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chao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中的应用是近年来的教学发展趋势。本文围绕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展开,指出现有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和问题,如课堂上信息技术使用不足、在线课程质量良莠不齐、相关培训和技术支持不足、学生对于信息技术有一定要求等,并提出借助信息技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建议,包括利用在线课程提高课程复习和预习质量、利用雨课堂和微信等平台加强课程互动、利用视频形式展示热点内容和加强互动、保留传统教学方式等,旨在将传统教学方式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相融合,提高宏观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  宏观经济学  课程教学
  【基金项目】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宏观经济学优质课程建设”(项目编号:J200604)。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5-0056-02
  宏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相关专业学生的学科基础必修课之一,其课程内容存在知识体系较复杂、涉及学派较多、知识点较为抽象、学生理解困难等问题,同时也存在与现实经济运行关系密切、前沿热点问题更新较快等特点。从理论知识体系来看,虽然其以短期的凯恩斯和新凯恩斯主义的需求分析为主,然而随着理论创新和重要经济事件的出现,其理论体系有从需求侧到需求侧和供给侧并重的新发展趋势,以及逐渐形成的以供给侧分析为主的新古典經济学体系[1]。从前沿热点内容来看,其课程内容不仅应包括与时俱进的宏观经济形势,还应适当包括区域和产业经济、转型经济、供给侧改革等热点专题分析。从教学手法来看,宏观经济学课程仍大多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逐渐被引进课堂,且陈芳芸发现基于MOOC、翻转课堂的《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和课堂满意度[2]。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使学生难以返校,也使更多的在线课程被引入课堂教学,对信息技术在课堂中运用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现有课程教学方式众多,如何才能在课堂上正确运用信息技术,使课程兼顾理论体系的发展和热点专题的更新,并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提升其学习兴趣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信息技术在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1.课堂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信息技术使用不足
  从宏观经济学教学现状来看,大多数课堂还是保持教师主要讲授,学生被动听课、课下自主预习和复习的传统教学模式,对在线课程等网络资源的使用较少。由于宏观经济学属于理论性较强、公式推导较多、知识点难度较大的课程,同时已经具备成熟完整的知识体系框架,在有限的课时内,以教师为中心对知识点进行深入细致的讲解、板书公式和图形推导以及知识体系的梳理是效率较高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然而传统教学方式会降低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减少其自主思考的机会,教师一个人的讲解也使学生难免感到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学习效果也会相应降低。对于教师而言,若仅采取课堂讲授的教学方式,其并不能及时得到学生的课堂反馈,也会失去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的动力。
  从本校本课程的教学现状来看,由于本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研究生的考研科目,因此学生的学习态度普遍较认真,课堂对于教师的提问互动十分积极,课后与教师通过微信、电子邮件等渠道交流的愿望强烈,实际交流也较多,且经常互动的学生普遍课程期末考试成绩较好。因此,若在课堂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会普遍具备积极参与的热情,并能够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2.现有在线课程质量良莠不齐
  截至2020年7月,以“宏观经济学”为关键字进行搜索,在“中国大学MOOC”网站上能搜到1378条结果,在“学堂在线”网站上能搜到31门相关课程,可见现有网络教学资源十分丰富。然而众多的课程其课程体系、所用教材、教学水平均有较大差异,有些课程的评价中也有“老师照本宣科”等相关评语。因此,若将在线课程引入课堂,教师应事先进行筛选,选择符合自己课程体系和学生水平的课程。此外,学生学习在线课程时缺少监督,也缺少与教师的互动环节,而且某些需要借助图形、公式推导的理论性内容缺少板书,仅靠视频学习难以保证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因此,本课程不适合完全采用在线课堂学习的教学方式。
  3.相关培训和技术支持尚显不足
  信息技术在高校的推广为时尚短,教师和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使用尚不熟悉,且相关教师培训和技术支持尚显不足。如2020年疫情期间,随着大规模网络教学的推行,就出现了教学直播卡顿、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工具不熟悉、学校教务的技术支持不足等问题,限制了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效果。由于宏观经济学是一门传统课程,授课教师以有多年传统方式授课经验的教师为主,在缺少相关培训和技术支持的情况下,让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尚存在一定的困难,而且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4.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有一定要求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生在家进行远程学习。从学生在线学习的学习效果和反馈来看,学生普遍反映在线学习有一对一教学的感觉,听课效果在有些环节甚至强于线下的课堂面授。且利用远程学习的教学平台,学生可以及时在课前拿到教学资料,在课中与教师进行互动,在课后与教师进行交流答疑。对于一些学生来讲,其在线互动的积极性强于课堂上的面对面互动。且宏观经济学与现实联系密切,利用在线平台可以灵活融入视频资料,教师的授课方式也更为灵活,对学生吸引度较高。因此,学生对于这类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增强师生互动有一定的要求。
