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亲历民进六大会议选举盛况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lolp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的选举制度在原则、组织和程序上小同而大异,用各美其美、美不胜收来描绘,一点也不过分;用各行其是、五花八门、乱象丛生来形容也不见得是不礼貌。不要小看了选举制度,它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政治制度先进程度的标尺。在中国,中国共产党有八个亲密友党。八个友党的中央主席、副主席、常委、委员都是选举产生的。因此,人们习惯于在八个党派前加上“民主”两字是有根据的,他们建党的目标是“争民主,反独裁”,他们的政党活动、政党行动也讲究民主。我有幸亲历了八大民主党派之一的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虽然不是绝后,但也算空前了。在此特撰文回忆。
  要不要代表直选?
  1988年,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中国民主促进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了。这次大会之所以不同凡响,那就是由与会代表直接选举第八届中央常委、中央主席、副主席。一般说来,之前都是先由代表选中央委员,再由中央委员选常委、主席、副主席;选常委、主席的事,代表不参加。民进六大怎么会敢于突破呢?我不但亲历会议过程,更意外当选副主席,因此,直接了解到一些情况。
  之所以能有突破,除了归功于领导集体以外,还与一位老人的作用分不开。这位老人叫张明养。他早在1926年就加入过中国共产党。他毕业于复旦大学政治系。抗日战争中,复旦大学迁到重庆北碚后,他应教务长陈望道、系主任张志让的邀请,担任复旦大学政治系的教授。他长期主编《世界知识》杂志,撰写过世界知识读本。他懂政治,是国内著名的国际问题专家。他眼界开阔,深知直接选举比间接选举更能代表民意。他说:“代表们不远千里而来,是来开大会的,不是来休假的。你们去问问他们:他们是愿意在外面等候宣布选举结果,还是愿意在里面参加投票选举自己的‘意中人’?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大家都笑了,大家都认为他的意见有道理,可是代表直选主席是没有先例的呀!
  于是张明养又向主席团讲了选举的五项原则和选举法的要求。他说“:多数国家实行选举的原则有五条。”我一听他这样正式开讲,立即动笔记录。他说,第一、普遍选举原则。当然,他们普遍中有不普遍的成分,但不断扩大普及面是大趋势。第二、平等选举原则,一人一票。第三、秘密选举原则。夫妇俩各投各的票,除非自己要说,一般互相不过问。第四、自由原则。爱选谁选谁,弃权也没人干预。第五、公开原则,规则、过程、结果全都向全民公布。接着,张明老又讲了选举法应当涉及的九项内容。他说,直接选举又有若干种,直间中有间接,直接中的间接又有多寡不同。我们民进“六大”即使直选也不过是代表直选,而不是会员直选。他又说了差额选举以及竞选的问题,指出候选人应当向选民讲明自己的行动纲领,讲比不讲好。由于张明老讲得头头是道,大会主席团便通过了他的代表直选方案,并把直选方案报告了中共中央统战部。
  候选人由谁来提出?
