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世纪,一百年,人类不断繁衍,世界的进步在相互的文化影响,文化在相互的融通。世界文明是因为异样才成长。从这里走出的几十年间,叶又新领略了地球另一端的光明与黑暗。今天回归的他,与荣归故里无关,与衣锦还乡无关,他只是尽个体所能,以他山之石吸收先进的文化来丰富自身文化的缺憾,在他看来,这是一次弥补历史的机会,也许仅仅是可能,但他非试不可。
叶又新
1957年生于北京,1990年赴美国留学,就读于宾州印第安纳大学;美国徕卡历史协会会员;蜚声国际著名的三位徕卡大师之一,集研究、收藏、鉴赏于一身,也是三位大师当中惟一的华人;2010年中华世纪坛“走近徕卡”大型文化展策划人,著有《走进徕卡》一书。
或许我们还对世界的另一端充满了浪漫的幻想,但跨越了两个世界的叶又新,却站在两种文化的高度之上,看到旁人不曾看到的深刻。
跟叶又新的第一次碰面,是在中华世纪坛的一间办公室里。他和两位同样是徕卡迷的好友正一起讨论展览的细节,一个比一个认真。看到我们来,他们毫不吝啬地从橱柜里拿出两台罕见的徕卡古董相机出来,邀我们一同分享,但又特意戴上了手套,格外爱惜。叶又新看上去并不爱说话,起初只是坐在一边,但没过一会儿便主动加入我们,一边讲解相机的制造原理,一边还动手示范,不时还穿插几个历史故事。
历史的空当
我很快发现,每一次我开启一个新的话题,叶又新一定能在3分钟内重新谈回到徕卡相机上面。如果问题与徕卡相关,他的回答几乎都是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并且好几分钟后我才能找到机会打断;如果是徕卡以外的问题,他则会略加思索片刻,然后才认真地给出答案。但每一个回答都丰富、精准又富有逻辑。这让我确信,关于徕卡的各种历史、背景知识在他脑子里已经汇编成一本详尽的字典,随时可供查阅。
叶又新和好友口中的展览,将会是世界摄影史上第一次以历史沿革和文化发展脉络为主线,系统地展示经典徕卡的发展历程;第一次全面的以实物展示为主,贯穿徕卡自诞生至今近100年来的发展历史。300余件实物及 20余幅由徕卡公司提供的珍贵历史照片将首度在中国出现,详细地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至今,徕卡相机、镜头、配件的所有演变。
问到举办此次国内徕卡展览的初衷,叶又新开门见山地告诉我们,“中国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现在,有一个世界历史的空当。从前,尽管中国平均300年每个朝代更换的时候也出现社会波动,但只是一个朝代取代另一个朝代,并不改变整个封建制度。可是这个100多年封建社会制度受到工业社会的冲击,导致中国由于自己的固步自封摔了这么大的一个跟头,经历了诸多磨难,鸦片战争、辛亥革命、北伐、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导致在这么长时间里,中国没能够平稳地发展科学技术、进入工业社会。”
在历经战争、政治动荡年代后,中国从小农经济社会一步跃入了现代电子工业社会,却缺失了自15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近500年——即西方自文艺复兴、工业革命之后所获得的机械工业发展的积淀,这期间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洗礼仍然使得其工业产业经受了历练,进一步积蓄了发展的动力。叶又新说,回顾世界发达国家这段时期工业产业发展的历史,也许是中国人今天有必要补上的一课。
外国的月亮未必圆
“我1990年出国,那时候中国条件并不好。社会秩序刚刚恢复,大规模的经济推动还没开始。中国真正的动,就是近20年吧。”叶又新直言不讳。
而在当年,从中国到美国的距离,对于叶又新来说,几乎跨越了整个世界。“其实,那个时候美国已经停滞不前了,但和中国比起来,始终不太一样。”从彼时国内的一穷二白,到车水马龙、高楼大厦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瞬间降落,叶又新认为自己简直到了另一个世界。当年的灯火如今依旧辉煌,他已经习以为常。但与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第一次碰面,实在令他终身难忘。“那么多欧美西方社会的文化精华,当时都在美国集中反映出来。”
