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背景下政治教师的终身学习问题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son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终身学习是每一位教师的内在要求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政治教师,不仅要承担传道授业的重任,而且要塑造鲜活的灵魂。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把学习看做一件快乐的事,而不是一种外在的负担,这是古人先贤的精神境界。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行高为表,为人师表就要从自身做起,为学生做出表率,身教甚于言教,这样才能培养合格人才。“有其师必有其徒”,“名师出高徒”,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作为新时代的政治教师,其政治课的时代变化性给我们提出了更加艰巨的学习任务,终身学习,不断丰富人生阅历具有时代必要性。
  学习可以造成完全的人格,使人终身受益。培根说:“读书在于造成完全的人格。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人的精力有限,虽不能全部涉猎培根所讲的各个方面,也应尽可能多地熟悉、了解或者精通某几个方面,因为每一个方面的知识不仅可以完成你的人格,而且能够为你打开一个观察世界的窗口。
  学习可以锻炼人的意志。清代学者王国维认为,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种境界锻炼:“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行百里者半九十”,可惜在无涯的学海中完成三种境界锻炼的人太少,所以在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中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也就为数不多了,所差者皆在于意志不够坚强。
  学习可以增强自信。有人说读书是最好的美容,“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可以提升人的气质,调节人的情绪,从而有利于增强自信和形成豁达胸襟。清人吴嘉纪讲:“不读诗书形体陋”,讲的是不读书使人粗俗;明朝东鲁古狂生认为:“士人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讲读书人几天不读书相貌就变的使人很厌恶;清代学者朱锡绶讲:“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口不浊”讲人谈吐不凡,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谈吐不凡是从读书中得来的,谈吐不凡能增强人的魅力和自信力。
  学习可以解决人饥寒与孤忧。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的尤袤有读书“四当”警句。他说:“饥读之可以当肉,寒读之可以当裘,孤寂而读之可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可以当金石琴瑟也”。这里讲的读书“四当”纯属于精神范畴的活动,是尤袤自己的学习体会。从逻辑学上讲这是“不完全归纳推理”,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在特定环境下却和对相当一部分读书人的感觉是一致的、正确的。
  学习可以防止人的庸俗化。邓小平很早就指出:“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庸俗化,如果说要变质,那么思想的庸俗化就是一个危险的起点”。实践证明,只有理论、思想上保持清醒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局势中保持政治上的坚定。防止庸俗化要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要重点解决好暮气、惰气和俗气问题,大力提倡和树立朝气、锐气和正气,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学然后知不足”,学习如登山。记者艾丰说,登小山,飘飘然;登大山,茫茫然;登深山,惶惶然,知然也。检查学问水平,上面三句话是一把尺子,既可省察自己,也可以衡量别人。如果处在一种飘飘然的感觉之中,那恐怕是在小山上;如果有一种茫茫然的感觉,那是在登大山了;如果是一种惶惶然的感觉,那你就可能处在学术的前沿了。
  
  二、终身学习必须落到实处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要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还必须将所有的道理落实到实践中去。实践中的具体学习方法很多,但读书是最传统,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书上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所以我们要多读书,尽量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哲学、历史、地理、宗教、伦理、逻辑等文科一类的书要尽量多读一些;理科一类的通俗读物也要读一些。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要有取之不尽的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因此,读书者不能变成百无一用的书呆子,我们必须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实践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以便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学习的对象要尽量宽泛。其中向资深老教师学习是重要一环,因为老教师大都知识渊博,教学及人生经验丰富,他们常常是我们入门的师傅,所以我们要学习他们的优点。但不可否认每个年龄阶段的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因此老教师也应该向年轻人学习,学习他们身上的朝气蓬勃和奋发向上的精神。每一代人都会被时代打上深深的烙印,但都有自己时代的优势和局限,因此教师之间应当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学习无男女老幼之别。在日常生活、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重视书本学习和向老教师等同事学习,但却时常忽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向学生学习。学生作为教学的重要一环,也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教学相长”说的就是这道理。“向学生学习”很容易被忽视,因为很多老师认为没什么可以学的!其实不然,学生虽然还不够成熟,存在种种不足,但是他们正处在创造性欲望最强,精力最旺盛的时期,有时侯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学生是受教育的对象这没错,但矛盾在一定的条件可以相互转化,学生当然也可以成为一名“教育者”,成为“小老师”。这可以称之为“反哺教育”,它会令我们受益匪浅。
