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幼儿教育越来越多元化、丰富化、优质化,越来越多科学、先进的教学方式涌现出来,并在我国幼儿园中得到普及,绘本故事是其中最常见的教学内容之一,幼儿对此反响极佳。绘本故事就是将教学内容和知识点整合到故事之中,用绘本图册将故事呈现出来,并伴随幼儿教师的引导和讲解。学习绘本故事时,幼儿可以感知美术的视觉魅力,将绘本的故事性与美术的艺术性联系起来,使美术在幼儿的心中实用且有趣。绘本教育特别适合幼儿美术教育,绘本可以将原本枯燥、无趣、抽象的知识和内容转化为幼儿能看懂的、喜闻乐见的、容易引起兴趣的形式,从而大大增加了幼儿对美术的认知、理解和接受程度。
让绘本内容可视化,提升美术体验感
体验感的提升能让幼儿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充分引导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在良好的教学体验中潜移默化地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那么该如何提升幼儿在美术学习中的体验感呢?最重要的是将课本中抽象、枯燥、无趣、生硬的内容转变为直观、丰富、有趣、活泼的内容,绘本教育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绘本通过2D、3D甚至是4D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将文字内容转化为图片的形式,并配合手工、声音甚至是影像、动画等诸多辅助手段,让幼儿更直观地感知美术,甚至触摸美术,使原本陌生、抽象的美术知识变为可触、可感知、有熟悉感的事物。采取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幼儿在教学中的体验感,激发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自主性,在让幼儿更好地接受美术知识的同时也让幼儿获得更佳的学习体验,使幼儿主动迎合教学内容,这样就可以显著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
例如,在让幼儿认知颜色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莱尼喜欢蓝色》和《五颜六色的花园》这两个绘本,其中莱尼是一只小老鼠,它喜欢蓝色,并将身边一切事物都涂成蓝色,但莱尼却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更快乐,这个故事能告诉幼儿,万事万物都有其独特的颜色,就如同花园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其中五颜六色的花朵。之后,教师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或想象,在《五颜六色的花园》绘本中填涂颜色。
让绘本内容故事化,提升美术趣味性
相关研究文献指出,幼儿对图像、影像的接受能力强于文字、语言,幼儿更喜欢慢慢地接受,其需要一个自然而逐渐递进的过程。“将教学内容故事化无疑是一种高效、科学的教学手段,将这些故事声情并茂地讲述出来,幼儿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就会变得更高,而且也会让整个教学过程变得更加有趣。”例如,在幼儿绘本《我的连衣裙》中,幼儿教师以此为根基,通过对其内容进行不断研究,设计了“十里桃林”美术活动,其目的是让幼儿尝试使用水粉笔点花方式绘制桃花。为了增强美术教育的趣味性,教师在此次主题活动中融入了小兔子的动物形象,让幼儿在创造桃花林的同时,为小兔子建造一个“家”,通过故事情境的融入,美术教育更加具有趣味性。幼儿在主题活动中,全程都在认真扮演“桃花林创作者”的角色,努力为小兔子创造桃花林。在此次美术活动中,幼儿不仅充分感受到为小兔子造林的快乐,还掌握了美术点花技能。绘画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对绘画环节进行点评,并与幼儿共同欣赏绘画作品。在绘画期间,幼儿体验到美术带来的乐趣,增加了对美术的学习兴趣。这种活动设计不仅符合绘本故事的使用方法,而且适合幼儿掌握美术技能,将故事情节贯穿美术教育,展现了幼儿园游戏化教育理念。
让绘本内容探索化,提升美术表现力
将绘本作为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的线索,让幼儿以绘本为根基进行美术活动设计,通过不断探索绘本中的多样化表现手法,可以为幼儿提供更多的美術表现形式。幼儿绘本的绘画形式多种多样,幼儿教师可以将探索幼儿绘本内容为根基进行美术活动,选取符合幼儿心理特点与年龄特点的表现手法。这些表现手法不仅能提高幼儿对绘本的影响,还能促进幼儿的理解力与识图能力提高,不断丰富幼儿的美术创作方式。
例如,在幼儿绘本《小黑鱼》中,可以让幼儿采用拓印的方法进行小鱼制作,为了让颜色对比更加鲜明,可以尝试使用少量黑色和大量红色进行拓印。采用拓印这种美术创作方式,不仅增加了美术教育的吸引力,还让幼儿在美术探索中逐步学会了控制颜料,增加了幼儿的艺术表现力。
在幼儿美术教育中,以幼儿绘本为根基进行应用教学,可以让美术课堂变得轻松愉悦、生动有趣。在绘本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引导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学习美术知识,更深刻地体会美术学习的乐趣。教师利用绘本让幼儿身心处于自由而愉快的空间中,幼儿可以无拘无束、随意发挥、自由表达,从而能充分挖掘幼儿的美术绘画潜能。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昆山高新区九方城幼儿园)