叶又新很快融入到看似美妙的新世界当中,欧美社会的工业进程与他们的文化并行发展,相辅相成。但他并未就此臣服,“既然到了这个社会,我不愿意继续在中国人的小圈子里面打转转,我要走出来跟美国人接触,直接熟悉他们的文化。”
“开始,觉得美国什么都好,后来才发现美国这么多年也只是原地踏步。年久失修,公路破烂,晚上你看着灯光好看,车水马龙,到了白天,破败的痕迹便都显现出来了。我回国的时候,发现大家谈的问题,就是我出国之前的想法。觉得这不好那不好,觉得人家的月亮总是圆的,当你深入到那个社会,才明白那个地方的月亮也有不圆的时候。它有它的问题,而且问题相似。”或许我们还对世界的另一端充满了浪漫的幻想,但跨越了两个世界的叶又新,却站在两种文化的高度之上,看到旁人不曾看到的深刻。
外国的月亮未必圆,用叶又新的话,欧洲也一度辉煌过,迄今为止仍有众多如徕卡般的名牌闻名于世,但同时,这也是欧洲落后的表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自诩工业水平遥遥领先,固步自封,被美国和日本后来居上。连美国也没能绕过这个漩涡,企业内部的官僚腐败导致经济的不断衰退。就算是倾其一生精力追逐的对象徕卡,叶又新也保持着绝对的清醒:“看徕卡也要从两个方面看,一方面它是个名牌,创造了无数个世界之最。另一方面,在电子工业的今天,徕卡不结合形势也难以生存。”
现代化出路
跟叶又新的交谈,仿佛是在看一部3D立体电影。他能够从一部小小的徕卡相机开始,带你游历欧洲、日本、美国,再穿越时空将封建时代、工业革命时代、电子时代一一参观,横向对比,纵向贯连,就像他参与策划的“走近徕卡”大型文化展一样,尽己所能为我们弥补历史上的某段空白。
“我把这个东西拿给中国人,有几个目的:第一,欧洲的这些名牌,比如徕卡,很多都是工业社会的精华产品。我们中国的封建社会也有很多的精华产品,你可以到全国各地去转转,老字号的产品在世界上都是享有相当的名誉的。一盘狗不理包子,一份北京烤鸭,就是敢卖出比别人高出好几倍的价钱。徕卡也是同样的道理,但不同的是,徕卡是工业产品,而狗不理包子和北京烤鸭是小农经济的产物,不是工业社会的产物。”
“中国这样的东西多极了!可是欧洲的东西进入了工业社会的文明,今天在全球也依然拥有很强的生命力,这是工业社会造就出来的。中国的这些产品却只能在中国,出了国门就不行了。小农经济是‘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徕卡可以向他的技师支付1年十几万欧元的年薪,中国的加工厂却完全不可能付工人这个钱。”作为一个华人,叶又新大部分时间都在外国人之间生存,他一边目睹着欧美社会体系的运转冷静分析其优劣,一边也在为自己所在的民族苦苦思索现代化出路。
“我觉得,如果一个社会像日本那样全部走到现代化了,自动化程度高,社会产品是丰富了,但同时也会有大量的失业出来。中国是一个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反而是像徕卡这样的小名牌厂作坊式的工业更值得借鉴。中国的现代化,在信息社会的大面上要走自动化,汽车也好,计算机工业也好,电子工业也好,这个是主流,但是同时,如果出现一大批人组织起来做一些有品质的东西,我们也能创出一些牌子来。这样既能解决就业,又能获得高素质的生活。”叶又新对此满怀信心。
五千年举世闻名的古代文明,十几亿人口的吞吐量,让叶又新有理由相信,10年后会有无数个中国老板,顶得上4个比尔·盖茨。而4个比尔·盖茨的老板要消费的话,无需再去买徕卡、劳力士了,到那个时候,买的一定得是自己的牌子。
徕卡精神
作为美国徕卡历史协会公认的三位徕卡大师中惟一的华人,叶又新集收藏、维修、解读徕卡于一身,在海外享有盛誉。他本人也无处不体现着精益求精、严谨等名词代言的徕卡精神。
“日本人在二战之后采取的是美国式的经营方式,图的是经济效益。日本产品的特色是,达到价格和质量的结合,性价比做到最好,然后大工业生产电子化推向大众,让大家都买的起。它的好处就是它把轿车从奢侈品变成了实用品,进入了家家户户。欧洲作坊式的工业,却追求无止境的精致,东西要做到最精最美,以后子子孙孙代代传下去,而不是过上几年就换新的。他们的宗旨就是不考虑成本,只考虑效果,因为一代的投入让三代四代受益,他是以这个思想出发的宗旨。”叶又新深得徕卡精神的精髓。
“记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那张著名的叫《胜利之吻》的照片吗?”叶又新提醒我们,“就是徕卡相机拍的。战后,欧美社会经济恢复黄金时代,世界名家用徕卡相机创造了很多不朽的照片。”凭借着精益求精的严谨德国精神,徕卡超越了一个品牌,成为一种文化,成为历史的忠实见证者。叶又新希望能通过《走近徕卡》展览,让我们了解到百年徕卡历史长河里的沉淀,那或者意味着,中国的徕卡时代也就不远了。
