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2869292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引入合作学习理论,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让学生对枯燥的文本阅读学习产生投入感,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缩短沟通链条,使学生在合作互助中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充分挖掘个体潜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体验,具有一定实践意义。本文从引入合作学习理论的意义入手,探究应用合作学习模式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合作学习;英语阅读教学;小组合作
  合作学习理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教育理论界,逐步发展为最具实践意义的教学理论之一。该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自由构筑异质课堂小组,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合作中承担个体责任,在互动中产生正向依赖关系。阅读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而在传统的阅读课堂里,仍多采用以教师为主导的单向式教学模式,教师是课堂主导并掌握大多数课堂资源,教学效率低、学习兴趣弱的问题较为突出,引入合作学习理论,可大大节约课堂资源,提升教学质量。
  一、引入合作学习理论的意义
  (一)提升课堂效率
  引入合作学习理论,可打破传统教学中课堂资源主要由学习层次高的学生占用的局面,让个人责任有机融入团体责任,引导学习基础差、自学能力弱的学生充分参与教学,在有限的课堂容量里给予每位学生表达自我、自主思考、训练听说的机会,进而提升课堂效率,延展教学空间。
  (二)构建和谐课堂
  合作化学习模式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构筑起交互式沟通平台,将竞争关系转为合作,将课堂主体由教师转变为学生,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人文关怀与人性化教学理念融入教学环节,营造出生动活跃的课堂氛围,提升教学参与度与感染力,让学生从枯燥的文本阅读、句法解析中解放出来,从被动学习变为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做到爱学、乐学、会学。
  (三)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
  初中学生正处于探索意识较强、价值观逐渐明晰、自我意识增长的阶段,思维层次丰富,更倾向于结合生活经验,将理论知识具象化,进行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合作化学习模式充分尊重每位学生不同的生活经历、学习体验、智能倾向、知识基础,在互动参与中调动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学习积极性,让课堂成为全员参与、差异参与、主动参与的学习平台。此外,还可以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在合作中挖掘创新潜力,真正理解文本与语言情境,助力其学以致用,锻炼听说能力,拓展知识体系,提升英语综合素养。[1]
  二、开展合作学习的基本策略
  (一)合理分配组员
  在班级中科学设置小组,合理分配组员是开展合作学习模式的基础。教师在设置小组时,要注意保持组别的平均性、异质性、独立性。一方面,要注意将英语能力较好与基础薄弱的学生穿插分配于不同组别,引导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启发、相互促进、正向依赖、共同进步,突破基础薄弱学生课堂参与感弱、欠缺主观能动性的问题瓶颈。另一方面,要尽量在同一小组中分配优势倾向不同的学生。比如,在一个小组内穿插分配擅长演讲、团队组织、绘画、写作、手工的不同成员,使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在合作中承担责任、在互动中获得提升,从而实现合作学习的基本诉求。
  (二)优化小组讨论环节
  小组讨论是合作学习模式的核心环节,优化小组讨论模式可有效节约教学资源。教师在合理分配小组成员的基础上,要准备好讨论命题,以讨论结果推进课堂教学,而不是将课堂时间交予学生后变成旁观者。讨论完成后,可以请不同小组互相提问,教师也可以随机加入一组参与问答讨论,通过合作分析、质疑提问推进课堂节奏。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情境,模拟角色开展合作讨论。如在教学“Friends”这一单元时,可以请学生在小组内分别选择文本中出现过的角色进行扮演并进行自我描述,其他组员则对叙述中的用词是否准确生动、语法是否正确等进行组内讨论并向教师与其它小组汇报,由教师进行点评总结,将知识点学习有机融入讨论环节,优化模式、提升效率。
  (三)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教师可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多样化合作学习模式贯穿于文本背景学习、作业完成等多个学习阶段,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互相影响,碰撞出美妙的思维火花,优化课业流程。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文本背景,做好预习。学生可以以双人或多人为一组准备文本对话朗读,整理新课知识点,还可以结合文本背景通过互联网、书籍、新闻报刊等途径搜集、整理相关信息。比如在学习“Nature and Environment”这一单元时,可以请每个小组分工合作,汇总与环境保护、全球气候变迁、动植物保护、地区生态等主题相关的文本、影音资料,在“Welcome to the Unit”环节请各个小组以单人代表现场演讲、制作手抄报和剪报、進行简易ppt汇报等形式向大家展示自主学习成果。有的小组通过互相配合设计出了精致的环境保护主题宣传海报,有的小组分工合作,将资料收集、信息筛选、剪报手绘制作、文稿撰写、现场演说分配给不同组内成员,充分发挥个性化优势,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
  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合作完成课堂作业等学习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归纳文章中心思想,总结语法知识点,分工制作生词卡片,完成写作训练等,让每位学生学以致用,提升语言实践能力。
  (四)构筑交互式教学情境
  创设多元化、多维度、多层次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让课堂变得妙趣横生,激发学习热情,更可以对接学生不同的优势倾向,给予他们展现自我的舞台,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文本、深入阅读情境、直观训练听说,寓教于乐,打造“以人为本”的个性化、交互式阅读课堂。对于贴近生活的阅读文本,可以在班级内开展角色扮演活动,既可以请学生结合个人生活经历与学习体验开展即兴无剧本表演,也可以由教师设计英语对话及简易剧本,组织小品、小型舞台剧表演、英文歌联唱活动等。比如,在教学“This is My Sister(Family Life)”这一单元时,可以请学生结合文本,分别选择一位家庭成员的身份进行扮演,即兴还原生活情境,并将文本对话有机融入表演内容,强化了阅读代入感,提升了文本接受度,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在有限的教学空间内有效锻炼了学生的语感和表达、分析、逻辑、合作能力。
  三、结论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合作学习模式以学生为课堂主体,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精神,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打造交互式课堂。通过引导学生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构筑教学情境等策略,可为课堂注入生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表达、理解能力,有效实现阅读教学的核心诉求,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雅琴.关于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导学,2016(12).
