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是促进学生数学素养提升的关键,应该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教师应把握教学契机,引领学生在体验中获取数学活动经验,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教学契机;突破定式;数学活动经验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8-0082-01
所謂“数学活动经验”是指借助对数学材料的操作和探究性活动,通过亲身体验等实践性活动汲取具有浓郁数学气息的知识或技能。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是促进学生数学素养提升的关键,也应该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因此,教师要引领学生在实践中提升数学活动经验。
一、情境营造,在调整反思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并不是通过简单的活动和思考就能实现的。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的导入环节为学生精心创设情境,为学生积累基本的数学经验奠定基础。
如教学“可能性”的导入环节,教师给出问题:“这个袋子里放着一些球,摸到红球算老师赢,摸到白球算你们赢,可以吗?”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纷纷举手要求尝试。第一位学生摸到了红球,教师获胜;第二位学生也摸到了红球,还是教师获胜;第三位学生上台来也是如出一辙……学生议论纷纷:“袋子里面肯定全是红球,这不公平。”教师微笑着打开袋子,果然里面五个全都是红球,一个白球都没有。教师追问:“为什么很多同学说这样的比赛不公平呢?”学生纷纷表示:“这样只能摸到红球,无法摸到白球啊!我们输定了啊!”此时,教师将一个白球放进袋子,继续追问:“这样继续游戏,可以吗?”学生仍然认为不可行,觉得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太小了。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设置相对公平的游戏,学生认为白球与红球的个数要相等,它们出现的可能性才会一样。此时,教师顺势导入新课,展开教学。
这样的教学导入,不仅简单有趣,同时充分链接了学生生活中的原始经验,学生猜测的结果似乎在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为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获得打下了基础。
二、突破定式,在辨析对比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旨在通过不断猜想、验证和思辨,让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更加全面。
如教学乘法口诀之后,教师设置了一个“图钉钉画”的活动:想要将4张画钉在墙壁上,并让每张画的四个角上都钉图钉,一共需要几颗图钉?依照传统做法,大家都认为需要16颗。为了活跃学生的思维,教师创设了悬念:如果现在图钉不够,该怎么办?学生的思维迅速被打开,他们提出可以将画的角重叠起来,这样用一个图钉就可以同时固定两个或者多个用角。很快,学生通过动笔绘制、实践操作,想出了用9颗到14颗钉的不同方案,在对比之下最终得出了最少需要的钉子数——9颗。
在这样的认知过程中,教师一方面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实践,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在打破传统、突破定式思维的基础上积极尝试、善于对比,在开放性的活动过程中,避免了千篇一律的机械练习,在充分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促进了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
三、转化迁移,在实践操作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实践操作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而是学生思维历练和认知能力提升的手段,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实践操作,表面上是手的劳作,实际上是手脑并用的过程。经过学生的实践操作,任何抽象、枯燥、机械的内容都会变得相对具体、有趣、形象。
如,题目: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为10厘米和8厘米,在这个长方形中截取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其边长和周长分别是多少?面对此题,很多学生完全找不到方向。此时,教师没有急于讲授方法,而是为学生准备了相同规格的长方形,要求学生裁剪后说说自己在裁剪中的发现:这个正方形受到了长方形的宽的限制,边长只能是8厘米,如果超过8厘米,它的宽度就不够了。教师追问:“如果这个正方形的长为1000厘米,宽为8厘米,从中截取最大的正方形,会是怎样的情况?”不少学生坚定地认为正方形的边长还是8厘米。此时,教师并没有见好就收,而是出示了一个由不同长度木板围成的水桶:“这个水桶能装多少水?”学生很快就意识到,能装多少水,并不在于最长的木板,而是跟最短的木板息息相关。
实践活动不仅将枯燥机械的内容变得直观形象,还引发了学生的认知迁移与拓展,促进了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
总而言之,数学教学需要教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契机,引发“操作之动”与“思维之动”之间的碰撞、积淀与升华,因为只有呵护好数学经验之“根”,才能让学生数学素养这棵参天大树茁壮成长。
