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能力”。什么是和谐?和谐就是配合适当,谐调一致,互相关爱,团结合作,公平合理,权利平等,政通人和,和平共处。
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各种关系的总和”。我国古来就有和为贵的传统,人们常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谐,不仅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调解人们之间利益冲突的一种处世方式和治国之本。只有和谐,才能生财,才能致祥,才有凝聚力,才能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速度。怎样才能和谐呢?笔者认为,人与人之间,上下左右,必须按照周恩来总理说的“互敬、互信、互学、互助、互爱、互让、互勉、互谅”八互去做,才能使全社会逐步形成以和为真、以和为善、以和为美、以和为贵的共识,才能打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社会主义局面。
那么,老年人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他们在社会和谐中有没有作用呢?有人说:“老人不中用,干甚也不行。”这是一孔之见的错误观点,实际上各代老年人,都是饱经沧桑,见多识广,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万宝全,他们是一本活字典,是一座图书馆,是一个人才宝库。他们处理问题一般没有官腔官调,大吼大叫,训词满口,狮吼虎啸的架势。多数都是从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多用生动的典型故事,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用商量讨论的方法,效果极佳。因此古人说,“事情要好,需问三老”,“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当年赵孝成王不听蔺相如等三位老人劝说,错用赵括领兵,长平一战,一败涂地,导致亡国。所以说,老年人在社会和谐中地位重,作用大,不可忽视。只要充分利用,一定能起到航行橹、油盐醋、万能胶和擎天柱的作用。
一、老年人是家庭和谐的航行橹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家中和谐便是幸福。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没有家庭和谐,就不可能有社会和谐。家庭和谐,家长起主要作用,蜂有蜂王,家有家长,作为家庭长辈,几十年生儿育女,含辛茹苦,操持了这个家,经营了这个家,现在虽然荣升为爷爷奶奶,但仍然是家庭的长辈,看得远,想得细,有气魄,有威信,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双橹导航的作用。如潞城市黄牛蹄乡小辽河村段宝全,养活了八个儿女,都已成家另过,但在养老问题上发生了争执。有的说:“一家一天轮流管饭”。有的说:“那不是等于让老人挨门讨饭吃吗?不行。”这个说“女养母,男养父。”那个说:“那不是制造人间天河吗y不中”。“女的说:养老是儿子的事。”儿子说:“法律规定男女都有养老义务。”真是一家十五口七嘴八舌头。老俩听后,一商量说:“我老俩养活了你们八个人,难道你们八个人养活不了我们两个人吗y我们不离老窝,你们八人一轮十天,轮流来老屋做饭侍奉,谁也不准讲价钱。”一声令下,争论平息,大家不折不扣执行,若有特殊情况,互相委托代之,生病住院共同负责。多年来不争不吵和和美美,得到了全村人的赞颂。
就是家庭情况复杂,只要是长辈光风霁月拨正航行,一家人就会心心相印,相濡以沫,和谐融恰,美玉无瑕。潞城市原统战部副部长杨佩林的家庭情况就比较复杂,其老伴杜焕弟说:“我这个家是乱蛋石垒的,老头是候的,儿子是就的,闺女是要的。”由于老人协调得好,一视同仁。特别是杜焕弟的宽宏大度,这是酿成生活美酒的蜜,是改善代际关系的润滑油,是吸引晚辈的吸铁石,是精神文明的添加剂。她在一切行动中,始终本着儿孙孝敬她不骄,儿孙起火她就笑,儿孙吵闹她和解,儿孙叫骂她不恼,儿孙有功她表彰,儿孙有错她疏导。理直气壮地对待每个人,不管那个人一迈进门槛就是喜气盈室,侃侃而谈,家长里短,又说又笑,欢声四溢,跟走进联欢会场一样,对哪个人都是关爱有加。因此,她动过三次大手术,儿孙左右不离。闺女媳妇精心照料,因此情绪好,康复快。闺女说:“妈,只要你想吃的东西,就是一百元一口,我也给你买。”媳妇说:“妈,你想去哪旅游都行,我买票。”听,这话多暖人心,真是海阔任鱼游,天高任鸟飞啊,这种和谐融恰的氛围,都是老人导航好的成效。
二、老年人是亲朋和谐的油盐醋
