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言表达是人们生活和学习交流的重要手段,科学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既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又能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如何科学地培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成为小学教师研究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表达能力;意义;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愈发注重培养全能型人才,其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在小学时期,学生处于一个学习文字、规范语言、需要表达的阶段,教师在语文课堂上有义务引导学生勇敢地发言,规范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在语文教学中找出合适的策略去引导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1培养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意义
所谓的“语言表达能力”指小学生运用语言、文字阐明自己的观点、意见或抒发思想、感情的能力。它包括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说”和“写”的能力。
1.1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
语言学习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包括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和创造语言的兴趣。而激发学习兴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不断地交流语言,在语言交流中提高学习兴趣。
1.2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高效积累生动、规范的语言
“积累”一词在《语文课程标准》中频频出现,“有丰富的语言积累”是語文教学重要的目标之一,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没有语言量的积累,难有语文能力质的飞跃。
而教师指导学生掌握一些策略积累语言,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意义深远。
1.3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研究”主要想解决学生能听会读却不愿意或不善于进行语言表达的问题,有效地提高学生“说”和“写”能力。
1.4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根据皮亚杰的研究,小学中高年段的学生思维发展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过渡的关键期,要通过“说”“写”等语言实践有力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2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
2.1树立正确的语文观,创造学生语言表达的氛围
长期以来,语文课堂只是教师的“讲坛”,学生习惯了做忠实听众。在听讲和繁琐的一问一答中,学生慢慢地丢失了表达的欲望,表达的能力。要真正解放学生的嘴巴,就要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观,淡化语文教师的表演欲,从兴趣、情感的激活入手,培养学生的表现欲。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中小学生,他们涉世不深,缺乏生活经验,教师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具体情境训练学生说话,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2充分利用课文插图,运用观察和想象说话
“注提”使语文课本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对小学生有极强的吸引力,感染力。
可以利用插图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如出示一幅图,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画面的内容,然后再看看作者是怎样进行叙述的,说出自己叙述的跟课文中写的有什么不同,怎样叙述比较好等。叶圣陶先生说过:“画面不但是文字的说明,且可拓展儿童的想象。”低年级语文课文中的插图,不仅为学生学习课文提供了方便,同时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联想的天地,通过静止的画面,可以联想各种活动的动作、表情、语言,并把联想到的内容表达出来,给学生再次提供一个语言实践的机会。
2.3创设交际习惯的环境,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2.3.1淡化权威意识,创设开放的环境
教师宜用赏识的眼光发现儿童身上的闪光点,将自己看作交际过程中的参与者,平等地与儿童进行没有心灵距离的交流,语调适度,不宜过高过快,以免引起学生的紧张。语言富于儿童化,容易产生亲和力。
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给儿童创造了一个更自由的空间,让他们敢说话、能说话,说感兴趣的话题,正所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2.3.2从生活中取材,营造生活的情境
口语交际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因此教师宜利用课堂这一活动阵地,将交际的内容向贴近生活的话题引导。具体来说,可以借助音像播放、图片展示等手段,通过言语启发、肢体表现等途径,密切联系生活、摹拟生活,营造出特定的生活情境,促使儿童情不自禁地走入情境中,唤起儿童内心感受,激发其说话的欲望。
2.3.3统一使用标准语言,形成普通话语境
教师在创设交际环境时,要尽量减少方言的干扰,营造使用普通话的语境。这既是便于交际与理解的需要,也是规范语言、培养儿童说普通话习惯的需要。教师当然要先从自身做起,正确、流利地使用普通话,给学生起到表率的作用;其次可以采取“戴小红花,争当普通话小能手”等灵活的竞赛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使用普通话。
2.4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强化语言表达训练
学生的语言能力真正得到培养,必须依赖于社会实践,而形成口语交际能力后,最终又要走向社会。因此,语言能力的培养要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进行。小学生特别爱听故事,尤其是那些妙趣横生、富有儿童情情趣的故事。家长或教师可选择一些文明礼貌、诚实勇敢、勤奋好学等内容的故事让学生听。尤其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说话缺乏条理性,要求他们把故事完整地复述出来,家长或教师必须把复述的内容理出一条清晰的线索让学生沿着这条线索,抓住故事主要内容进行复述。这样有助于加强学生听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力。
总之,在当前阶段的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任何一个教师都需要认识到良好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并就相关训练工作进行大量研究,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白建军.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J].甘肃教育,2019(24):73.