让绘本内容可视化,提升美术体验感
体验感的提升能让幼儿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充分引导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在良好的教学体验中潜移默化地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那么该如何提升幼儿在美术学习中的体验感呢?最重要的是将课本中抽象、枯燥、无趣、生硬的内容转变为直观、丰富、有趣、活泼的内容,绘本教育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绘本通过2D、3D甚至是4D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将文字内容转化为图片的形式,并配合手工、声音甚至是影像、动画等诸多辅助手段,让幼儿更直观地感知美术,甚至触摸美术,使原本陌生、抽象的美术知识变为可触、可感知、有熟悉感的事物。采取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幼儿在教学中的体验感,激发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自主性,在让幼儿更好地接受美术知识的同时也让幼儿获得更佳的学习体验,使幼儿主动迎合教学内容,这样就可以显著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
例如,在让幼儿认知颜色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莱尼喜欢蓝色》和《五颜六色的花园》这两个绘本,其中莱尼是一只小老鼠,它喜欢蓝色,并将身边一切事物都涂成蓝色,但莱尼却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更快乐,这个故事能告诉幼儿,万事万物都有其独特的颜色,就如同花园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其中五颜六色的花朵。之后,教师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或想象,在《五颜六色的花园》绘本中填涂颜色。
让绘本内容故事化,提升美术趣味性
相关研究文献指出,幼儿对图像、影像的接受能力强于文字、语言,幼儿更喜欢慢慢地接受,其需要一个自然而逐渐递进的过程。“将教学内容故事化无疑是一种高效、科学的教学手段,将这些故事声情并茂地讲述出来,幼儿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就会变得更高,而且也会让整个教学过程变得更加有趣。”例如,在幼儿绘本《我的连衣裙》中,幼儿教师以此为根基,通过对其内容进行不断研究,设计了“十里桃林”美术活动,其目的是让幼儿尝试使用水粉笔点花方式绘制桃花。为了增强美术教育的趣味性,教师在此次主题活动中融入了小兔子的动物形象,让幼儿在创造桃花林的同时,为小兔子建造一个“家”,通过故事情境的融入,美术教育更加具有趣味性。幼儿在主题活动中,全程都在认真扮演“桃花林创作者”的角色,努力为小兔子创造桃花林。在此次美术活动中,幼儿不仅充分感受到为小兔子造林的快乐,还掌握了美术点花技能。绘画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对绘画环节进行点评,并与幼儿共同欣赏绘画作品。在绘画期间,幼儿体验到美术带来的乐趣,增加了对美术的学习兴趣。这种活动设计不仅符合绘本故事的使用方法,而且适合幼儿掌握美术技能,将故事情节贯穿美术教育,展现了幼儿园游戏化教育理念。
让绘本内容探索化,提升美术表现力
将绘本作为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的线索,让幼儿以绘本为根基进行美术活动设计,通过不断探索绘本中的多样化表现手法,可以为幼儿提供更多的美術表现形式。幼儿绘本的绘画形式多种多样,幼儿教师可以将探索幼儿绘本内容为根基进行美术活动,选取符合幼儿心理特点与年龄特点的表现手法。这些表现手法不仅能提高幼儿对绘本的影响,还能促进幼儿的理解力与识图能力提高,不断丰富幼儿的美术创作方式。
例如,在幼儿绘本《小黑鱼》中,可以让幼儿采用拓印的方法进行小鱼制作,为了让颜色对比更加鲜明,可以尝试使用少量黑色和大量红色进行拓印。采用拓印这种美术创作方式,不仅增加了美术教育的吸引力,还让幼儿在美术探索中逐步学会了控制颜料,增加了幼儿的艺术表现力。
在幼儿美术教育中,以幼儿绘本为根基进行应用教学,可以让美术课堂变得轻松愉悦、生动有趣。在绘本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引导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学习美术知识,更深刻地体会美术学习的乐趣。教师利用绘本让幼儿身心处于自由而愉快的空间中,幼儿可以无拘无束、随意发挥、自由表达,从而能充分挖掘幼儿的美术绘画潜能。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昆山高新区九方城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