  然而由于宏观经济学的某些知识点难度较大,例如IS-LM模型、AD-AS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的推导等,需要借助公式和图形进行详细讲解,而教师直播或录播授课时的板书效果较差,无法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且无法通过学生的表情判断讲解的效果,学生也反映这类知识点在在线学习时较为困难,因此,在讲解这类难度较高的知识点时,依然应保留传统课堂面授的教学方式。   二、借助信息技术提高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质量的建议
  1.利用在线课程提高课程预习和复习质量
  本课程不适合全面依靠在线课程进行教学,然而教师依然可以在适当的环节对在线课程加以利用。如教师对在线课程进行甄选后,给学生推荐1门最合适的课程,让学生课前通过观看课程自学进行预习,这样比学生简单看书预习更有效率。在正式上课时,讲解知识点之前,教师可以挑选一些较简单易理解的问题让学生回答,比如GDP的概念、核算GDP的三种方法、失业的概念等,这样可以检测学生的预习效果,提高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同时让教师了解学生对于这些基本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让课程的讲解更有针对性。在课堂上,教师应将讲解重点放在学生自学时难以掌握的知识点、公式推导和知识框架梳理上,由于学生对这些知识点前期有过一定的预习,也可以提高其对该知识点听讲时的针对性。在某一章节讲解完成后,教师应让学生适当利用在线课程进行复习,对之前掌握不牢的知识点进行巩固学习。
  2.利用雨课堂、微信等平台加强课程互动
  传统的课堂互动方式一般为教师提问,个别学生回答,或者小组讨论、展示等方式,这些方式的缺点在于参与互动的是个别学生,而且小组展示时也难以保证其他小组的同学认真参与,同时课前和课后的互动讨论也缺乏相应的平台。清华大学和学堂在线共同推出的雨课堂教学工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课堂的师生互动效果。课前,教师可以將课件提前传至雨课堂平台上,学生在预习的同时可以在相应课件页面上留言,表达看法和提出问题,让教师提前了解学生的困惑所在,上课讲解更有针对性。在正式上课期间,雨课堂提供投票、弹幕等功能,教师上课时,可以利用投票功能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首先,可以出一些有标准答案的选择题让学生现场选择正确答案,通过结果展示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对于这一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进而进一步有针对性地讲解。其次,也可以出一些值得讨论的题目,比如“你认为中国目前通货膨胀形成原因是哪类?”,选项包括“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等。这类题目无明确标准答案,全体学生均有机会通过雨课堂的投票功能参与答题,学生投票完成后教师展示投票结果,再进一步让学生进行讨论并表达自己的看法。利用雨课堂可以让全体学生均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后,学生仍可以通过雨课堂平台留言,与教师进行交流互动。
  如果教师使用雨课堂存在困难,微信也是一种加强师生互动的补充方式。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微信群发送课件和相关资料,在课前和课后与学生交流,同时微信小程序也可以实现课上的投票功能,加强课堂中学生的参与度。
  3.利用视频等形式展示前沿热点内容,加强与学生的互动
  由于宏观经济学是一门既包含较难的理论基础又与现实热点问题联系密切的课程,在课堂上应做到两点并重,才能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理论基础的学习上,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讲授必不可少,而在前沿热点问题上,教师可以找一些新闻、专题视频等网络资源,让学生课上先通过视频形式加以了解,比如涉及“供给侧改革”专题的新闻、网络视频资源就十分丰富,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视频给学生播放。换一种形式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加深学生对于该知识点的印象。学生观看完相应专题视频后,教师再组织对相应问题的讨论和学生发言,最后总结讲解。
  此外,在讲授完成AD-AS模型、通货膨胀、新古典增长模型等知识点后,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热点专题问题,比如“我国当前经济运行是否存在‘滞胀’?”“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含义及其形成原因”等话题,请学生自行查找相关资料,包括相关在线课程的专题讲解、新闻视频等资料,在课堂上让学生展示相关资料,并讲解自己的理解,教师则负责组织其他学生进行讨论和提问,最后进行总结。如此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也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然而此类课堂所占课时不宜过多,否则会影响学生理论学习的学习效率,一学期课程中占用1~2次课堂即可。
  4.加强相关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
  学校教务部门应组织对教师和学生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的相关培训,同时加强对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学习的学习效果调查,并及时反馈给教师,对相关问题及时配合教师解决。学校也应对学生反馈较好、能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师以相应的激励机制,如提供相应的教学经费、相关职称评审优先等。相关教学平台的工作人员应配合各高校,提高教学平台的承载力,减少网络卡顿,同时尽量完善前期的教学准备工作。比如雨课堂平台和相关高校教务部门可以提前将各个课程的教师和学生名单导入平台,并提供及时的教学辅助支持。
  5.还应保留传统课堂教学方式
  宏观经济学的理论较为晦涩难懂,各个知识点之间也有着较为完整的体系框架,以教师为中心为学生梳理知识框架、讲解重点难点、充分利用板书进行理论推导仍然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如短期经济理论中的收入-支出模型、IS-LM模型、AD-AS模型的公式和图形的推导仅凭学生自学较难理解透彻,三个模型间的相互联系和区别也需要教师为主导进行梳理。同时长期经济增长理论中的各类增长模型学习起来难度也较高,因此,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式仍应保留,而涉及到热点专题等理论联系实际的部分则可以以学生为中心,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互动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做到将传统教学方式和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合理融合。
  参考文献:
  [1]尹敬东,吕文慧. 从需求侧到供给侧:《宏观经济学》教材体系的演变[J]. 教学与研究, 2019(6):103-112.