亲戚和谐宜解难,朋友亲密事好办。一个人在社会上没有亲朋,那是很难过的。有一年寒冬,一人爆死街头没人问津,就是因为他没有一个亲朋好友。即使有亲朋而不和谐,也是祸患。平顺县某村有一家兄弟姐妹四人,因财产争执,生气打架,视为仇敌,其弟伤人触法被判刑。如果亲朋间发生矛盾,有些水平高、有威望的长辈出面调停,不但能化险为夷,还能使亲友们经常处于和谐愉悦的气氛中。长治县看寺村老人马汉贤,是个老党员,老复员军人,为人正直办事公道,在附近三里五村很有点名气,亲朋中发生争执都要找他诉说,奇怪的是,无论多难的事,只要找他,立马就能和解,大家都说,马老是饭菜里的油盐醋,无论什么饭菜,只要经过他调和,就色香味美好吃了。
三、老年人是邻里和谐的万能胶
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邻里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环节,曾记得我小时候,居住的小山庄就非常和谐。全村60来户人家,不但红白大事互相帮忙,就是平时谁家有个三灾八难,都要互相照顾。若有人出门,给邻居打个招乎就走,大门不关,二门不锁,搭晒、摆放的东西不动,鸡犬随便跑,从没发生过鸡鸣狗盗之事。邻里们有事互帮,没事聊天拉家常,和和睦睦,心情舒畅,社会凝聚力很强。
随着经济发展,很多人住进了楼房,却与世隔绝了。特别是城市高楼林立,本来毗邻而居,更有利于交往,相反变成了“老死不相往来”的陌生人,真是毗邻若天涯。有的连楼上楼下住的是谁都不晓得。甚至有的邻居被盗,被抢或被杀,都不知道,这实在于社会和谐很不吻合。如果乡村或社区,有一帮老年人活跃起来,就显得乐和融恰,生气勃勃。不仅有利于增强感情,加强团结,也有利于营造邻里和睦互相关爱的气氛。如潞城市成家川老教师董长拴,人退休了,思想不退休,街坊邻居有什么困难他帮忙,有什么纠纷他去调解,经常到邻家、学校给青少年讲故事进行道德教育,只要他到哪里,老人小孩立马围一大圈,大家都叫他“和事佬”、“吸铁石”。市水利局退休干部郭明星,经常打扫楼道,清除垃圾,谁家电线断了他去接,谁家下水不通他去修,互相争执他评说,促使全楼温馨团结,其乐融融。大家都说,老郭是不招聘的勤杂工,不任命的楼长,不花钱的粘合剂。同时他还承担了订发山西老区《经济开发报》的任务,每年订三百份左右报纸,都能无误发放到位,大大增强了社会和谐的氛围。连年被单位评为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被山西省老促会评为模范报刊发行员。
四、老年人是社会和谐的擎天柱
社会是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社会和谐是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的前提,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有史以来就提倡人与人之间和谐平等。尧、舜、禹时代,三个帝王不专制,不贪权,不谋私,官民一致,社会非常和谐。孔子在《礼记》中说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就是那种大同理想。我们共产党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革命老前辈在爬雪山、过草地、上井岗、守延安、打土豪、分田地的艰苦岁月里,官兵一致,军民和谐,有盐同咸,没盐同淡,和而不同,同舟共济,取得了一个接一个胜利,推倒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使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全国上下团结一致,和衷共济,狠抓了经济发展,使国民经济20年猛增十倍,创了世界奇迹,全民过上了前所未有的小康生活。
但是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却出现了官员腐败,分配不公,贫富悬殊,医疗、告状难,城乡差距大,社会道德滞后等问题。有的地方高喊廉洁的领导干部,连续三任因腐败落马,有的地方因劳动利益失衡,干部群众关系紧张,民愤不平。当年潞城市也发生过多次工人集体上访、静坐示威等情况,都是由几名有威信的老干部出面调解而平息了。后来六大涉老组织逐步形成,而且非常活跃,这样一来不仅丰富了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同时增强了政治气氛;不仅有利于安定团结,同时大大促进了全市经济腾飞。
实践证明,老干部及老年群体都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捍卫者和实践者,也是邓小平理论的拥护者和支持者。现在虽然离开了原岗位和职业,但共产党人和革命者的追求、理想、信念始终不渝,他们仍然是党的旗帜忠实的卫士,仍然是推动社会和谐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除了党和政府政策妥当,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全心全意实践“三个代表”以外,必须从党内到党外,从干部到群众,从城市到农村,从上而下把老年群体发动起来,他们就一定能在社会和谐中起到擎天柱的作用。
