作用;地质灾害;人文地理部分考查工农业、人口、城市、交通。
  从综合题来看,又考查了气候、水文、工业、城市。综合了区域地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三大板块的内容。
  (三)能力考查推崇“基”
  地理考试说明提出四大能力要求,即“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 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原理与规律”和“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试卷中这四方面能力均有涉及。能力要求上,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考查。全卷没有“偏、怪、难、涩”等题目,考生均能动手答题。
  (四)图表试题侧重“数”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在试题中,试题设置了图表类型有政区图、统计图、柱状图、区域示意图等,各图的信息量十分丰富。在各类图中,试卷明显偏重统计图的考查。在试卷的8幅图中,有5幅为统计图。如“高速公路日均流量图”、“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的乡村聚落统计图”、“水稻产量重心移动图”(也是根据资料统计的图)、“梧州市主要新增企业所属行业统计图”等,占了全卷图幅数量的一半多。
  (五)试题内容偏爱“水”
  从试卷的内容来看,对“水”考查似乎情有独钟。两道综合题均以水为背景来设置系列问题。如第40题,以黑海为背景考查了黑海波涛汹涌的原因、黑海的盐度的成因等;第41题,以珠江流域为背景设置的5个小题中有4个小题与“水”有关。在选择题中,也多见“水”的痕迹,如“海景房面临的灾害”、“江河水库的主要功能”、“西欧的洋流”等。
  (六)地球运动钟情“算”
  地球运动是地理中学生感到最难的一章,并且在近年的高考中年年考到。如,2012年考查“日出时间与经线的换算”、2013年考查“日期约占全球面积的比重”、2014年考查“东半球白昼的范围约占全球面积的比例”。说明计算是本章的重中之重,需要考生细心计算。
  历史
  2014年广东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与往年相比,最大的亮点是:稳中求变,变中求新。
  (一)求稳主要表现在:
  一是试题难度保持2013年水平,全省历史单科平均分56分,与2013年的56.2分相当;二是知识层面仍强调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如宗法制、小农经济、辛亥革命、新中国初期外交政策、罗马法的影响、工业革命等,而且有些主干知识多年连续考查,例如,“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内容2011年来连续4年均入了题。“马克思主义”和“国际工人运动”内容更是从2008年以来连续7年都出了题。三是能力考查坚持以问题为中心,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能力、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行比较、概括和阐释的能力。
  (二)变中求新主要表现:
  一是选择题史料大多贴近现实生活,通俗易懂,简洁明了,呈现重视生活化材料的倾向。如12题祖先牌位,13题永业田(土地),15题科举考试,20题经济转型和38题近代中国衣袜鞋带、电影、漫画等,无不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把这些大家都熟悉的事物,作为考题的材料来源,更加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问题的设计。二是选择题的选项干扰明显减少。以前,选择题难就难在选项的设计上干扰大,今年虽然选择题的史料来源非常丰富,从古代诏令到近代日记;从领袖语录到外国教材,还有命题者自己的文字综述,但在选项的设计上没有了往年的“圆滑”,很多选项一眼就可以直接排除,有的是时间不对头,有的是史实错乱,有的是与题干材料毫无关联。三是开始重视对宏观知识的考查。命题者不再拘泥于具体的、单个的史实,开始关注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和阶段特征。这一点在两个主观题中可以说表现得淋漓尽致。四是对学科思維与方法的考查更加突出。从命题思路来看,今年最大的变化:一是加强对学生学科逆向反推思维与能力的考查。二是加强学生史学基本方法运用的考查。比如:第12题对宗法制的考查,需要考生以结果反推特点。还有,两大主观题的试题设计中,如果考生在答题时不从材料出发、不具备基本的论证逻辑而只是简单照搬教材中的某个结论,得分将受到较大影响。
  政治
  2014年广东高考文综政治试题遵循新课程理念、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试卷特点表现如下:
  (一)稳定中求创新
  今年试卷结构与去年保持完全一致。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四大模块分值设置仍然有所偏差,今年分别为30、24、18、28分,与考试说明的分值比例27∶27:18∶28有差别。回顾五年新高考,也只有2010年高考严格按照考试说明的分值比例命题,其余均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要么偏重经济,要么偏重哲学,政治生活则被削减。今年试卷形式力求有所创新,如27题“点状图”是一种新的设计,有新颖别致之感。
