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更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这一点不仅表现在杂文中,往往笔力恣肆,“犀角烛怪”,像投枪,像匕首,直刺敌人要害;他的小说也绵密深远,意蕴深刻,总能选择最恰当的、最独特的视角,塑造形象,构建情节,反映主题,探赜索隐,钩深致远,表现出极强的思辨色彩。《祝福》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匠心独运处令人叹服。
首先,人物塑造独辟蹊径。
鲁迅塑造的祥林嫂形象,不是封建礼教的叛逆者,既没有卓文君追求幸福的大胆,也没有刘兰芝维护爱情的勇敢,更不会像娜拉一样觉醒。她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总是“顺着眼”, 满足于生存层次,最大的愿望就是当好奴隶。当第一次到鲁四老爷家,通过辛勤地劳动,暂时做稳了奴仆时,笑了,胖了;当她生了阿毛,作好了生儿子的机器时,她胖了;当她捐了门槛,以为有了做奴隶的资格时,她舒畅了。除此以外,她处于“下奴隶”的境地。她的一切行动、语言、思想都打上了鲜明的封建主义的烙印,染上了封建思想的颜色,她是一棵在封建思想统治的土地上生长起来的苗。正是这样一个极力维护封建礼教的女人,却被封建礼教杀害了。祥林嫂命运的最大悲剧性在于此,而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也不言而喻了。
其次,情节构思精巧细致。
造成祥林嫂悲剧的直接原因是三个“死”:死去第一个丈夫,死去第二个丈夫,死去儿子。鲁迅的构思,让祥林嫂失去丈夫,失去儿子,是有指向的。封建礼教对妇女的要求是 “三从四德”,三从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显然,这种要求把女人当作男人的附属品,女人的一切如“德”“言”“容”“功”,都是为男人服务的。鲁迅把思维的触角伸向这些理论的一个边缘:女人失去这些依靠,将会怎样?祥林嫂的命运回答了这一问题。我们可以看到,祥林嫂失去男人的附丽,就失去了一切,对于她来说,男人就是一切。阿毛死后,她伤心固然是因为母子情深,更重要的是因为她变成了一个任人宰割的羔羊,以后发生的事情为此做了很好的证明。她呼唤阿毛,实际上是对自己存在价值的呼唤,当这些所依赖的大树倒地后,作为寄身藤的祥林嫂,自然会落个任人践踏的悲惨结局。她迷失自我,神情恍惚,“真的,我真傻——”,最后沦为“活物”。鲁迅通过祥林嫂的命运揭露出封建礼教的不合理性,片面性:只规定了女人要对男人应尽的义务,剥夺了她们的一切权利。对女人的严格要求,是基于男人的需要,是片面的,不公平的,女人完全是为了男人而存在,失去了她所依赖和服务的男人,便失去了生存的价值。
第三,社会环境苦心经营。
这里提到的社会环境主要指间接杀害祥林嫂的几个人物:鲁四老爷,鲁四婶,婆婆,柳妈,还有鲁镇上的男人们和女人们、短工。从数量上我们不难发现,女人占据大部分。而直接推动情节发展,促成祥林嫂悲剧结局的关键也是女人:婆婆强迫她改嫁,造成她违背了封建礼教的节烈观念,是祥林嫂悲剧情节的直接推动力;柳妈的话增添了祥林嫂对地狱的恐惧;鲁四婶“你放着吧,祥林嫂!”,彻底打破了祥林嫂的幻想,促使她精神崩溃了。鲁迅这样设置情节,让有所攀附的寄身藤作践失去依附的寄身藤,增加了祥林嫂的命运的悲剧性。试想,她们一旦失去所依附的男人们,是否会变成第二、第三个祥林嫂呢?