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各种关系的总和”。我国古来就有和为贵的传统,人们常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谐,不仅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调解人们之间利益冲突的一种处世方式和治国之本。只有和谐,才能生财,才能致祥,才有凝聚力,才能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速度。怎样才能和谐呢?笔者认为,人与人之间,上下左右,必须按照周恩来总理说的“互敬、互信、互学、互助、互爱、互让、互勉、互谅”八互去做,才能使全社会逐步形成以和为真、以和为善、以和为美、以和为贵的共识,才能打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社会主义局面。
那么,老年人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他们在社会和谐中有没有作用呢?有人说:“老人不中用,干甚也不行。”这是一孔之见的错误观点,实际上各代老年人,都是饱经沧桑,见多识广,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万宝全,他们是一本活字典,是一座图书馆,是一个人才宝库。他们处理问题一般没有官腔官调,大吼大叫,训词满口,狮吼虎啸的架势。多数都是从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多用生动的典型故事,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用商量讨论的方法,效果极佳。因此古人说,“事情要好,需问三老”,“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当年赵孝成王不听蔺相如等三位老人劝说,错用赵括领兵,长平一战,一败涂地,导致亡国。所以说,老年人在社会和谐中地位重,作用大,不可忽视。只要充分利用,一定能起到航行橹、油盐醋、万能胶和擎天柱的作用。
一、老年人是家庭和谐的航行橹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家中和谐便是幸福。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没有家庭和谐,就不可能有社会和谐。家庭和谐,家长起主要作用,蜂有蜂王,家有家长,作为家庭长辈,几十年生儿育女,含辛茹苦,操持了这个家,经营了这个家,现在虽然荣升为爷爷奶奶,但仍然是家庭的长辈,看得远,想得细,有气魄,有威信,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双橹导航的作用。如潞城市黄牛蹄乡小辽河村段宝全,养活了八个儿女,都已成家另过,但在养老问题上发生了争执。有的说:“一家一天轮流管饭”。有的说:“那不是等于让老人挨门讨饭吃吗?不行。”这个说“女养母,男养父。”那个说:“那不是制造人间天河吗y不中”。“女的说:养老是儿子的事。”儿子说:“法律规定男女都有养老义务。”真是一家十五口七嘴八舌头。老俩听后,一商量说:“我老俩养活了你们八个人,难道你们八个人养活不了我们两个人吗y我们不离老窝,你们八人一轮十天,轮流来老屋做饭侍奉,谁也不准讲价钱。”一声令下,争论平息,大家不折不扣执行,若有特殊情况,互相委托代之,生病住院共同负责。多年来不争不吵和和美美,得到了全村人的赞颂。
就是家庭情况复杂,只要是长辈光风霁月拨正航行,一家人就会心心相印,相濡以沫,和谐融恰,美玉无瑕。潞城市原统战部副部长杨佩林的家庭情况就比较复杂,其老伴杜焕弟说:“我这个家是乱蛋石垒的,老头是候的,儿子是就的,闺女是要的。”由于老人协调得好,一视同仁。特别是杜焕弟的宽宏大度,这是酿成生活美酒的蜜,是改善代际关系的润滑油,是吸引晚辈的吸铁石,是精神文明的添加剂。她在一切行动中,始终本着儿孙孝敬她不骄,儿孙起火她就笑,儿孙吵闹她和解,儿孙叫骂她不恼,儿孙有功她表彰,儿孙有错她疏导。理直气壮地对待每个人,不管那个人一迈进门槛就是喜气盈室,侃侃而谈,家长里短,又说又笑,欢声四溢,跟走进联欢会场一样,对哪个人都是关爱有加。因此,她动过三次大手术,儿孙左右不离。闺女媳妇精心照料,因此情绪好,康复快。闺女说:“妈,只要你想吃的东西,就是一百元一口,我也给你买。”媳妇说:“妈,你想去哪旅游都行,我买票。”听,这话多暖人心,真是海阔任鱼游,天高任鸟飞啊,这种和谐融恰的氛围,都是老人导航好的成效。
二、老年人是亲朋和谐的油盐醋
亲戚和谐宜解难,朋友亲密事好办。一个人在社会上没有亲朋,那是很难过的。有一年寒冬,一人爆死街头没人问津,就是因为他没有一个亲朋好友。即使有亲朋而不和谐,也是祸患。平顺县某村有一家兄弟姐妹四人,因财产争执,生气打架,视为仇敌,其弟伤人触法被判刑。如果亲朋间发生矛盾,有些水平高、有威望的长辈出面调停,不但能化险为夷,还能使亲友们经常处于和谐愉悦的气氛中。长治县看寺村老人马汉贤,是个老党员,老复员军人,为人正直办事公道,在附近三里五村很有点名气,亲朋中发生争执都要找他诉说,奇怪的是,无论多难的事,只要找他,立马就能和解,大家都说,马老是饭菜里的油盐醋,无论什么饭菜,只要经过他调和,就色香味美好吃了。
