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流动人口对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有很多人研究流动人口给城市治安带来的影响,对流动人口的安全感的缺乏关注。试图对流动人口的安全感进行调查分析研究,了解流动人口安全感需求现状,以期为满足流动人口的安全感提供有益的探索,也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有益的补充。
关键词:流动人口;安全感;城市社区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0》指出,2009年中国流动人口数量达到2.11亿人。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农民为主体的流动人口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满足流动人口的社会安全感是实现流动人口与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在目前已有的研究中,人们更多的将流动人口作为社会安全感的消极因素去研究,在政策的安排上,更多的是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限制与约束,而对身处异乡的流动人口的社会安全感却鲜有关注。本文以广西柳州作为调查地,试图对流动人口的安全感进行调查分析研究,了解流动人口安全感需求现状,以期为满足流动人口的安全感提供有益的探索,也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有益的补充。
一、 相关概念与理解
(一)流动人口
人口流动本是人类社会正常的现象。本文的流动人口的概念与当前我国国情密切相关,我们认为他们是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经济发展不平衡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通常特指在没有改变原居住地户口的情况下,到户口所在地以外的地方从事务工、经商、社会服务等各种经济活动的人群。
衡量流动人口的尺度是流动涉及的空间及其持续的时间。在空间尺度上,可以按流动距离对流动人口进行分类,或按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形式──区域,将流动人口按不同等级区域进行划分,如省际、县际、乡际流动人口,还可以按农村、城市两大居住地系统区分为以城市和农村为流动目的地的各种流向的人口。在时间尺度上,可以按流动人口的出行规律分为定期和非定期流动人口。在定期流动人口中,又可根据当事人离开常住地在外居留时间的长短,划分为每日流动、季节性流动和周期性流动人口。
本研究调查的范围设定为15~60岁、离开户籍所在地6个月以上外出务工的农民工群体。调查地点是广西的柳州。
(二)安全感
理论界对安全感的概念表述有以下几种:(1)安全感即犯罪恐惧感。这种观点把安全感的感受对象限定在犯罪问题上。(2)安全感是公民对社会治安状况的主观感受和评价。安全感是公民在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生活中对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受到或可能受到侵害和保护程度的综合心态反应。这种观点把安全感的主体限定为公民。(3)安全感是人们对社会治安状况的信心、安全和自由。(4)安全感是潜在被害人的忧虑和关注。(5)安全感是公民对正常秩序和社会控制下降的一种反映。(6)安全感是团体归属感和自我归属感。安全感是人们对其生存环境的安全状态的认识和体验。(7)安全感是身体、心理危险的预感。这种观点纯粹是心理学上的安全感概念。
本文所说的安全感界定为人们基于特定时期的社会治安状况,而对公共安全、公共秩序及自身的人身、财产安全产生的信心、安全和自由。它反映了人们对社会治安的肯定程度及相应的生活态度。本文对流动人口的安全感主要关注人身财产安全、交往安全、职业安全等方面。
二、 流动人口社会安全感的现状
本次关于流动人口安全感的现状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60份,回收有效问卷260份,其中女性180人,占69%,男性80人,占31%;年龄在16-29岁的80人,占调查人数的31%,30-39岁120人,占调查人数的46%,40岁以上60人,占29%;有19%的被调查者“外出务工半年以下”,62%的被调查者“外出务工一年以上”; 65%的被调查者的工资在1000元以下,35%的工资收入在1000-2000元;从居住情况看,基本所有被调查者是租房。
在人身财产安全方面。主要从流动人口的安全评价、被害风险估计、反映安全感的行为等几方面,来评估他们对人身安全知否有足够的安全感。我们调查发现,有26.9%的被调查者反映本人或在外务工的家人朋友有没有遭遇过刑事侵害;晚间不敢单独出门的占被调查者的53.8%;身处异乡,有88.5%的人表示感到“很不安全” 或者“安全感下降”;有65.4%的人担心外出家中被偷。
在交往安全方面。主要从流动人口对社区安全感的评价、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的交往与相处状况等方面来评估他们的交往安全感。我们调查发现,有88.5%的被调查者反映他们居住的社区安全“一般”或者“很不安全”;流动人口中23.1%的人和本地城市居民“完全没有交往”,76.9%的人和本地城市居民“偶尔”有交往;88.5%的被调查者感觉和本地居民相处“不好”或者“关系一般”。
在职业安全方面。主要从流动人口劳动合同的签订、工作时间、社会保险、劳动安全教育等方面来评估。在劳动合同签订方面,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占被调查者的38.5%;有34.6%的流动人口的工作时间达到9 到12小时;在接受劳动安全教育方面,53.8%的被调查者没有接受过劳动安全教育;80.7%的被调查者没有购买任何种类的社会保险;96。2%的被调查者担心失业。