  随着民主空气的浓厚,民进“六大”又来了一个突破。那就是有一位被提名的中央副主席候选人,由于候选人所在地区有两名是主席团成员,于是主席团内部争论开来。对于这位候选人,赞成的坚决赞成,因为高声讲话,嘴张得大开,一位赞成者假牙掉了出来,逗得大家哄堂大笑。气氛缓和了一分钟之后,又紧张起来。当另一赞成者讲了第一句话之后,反对者马上就把手举了起来,要求发言,生怕接着赞成者发言的又是赞成者发言,出现一边倒的局面。赞成者讲三分钟,反对者就把手高高地举着三分钟,赞成者讲五分钟,反对者就一直坚持着把手高高地举着五分钟,反正下一个必是他反对者发言。在反对者发言之后,轮到赞成者发言,反对者又会立即举手不放下……
  在这种难分难解的情况下,那位已经被提名的副主席候选人似乎大有不被提名的可能。于是,又有主席团成員提出:“上海这么大的直辖市怎能没有副主席候选人?”还有人提出:“民进发祥地怎么能没有副主席候选人?”这一提出,于是主席团里的福建、广东、浙江、山东等地的成员相继提出我的名字。我有些难为情,我知道那位被提名的候选人有水平,有社会影响,不忍取他这位已被提名的候选人而代之。我说了句:“我同意已提名的全体候选人,名额不必再增加了。”但是,又有来自辽宁的主席团成员提出:“我在报上看到邓伟志春天在民进座谈会上讲政党建设的观点,我赞成他的看法,赞成把邓伟志提名为副主席候选人。”我坐不住了,便跟上海的另一位主席团成员蒋家祥打个招呼,离开了会场。
  午饭后,上海副主委蒋家祥对我说:“主席团征求上海意见。我也问了几位上海代表意见,我们向主席团表示:上海团同意你作副主席候选人。”我说:“我入会时间太短,不够格。”蒋家祥说:“那位(当时是讲的名字)也不长。”我又问:“某某某(当时是讲名字的)呢?”蒋家祥说:“主席团表决结果同意他继续列为候选人。因为你离开前已经表过态了,也算一张赞成票。”蒋家祥说:“22个代表团17个赞成你为候选人,5个代表团说‘不了解’。(注:1988年有些省、区尚无民进组织,有些省代表少,不得不几个省合并为一个代表团,所以只有22个代表团)会中央马上就会与上海市委统战部沟通,听听市委意见。“
  第二天议程改为代表大会选举,在欢乐的气氛中代表临时动议要新被提名的几位副主席候选人先讲几句。他们几位都是京津地区的,从口音到内容都讲得很好,唯独我这个出生于苏鲁豫皖交界处的乡下人讲得不灵。我估计我选不上,我做好了落选的准备。哪知我中委、常委满票,副主席差一票,是候选人中得票最多的两人之一。有文章说我是“三个满票”。我不知是我没听清楚还是那文章作者没听清楚?好在满不满都是小事。
  选举结束后,江苏的一位历史学家对我说:“家鸡天打满院子飞,是民进的特色。”我说:“你是历史学家,站在历史高度看问题,大事也是小事。”   吃饭时好多人笑容满面地走过来对我表示祝贺,有熟悉的也有不熟悉的。不熟悉的代表微笑着说:“我们是看你腰板直、风度好,才选你的。”熟悉的代表诡异地说:“人家是看你光头,不容易被人抓辫子才投你票的。”逗得大家乐不可支。
  是的,直选也有直选的局限性,盲目投票的事是有的。
  怎样改进选举?
  中国民主促进会的“六大”已过去30年了。30年来,我没有专门研究选举这一重大课题,但也时不时地思考过这个问题。选举行为早就有了。《汉书》里有句话:“龚胜为司直,郡国皆慎选举。”选举是要慎之又慎的。怎样慎?我有以下建议:
  (一)提倡候选人同代表、选民见面、讲话,表明态度。讲,并非十全十美的选举之举,但是讲总比不讲好。讲了有助于选民监督,能够促使、强化领导者言行一致。候选人倘若能深入到选民中去讲讲,则更好。讲,不是宣誓,也是“宣誓”,是结合未来岗位的、有针对性的、狭义的“宣誓”。
  (二)逐步扩大差额选举的比例。差额选举是扩大选举权的内涵,差额多寡是选举文明程度的亮相。有差额必有落选。够得上做领导者候选人的人,应当经得起落选的考验。落选是历练,经不起落选的人压根儿就不配当领导。
  (三)逐步提升直选的层次,按照村、镇(乡)、县、省的层级逐步提升,尽快推行代表直选最高领导。政治学告诉我们:直接选举肯定比间接选举更能代表民意。过去讲,受文化、交通限制不能直选,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中国富强了,教育、交通、网络发达了,须要重新考虑:在文化、教育、民主党派等界别能不能率先开展直选?