  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活到老学到老,应该是我们不变的信条。我坚信“吾生有涯,而知亦无涯”。
其他文献
兴趣是中学生学好英语不可缺少的内在动力。教师要想方设法把学生吸引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英语是一种乐趣,而不是枯燥乏味的苦役。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和谐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  1、塑造优秀的讲台形象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永久魅力。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如果能以可敬可亲的形象和入情入理的诱导,消除学生的恐惧、无助、自卑等负心理效应,而进
期刊
小学语文课本的示范作用主要在于“工具性”与“人文性”,而不仅仅是课文的内容本身。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时刻牢记语文教学的本质,抓住了这个本质就是找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辨证统一平衡的支点。这就必须正本清源,教师在备课时要吃透教材、了解学生,准确地把握住课本中最具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地方;上课时也要引导学生紧紧围绕语文课本的这两个方面来学习。  有人可能会想,课本的语言形式、人文精神既然如此重要,那
期刊
中学化学的重要内容是基础化学理论和基础元素化学,其特点是知识点较散,有些内容又很抽象,特别是高中化学更是如此,因而很多在初中对化学怀有浓厚学习兴趣的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后渐渐地失去了对化学的兴趣,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遵循中学化学教学法,研究化学知识的内部联系和学生认知发展规律,采用设疑式教学,优化课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设疑式教学,就是从问题开始,到问题结束,并用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
期刊
阅读理解指的是阅读文字材料并理解其内容及含义。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新时期下显得尤为重要,更是学生提高英语成绩的关键所在。为此我在教学中做了这几方面的尝试,意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一、在阅读理解中培养阅读能力  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一种比较行之有效的也是大家所公认的方法是采用整体教学法。它有助于学生把注意力从单纯的、分割的理解字词上逐渐转移到从上下文整体上去理解全文的大意,
期刊
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已成为当今教学领域的热点。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现代的教学手段,它是利用文字、实物、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而多媒体教学法则是以各种电教媒体如:计算机、电视、录像、投影、幻灯等为标志,以传统的教学媒体如:黑板、挂图、实验、模型等为基础的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作为一名当代化学教师如果能够熟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理论和操作机能,并能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
期刊
新课标下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及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的能力。在英语课程实施中,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日复一日耐心细致地引导和培养,我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采取了以下措施
期刊
在探究学习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探究学习的主要特征是“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以及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地培养他们的探究学习能力。    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探究意识    1、利用好奇心,引发探究意识。要使学生具有探究意识,首先要激发他们
期刊
后进生一般都有他们的显著缺点,这往往是使他们落后的重要根源。做后进生的思想转变工作,就要针对他们的缺点,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只有经过深入细致的艰苦的工作,才能获得成功。有的班主任和后进生谈话,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往往是在谈话时没有洞悉学生的心理障碍,没有掌握谈话的艺术与技巧。因此,我认为谈话时,学生的心理障碍主要有以下五种。   一、防御心理  后进生对自己做过的错事存有幻想,估计教师不清楚或甚至
期刊
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或认识,无论什么学科,不同的教师在教学中会有不同的效果。有的教师课上得生动感人,紧紧地吸引着学生,教学效果很出色;而有的教师课却上得平平淡淡,提不起学生的兴趣。音乐课与其它学科一样也存在着这些问题。原因何在呢?这与每个音乐教师的音乐素养、音乐教学中的教学思想、对教材教法的熟悉了解程度、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的方式方法有直接关系外,还与音乐教学中的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调节
期刊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教育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在小学阶段的各门学科中,数学这门学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有效的阵地。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潜在创造欲,培养其创造才能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建立开放式师生关系,营造创新氛围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中处于积极的思维意向中,有利于思维的创新。为营造此种创新的教学氛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