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地语言文字表述出来。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教师要引导学生接触社会,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生活越丰富,作文的内容才能越充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就要从丰富学生生活,积累大量的作文素材入手,多积累,多储备,作文时才不会觉得无事可写、无话可说、无情可抒,才会有真情实感的习作诞生。
一、激发学生兴趣
贵州教育家汪广仁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习作教学若想激活孩子们的创作欲望,教者必须始终保持一颗纯真的童心,用“童真”、“童趣”去拨动他们心里诗的琴弦、激发他们写作的热情。比如:有一次我上作文课,上课伊始,我激情洋溢地朗诵了一首诗《假如》:假如没有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我们将饿断饥肠;假如没有纺织工人纺纱织布,我们将光着脊梁;假如没有邮递员叔叔传递信息,我们将如聋似盲。假如有了各行各业的人,我们的航船才能返航,有了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努力工作,我们的世界才越来越漂亮。朗诵完后我就问学生:“同学们,假如你是ⅹⅹⅹ,你会怎样做呢?”在我的指导下,学生的情感闸门一下子就打开了,学生纷纷展开想象的翅膀,倾吐各自的奇思妙想,他们的想象如霓虹般五彩缤纷,有的说,假如我是警察就要把所有的小偷抓住;有的说,假如我是纺织工人我就会纺出各种各样的纱;有的说,假如我是一朵花就要展开最美的姿态给人们欣赏……上天、入地、下海无奇不有,任其想象驰聘。一时间,课堂上热闹非凡,学生注意力集中,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教学中来,为写作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创设情境,开阔视野
社会是个大课堂。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带领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开阔视野。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参观工厂,考察市场,做好事,参加公益劳动,“手拉手”献爱心,游览风景区等活动。如:开展带学生到大自然中进行找寻春天、体验夏天、领略秋天、欣赏冬天的系列活动,从天空、田野、村庄、人们来描绘四季的美景。其中的《春天来了》因为到郊外看了山岗、田野、花草、树木的变化,那一幅花红柳绿、水响鸟啼的春景图在学生稚嫩的笔下油然而生。那清澈的江水、翻飞的燕子、粉红的桃花、嫩绿的柳枝无不展示勃勃生机。
三、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素材是未经提炼加工的写作材料,是作文的物质基础,犹如木之本,水之源。俗话说:“巧妇难作无米之炊。”这就是说没有材料,即使是能工巧匠,也无法造出精美的器物。儿童心理学表明:学生写作,首先必须拥有写作文的有关的材料、中心思想、段落层次、语言表达……否则一切都无法从头谈起。所以学生作文要有雄厚的材料。所谓“雄厚”就是广泛吸收积累之结果。那么,如何积累雄厚素材呢?我总结了过去的教学实践,主要有两种途径:
1、从现实生活中积累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那么,如何汇积生活中的写作源泉呢?我认为:首先要丰富学生的生活。小学语文大纲指出:“指导小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内容就是写作材料,写作材料来源于生活。生活越丰富,积累的素材就越多。心理学表明:儿童天性好玩、好动。教师应抓住这一心理特征,有计划、有目的组织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如春游活动、文体活动、读书活动、演讲活动、看电视、听广播等等,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积累写作素材。
2、从书本中积累素材
书本中的材料也是反映着生活实际,怎样积累书本的材料呢?古人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就告诉人们,积累书本中的材料就是靠多读、多背书面的优美词句,好的片段,优秀作文。以便积累谴词造句,选材与立意,层次与段落,详写与略写,开头与结尾,过渡与照应等写作技巧。让学生做到多读精思,举一反三。
四、写好“两记”,奠定语言基础