从以上的统计数据看来,流动人口的社会安全感不容乐观,流动人口的社会适应与社会安全感方面存在着改善与提升的迫切性:流动人口没有真正融人所居住的城市社区生活中,与当地城市居民的社会隔离程度较高,相当比例的流动人口没有归属感,没有人身财产安全感;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二元化,将同样生活在城市中的城市居民群体与流动人口隔离开来,流动人口的交往安全与职业安全感降低。
三、 建议
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流动人口对城市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繁荣了城市和农村的社会与经济,从根本上改变着中国长期存在的城乡社会经济二元结构状况,极大地推动了城市中乃至整个中国社会中的经济体制改革,在事实上重组了那里的社会经济结构”。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流动人口已经成为目前城市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社会结构。
1、公共政策层面上。流动人口公共政策在社会价值层面上至少应有社会公正、以人为本、消除排斥、公平对待、一视同仁等理念。公共政策的设计与安排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创造一个良好的将流动人口整合于城市社区的条件和政策环境,促进城市发展和每个人的自身发展。
首先,创造良好的就业政策环境。城镇的就业制度是流动人口面对的最基本就业环境,良好的就业环境是流动人口在城镇的稳定就业和获取合理收入的根本保障。为此,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力度监管《劳动法》的实施,规范企业的用工制度,保障流动人口劳动合同的签订、享受法定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加强流动人口的就业指导服务。目前,流动人口就业的规范性较差,相关部门对于流动人口就业的指导作用发挥的远远不够,各级政府应建立专门的机构为流动人口提供免费的就业指导和信息咨询服务,在流动人口求职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加强流动人口的职业培训。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政策,建立多层次的培训机构,以满足流动人口不同层次的培训需求。加大职业培训经费的投入,使流动人口得到培训的机会并享受免费的培训。
其次,完善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权利保障缺失是流动人口缺乏安全感的症结所在,要制定和完善适合流动人口特点的社会保障政策和制度。合理安排农民工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住房保障等社会保障项目,逐步建立和完善以社会救助为基础,以社会保险为主体,以社会福利和住房保障为充充流动人口社会保障体系。
2、在社区服务层面上。城市社区是流动人口居住生活和社会交往的基本实体。流动人口如果对自己居住的社区具有认同感、归属感,那么他们的社会安全感随之增强。城市社区对流动人口以下几方面的服务,来增强流动人口的社区归属感和社会安全感。
首先,社区文化服务。丰富业余文化活动,使流动人口积极参与当地社会生活。通过功能整合和文化整合,开展对流动人口的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不断提高流动人口的文化素质,加强流动人口与城市居民的相互沟通与了解,促进社会融合。?流动人口的文化服务以城市社区为载体来开展,使流动人口教育置于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上,通过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对流动人口施以潜移默化的、多维的教育影响,增强他们的社区意识和凝聚力,以使他们在广阔的社会空间里提高自身的各方面素质,形成全方位的社会适应能力
其次,社会治安服务。促进流动人口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会同综治办、共青团组织深入开展流动人口“维护社会治安志愿者筑城行动”,支持、鼓励流动人口参与治安巡逻、看楼护院、调解纠纷等社区居民的自治活动,引导流动人口在参与社区管理中实现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和自我提高。
再次,社区社保服务。在国家还没有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城市流动人口社会保障体系的情况下,社区要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发挥社区针对性强的地域优势,通过以专业化的社区保障体系为基础,发挥社区居民的互助服务、广泛的志愿者服务、社区公共管理服务和社区自治组织的作用,通过社区医疗中心、社区就业信息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等社区机构向城市流动人口提供一些迫切需要的服务与保障,使流动人口基本享有同普通市民一样的生活、居住、子女教育方面的权利,为城市流动人口创造一个相对公平合理的良好社会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蔡小慎、王天崇,社区治理与城市流动人口管理[J].前沿,2005(1)
[2]张雷,论构建和谐社会视野的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J].辽宁警专学报,2008(7)
[3]王玉叶,流动人口社会安全需求现状与相关公共政策分析[J].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08(3)