第四,逻辑思维鞭辟入里。
在《祝福》这篇小说中,鲁迅巧妙地运用了二难推理,揭开了封建礼教的虚伪面纱,具有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二难推理是逻辑学界定的一种推理模式,有复杂的内涵和外延,有各种各样的形式,用专业知识分析起来,比较烦琐深奥。为了让读者有一个感性认识,我们看下文: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
这则寓言童叟皆知,人人耳熟能详。问题是“其人”为何不能应,这里包含一个二难推理:如回答“能”,则表明盾不坚;如回答“不能”,则表明矛不利。无论怎样,此人总会陷入尴尬境地,他的言论的虚假性也不攻自破。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二难推理的特点是:结论使人处于两难境地。
懂得了二难推理的特点,恰当运用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如这样一个问话:“你是否停止了犯罪?”如答是,便承认了有过犯罪的事实;如回答否,则表明一直在犯罪。这种方法常常用在辩论中。
再如:“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受寒,寄与不寄,妾身千万难”。
这是元代姚燧的一首曲子,巧用二难推理,表现了一个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展现了女子复杂矛盾的情感。“千万难”即左右为难。
为了反对留财产给子女,林则徐也用二难推理,说:
“子若不如我,留钱何用?子若如我,留钱何用?”
《祝福》的第一个二难推理表现在祥林嫂对灵魂有无的疑惑上。令她左右为难的是究竟选择死还是选择活。现实的残酷使她失去了生的欲望,成为一具行尸走肉,已经没有任何存在的必要了,如果她活下去,人们反而感到不自然,她活着会受到肉体和心灵的双重折磨,不如去死;如果死去,却又面临着被锯为两半的悲惨命运。是死是活拿不定主意,最后选择了死,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对祥林嫂来说现实生活的惨烈更甚于下地狱被锯为两半。
第二个二难推理表现在祥林嫂的罪名上。鲁四老爷骂祥林嫂是谬种,因为在他看来,女人改嫁是大逆不道的,是不贞节的,违背了“从一而终”的思想,是有罪的。但我们设想一下,如果祥林嫂真如柳妈所说,一头撞死了,或坚决不从,那么,她违背婆婆的话,必然背上“不孝”的罪名。所以,按照封建礼教的逻辑祥林嫂无论怎样都有罪。“从一而终”实际上是“夫权”的代言,孝悌观念是“父权”的延伸,在祥林嫂身上,“夫权”和“父权”发生矛盾,“夫权”和“父权”是封建禮教的基本理论“三纲”中的两个纲:“父为子纲”和“夫为妻纲”。基本理论自我矛盾了,其虚伪性也就不攻自破了。
通过以上几点我们不难看出,鲁迅用他如椽大笔,从细小处入手,洞察秋毫,把封建礼教的反动、虚伪、吃人得到本质暴露在世人面前,在整篇小说的构思上,无不渗透着浓厚的思辨色彩,使作品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持久的艺术魅力。
首先,人物塑造独辟蹊径。
鲁迅塑造的祥林嫂形象,不是封建礼教的叛逆者,既没有卓文君追求幸福的大胆,也没有刘兰芝维护爱情的勇敢,更不会像娜拉一样觉醒。她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总是“顺着眼”, 满足于生存层次,最大的愿望就是当好奴隶。当第一次到鲁四老爷家,通过辛勤地劳动,暂时做稳了奴仆时,笑了,胖了;当她生了阿毛,作好了生儿子的机器时,她胖了;当她捐了门槛,以为有了做奴隶的资格时,她舒畅了。除此以外,她处于“下奴隶”的境地。她的一切行动、语言、思想都打上了鲜明的封建主义的烙印,染上了封建思想的颜色,她是一棵在封建思想统治的土地上生长起来的苗。正是这样一个极力维护封建礼教的女人,却被封建礼教杀害了。祥林嫂命运的最大悲剧性在于此,而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也不言而喻了。
其次,情节构思精巧细致。