“两记”指的是日记和读书笔记。日记写作灵活,行文自由,训练多,容量大,是提高自由写作水平的重要捷径之一。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所见到的或者说所感受到的人、事、物、景、理等,只要是自己觉得有必要诉诸笔端就可以把它记下来。因为要记,学生必须对每日所见所闻,“知之尽量详,识之尽量真,思之尽量明。”天天动笔就会开阔学生的思路,积累大量词汇、语言素材,越写越熟。而且日记也是一种积累材料的过程,平时积累,作文时选择使用,“活期储蓄”,随用随取,“存”、“取”两便,作文也就无从下笔、言之无物了。只有用心把事记下来,写成日记,哪怕只是一两句话,日积月累,时间长了,就会使自己所写的日记由点到浅,由线到面形成精彩文章的“雏形”,学生由此地体会到写日记的好处。
五、加强指导,教给写作方法
大多学生作文时的所表现出的共性是“眼前闪烁着事物的形象,笔下却形容不出来。”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必须做到:
第一、把作文教学贯穿整个语文阅读教学的始终。每篇课文就是很好的范作,学生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提示学生注意人家是怎样开头、怎样搜集和组织材料、怎样谴词造句,怎样结尾的。
第二、认真审题,搞清本篇习作的范围和写作重点。在作文教学中,通常接触到的是记叙文体,所要学的内容又以人物、事件、环境为主。但人物、事件、环境这三者往往是互相参和在一起的,又各有侧重吧。所以必须让学生搞清每篇习作的侧重点,否则会离题万里或千篇一律。
第三、要使学生作文时有话可说,教师要进行充分备课,明确写作目的、要求,注意猎取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人和事乃至周围环境,切记作文题目往黑板上一写,简单几句要求一说了事。
第四、帮助学生编制写作提纲。提纲是学生的作文的构思过程,因为学生作文时,要么无话可说,要么语无伦次,空话连篇,从早上眼睛一睁写到晚上上床熄灯,一笔流水帐。这就需要有一个组织和整理材料过程,搞清哪些应详写,哪些应略写,哪些先写,哪些后写,这样才有条不紊,条理清楚。
六、指导学生学会自己修改作文
当学生能够把自己会说的话都写出来以后,还要学会修改,使之更具有表达书面语言的能力,这也是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一种表现。但小学低年级儿童修改作文主要是照抄或重写,真正能修改的并不多,且修改大多是比较轻率的,或听老师讲的,并不是自己很好的考虑的。可见,小学低年级儿童自我修改作文能力还没有发展起来。因此,老师要同时注意培养儿童这种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教师要逐句逐段地与学生一起修改作文的方法,决不能让学生满足于把会说的话写出来就行,这样会影响作文质量的提高。
(作者电话:15983798862;信箱:[email protected])
一、激发学生兴趣
贵州教育家汪广仁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习作教学若想激活孩子们的创作欲望,教者必须始终保持一颗纯真的童心,用“童真”、“童趣”去拨动他们心里诗的琴弦、激发他们写作的热情。比如:有一次我上作文课,上课伊始,我激情洋溢地朗诵了一首诗《假如》:假如没有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我们将饿断饥肠;假如没有纺织工人纺纱织布,我们将光着脊梁;假如没有邮递员叔叔传递信息,我们将如聋似盲。假如有了各行各业的人,我们的航船才能返航,有了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努力工作,我们的世界才越来越漂亮。朗诵完后我就问学生:“同学们,假如你是ⅹⅹⅹ,你会怎样做呢?”在我的指导下,学生的情感闸门一下子就打开了,学生纷纷展开想象的翅膀,倾吐各自的奇思妙想,他们的想象如霓虹般五彩缤纷,有的说,假如我是警察就要把所有的小偷抓住;有的说,假如我是纺织工人我就会纺出各种各样的纱;有的说,假如我是一朵花就要展开最美的姿态给人们欣赏……上天、入地、下海无奇不有,任其想象驰聘。一时间,课堂上热闹非凡,学生注意力集中,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教学中来,为写作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创设情境,开阔视野
社会是个大课堂。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带领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开阔视野。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参观工厂,考察市场,做好事,参加公益劳动,“手拉手”献爱心,游览风景区等活动。如:开展带学生到大自然中进行找寻春天、体验夏天、领略秋天、欣赏冬天的系列活动,从天空、田野、村庄、人们来描绘四季的美景。其中的《春天来了》因为到郊外看了山岗、田野、花草、树木的变化,那一幅花红柳绿、水响鸟啼的春景图在学生稚嫩的笔下油然而生。那清澈的江水、翻飞的燕子、粉红的桃花、嫩绿的柳枝无不展示勃勃生机。
