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包袱”论使相声误入歧途

来源 :北京青年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qi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老先生打电话给我的一位同行朋友,说看了朋友一段新录制的相声《地理图》,其间,观众数次热烈鼓掌,场面火爆异常。同行朋友正自得意间,老先生大怒,曰:不对!这期间,只能让观众鼓三次掌……
  当前的相声界,唯“包袱论”甚嚣尘上。其实这包袱好坏是有一个根本的检验方法,而且包袱并不是相声的命根,故事才是。
  初学相声时,有一句话是被作为“定理”告之的。就是侯宝林大师曾经说过:包袱响了,不一定对,包袱不响,肯定不对。探讨包袱对错的时候,我们应该了解一下什么是好包袱,也就是,对的包袱。
  好包袱一定是机智的、有知识性、有趣味性、有内涵的、有文学修养、有共鸣的、有技术的。比如,侯耀文与石富宽先生的相声《小眼看世界》中的“我”, 用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在人家垃圾箱中找出没吃干净的虾,以此做为攻击人家的证据。这样的包袱,包含着生活的深刻感悟,包含着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同时,利用自身的学识修养加以艺术提炼,成就了脍炙人口的好包袱。还有,在相声《扒马褂》中“井刮风”,“温哏”《邻里之间》的“我”,理屈词穷之时学结巴……这类包袱,无不显示艺术家的机智和对相声技巧的熟知。
  记不清从什么时候,相声出现了以分钟计算包袱的情况。逐渐愈演愈烈,到近期,竟然有人说 XX人的相声,几十秒就有一个。我们试想,你在跟人讲话,不要说把人家逗乐,就是让人家听明白,这几十秒钟恐怕也是不够的吧,除非对方心智不够……相声之所以能够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种类站在艺术的大花园之中,必定有它独特魅力。幽默的语言,独特的视角,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说学逗唱四门功课,十三种技术手段。说到技术,不能不说我们翻包袱的技术手段。但凡有点相声知识的人都听说过,铺平垫稳,它是我们的技术手段。简单的说,就是把事件交代清楚。事都没听明白,你让人家乐什么呢?不铺平垫稳,包袱又从何而响呢。
  大家都说,包袱是相声的魂!没错,但我还要加一句,故事,是相声的命。命之不存,魂能安在?恩师曾经说过:包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故事。试想,一个百姓熟知的故事,我们用一个极其刁钻的角度,用怪诞经不住推敲的视角来阐述,那会怎么样!一定是个极其幽默,冲突强烈,情节引人的故事。在这个故事当中,好的包袱一定似井喷而出。如果,一个普通的故事、一个普通的角度、一个大众视角,包袱从何而来,只能靠外在手段弥补。外在手段再完美,也不过是炸酱面就咖啡。
  的确,随着时代的发展,压力的增加,观众接受力的提高,各种艺术形式借鉴相声都给我们相声带来不小冲击。观众继续用最少时间,释放压力。这就给我相声带来了一个课题。如何在最有效的时间内,给观众带去最大限度的欢乐。现在大家总在说,相声没有好作品,新相声太难。于是乎,用笑话罗列,把几个垫话集中在一个作品上,将传统相声加入一点现代流行语,更有甚者,将模仿秀,脱口秀一些不属于相声范畴的东西加入进来,所谓“改革”或者叫泛相声……殊不知,这然是唯包袱论的在作怪,这是对相声的一种毁灭性消费。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一些年轻演员不懂,一些演员害怕。其实,增加包袱密度,多元化的处理,引进兄弟姊妹艺术并没有错。但重要的是,不能脱离相声艺术的精髓,也就是“神”儿。只有弄清什么是相声的“神”儿,牢牢把握住相声的“神”儿,深入生活,细心挖掘,潜心研究,你就会知道包袱从何而来,好包袱怎么产生,在舞台上,你的心,就不虚了。因为——“神”儿在!