(责编 童 夏)
[关键词]教学契机;突破定式;数学活动经验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8-0082-01
所謂“数学活动经验”是指借助对数学材料的操作和探究性活动,通过亲身体验等实践性活动汲取具有浓郁数学气息的知识或技能。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是促进学生数学素养提升的关键,也应该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因此,教师要引领学生在实践中提升数学活动经验。
一、情境营造,在调整反思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并不是通过简单的活动和思考就能实现的。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的导入环节为学生精心创设情境,为学生积累基本的数学经验奠定基础。
如教学“可能性”的导入环节,教师给出问题:“这个袋子里放着一些球,摸到红球算老师赢,摸到白球算你们赢,可以吗?”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纷纷举手要求尝试。第一位学生摸到了红球,教师获胜;第二位学生也摸到了红球,还是教师获胜;第三位学生上台来也是如出一辙……学生议论纷纷:“袋子里面肯定全是红球,这不公平。”教师微笑着打开袋子,果然里面五个全都是红球,一个白球都没有。教师追问:“为什么很多同学说这样的比赛不公平呢?”学生纷纷表示:“这样只能摸到红球,无法摸到白球啊!我们输定了啊!”此时,教师将一个白球放进袋子,继续追问:“这样继续游戏,可以吗?”学生仍然认为不可行,觉得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太小了。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设置相对公平的游戏,学生认为白球与红球的个数要相等,它们出现的可能性才会一样。此时,教师顺势导入新课,展开教学。
这样的教学导入,不仅简单有趣,同时充分链接了学生生活中的原始经验,学生猜测的结果似乎在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为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获得打下了基础。
二、突破定式,在辨析对比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旨在通过不断猜想、验证和思辨,让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更加全面。
如教学乘法口诀之后,教师设置了一个“图钉钉画”的活动:想要将4张画钉在墙壁上,并让每张画的四个角上都钉图钉,一共需要几颗图钉?依照传统做法,大家都认为需要16颗。为了活跃学生的思维,教师创设了悬念:如果现在图钉不够,该怎么办?学生的思维迅速被打开,他们提出可以将画的角重叠起来,这样用一个图钉就可以同时固定两个或者多个用角。很快,学生通过动笔绘制、实践操作,想出了用9颗到14颗钉的不同方案,在对比之下最终得出了最少需要的钉子数——9颗。
在这样的认知过程中,教师一方面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实践,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在打破传统、突破定式思维的基础上积极尝试、善于对比,在开放性的活动过程中,避免了千篇一律的机械练习,在充分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促进了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
三、转化迁移,在实践操作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实践操作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而是学生思维历练和认知能力提升的手段,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实践操作,表面上是手的劳作,实际上是手脑并用的过程。经过学生的实践操作,任何抽象、枯燥、机械的内容都会变得相对具体、有趣、形象。
如,题目: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为10厘米和8厘米,在这个长方形中截取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其边长和周长分别是多少?面对此题,很多学生完全找不到方向。此时,教师没有急于讲授方法,而是为学生准备了相同规格的长方形,要求学生裁剪后说说自己在裁剪中的发现:这个正方形受到了长方形的宽的限制,边长只能是8厘米,如果超过8厘米,它的宽度就不够了。教师追问:“如果这个正方形的长为1000厘米,宽为8厘米,从中截取最大的正方形,会是怎样的情况?”不少学生坚定地认为正方形的边长还是8厘米。此时,教师并没有见好就收,而是出示了一个由不同长度木板围成的水桶:“这个水桶能装多少水?”学生很快就意识到,能装多少水,并不在于最长的木板,而是跟最短的木板息息相关。
实践活动不仅将枯燥机械的内容变得直观形象,还引发了学生的认知迁移与拓展,促进了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
总而言之,数学教学需要教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契机,引发“操作之动”与“思维之动”之间的碰撞、积淀与升华,因为只有呵护好数学经验之“根”,才能让学生数学素养这棵参天大树茁壮成长。
(责编 童 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