三、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素材是未经提炼加工的写作材料,是作文的物质基础,犹如木之本,水之源。俗话说:“巧妇难作无米之炊。”这就是说没有材料,即使是能工巧匠,也无法造出精美的器物。儿童心理学表明:学生写作,首先必须拥有写作文的有关的材料、中心思想、段落层次、语言表达……否则一切都无法从头谈起。所以学生作文要有雄厚的材料。所谓“雄厚”就是广泛吸收积累之结果。那么,如何积累雄厚素材呢?我总结了过去的教学实践,主要有两种途径:
1、从现实生活中积累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那么,如何汇积生活中的写作源泉呢?我认为:首先要丰富学生的生活。小学语文大纲指出:“指导小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内容就是写作材料,写作材料来源于生活。生活越丰富,积累的素材就越多。心理学表明:儿童天性好玩、好动。教师应抓住这一心理特征,有计划、有目的组织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如春游活动、文体活动、读书活动、演讲活动、看电视、听广播等等,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积累写作素材。
2、从书本中积累素材
书本中的材料也是反映着生活实际,怎样积累书本的材料呢?古人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就告诉人们,积累书本中的材料就是靠多读、多背书面的优美词句,好的片段,优秀作文。以便积累谴词造句,选材与立意,层次与段落,详写与略写,开头与结尾,过渡与照应等写作技巧。让学生做到多读精思,举一反三。
四、写好“两记”,奠定语言基础
“两记”指的是日记和读书笔记。日记写作灵活,行文自由,训练多,容量大,是提高自由写作水平的重要捷径之一。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所见到的或者说所感受到的人、事、物、景、理等,只要是自己觉得有必要诉诸笔端就可以把它记下来。因为要记,学生必须对每日所见所闻,“知之尽量详,识之尽量真,思之尽量明。”天天动笔就会开阔学生的思路,积累大量词汇、语言素材,越写越熟。而且日记也是一种积累材料的过程,平时积累,作文时选择使用,“活期储蓄”,随用随取,“存”、“取”两便,作文也就无从下笔、言之无物了。只有用心把事记下来,写成日记,哪怕只是一两句话,日积月累,时间长了,就会使自己所写的日记由点到浅,由线到面形成精彩文章的“雏形”,学生由此地体会到写日记的好处。
五、加强指导,教给写作方法
大多学生作文时的所表现出的共性是“眼前闪烁着事物的形象,笔下却形容不出来。”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必须做到:
第一、把作文教学贯穿整个语文阅读教学的始终。每篇课文就是很好的范作,学生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提示学生注意人家是怎样开头、怎样搜集和组织材料、怎样谴词造句,怎样结尾的。
第二、认真审题,搞清本篇习作的范围和写作重点。在作文教学中,通常接触到的是记叙文体,所要学的内容又以人物、事件、环境为主。但人物、事件、环境这三者往往是互相参和在一起的,又各有侧重吧。所以必须让学生搞清每篇习作的侧重点,否则会离题万里或千篇一律。
第三、要使学生作文时有话可说,教师要进行充分备课,明确写作目的、要求,注意猎取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人和事乃至周围环境,切记作文题目往黑板上一写,简单几句要求一说了事。
第四、帮助学生编制写作提纲。提纲是学生的作文的构思过程,因为学生作文时,要么无话可说,要么语无伦次,空话连篇,从早上眼睛一睁写到晚上上床熄灯,一笔流水帐。这就需要有一个组织和整理材料过程,搞清哪些应详写,哪些应略写,哪些先写,哪些后写,这样才有条不紊,条理清楚。
六、指导学生学会自己修改作文
当学生能够把自己会说的话都写出来以后,还要学会修改,使之更具有表达书面语言的能力,这也是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一种表现。但小学低年级儿童修改作文主要是照抄或重写,真正能修改的并不多,且修改大多是比较轻率的,或听老师讲的,并不是自己很好的考虑的。可见,小学低年级儿童自我修改作文能力还没有发展起来。因此,老师要同时注意培养儿童这种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教师要逐句逐段地与学生一起修改作文的方法,决不能让学生满足于把会说的话写出来就行,这样会影响作文质量的提高。
(作者电话:15983798862;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