  (二)热点中求时效
  试题关注现实,较多地反映当前的社会热点,体现了学科的时效性。如,全卷试题涉及农业问题、收入分配、进出口贸易、通货膨胀与失业、政府简政放权、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环境污染的雾霾问题、政务公开和权力监督、反腐倡廉、经济全球化等社会热点问题。   (三)区域中显特色
  试题坚持广东元素,体现广东特色。如37题,利用粤港澳三地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的背景材料,体现了广东地域经济文化特征,有利于增强学生爱国爱家、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怀。
  (四)能力中重情感
  试题依据考试说明的考核目标与要求,注重考查考生的学科基础知识、知识迁移、原理分析、逻辑论证以及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广东新高考的能力立意导向。同时,试卷注重引导学生形成现代公民意识、法律意识、环境意识、哲学反思意识,激发爱国主义情感,体现广东高考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核。
  (五)限制中查基础
  全卷主观试题都是通过限制性设问,考查学生对学科主干知识的理解。如36题“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和政务公开”的知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方法论;37题“科学发展观”与“对外经济”和“文化交流、中华文化”等知识,都在教材上有完整的表述。考生只需要熟悉教材,然后完整再现、合理调配、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就可以得到相应分数。因而降低了主观试题的难度。
  二、备考启示
  (一)夯实基础抓重点。
  不管是政治、还是地理或历史,试题均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适中,覆盖面大。在备考中,教师要紧扣教材和考纲,重视对基础知识和核心知识的教学,要准确到位,注意夯实基础知识。另外,在二轮复习中要学会抓重点。如政治科中经济模块中供求是年年必考点;地理必修1第一章,学生普遍感到难学,但在试卷中就只考地球运动的计算问题。所以备考时,教师必须有针对性重点复习。
  (二)能力培养重视图。
  地理科中地图的考查是地理考查中的重点。教学中除了要注重地理学科思维方法的梳理和优化,地理信息提取能力的培养外,更要突出阅读地理图表能力、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的培养。重视锻炼学生读图能力,归类总结图表类型、培养学生挖掘图中信息的隐藏点,培养学生对图表的敏感性。
  (三)信息提取多训练。
  文综各科中均有一定是量的材料题,要求考生提取要有效信息才能进行准确答题。如果考生在答题时不从材料出发、不具备基本的论证逻辑而只是简单照搬教材中的某个結论,得分将受到较大影响。这一点在政治与历史科尤为明显。所以,在备考中要强化回归材料训练,强化材料阅读训练,注意提高答题技巧,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四)书写表达强规范。
  学生在答题时,不用术语,表达前后矛盾等,答题不规范仍然是学生的失分点之一。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狠抓学生的语言规范,术语训练。要求语言表达要准确、严谨、简洁。要求使用科学规范的学科名词、学科术语。同时,要严格按照书写规范,训练学生熟练规范的书写,提高写字速度;其次要规范条理,按照一定的顺序作答,体现学科思维的逻辑性;再次是培养学生因题答题,不能胡乱凑数,随便抄一些文字上去。试题中往往有一些知识点是必答点,而有一些则是可答可不答的。教学中,教师必须培养学生从题目信息中选择必答点作答,规范答题要求。
  (五)学科答题重先后。
  在综合科中,在答题时,首先考虑学科顺序,一般的先后顺序是先地理、再历史、最后答政治,尤其是政治的问答题要后答。避免答政治主观题时因过多的论述花费了大量时间而影响其它科的作答,导致该拿的分却没有拿到。但也不能一概而论,每个考生要根据自己的特长来考虑,原则上要求,觉得容易的科目要先答。其次,要合理分配好答题时间,从题目类型上讲,一般,35道选择题应用18至20分钟,而主观题则要130分钟上;从学科上讲,一般地理要35至45分钟、历史要40至50分钟、政治50至60分钟。在备考时,教师在二轮复习时要强化这一方面的训练。
  (作者单位:龙永兴、陈洪义、罗乾,湛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张铁牛,广东实验中学)
  责任编校 李平安
其他文献
语文高考一般类论述文本全国卷以三道选择题的模式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考核,三道选择题的设置各有侧重点,第一题侧重文本语段的转述,第二题侧重分句间关系的把握,第三题多是基于文本之上的理解、概括与推断。我们以2016年课标全国Ⅰ卷第二题的四个选项为例:  【例1】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一些历史学家对《世本》的可靠性将信将疑,认为其中记载