[4]王彦,创建流动人口社保制度共同构建和谐社会[J].社会科学论坛,2008(2)
(作者单位: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关键词:流动人口;安全感;城市社区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0》指出,2009年中国流动人口数量达到2.11亿人。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农民为主体的流动人口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满足流动人口的社会安全感是实现流动人口与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在目前已有的研究中,人们更多的将流动人口作为社会安全感的消极因素去研究,在政策的安排上,更多的是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限制与约束,而对身处异乡的流动人口的社会安全感却鲜有关注。本文以广西柳州作为调查地,试图对流动人口的安全感进行调查分析研究,了解流动人口安全感需求现状,以期为满足流动人口的安全感提供有益的探索,也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有益的补充。
一、 相关概念与理解
(一)流动人口
人口流动本是人类社会正常的现象。本文的流动人口的概念与当前我国国情密切相关,我们认为他们是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经济发展不平衡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通常特指在没有改变原居住地户口的情况下,到户口所在地以外的地方从事务工、经商、社会服务等各种经济活动的人群。
衡量流动人口的尺度是流动涉及的空间及其持续的时间。在空间尺度上,可以按流动距离对流动人口进行分类,或按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形式──区域,将流动人口按不同等级区域进行划分,如省际、县际、乡际流动人口,还可以按农村、城市两大居住地系统区分为以城市和农村为流动目的地的各种流向的人口。在时间尺度上,可以按流动人口的出行规律分为定期和非定期流动人口。在定期流动人口中,又可根据当事人离开常住地在外居留时间的长短,划分为每日流动、季节性流动和周期性流动人口。
本研究调查的范围设定为15~60岁、离开户籍所在地6个月以上外出务工的农民工群体。调查地点是广西的柳州。
(二)安全感
理论界对安全感的概念表述有以下几种:(1)安全感即犯罪恐惧感。这种观点把安全感的感受对象限定在犯罪问题上。(2)安全感是公民对社会治安状况的主观感受和评价。安全感是公民在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生活中对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受到或可能受到侵害和保护程度的综合心态反应。这种观点把安全感的主体限定为公民。(3)安全感是人们对社会治安状况的信心、安全和自由。(4)安全感是潜在被害人的忧虑和关注。(5)安全感是公民对正常秩序和社会控制下降的一种反映。(6)安全感是团体归属感和自我归属感。安全感是人们对其生存环境的安全状态的认识和体验。(7)安全感是身体、心理危险的预感。这种观点纯粹是心理学上的安全感概念。
本文所说的安全感界定为人们基于特定时期的社会治安状况,而对公共安全、公共秩序及自身的人身、财产安全产生的信心、安全和自由。它反映了人们对社会治安的肯定程度及相应的生活态度。本文对流动人口的安全感主要关注人身财产安全、交往安全、职业安全等方面。
二、 流动人口社会安全感的现状
本次关于流动人口安全感的现状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60份,回收有效问卷260份,其中女性180人,占69%,男性80人,占31%;年龄在16-29岁的80人,占调查人数的31%,30-39岁120人,占调查人数的46%,40岁以上60人,占29%;有19%的被调查者“外出务工半年以下”,62%的被调查者“外出务工一年以上”; 65%的被调查者的工资在1000元以下,35%的工资收入在1000-2000元;从居住情况看,基本所有被调查者是租房。
在人身财产安全方面。主要从流动人口的安全评价、被害风险估计、反映安全感的行为等几方面,来评估他们对人身安全知否有足够的安全感。我们调查发现,有26.9%的被调查者反映本人或在外务工的家人朋友有没有遭遇过刑事侵害;晚间不敢单独出门的占被调查者的53.8%;身处异乡,有88.5%的人表示感到“很不安全” 或者“安全感下降”;有65.4%的人担心外出家中被偷。
在交往安全方面。主要从流动人口对社区安全感的评价、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的交往与相处状况等方面来评估他们的交往安全感。我们调查发现,有88.5%的被调查者反映他们居住的社区安全“一般”或者“很不安全”;流动人口中23.1%的人和本地城市居民“完全没有交往”,76.9%的人和本地城市居民“偶尔”有交往;88.5%的被调查者感觉和本地居民相处“不好”或者“关系一般”。
在职业安全方面。主要从流动人口劳动合同的签订、工作时间、社会保险、劳动安全教育等方面来评估。在劳动合同签订方面,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占被调查者的38.5%;有34.6%的流动人口的工作时间达到9 到12小时;在接受劳动安全教育方面,53.8%的被调查者没有接受过劳动安全教育;80.7%的被调查者没有购买任何种类的社会保险;96。2%的被调查者担心失业。
