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听课评课的思考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xun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对于年轻教师而言,听课和评课是他们熟悉课堂的直接方式,亦是不断成熟的重要环节。开展持续且有效的听课、评课活动,及时整理资料并认真反思,使其成为日常教学过程中的组成部分,可以让教师在教学中准确了解自己和同事的实际教学情况,做到相互切磋、取长补短。既能融洽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又可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
  【关键词】听课评课思考
  正如一百个人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每位教师对于相同教材内容的理解和运用、对于授课方式的采用都不尽相同。听课和评课可以让大家交流教学中知识的讲解、重点和难点的突破、教学方法的运用、教材的处理等问题。有利于开展教学反思及探索教学规律,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在此,笔者以一节省评优观摩课为例谈谈自己感受和收获。
  一、听课背景
  1.听课时间及学校概况
  2015年11月20日于江苏省赣榆县第一中学。该校是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已有42年的办学历史。教育现代化实施水平较高,通用技术学科有五间专用教室及配套的仪器室,硬件设施一流。校共有5名专任通用技术教师,均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
  2.授课教师信息
  王教师有10余年的教学经验,中学一级教师,获得过“教学能手”、“教学标兵”等多项荣誉称号。多次参加过省市级通用技术学科的比赛和公开课活动,均得过佳绩。
  3.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取苏教版通用技术必修一《技术与设计1》中2.3技术试验及其方法。教材主要涉及:技术与设计的关系、设计中的人机关系、技术试验及其方法。前两个小节主要讲述了技术与设计的关系及生活中人与物品的相互联系,第三小节主要讲述通过技术试验可以改进和优化设计,将设计的风险降至最低。学生课前对新课作了一定的预习准备,对课上可能要进行的技术试验非常感兴趣,跃跃欲试。
  二、课堂教学
  1.复习前面一节课内容
  (1)提问环节
  师:请大家回忆一下,前面课上我们学习了生活中人在使用物品的过程中人与物品之间的互相关系,我们称之为什么?
  生:人机关系
  师:考虑人机关系时,我们需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生:高效、健康、舒适、安全、环保等等。
  师:我们应当处理好哪几个方面的关系?
  生: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静态的人和动态的人、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信息的交互等。
  (2)案例分析——案例分析——电梯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考虑的人机关系和目标
  该案例分别存在4种人机关系的状态:靠近电梯门、使用外部按钮、进入电梯箱体和使用内部按钮。在请学生分析其需要实现的目标过程中教师巧妙的设置了一个陷阱“强调安全性——播放了一段电梯事故视频”(“安全”是学生最容易想到的目标)。不过学生没有掉入陷阱,迅速而全面地得出多个目标:(高效、舒适)电梯的运行速度太慢了运行效果差,但是过快则不能保证舒适性;(舒适、健康)电梯内部的灯光、运行噪音和空气流通问题;(环保)电梯门、内壁、内部地面及吊顶的材质使用情况;(特殊人群的使用)按钮位置的高低及按钮表面的盲文设置;(信息交互)电梯到达每一层的数字显示和声音提醒;(心理需求)电梯内部宽敞明亮透气、海报或者镜面设置、报警装置设置等。教师在每一位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都非常专注的聆听,表情自然放松、面露微笑。第一位回答问题的女生回答了一半稍显紧张而停了下来,教师没有催促,微笑地鼓励她不要紧张、从头组织语言,出色的答完了问题(该女生提出:多个目标之间不是独立分割的,可以相互联系、多重思考)。接下来学生回答的积极性非常高,教师用了“很好”、“非常棒”及时表扬了学生的回答,甚至用了夸张的“哇”的表情赞扬了学生天马行空的想法和设计,引得学生阵阵笑声,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
  2.新课引入
  师:刚才同学们的回答都非常出色,我注意到这样一个目标——“(高效、舒适)电梯的运行速度太慢了运行效果差,但是过快则不能保证舒适性”。那么这个速度到底多少合适呢?我们该怎么办?
  生:需要大量的试验,得到一个合适的速度值。
  师:完全正确!这个“试验”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技术试验及其方法”。
  3.定义介绍和案例分析
  (1)板书技术试验的定义,强调这是一种“尝试、检验、探索性”的技术活动
  (2)阅读教材案例——“技术试验卫星”
  (3)提出问题——你生活中接触到的技术试验?
