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脾痹为五脏痹之一,在风湿病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为常见痹病。收集研究历代医家论治脾痹的经验,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出脾痹的病因病机(虚、邪、瘀)和证治方案[辨证分为3候5型:邪实候(湿热内蕴证),正虚候(脾气虚弱证、脾肾两虚证),痰瘀候(气滞血瘀证、痰湿痹阻证)],应用于临床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脾痹;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五脏痹;风湿病(痹病);三级痹病;证治;规范化;虚邪瘀
脾痹多由肌痹[1]日久不愈,脾胃气虚,复感外邪,内舍于脾所致。肌痹若见脘腹胀满、呕恶清冷痰涎者为脾痹[2]。脾痹为五脏痹之一[3],是风湿病的三级痹病[4-5],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脾痹一名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痹论篇》曰:“脾痹者,四肢解堕,发咳呕汁,上为大塞。”对于本病病因病机,《素问·四时逆从论篇》从六经经气盛衰的角度,提出太阴经脉的经气不足,亦可发生脾痹。后世医家多宗《黄帝内经》之观点。唐·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指出,本病的症状为“不欲食,留腹中,或上或下,烦闷,得食辄呕欲吐,已即胀满不消,噫腥臭发热,四肢肿而苦下体重,不能自胜”,又指出“咳满腹痛,气逆唾涕白者,脾痹也”,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提出用补脾汤以治之。王焘《外台秘要》记载有大黄芪酒和五膈丸治疗本病。唐代以后,众多医家对脾痹的描述也与《黄帝内经》所述一致。宋代《圣济总录》详细列出治疗脾痹的黄芪丸、白术汤、大半夏汤、风隐汤等各种方剂的主治及药物组成,为后世辨治本病提供了丰富的依据。此外,还提出通过饮食疗法进行治疗。元·朱震亨《丹溪手镜》中创造性地提出情志不畅可导致脾痹。清·秦之桢《症因脉治》认为:“脾痹即肌痹。”并提出本病的发生多与饮食不节,饥饱失度,导致“脾气受损,失其健运”有关;根据不同病因,辨证采用四君子汤、保和丸等经方治疗。费伯雄《医醇賸义》采用安贞汤治疗。
西医学的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长期服用抗风湿病药物后的胃肠道反应等可出现脾痹表现。
1 脾痹的病因病机
1.1 感受外邪 肌痹患者,日久不愈,复感外邪,内舍于脾,发为脾痹;或长夏季节,湿热侵袭,或湿邪直犯脾脏,脾喜燥恶湿,湿邪困脾,脾失健运,四肢肌肉和络脉痹阻、失养,发为脾痹。如《素问·痹论篇》曰:“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宋代《圣济总录》则明确指出:“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是为脾痹。”
1.2 情志不畅 肌痹患者,郁怒伤肝,肝郁乘脾,或思虑伤脾,脾失健运,气机郁滞,肌肤痹而不仁,发为脾痹;或情志不遂,肝失疏泄,气机不畅,血行瘀滞,气滞血瘀,外瘀肌腠,内瘀脾胃,运化失常,发为脾痹。如《丹溪手镜》曰:“忧思者,肌肉濡渍,痹而不仁,饮食不化,肠胃胀满。”
1.3 饮食不节 肌痹患者,过食膏粱厚味,碍脾伤胃,致谷不化精,运化失常,痰浊内生,阻滞经络,营卫运行不畅,瘀阻肌络发为脾痹。如《素问·痹论篇》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症因脉治》曰:“脾痹之因,脾为胃行津液,权主磨化,若饮食过多,饥饱失节,则脾气受损,失其健运,而脾痹之症作矣。”
1.4 脾虚气弱 肌痹日久,脾虚气弱,或素体脾虚,或禀赋不足,外邪乘虚入侵,邪阻困脾,肌络久痹,渐至邪深损脾,发为脾痹;或脾肾两虚,气血不足,脾失健运,肌肉失养,发为脾痹。如《素问·四时刺逆从论篇》曰:“太阴有余病肉痹寒中;不足病脾痹。”清·罗美《内经博议》曰:“脾痹者,本脏不足,不能散精,反上壅于肺,故发咳;上焦不通故呕汁,甚则痞塞为大塞也。”“营卫之气不行以致肌绝,则痹聚在脾。”