  (四)适当放开竞选。竞选是比较、鉴别,是透明、公开,也是自信,必不可少。我们绝不搞西方式那种劳民伤财、互相攻击的竞选,但可以搞中国特色的文明和谐的竞选。
  (五)尽快增加透明度。在什么范围内的选举,就在什么范围内把选举情况,如票数、落选者名单等向大家公布,也不妨在更大范围内公开。选举票数“出口转内销”只有不好。不公布等于为外媒的歪曲扩大销路,等于握着外人的手让他们往我们脸上抹黑。几年后,成了历史了再说出过去的票數,也显得不大方,不是大无畏,有点“小家子气”。毛泽东在一届政协只有一票反对,这在世界各国都是高了又高的高票当选,可是当时没有对外公布。几年后投反对票的人自己说了出来,令人吃惊。1956年中共“八大”的中央委员是按得票数排序的,“九大”以后却没有了这个排序,这是退步。建议中委、人大政协常委都按票数排序。候补委员按得票多少为序,是必须的;委员按得票多少为序,也是应该的。
  (六)加强选举监督。鼓励选民监督,支持新闻监督,重视舆论监督。缺乏监督的选举是给物质贿选、语言行贿大开方便之门。
  (七)适当增加中国籍的外国移民为候选人的比例。外族、外国人在各级、各类机构中的比例是国际化程度的指示牌,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种折射。过去在全国政协委员、常委中有位爱泼斯坦,波兰犹太人。此人很不错,我们一起开过好多会。他逝世后我写诗纪念他。可是,在公布委员名单时,按照我们的规矩,他成了汉族人。因为凡少数民族的委员均注明是什么民族,凡不注明者均为汉族。爱泼斯坦名字后面没有注明,那很明显的是汉族人了。有这类怪事出来,反映了我们不大气。
  (八)建议从台湾少数民族中选一两人为全国政协委员,以示他们是中国人,这也是给台湾当局一个眼色看看。我想台湾少数民族会接受,会欢呼。台湾当局怕台湾少数民族。台湾少数民族不怕台湾当局。我接触过台湾的布农族,他们认为他们与贵州布衣族是一家。几个月前,布农族等几个民族到贵州开过会,认过祖宗,拜过兄弟。中国是多民族的大家庭,台湾的十多个少数民族都是温暖大家庭的成员。
  总之,选举程序要实现“四化”:制度化、法制化、完备化、普遍化。包括选举机构、划分选区、选民资格、选民登记、候选人提出、竞选、投票、计票、监督、争讼与仲裁都要做到“四化”。党中央一再强调“扎实推进领导班子建设”,完善先进的选举制度是推进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一环。“上下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各个系统的选民遵照选举制度选出自己满意的领导成员,广大干部就一定能够带领群众共同担负起历史和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从而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展示新气象、展现新作为,谱写新篇章。
  (此文是邓伟志先生“八十抒怀系列文章之三”)(作者为上海大学终身教授、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其他文献
光阴荏苒,往事如昨。  今年7月,《世纪》杂志迎来了创刊25周年,或许放在历史长河里不过短短的一瞬,但25年的苦心经营和奋力前行,《世纪》以她的责任和担当留下了一份文化和历史的积淀。25年来,编辑部的同仁们始终遵循“积累史料,传承文化”的办刊宗旨,秉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办刊理念,凸显“亲历、亲见、亲闻”的“三亲”特色,辛勤耕耘,努力在迷雾丛生的历史尘埃中揭示真相,为后人留下信史,终将刊物打造
期刊
我的父亲王炳钧(字亚丹)先生,是民国时期的著名律师。他与抗战名将孙元良将军是挚友。在我的记忆中,因父亲比孙将军年长4岁,故而孙将军对我父亲以兄相称,因此,我也就称他为叔叔了。  1945年抗战胜利后,我们全家返回南京南捕厅旧居后,直至1949年,孙叔叔曾多次到我家中,与父亲叙谈畅饮。当时年幼的我,看到他们在一起时总是亲近得很,谈笑风生。孙叔叔留给我的印象是仪表堂堂,风度翩翩,军服笔挺,有时还足蹬闪
期刊