[2]张国莉.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对策[J].学周刊,2019(35):27.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表达能力;意义;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愈发注重培养全能型人才,其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在小学时期,学生处于一个学习文字、规范语言、需要表达的阶段,教师在语文课堂上有义务引导学生勇敢地发言,规范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在语文教学中找出合适的策略去引导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1培养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意义
所谓的“语言表达能力”指小学生运用语言、文字阐明自己的观点、意见或抒发思想、感情的能力。它包括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说”和“写”的能力。
1.1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
语言学习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包括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和创造语言的兴趣。而激发学习兴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不断地交流语言,在语言交流中提高学习兴趣。
1.2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高效积累生动、规范的语言
“积累”一词在《语文课程标准》中频频出现,“有丰富的语言积累”是語文教学重要的目标之一,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没有语言量的积累,难有语文能力质的飞跃。
而教师指导学生掌握一些策略积累语言,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意义深远。
1.3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研究”主要想解决学生能听会读却不愿意或不善于进行语言表达的问题,有效地提高学生“说”和“写”能力。
1.4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根据皮亚杰的研究,小学中高年段的学生思维发展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过渡的关键期,要通过“说”“写”等语言实践有力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2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
2.1树立正确的语文观,创造学生语言表达的氛围
长期以来,语文课堂只是教师的“讲坛”,学生习惯了做忠实听众。在听讲和繁琐的一问一答中,学生慢慢地丢失了表达的欲望,表达的能力。要真正解放学生的嘴巴,就要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观,淡化语文教师的表演欲,从兴趣、情感的激活入手,培养学生的表现欲。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中小学生,他们涉世不深,缺乏生活经验,教师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具体情境训练学生说话,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2充分利用课文插图,运用观察和想象说话
“注提”使语文课本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对小学生有极强的吸引力,感染力。
可以利用插图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如出示一幅图,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画面的内容,然后再看看作者是怎样进行叙述的,说出自己叙述的跟课文中写的有什么不同,怎样叙述比较好等。叶圣陶先生说过:“画面不但是文字的说明,且可拓展儿童的想象。”低年级语文课文中的插图,不仅为学生学习课文提供了方便,同时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联想的天地,通过静止的画面,可以联想各种活动的动作、表情、语言,并把联想到的内容表达出来,给学生再次提供一个语言实践的机会。
2.3创设交际习惯的环境,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2.3.1淡化权威意识,创设开放的环境
教师宜用赏识的眼光发现儿童身上的闪光点,将自己看作交际过程中的参与者,平等地与儿童进行没有心灵距离的交流,语调适度,不宜过高过快,以免引起学生的紧张。语言富于儿童化,容易产生亲和力。
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给儿童创造了一个更自由的空间,让他们敢说话、能说话,说感兴趣的话题,正所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2.3.2从生活中取材,营造生活的情境
口语交际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因此教师宜利用课堂这一活动阵地,将交际的内容向贴近生活的话题引导。具体来说,可以借助音像播放、图片展示等手段,通过言语启发、肢体表现等途径,密切联系生活、摹拟生活,营造出特定的生活情境,促使儿童情不自禁地走入情境中,唤起儿童内心感受,激发其说话的欲望。
2.3.3统一使用标准语言,形成普通话语境
教师在创设交际环境时,要尽量减少方言的干扰,营造使用普通话的语境。这既是便于交际与理解的需要,也是规范语言、培养儿童说普通话习惯的需要。教师当然要先从自身做起,正确、流利地使用普通话,给学生起到表率的作用;其次可以采取“戴小红花,争当普通话小能手”等灵活的竞赛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使用普通话。
2.4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强化语言表达训练
学生的语言能力真正得到培养,必须依赖于社会实践,而形成口语交际能力后,最终又要走向社会。因此,语言能力的培养要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进行。小学生特别爱听故事,尤其是那些妙趣横生、富有儿童情情趣的故事。家长或教师可选择一些文明礼貌、诚实勇敢、勤奋好学等内容的故事让学生听。尤其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说话缺乏条理性,要求他们把故事完整地复述出来,家长或教师必须把复述的内容理出一条清晰的线索让学生沿着这条线索,抓住故事主要内容进行复述。这样有助于加强学生听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力。
总之,在当前阶段的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任何一个教师都需要认识到良好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并就相关训练工作进行大量研究,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白建军.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J].甘肃教育,2019(24):73.
[2]张国莉.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对策[J].学周刊,2019(3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