三、老年人是邻里和谐的万能胶
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邻里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环节,曾记得我小时候,居住的小山庄就非常和谐。全村60来户人家,不但红白大事互相帮忙,就是平时谁家有个三灾八难,都要互相照顾。若有人出门,给邻居打个招乎就走,大门不关,二门不锁,搭晒、摆放的东西不动,鸡犬随便跑,从没发生过鸡鸣狗盗之事。邻里们有事互帮,没事聊天拉家常,和和睦睦,心情舒畅,社会凝聚力很强。
随着经济发展,很多人住进了楼房,却与世隔绝了。特别是城市高楼林立,本来毗邻而居,更有利于交往,相反变成了“老死不相往来”的陌生人,真是毗邻若天涯。有的连楼上楼下住的是谁都不晓得。甚至有的邻居被盗,被抢或被杀,都不知道,这实在于社会和谐很不吻合。如果乡村或社区,有一帮老年人活跃起来,就显得乐和融恰,生气勃勃。不仅有利于增强感情,加强团结,也有利于营造邻里和睦互相关爱的气氛。如潞城市成家川老教师董长拴,人退休了,思想不退休,街坊邻居有什么困难他帮忙,有什么纠纷他去调解,经常到邻家、学校给青少年讲故事进行道德教育,只要他到哪里,老人小孩立马围一大圈,大家都叫他“和事佬”、“吸铁石”。市水利局退休干部郭明星,经常打扫楼道,清除垃圾,谁家电线断了他去接,谁家下水不通他去修,互相争执他评说,促使全楼温馨团结,其乐融融。大家都说,老郭是不招聘的勤杂工,不任命的楼长,不花钱的粘合剂。同时他还承担了订发山西老区《经济开发报》的任务,每年订三百份左右报纸,都能无误发放到位,大大增强了社会和谐的氛围。连年被单位评为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被山西省老促会评为模范报刊发行员。
四、老年人是社会和谐的擎天柱
社会是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社会和谐是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的前提,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有史以来就提倡人与人之间和谐平等。尧、舜、禹时代,三个帝王不专制,不贪权,不谋私,官民一致,社会非常和谐。孔子在《礼记》中说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就是那种大同理想。我们共产党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革命老前辈在爬雪山、过草地、上井岗、守延安、打土豪、分田地的艰苦岁月里,官兵一致,军民和谐,有盐同咸,没盐同淡,和而不同,同舟共济,取得了一个接一个胜利,推倒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使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全国上下团结一致,和衷共济,狠抓了经济发展,使国民经济20年猛增十倍,创了世界奇迹,全民过上了前所未有的小康生活。
但是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却出现了官员腐败,分配不公,贫富悬殊,医疗、告状难,城乡差距大,社会道德滞后等问题。有的地方高喊廉洁的领导干部,连续三任因腐败落马,有的地方因劳动利益失衡,干部群众关系紧张,民愤不平。当年潞城市也发生过多次工人集体上访、静坐示威等情况,都是由几名有威信的老干部出面调解而平息了。后来六大涉老组织逐步形成,而且非常活跃,这样一来不仅丰富了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同时增强了政治气氛;不仅有利于安定团结,同时大大促进了全市经济腾飞。
实践证明,老干部及老年群体都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捍卫者和实践者,也是邓小平理论的拥护者和支持者。现在虽然离开了原岗位和职业,但共产党人和革命者的追求、理想、信念始终不渝,他们仍然是党的旗帜忠实的卫士,仍然是推动社会和谐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除了党和政府政策妥当,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全心全意实践“三个代表”以外,必须从党内到党外,从干部到群众,从城市到农村,从上而下把老年群体发动起来,他们就一定能在社会和谐中起到擎天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