1988年夏季某日,时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任教的我,偶随一同事造访潘世兹先生。他是外文系退休教授,时年八十有二,两个儿子和老妻都去了美国,平时由小保姆照料生活。他与那位同事相熟,可能知道其住家方位,送出门时问我住在哪里,我答近万体馆。他说:“你乘校车回家要走衡山路,经过湖南路,能不能麻烦你为我代领工资送来?每个月一次,这样就不用外文系派人送了。”我自然一口应允。  除了每月送一趟工资,我偶尔也登门看
期刊
郭绍纲,油画家,广州美术学院的开拓者,1985-1992年任院长,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早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受教于吴作人、李可染诸名家,后由国家派送至苏联列宾美术学院深造。长期从事美术教育事业,主持和参与了广州美术学院早期基础教学体系的建构、美术教育专业的创办、校办企业的发展和“产、学、研”教学体系的建构等重要工作。从教四十多年,桃李满天下,为广东的美术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2015
期刊
上海与深圳是年轻的“双子星”  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话:“在中国,两千年历史看西安,一千年历史看北京,一百年历史看上海。”这句话为西安、北京、上海这三座城市作了准确的定位。  2015年9月23日,习近平主席访问美国华盛顿州塔科马市,在参观林肯中学时对美国学生也如是说:“看一百年的中国去上海。”  最近,有人添了一句:“看四十年的中国去深圳。”  在当今中国四个一线城市——北上广深之中,上海与深圳既是
期刊
杨昌济在英国留学时,于1911年至1912年间先后给吴稚晖写过几封信。这些信主要是围绕杨毓麟蹈海和辛亥革命胜利而展开的。  昌济毓麟,亲如兄弟  杨昌济(1871—1920),字华生;杨毓麟(1872—1911),字笃生。二者均为湖南长沙人。后者在年龄上比前者只小一岁,但在族中却小两辈,所以后者称前者为“叔祖”。辈分虽然不同,但却情同手足。他们曾在长沙城南书院同学,又都参加过戊戌时期湖南的一些变法
期刊
100年前,孙中山先生和夫人宋庆龄入住上海莫利爱路寓所。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不幸在北京逝世,宋庆龄非常悲痛,在以后的日子里她把对孙中山深深的爱和思念藏在心中,开始投入到她“丈夫生前所从事的工作中去”。为了更好地宣传孙中山的思想和革命业绩,她将孙中山留给她的唯一家产——莫利爱路29号捐了出来,为后人留下了孙中山永久的纪念地。本文就宋庆龄为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筹建和建设所作的贡献作一叙述。  受
期刊
《世纪》编辑部:  这次碰巧住到思南路113号莫泰酒店,散步到《世纪》编辑部所在地,看到墙上的铭牌,原来这里是著名杂志《世纪》的孵化室! 我不知不觉走了进去。门卫师傅问我有什么事?我说:“去杂志社,请问在哪里?”他看这对年老夫妇不像盗贼,就说,往右拐后面那个房子。黄色而别致的小楼房有点西洋风味。楼下又遇见一位很像编辑的男士,他热心告诉我楼上第二个房间就是。我没带任何介绍信,冒昧地敲门了。我第一感觉
期刊
摘要:当下后人类的科技前景挑战了我们过去对于历史的理解,但同时又激发我们以新的方式去认识历史。一方面,将后人类作为一个新的时代,表明时代转变的历史要求;另一方面,后人类假设一种新的、优于人类的主体将在这个新的时代诞生,由此消解了现代西方历史认知中的人类主体。本文试图以人类的故事为参照从而理解后人类,并考察在三个连续的阶段中作为历史中心主体的人类之命运:首先,探究古典历史哲学如何通过发明人类这一主体
期刊
1963年夏天,我到莫斯科中国驻苏使馆后,立即投入了紧张的工作,参与打印、装订和散发当时两党争论中就热点问题撰写的各种小册子,以及有关国际共运总路线的九篇评论文章。当时两党两国之间的争论已公开化。我国留学生、使馆人员和途经莫斯科的中国旅客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都受到苏方的限制和干扰。  中苏关系恶化,赫鲁晓夫言必骂中国  到1964年初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2月,苏共召开中央全会,决定进一步强化赫鲁晓夫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