  “技术试验”在学生生活中接触较少,不容易被联想到,学生在这里出现了思维停顿(大部分学生皱起眉头,努力思索的表情)。教师显然预估到了这个问题,在教室短暂的沉默后提出了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并且很有意思的小试验——“易拉罐的拉断力测试”。教师提问:同學们都喝过易拉罐饮料吧?都喝过哪些?学生回答:可乐、雪碧、椰奶等等(气氛开始活跃)。教师继续问道:有没有人留意到用多少N的力可以拉开易拉罐的拉环?学生开始猜测:5N、10N、100N(有学生笑出了声,他们没有留意过)。教师接下来指导学生分小组来进行试验,每个小组随机领取一瓶易拉罐饮料和弹簧测力计,测试最准确的小组每个组员可以课后领取一瓶易拉罐饮料。随后课堂的气氛到达顶点,学生们积极的进行拉断力试验,教师深入每个小组进行观察和指导,学生们在这样一个富有趣味性的小试验中掌握了“技术试验”这一概念。
  4.介绍技术试验方法并进行加强练习
  教师利用幻灯片、录像、阅读材料、填表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讲授技术实验的方法:优化、模拟、虚拟、强化和移植。随后选取了南京和浙江等地通用技术学业水平测试中关于技术试验方法的题目让学生进行加强练习,学生完成情况出色。
  5.课后作业布置
  教师要求学生课后对自己使用台灯的稳定性设计几种试验方法,就其中一种写出试验报告。   6.课后学生访谈
  课间休息时间,我向周边学生了解了他们平时的上课情况,学生普遍表示非常喜爱王老师的课,言语幽默生动,不会枯燥的照搬教材知识。该老师常常会设计一些有趣又不会超出学生能力范围的小试验,帮助他们深刻形象地掌握课本知识。看到学生脸上洋溢出来发自内心的对这门学科和对授课老师的喜爱,让我颇为感动和深受启发。
  三、课后反思
  1.教师的语言
  教师的语言要有激励性。德国著名的大教育家斯多慧曾这样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当学生在课堂上懒散、紧张时,老师的肯定的眼神、亲切的微笑和有力的点头可以给学生很大的鼓励和信心。教师可以用肯定而有力量的“恩”、“好”等单音节词;可以用适度的动作、手势、姿态等肢体语言感染学生、引导学生、肯定学生。王老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环节中,一直用微笑而鼓励眼神的望着他们,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积极思考、勇于回答,形成默契而良好的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
  2.教师的提问
  问题应该仔细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围绕教学主线一步一步地进行问题的设计。问题的数量不能过多,不能漫无目的。本节课上,王老师设计的问题贯穿“人机关系——人机关系的设计——技术试验的定义——技术试验的举例——技术试验的尝试——技术试验方法归类——技术试验巩固练习”这条主线。在教材的基础上略有改动,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經验和认知规律,抓住了教学重点和难点。
  提问要把握时机。在课堂上,教师把控适当的提问时间,可以合理地控制教学进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如果问题不及时,往往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和精力。在课堂一开始,王老师抛出的问题“我们如何得知电梯的速度究竟多快合适?”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而迅速地转移到“技术试验”这个主旨上。在课堂中设计的问题“易拉罐需要多大的力才可以拉开拉环?”把教学气氛推到高潮,激发了学生求知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在操作体验中掌握了“技术试验”的知识。在课堂末尾提出的问题“自己使用的台灯如何设计试验方法”,既考察了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将课堂知识用于实践当中,有趣味性和可操作性。
  提问要注意方法。抽象的问题生活化。课堂上在提到“接触过的技术试验?”这个比较抽象的问题,王老师用“拉易拉罐拉环用多大的力?”帮助学生将问题生活化,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复杂的问题具体化。在处理“技术试验类型如何划分?”这个较为抽象的题目时,王老师将其分为几个小题目“根据目的来划分?”、“根据应用范围如何划分?”等,帮助学生具体、清晰地理解了这个问题。
  结语
  英国著名作家萧伯纳有一句名言: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一下,一人还是一个苹果;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我们进行交流、互换,一个人往往能体会到多种思维。教师听课评课也是一种思想的交流,这种不同思想的交流最能激发深层次的思考。这样,听课教师在每一节课后仔细揣摩,寻找其中的优点并予以己用;认真反思其中的不足并引以为戒,自然会获益良多、日益优秀。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高中历史是一门较为枯燥的学科,在教学中,学生难免会出现厌倦情绪,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发展。自主学习模式的开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改善历史教学中的问题。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加强自主学习模式的应用和研究既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保障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高中历史 自主学习模式 运用  引言  对于高中历史教育而言,既要求老师要对自身教学