  [2]黄厚品.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分析[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30).
  [3]邹红玲.探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应用[J].新课程,2017(11).
  作者简介:李海林,出生年月:1994.09,男,汉,籍贯: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学历:本科,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单位: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它包括了对学生词汇、修饰手法、主题立意等方面的教学。三年级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有了一定的能力,加强这一阶段的语文作文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文字组织能力以及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和理解。因此,本文先分析小学三年级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从中發现存在的不足,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最后达到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小
期刊
摘要:教育大计,德育为本。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新一世纪国民素质的整体面貌。对未成年的中学生来讲,培养他们整个人生道德、行为习惯,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的一个环节。但由于种种原因,现阶段中学德育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这些问题和不足严重制约了中学德育管理时效性的形成和提高。  关键词:德育工作;重要性  在全面贯彻新的课程标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今
期刊
摘要: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对课堂学习有兴趣是前提,在课堂学习中感受到愉快是最好的方式。通过多种形式的组织教学,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恰当的板书,教师的各种体态语言和千变万化的教学语言,让课堂生动活泼,让学生轻松学习。  关键词:激发;课堂学习;学习热情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知”“乐知”就是愿意学,就是喜欢学。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兴趣是求知的前提,是学习的巨大源
期刊
摘要: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更加强调人的各个方面能力的提升。人在学会各种生活技能的同时,还应该学会寻找生活的闪光部分,力求发现生活的美,提高审美情趣,从而学会享受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语文自古以来就是一门人文性极强的学科,负载着较强的情感色彩以及自然美的特色。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的这种特色去熏陶学生的身心,用语文的甘露去滋润学生的心灵,从而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有了很大的转变,小学数学教学致力于开发学生的各方面智能,而不是仅限于开拓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多元智能理论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有了现实的意义。它可以帮助学生激发潜在的智能,对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起到一定帮助作用。多元智能理论是由西方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我国引进和使用这一理论的时间还比较短,对多元智能理论的理解和掌握还不成熟,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还存在一定
期刊
摘要:在中小学教育中,不仅要教会学生丰富的知识,还得重视德育教育。德育教育不应该只是思想品德老师的任务,而是需要各科老师共同努力。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小学数学老师要根据日常实际,搜索一些德育信息,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本文对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进行德育渗透的方法、途径等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小学教学;德育教育;途径 
期刊
摘要:多媒体信息技术对人们产生了巨大影响,它不仅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在学习过程中也有所体现。物理这门学科相对较难,再加上传统的教学模式单一枯燥,难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还会限制学生的动手能力,导致学生只能在理论知识中研究物理,无法进行实际操作。但是多媒体技术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针对多媒体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其应用范围及原则,
期刊
摘要:应用题教学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提高应用题水平在数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应用题教学是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集中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运用综合知识的能力。这不仅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应用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由于小学生的抽象理解能力较差,大多数学生在解答應用题时遇到一些困难。本文基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应用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摘要:图表法主要通过绘图的方式将题意展现出来,从而达到直观、快速解决问题的目的。而高中化学学习中的数字与图像结合,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促进学生解题效率的提升,同时对于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也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是就浅析图表法在高中化学学习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图表法;高中;化学;解题  1、图表法的概念及作用  图表法主要是通过绘图的方式将化学反应原理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期刊
摘要:在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中,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小学语文教学也不例外。因此,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阶段,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丰富和优化语文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这样既能够使课堂教学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学;优化策略  新课改对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要求拓展学生的学习和运用能力,又希望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