叶又新
1957年生于北京,1990年赴美国留学,就读于宾州印第安纳大学;美国徕卡历史协会会员;蜚声国际著名的三位徕卡大师之一,集研究、收藏、鉴赏于一身,也是三位大师当中惟一的华人;2010年中华世纪坛“走近徕卡”大型文化展策划人,著有《走进徕卡》一书。
或许我们还对世界的另一端充满了浪漫的幻想,但跨越了两个世界的叶又新,却站在两种文化的高度之上,看到旁人不曾看到的深刻。
跟叶又新的第一次碰面,是在中华世纪坛的一间办公室里。他和两位同样是徕卡迷的好友正一起讨论展览的细节,一个比一个认真。看到我们来,他们毫不吝啬地从橱柜里拿出两台罕见的徕卡古董相机出来,邀我们一同分享,但又特意戴上了手套,格外爱惜。叶又新看上去并不爱说话,起初只是坐在一边,但没过一会儿便主动加入我们,一边讲解相机的制造原理,一边还动手示范,不时还穿插几个历史故事。
历史的空当
我很快发现,每一次我开启一个新的话题,叶又新一定能在3分钟内重新谈回到徕卡相机上面。如果问题与徕卡相关,他的回答几乎都是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并且好几分钟后我才能找到机会打断;如果是徕卡以外的问题,他则会略加思索片刻,然后才认真地给出答案。但每一个回答都丰富、精准又富有逻辑。这让我确信,关于徕卡的各种历史、背景知识在他脑子里已经汇编成一本详尽的字典,随时可供查阅。
叶又新和好友口中的展览,将会是世界摄影史上第一次以历史沿革和文化发展脉络为主线,系统地展示经典徕卡的发展历程;第一次全面的以实物展示为主,贯穿徕卡自诞生至今近100年来的发展历史。300余件实物及 20余幅由徕卡公司提供的珍贵历史照片将首度在中国出现,详细地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至今,徕卡相机、镜头、配件的所有演变。
问到举办此次国内徕卡展览的初衷,叶又新开门见山地告诉我们,“中国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现在,有一个世界历史的空当。从前,尽管中国平均300年每个朝代更换的时候也出现社会波动,但只是一个朝代取代另一个朝代,并不改变整个封建制度。可是这个100多年封建社会制度受到工业社会的冲击,导致中国由于自己的固步自封摔了这么大的一个跟头,经历了诸多磨难,鸦片战争、辛亥革命、北伐、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导致在这么长时间里,中国没能够平稳地发展科学技术、进入工业社会。”
在历经战争、政治动荡年代后,中国从小农经济社会一步跃入了现代电子工业社会,却缺失了自15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近500年——即西方自文艺复兴、工业革命之后所获得的机械工业发展的积淀,这期间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洗礼仍然使得其工业产业经受了历练,进一步积蓄了发展的动力。叶又新说,回顾世界发达国家这段时期工业产业发展的历史,也许是中国人今天有必要补上的一课。
外国的月亮未必圆
“我1990年出国,那时候中国条件并不好。社会秩序刚刚恢复,大规模的经济推动还没开始。中国真正的动,就是近20年吧。”叶又新直言不讳。
而在当年,从中国到美国的距离,对于叶又新来说,几乎跨越了整个世界。“其实,那个时候美国已经停滞不前了,但和中国比起来,始终不太一样。”从彼时国内的一穷二白,到车水马龙、高楼大厦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瞬间降落,叶又新认为自己简直到了另一个世界。当年的灯火如今依旧辉煌,他已经习以为常。但与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第一次碰面,实在令他终身难忘。“那么多欧美西方社会的文化精华,当时都在美国集中反映出来。”
叶又新很快融入到看似美妙的新世界当中,欧美社会的工业进程与他们的文化并行发展,相辅相成。但他并未就此臣服,“既然到了这个社会,我不愿意继续在中国人的小圈子里面打转转,我要走出来跟美国人接触,直接熟悉他们的文化。”