造成祥林嫂悲剧的直接原因是三个“死”:死去第一个丈夫,死去第二个丈夫,死去儿子。鲁迅的构思,让祥林嫂失去丈夫,失去儿子,是有指向的。封建礼教对妇女的要求是 “三从四德”,三从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显然,这种要求把女人当作男人的附属品,女人的一切如“德”“言”“容”“功”,都是为男人服务的。鲁迅把思维的触角伸向这些理论的一个边缘:女人失去这些依靠,将会怎样?祥林嫂的命运回答了这一问题。我们可以看到,祥林嫂失去男人的附丽,就失去了一切,对于她来说,男人就是一切。阿毛死后,她伤心固然是因为母子情深,更重要的是因为她变成了一个任人宰割的羔羊,以后发生的事情为此做了很好的证明。她呼唤阿毛,实际上是对自己存在价值的呼唤,当这些所依赖的大树倒地后,作为寄身藤的祥林嫂,自然会落个任人践踏的悲惨结局。她迷失自我,神情恍惚,“真的,我真傻——”,最后沦为“活物”。鲁迅通过祥林嫂的命运揭露出封建礼教的不合理性,片面性:只规定了女人要对男人应尽的义务,剥夺了她们的一切权利。对女人的严格要求,是基于男人的需要,是片面的,不公平的,女人完全是为了男人而存在,失去了她所依赖和服务的男人,便失去了生存的价值。
第三,社会环境苦心经营。
这里提到的社会环境主要指间接杀害祥林嫂的几个人物:鲁四老爷,鲁四婶,婆婆,柳妈,还有鲁镇上的男人们和女人们、短工。从数量上我们不难发现,女人占据大部分。而直接推动情节发展,促成祥林嫂悲剧结局的关键也是女人:婆婆强迫她改嫁,造成她违背了封建礼教的节烈观念,是祥林嫂悲剧情节的直接推动力;柳妈的话增添了祥林嫂对地狱的恐惧;鲁四婶“你放着吧,祥林嫂!”,彻底打破了祥林嫂的幻想,促使她精神崩溃了。鲁迅这样设置情节,让有所攀附的寄身藤作践失去依附的寄身藤,增加了祥林嫂的命运的悲剧性。试想,她们一旦失去所依附的男人们,是否会变成第二、第三个祥林嫂呢?
第四,逻辑思维鞭辟入里。
在《祝福》这篇小说中,鲁迅巧妙地运用了二难推理,揭开了封建礼教的虚伪面纱,具有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二难推理是逻辑学界定的一种推理模式,有复杂的内涵和外延,有各种各样的形式,用专业知识分析起来,比较烦琐深奥。为了让读者有一个感性认识,我们看下文: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
这则寓言童叟皆知,人人耳熟能详。问题是“其人”为何不能应,这里包含一个二难推理:如回答“能”,则表明盾不坚;如回答“不能”,则表明矛不利。无论怎样,此人总会陷入尴尬境地,他的言论的虚假性也不攻自破。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二难推理的特点是:结论使人处于两难境地。
懂得了二难推理的特点,恰当运用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如这样一个问话:“你是否停止了犯罪?”如答是,便承认了有过犯罪的事实;如回答否,则表明一直在犯罪。这种方法常常用在辩论中。
再如:“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受寒,寄与不寄,妾身千万难”。
这是元代姚燧的一首曲子,巧用二难推理,表现了一个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展现了女子复杂矛盾的情感。“千万难”即左右为难。
为了反对留财产给子女,林则徐也用二难推理,说:
“子若不如我,留钱何用?子若如我,留钱何用?”
《祝福》的第一个二难推理表现在祥林嫂对灵魂有无的疑惑上。令她左右为难的是究竟选择死还是选择活。现实的残酷使她失去了生的欲望,成为一具行尸走肉,已经没有任何存在的必要了,如果她活下去,人们反而感到不自然,她活着会受到肉体和心灵的双重折磨,不如去死;如果死去,却又面临着被锯为两半的悲惨命运。是死是活拿不定主意,最后选择了死,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对祥林嫂来说现实生活的惨烈更甚于下地狱被锯为两半。
第二个二难推理表现在祥林嫂的罪名上。鲁四老爷骂祥林嫂是谬种,因为在他看来,女人改嫁是大逆不道的,是不贞节的,违背了“从一而终”的思想,是有罪的。但我们设想一下,如果祥林嫂真如柳妈所说,一头撞死了,或坚决不从,那么,她违背婆婆的话,必然背上“不孝”的罪名。所以,按照封建礼教的逻辑祥林嫂无论怎样都有罪。“从一而终”实际上是“夫权”的代言,孝悌观念是“父权”的延伸,在祥林嫂身上,“夫权”和“父权”发生矛盾,“夫权”和“父权”是封建禮教的基本理论“三纲”中的两个纲:“父为子纲”和“夫为妻纲”。基本理论自我矛盾了,其虚伪性也就不攻自破了。
通过以上几点我们不难看出,鲁迅用他如椽大笔,从细小处入手,洞察秋毫,把封建礼教的反动、虚伪、吃人得到本质暴露在世人面前,在整篇小说的构思上,无不渗透着浓厚的思辨色彩,使作品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持久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