  [2]陈芳芸. 《经济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及实施效果启示[J].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2019(S1):161-165.
  作者简介:
  许悦(1990-),女,吉林汪清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金融风险管理。
  王晓川(1985-),女,山西大同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企业质量管理。
其他文献
【摘要】为了发挥大电类专业基础课程的思想育人功能,结合“三全育人”的理念与实践要求,对《信号与系统》课堂思政教学模式与方案设计进行了探索。本文从课程思政的内涵为切入点,积极探索思政教育在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中的结合点,将课程教学目标与思政教育目标进行深度融合,设计新的课程教学的实施路径与实践模式,并用于应用型本科教育规范化全过程。实施结果表明,融入思政元素的《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实践能够取得较好效果
期刊
【摘要】高等数学是应用型大学理论性较强的一门基础课,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是当前形势下高校改革的新理念和新思想。本文将探讨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提出实施高等数学“课程思政”的策略,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高等数学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5-0042-02 
期刊
【摘要】音乐活动游戏化是音乐教学中一种新型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为目的,让幼儿在玩中学,充分调动幼儿的音乐学习主动性。音乐活动游戏化打破了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幼儿在音乐游戏活动中感受着音乐帶来的愉快氛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当中,表现着自己的才艺,体会学习音乐的乐趣。在幼儿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的开展游戏化教学,给幼儿音乐带来新感觉。本文将通过选择游戏情节元素音乐、利用游戏创
期刊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国家对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的要求越来越高,继续教育在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中的作用越加凸显。本文在介绍学习型组织理论内涵、模型等基础上,分析气象学习型组织建设的现状,探索研究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气象学习型组织团队学习建设的有效策略,望对气象学习型组织建设和团队培养有所裨益,以期为同类组织管理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期刊
【摘要】中职学生普遍存在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薄弱、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自信等问题,影响学习效果。作为信息技术教师,需明确中职信息技术旨在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选择适当的课程教材,提高其学习积极性。笔者基于中职信息技术专业,采用统计分析法,了解中职信息技术课程现状。基于课程教材方面进行阐述,为今后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供参考与借鉴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材 中职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因以学生为主体,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引导而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由于土木工程学科涉及课程多且都具有应用性,现有研究主要关注部分课程的翻转教学模式,缺乏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和定量化评价模型。本文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翻转课堂教学质量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建立各类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并计算其权重,结合评价判断标准确定最终评价等级,最后基于评价
期刊
【摘要】在课程思政的理念下,对生物统计学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与探讨,对推动课程思政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探析,梳理生物统计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思政资源融入课堂。  【关键词】生物统计学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5-0039-03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思想中曾提出“大思政”格局的构建,是实现我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更加
期刊
【摘要】红色文化资源在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保护并传承国家红色文化资源、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红色文化课程开发既可以通过将红色文化巧妙地融入其他学科,也可以开发红色研学旅行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丰富传统的教学内容,全方面发挥红色文化的教育价值,使其成为学生了解革命先辈、传承红色精神、树立正确价值取向、形成高尚道德品质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中小学 红色文化 课
期刊
【摘要】在推动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许多老师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为依据,充分利用这一重要的教育教学资源丰富思政教育内容及形式,以保证学生既能够了解这一学科学习的核心要求,并树立正确的三观。本文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分析对象,了解新时代背景之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该学科教学中的必要性以及应用要求,以期为推动思政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新时代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期刊
【摘要】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学校的根本使命是育人,育人的主阵地是课堂,体育教学可以在身体上与精神上对学生德育产生双重影响,因此在体育课堂中进行德育有着比其他学科更大的优势与责任。  【关键词】立德树人 体育课堂 德育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