其他文献
在歌手中的一批人争当导师、上电视、增加曝光率的时候,还有这么一批人,因为没有热闹可看,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在我们以为他们已经夭折,快要遗忘他们的时候,他们却又冲出来,以全新的姿态告诉大家:我回来了。我依然歌唱。  许巍就是其中一个。  现在听许巍的歌,无须拿酒,只求一杯热茶。他已经不再绝望地唱着“我只有两天/我从没有把握 /一天用来出生 /一天用来死亡”,而是把自己置于自然之中,吟诵着“一曲终了
期刊
对于那些顽强而勇敢的人们来说,北极,远不止是地图上的一个结点、一个地理坐标。在经历原始时代、西北航线、征服极点、战略争夺之后,人们想进入这片巨大浮冰的中心地带,已经不需要九死一生的考验了。在巨大的“50 年胜利号 ”破冰船的动力驱动下,北极点的征途将不再艰辛。  2013年 7月 25日至 8月 7日,百余名中国极地探险爱好者有幸实现了自己心中的梦想,搭乘世界最新最先进的核动力破冰船“50年胜利号
期刊
2013年夏末,世界顶级奢华化妆品品牌法国娇兰为期11天的御廷兰花精品护肤展在北京赛特购物中心正式揭幕,开始其在北京的美妙体验之旅。我们精心领略源自法国娇兰的奢华与精致,亲身感受来自御廷兰花的传奇魅力。活动当天,重量级嘉宾——台湾彩妆天王Kevin凯文老师为我们分享了抗衰老的那些事。   Q《北京青年》周刊AKevin凯文老师  Q:您认为抗衰老的护理应该从几岁开始?  A:我觉得抗老其实不分年龄
期刊
董克平有很多身份:评论家、作家、吃货以及《舌尖上的中国》的美食顾问等等。但是无论如何,这些身份却都离不开一个“食”字。或许因此,很多人习惯把他称之为美食家,而董克平并不太喜欢这个称呼,他更愿意把自己当做一个“爱吃和喜欢琢磨吃”的人。  “走四方,吃四方”是董克平这些年忙着的事儿,饕餮之味自然也是没少遍尝,一些味道更是通过味蕾被深锁记忆之中。谈及对于美食最初的记忆,董克平说是自己上小学时,姥姥做的一
期刊
大人们不知道为什么贾斯汀·比伯那么红?一个漂亮孩子,唱着一些旋律朗朗上口的歌,竟然风靡了全世界。但是孩子们才不管大人,他们喜欢贾斯汀·比伯,可能是因为他的刘海儿很漂亮,或者喜欢他的笑容,而且他会真的在Twitter上回复自己的留言……  猜不透孩子们的心的福克斯公司,在1999年推出美国青少年选择奖(Teen Choice Award) ,用来表彰和奖励本年度在音乐、电影、体育、电视和流行领域取得
期刊
兼具奢华和舒适感的德国著名服装品牌Laurel于2013年8月23日强势入驻上海靜安嘉里中心,并展示最新的2013秋冬系列。本着“See · Feel · Love”的品牌宗旨,将女性化、色彩及奢华的舒适感以真切又充满爱的设计,为那些严谨、积极、自信的女性打造出属于她们的独特服装。新店开幕之际,BQ专访到Laurel首席设计师伊莉莎白·斯古瓦伊格(Elisabeth Schwaiger)畅谈Lau
期刊
分子料理的盛行,除了制造全新的烹饪手法外,更多地是去打破千年以来人们对于食材形态的认知,以及所坚守的美食哲学。或许是受到中庸这种中国普世价值观的影响,中餐的精髓与形态似乎在克制自己对于创新的激情。就像是师傅将厨艺传授给徒弟一样,即便菜品中会蕴藏着每个人的性格,但最终的呈现却是万变不离其宗。虽然,创意中餐只是少数厨师的游戏和艺术,然而正是这些少数,却在用自己的厨艺剥去浮夸,洗去乏味,雕琢并烹制出一道
期刊
约瑟夫·博伊斯的展览开幕那天恰逢央美开学。硕大的美术馆挤满了学生,大家不惜等待三个小时,只为能亲眼看看“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在研讨会上骄傲地说:“在中央美院,没有学生不知道博伊斯。”  从杜尚、博伊斯到接下来的安迪·沃霍尔,大师展来中国的次数越发频密,无疑博伊斯是最让普通中国观众陌生的一位,除了他那句名言:人人都是艺术家。展厅现场那些日常可见的唱片、纸袋,都要借助晦涩难
期刊
“我拍摄的时候时常不穿衣服,有时候穿一件 T恤,那是因为相机的带子会磨伤我的肩膀,除此之外,别无他物了。”摄影师乔克·斯腾格斯坦率地承认自己是一个天然主义者,天然主义者有时也被称为裸体主义者。  1976年,乔克前往加利福尼亚州拜访自己的哥哥,哥哥的一些朋友住在附近一个社区,那是一个嬉皮士居住的社区。乔克吃惊地发现,那儿没人穿衣服。“大家就像在进行蒸汽浴似的,一丝不挂,但是没有任何人显得羞愧。” 
期刊
嘉宾:李梅  国家心理咨询师,北京建筑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  这年头,都说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纱,男神也未必只能  落在“白富美”的手里。她暗恋他有些时日了,高大英俊,工作能力出众,人也幽默乐观友善,她总觉得自己并不是最出众的,他一定有女朋友了,后来发现,其实,他一直是单身,在朋友的鼓动下,她鼓起勇气创造机会和他在一起,工作联系加多,聚会中的沟通也增多,互相都有了好感。她觉得相处中,两人也蛮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