从以上的统计数据看来,流动人口的社会安全感不容乐观,流动人口的社会适应与社会安全感方面存在着改善与提升的迫切性:流动人口没有真正融人所居住的城市社区生活中,与当地城市居民的社会隔离程度较高,相当比例的流动人口没有归属感,没有人身财产安全感;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二元化,将同样生活在城市中的城市居民群体与流动人口隔离开来,流动人口的交往安全与职业安全感降低。
三、 建议
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流动人口对城市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繁荣了城市和农村的社会与经济,从根本上改变着中国长期存在的城乡社会经济二元结构状况,极大地推动了城市中乃至整个中国社会中的经济体制改革,在事实上重组了那里的社会经济结构”。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流动人口已经成为目前城市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社会结构。
1、公共政策层面上。流动人口公共政策在社会价值层面上至少应有社会公正、以人为本、消除排斥、公平对待、一视同仁等理念。公共政策的设计与安排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创造一个良好的将流动人口整合于城市社区的条件和政策环境,促进城市发展和每个人的自身发展。
首先,创造良好的就业政策环境。城镇的就业制度是流动人口面对的最基本就业环境,良好的就业环境是流动人口在城镇的稳定就业和获取合理收入的根本保障。为此,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力度监管《劳动法》的实施,规范企业的用工制度,保障流动人口劳动合同的签订、享受法定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加强流动人口的就业指导服务。目前,流动人口就业的规范性较差,相关部门对于流动人口就业的指导作用发挥的远远不够,各级政府应建立专门的机构为流动人口提供免费的就业指导和信息咨询服务,在流动人口求职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加强流动人口的职业培训。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政策,建立多层次的培训机构,以满足流动人口不同层次的培训需求。加大职业培训经费的投入,使流动人口得到培训的机会并享受免费的培训。
其次,完善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权利保障缺失是流动人口缺乏安全感的症结所在,要制定和完善适合流动人口特点的社会保障政策和制度。合理安排农民工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住房保障等社会保障项目,逐步建立和完善以社会救助为基础,以社会保险为主体,以社会福利和住房保障为充充流动人口社会保障体系。
2、在社区服务层面上。城市社区是流动人口居住生活和社会交往的基本实体。流动人口如果对自己居住的社区具有认同感、归属感,那么他们的社会安全感随之增强。城市社区对流动人口以下几方面的服务,来增强流动人口的社区归属感和社会安全感。
首先,社区文化服务。丰富业余文化活动,使流动人口积极参与当地社会生活。通过功能整合和文化整合,开展对流动人口的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不断提高流动人口的文化素质,加强流动人口与城市居民的相互沟通与了解,促进社会融合。?流动人口的文化服务以城市社区为载体来开展,使流动人口教育置于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上,通过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对流动人口施以潜移默化的、多维的教育影响,增强他们的社区意识和凝聚力,以使他们在广阔的社会空间里提高自身的各方面素质,形成全方位的社会适应能力
其次,社会治安服务。促进流动人口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会同综治办、共青团组织深入开展流动人口“维护社会治安志愿者筑城行动”,支持、鼓励流动人口参与治安巡逻、看楼护院、调解纠纷等社区居民的自治活动,引导流动人口在参与社区管理中实现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和自我提高。
再次,社区社保服务。在国家还没有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城市流动人口社会保障体系的情况下,社区要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发挥社区针对性强的地域优势,通过以专业化的社区保障体系为基础,发挥社区居民的互助服务、广泛的志愿者服务、社区公共管理服务和社区自治组织的作用,通过社区医疗中心、社区就业信息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等社区机构向城市流动人口提供一些迫切需要的服务与保障,使流动人口基本享有同普通市民一样的生活、居住、子女教育方面的权利,为城市流动人口创造一个相对公平合理的良好社会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蔡小慎、王天崇,社区治理与城市流动人口管理[J].前沿,2005(1)
[2]张雷,论构建和谐社会视野的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J].辽宁警专学报,2008(7)
[3]王玉叶,流动人口社会安全需求现状与相关公共政策分析[J].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08(3)
[4]王彦,创建流动人口社保制度共同构建和谐社会[J].社会科学论坛,2008(2)
(作者单位: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