【内容摘要】改变学生数学课堂上被动的学习局面,是我们每个数学教师非常关切的问题。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一问题,需要我们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设计和开展有关活动。为此,我们要强化学生的课堂体验,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习体验 强化策略  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欠缺。要改变这种状况,可从强化他们的课堂体验做起。下面,笔者就结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谈一谈自己的一些做
【内容摘要】在家校共育模式下,学生们能够受到来自学校和家庭两方面的协同教育,对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同时,在家校共育模式下的教育,更有利于家长和教师更全面准确地掌握学生的情况,能够更及时有效地针对学生情况采取措施。初中生正值青春期,更容易受到外界影响,针对初中生群体加强家校共育有效模式的构建具有更深刻的意义。  【关键词】家校共育 有效模式 构建  引言  初中生正处
【内容摘要】要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首先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文章首先分析了名师工作室在农村青年教师成长中的效能,然后详细探讨了名师工作室在农村青年教师成长中的引领作用实现路径。  【关键词】名师工作室农村教育青年教师  由于我国的历史原因,城乡差别仍然十分明显,农村教师队伍素质普遍有待提高。面对提升农村青年教师素质的迫切任务,利用网络环境下的名师工作室促进农村青年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已经成
【内容摘要】情感教育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技巧或方式,引导学生的情感认知与知识认知相关联,以自身投入的情感唤醒学生的情感,以自身的行为诱导学生的行为,并且表现出情感交流的互动的关系,让学生获得更深刻的学习体验,产生更强烈的探索心理,从而形成良好的个性与品格。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掌握情感教育的渗透方式和策略,以此实现以情唤情入心入行的情感教育目标。  【关键词】以情唤情 中
每位教师都希望提升自己的课堂品质,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品质的课堂呢?怎样打造高品质的课堂?不同的人不同的学科标准是不一样的。愁眉不展之际,上天喜降甘雨,有幸读了一些关于解读高品质课堂的书籍,细细品读、体味之后,慢慢渗透于课堂实践,久之,对高品质课堂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高品质课堂需要学习主体的积极配合,也需要教师的设计和引领。  一、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品质的课堂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引导和学生自主学
【内容摘要】“媒介”是存储和传递信息的载体。“跨界”是指涉足不同领域的一种关联行为。“跨媒介阅读”是指我们在传统书本阅读无法满足时代需求的情况下,通过涉足声音广播、文字书报、数字电视、图像网络,以及最为普及的移动终端智能手机等媒介之间的交叉、流动、合作共生、互动协调,最终达到所需信息的接收、认知、积累、开阔眼界获取信息。  【关键词】中学语文 跨媒介阅读  “跨媒介阅读”虽然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前沿
【内容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要力足于培养初中生的道德品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对初中生进行素质教育也是当代教学的综合需求,符合教育改革的目标。本文就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进行论述,通过分析核心素养的内涵,提出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措施。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学科 核心素养 实践探究  引言  对于初中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他们的道德观尚未形成,对待事
【内容摘要】在教育信息化2.0 的时代,教育现代化快速发展,国家已经建立了“三通两平台”,有些发达地区的已经尝试了“智慧课堂”,很多学校和教师也在尝试教育信息化的新形式。 “微课”这种教学形式也应运而生。英语课程是高中教学课程中的重要课程,如何借助“微课”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是每个教师需要研讨的问题。本文则简要的分析城域网在当前高中英语教学微课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及推进城域网在高中英
【内容摘要】初中思品课堂是帮助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从而塑造健全的人格的主阵地。思想教育是思品课的主线,然而为了这一主线,不少的思品课堂却慢慢地偏离了正确的轨道,渐行渐远,课堂没有朝气、没有活力,没有实效性,而且越上越复杂,学生越来越觉得思品课可有可无。  【关键词】初中 思品课堂 说文解字 简单化  一、问题探究  1.老师的教学思维僵化、单一  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