“开始,觉得美国什么都好,后来才发现美国这么多年也只是原地踏步。年久失修,公路破烂,晚上你看着灯光好看,车水马龙,到了白天,破败的痕迹便都显现出来了。我回国的时候,发现大家谈的问题,就是我出国之前的想法。觉得这不好那不好,觉得人家的月亮总是圆的,当你深入到那个社会,才明白那个地方的月亮也有不圆的时候。它有它的问题,而且问题相似。”或许我们还对世界的另一端充满了浪漫的幻想,但跨越了两个世界的叶又新,却站在两种文化的高度之上,看到旁人不曾看到的深刻。
外国的月亮未必圆,用叶又新的话,欧洲也一度辉煌过,迄今为止仍有众多如徕卡般的名牌闻名于世,但同时,这也是欧洲落后的表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自诩工业水平遥遥领先,固步自封,被美国和日本后来居上。连美国也没能绕过这个漩涡,企业内部的官僚腐败导致经济的不断衰退。就算是倾其一生精力追逐的对象徕卡,叶又新也保持着绝对的清醒:“看徕卡也要从两个方面看,一方面它是个名牌,创造了无数个世界之最。另一方面,在电子工业的今天,徕卡不结合形势也难以生存。”
现代化出路
跟叶又新的交谈,仿佛是在看一部3D立体电影。他能够从一部小小的徕卡相机开始,带你游历欧洲、日本、美国,再穿越时空将封建时代、工业革命时代、电子时代一一参观,横向对比,纵向贯连,就像他参与策划的“走近徕卡”大型文化展一样,尽己所能为我们弥补历史上的某段空白。
“我把这个东西拿给中国人,有几个目的:第一,欧洲的这些名牌,比如徕卡,很多都是工业社会的精华产品。我们中国的封建社会也有很多的精华产品,你可以到全国各地去转转,老字号的产品在世界上都是享有相当的名誉的。一盘狗不理包子,一份北京烤鸭,就是敢卖出比别人高出好几倍的价钱。徕卡也是同样的道理,但不同的是,徕卡是工业产品,而狗不理包子和北京烤鸭是小农经济的产物,不是工业社会的产物。”
“中国这样的东西多极了!可是欧洲的东西进入了工业社会的文明,今天在全球也依然拥有很强的生命力,这是工业社会造就出来的。中国的这些产品却只能在中国,出了国门就不行了。小农经济是‘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徕卡可以向他的技师支付1年十几万欧元的年薪,中国的加工厂却完全不可能付工人这个钱。”作为一个华人,叶又新大部分时间都在外国人之间生存,他一边目睹着欧美社会体系的运转冷静分析其优劣,一边也在为自己所在的民族苦苦思索现代化出路。
“我觉得,如果一个社会像日本那样全部走到现代化了,自动化程度高,社会产品是丰富了,但同时也会有大量的失业出来。中国是一个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反而是像徕卡这样的小名牌厂作坊式的工业更值得借鉴。中国的现代化,在信息社会的大面上要走自动化,汽车也好,计算机工业也好,电子工业也好,这个是主流,但是同时,如果出现一大批人组织起来做一些有品质的东西,我们也能创出一些牌子来。这样既能解决就业,又能获得高素质的生活。”叶又新对此满怀信心。
五千年举世闻名的古代文明,十几亿人口的吞吐量,让叶又新有理由相信,10年后会有无数个中国老板,顶得上4个比尔·盖茨。而4个比尔·盖茨的老板要消费的话,无需再去买徕卡、劳力士了,到那个时候,买的一定得是自己的牌子。
徕卡精神
作为美国徕卡历史协会公认的三位徕卡大师中惟一的华人,叶又新集收藏、维修、解读徕卡于一身,在海外享有盛誉。他本人也无处不体现着精益求精、严谨等名词代言的徕卡精神。
“日本人在二战之后采取的是美国式的经营方式,图的是经济效益。日本产品的特色是,达到价格和质量的结合,性价比做到最好,然后大工业生产电子化推向大众,让大家都买的起。它的好处就是它把轿车从奢侈品变成了实用品,进入了家家户户。欧洲作坊式的工业,却追求无止境的精致,东西要做到最精最美,以后子子孙孙代代传下去,而不是过上几年就换新的。他们的宗旨就是不考虑成本,只考虑效果,因为一代的投入让三代四代受益,他是以这个思想出发的宗旨。”叶又新深得徕卡精神的精髓。
“记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那张著名的叫《胜利之吻》的照片吗?”叶又新提醒我们,“就是徕卡相机拍的。战后,欧美社会经济恢复黄金时代,世界名家用徕卡相机创造了很多不朽的照片。”凭借着精益求精的严谨德国精神,徕卡超越了一个品牌,成为一种文化,成为历史的忠实见证者。叶又新希望能通过《走近徕卡》展览,让我们了解到百年徕卡历史长河里的沉淀,那或者意味着,中国的徕卡时代也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