据教育部最新发布的课程标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  2016年部编版教材抗日战争单元的编写与之前的人教版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1.按照教育部的精神,以九一八事变为抗日战争的起点,从传统的八年抗战改称为十四年抗战。事实上,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一个由局部抗战演变为全国抗战的历史过程,全国抗战是局部抗战的延伸和扩大,盡管二者不能等量齐观
历史学“是在一定历史观指导下叙述和阐述人类历史进程及其规律的学科”[1]而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则是历史教师的教学目标与任务,在学习历史课程中和学生一起寻找历史发展的规律,在探寻与思考中形成核心素养,使学生得到全面、个性、持续地发展。  历史规律的找寻需要相应的学科素养的支持,而历史学科素养的达成依赖于有效的教学设计。古人云“操千曲而后晓声”,但有时合适的设计会让学生操一曲也可知音。高三一轮复习的实践
历史教育既是智育,也是德育,两者相互渗透于历史教学中。新课改要求历史教学应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但是当前的历史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较大,面对着高考压力还是一味的追求分数。习总书记认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1]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下简称“四史”)展
“时空是历史存在的方式,是历史的本质呈现,是认识历史的起点,重构和对历史的解释都离不开时空观念。”[1]“时空观念”就是在特定的时空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核心素养是一种观念意识,也是一种能力方法。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如何培育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笔者认为首先要弄清楚历史学本质,何兆武先生认为“历史学本身就必须包括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对史实和史料的知识或认定,第二层次是对第一层次的理
分离(常数)参数法是高中数学中比较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求参数的范围常常与分类讨论、方程的根与零点等基本思想方法相联系,其中与二次函数相关的充分体现数形结合及分类思想方法的题目最为常见.与二次函数有关的求解参数的题目,相当一部分题目都可以避开二次函数,使用分离变量,使得做题的正确率大大提高,随着分离变量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压轴题都需要使用该思想方法.  一、分离常数法  分离常数法在含有两个量(一
我们先看高考结束后两则网络吐槽:“考完语文,大家都沉默不语。考完数学,大家都笑了。这就是心受伤和脑受伤的区别。”“本来以为数学换汤不换药,谁知今年连碗都换了。”身为高三语文老师兼班主任,从学生、同仁那里获得的对2019年高考语文I卷的综合评价是平和、惊喜。“偏、难、怪”三个字很少有人提及,鲁迅小说的选取“碗”虽没有换,但着实是一个惊喜,可谓“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我们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分
在广东高考的任务型写作中,写作要求的第一条要求:在作文中可使用实例或虚构的故事,也可以参照阅读材料的内容但不得直接引用原文中的句子。这条要求就是在提示我们要给出范例,要让你作为亲身经历者、目击者或其他第三者来简要讲述过去、反思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或心态。使你的文章结构更清晰,内容更充实。然而大部分考生却忽略列举实例这一要求,在文章里夸夸其谈,一味的讲道理,没有真凭实据,整篇作文论据不足,文笔浮夸,这就
作者的观点,是指作者对某事物或某问题的看法。题干中常有think of或opinion等词,具体题干有:  What does the author think of ...? (2018全国Ⅰ卷)  What is the author’s opinion on ...? (2012年全国课标卷)  作者的观点态度必定会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因此,由相关句段里的表达情感状况的形容词或动词往往能把握
坚定文化自信,培育家国情怀,历史教学使命光荣。作者在教学《百家争鸣》的过程中,以儒家学派为主线,用孔子思想的发展折射时代的突变;以“孔子学院”的遭遇引发思维碰撞,让“历史照进现实”。  一、行走于抽象与具象之间  何为家国情怀?抽象的解释是:主体对共同体的一种认同,并促使其发展的思想和理念。其基本内涵包括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和仁爱之情;其实现路径强调个人修身、重视亲情、心怀天下。它既与行孝尽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