综上所述,脾痹多由肌痹日久发展而成,其病因为感受外邪、情志不畅、饮食不节、脾虚气弱等,但总不外“虚、邪、瘀”[6]三类。即虚为脾胃亏虚,邪为感受外邪(湿邪为主,兼风、寒、热等邪),痰瘀为痰浊瘀血(为饮食不节、情志不畅所致)。其主要病机为脾虚失运,气血痹阻。病性为本虚标实。标实者多为湿热、寒湿、气滞、痰瘀等;本虚者多为脾肾两虚。本病病位主要在脾脏,可涉及肌肉,与胃、肝、肾等臟腑关系密切。
2 诊断要点
四季皆可发病,病情加重多见于长夏;本病始以肌肉疼痛、乏力多见,局部有皮色改变、肌肤肿胀或肌肉萎缩等;可见四肢酸痛,后累及其他部位肌肉,或见肌力明显减退,或患肢肌痿软;继见纳差、呕汁、发咳、大便不实、四肢懈怠,甚有肌萎不用等。病程长短不一,短可数周,长可达数年。以四肢解堕,肌肉疼痛、无力、萎缩、不仁,脘痞腹胀,发咳呕汁,饮食不下、恶心呕吐痰涎等为诊断要点。
3 脾痹的辨证论治
本病辨证主要辨虚实:实证病程相对较短,可见皮色改变,肢体疼痛,活动不利或见舌胖有齿痕,或舌质瘀暗;虚证病程较长,肢体活动明显障碍,肌肉疼痛无力,甚则萎缩不用,舌淡,脉象多细濡,常伴全身脾虚之症,如食纳欠佳或呕汁,或咳,或大便溏泻等;脾痹久之,病变弥散多脏受损,亦可出现危重之象,如嗝食、昏厥等。
本病的治疗以健脾通络为原则。由于病因各异,当首辨虚实。实者则以祛邪为主,虚者当以扶正为先。再据寒、热、痰、瘀不同之邪,气、血、阴、阳的虚损情况,采用不同的治法,如清热除湿、疏肝理气、健脾化痰、益气健脾、温补脾肾等。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注意健脾益气。脾痹重证,病情危笃,需采用中西医结合等多法救治。本病按“虚邪瘀”辨证可分为3候5型。
3.1 邪实候 湿热内蕴证:肌痛体困,脘痞呕恶,身热不扬,肢体抬举无力,四肢沉重,汗出黏滞,食欲不振,胸脘痞闷,小便色黄,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以肌痛体困,脘痞呕恶,身热不扬为本证辨证要点。
分析:湿性黏滞重着,壅滞经络则肌痛体困,肢体抬举无力,四肢沉重;湿热不能外散,故汗出黏滞,身热不扬;湿热困脾,故食欲不振,胸脘痞闷;湿热下注,故小便色黄;舌红,苔黄腻,脉濡数为湿热内蕴之象。 治法:清热除湿,健脾通络。
方药:二妙散(《丹溪心法》)加味。方用黄柏、土茯苓、苦参清热除湿;生薏苡仁、苍术、白术、威灵仙、羌活、独活通利经络;鸡血藤养血活血通络。全方共奏清热除湿、健脾通络之功。
3.2 正虚候
3.2.1 脾气虚弱证 肌肉萎缩,气短乏力,腹满纳差,形体渐瘦,骨节疼痛,缠綿难愈,大便不实,舌边齿痕,苔薄,脉细弱。以肌肉萎缩,气短乏力,腹满纳差为本证辨证要点。
分析:脾主肌肉,脾虚气血生化不足,肌肉失养,则形体渐瘦,肌肉萎缩,气短乏力;久病正虚,肌络失养,骨节失荣,则骨节疼痛,缠绵不愈;脾虚失运,故腹满纳差,大便不实;舌边齿痕,苔薄,脉细弱为脾气虚弱之象。
治法:健脾养胃,益气通络。
方药:异功散(《小儿药证直诀》)加味。方用党参、白术健脾益气,补中燥湿;茯苓甘淡平渗湿健脾;陈皮行气补而不滞;鸡血藤养血调血通肌络;甘草甘缓和中,健脾养胃;炒薏苡仁健脾和中渗湿。全方共奏健脾养胃、益气通络之功。
3.2.2 脾肾两虚证 肌肉酸痛,腹胀纳呆,肢冷便溏,四肢怠惰,肌肉麻木,或骨节变形,肌肉萎缩,舌淡,苔白,脉沉细。以肌肉酸痛,腹胀纳呆,肢冷便溏为本证辨证要点。
分析:脾肾两虚,肾阳虚失于温煦,寒从内生,则见肢冷便溏;脾虚失运,则腹胀纳呆;脾之精微不足,肌肉失养,则肌肉酸痛,四肢怠惰,肌肉麻木,甚至肌肉萎缩;肾主骨,脾肾两虚,骨节失养,则骨节变形;舌淡,苔白,脉沉细为脾肾两虚之象。
治法:温肾补脾,益气养血。
方药:金匮肾气丸(《金匮要略》)加减。方用熟地黄、制首乌、山茱萸及血肉有情之品鹿角胶、阿胶大补阴血;淡附片、巴戟天温补命火,补阳于养阴血之中;党参、山药培补中州;当归、鸡血藤养血活络;少佐砂仁、陈皮理气醒脾。全方共奏温肾补脾、益气养血之功。
3.3 痰瘀候
3.3.1 气滞血瘀证 肌肤刺痛,脘腹胀满,纳少,大便不调,女子经行腹痛或月经不调,舌质瘀黯,苔薄,脉弦涩。以肌肤刺痛,脘腹胀满为本证辨证要点。
分析:瘀血留着四肢肌肤,则肌肤刺痛;气滞血行不畅,故见女子经行腹痛,月经不调;肝郁乘脾,或思虑伤脾,脾失健运,故脘腹胀满,纳少,大便不调。舌质瘀黯,苔薄,脉弦涩为气滞血瘀之象。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方药:金铃子散(《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合复元活血汤(《医学发明》)加减。方用金铃子、柴胡疏肝理气;当归、桃仁、红花、炮山甲、延胡索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之功。
3.3.2 痰湿痹阻证 肌肤顽麻,四肢沉困,脘闷呕恶,形体丰腴,沉重而痛,或咳嗽多痰,纳呆,舌胖,苔腻,脉滑。以肌肤顽麻,四肢沉困,脘闷呕恶为本证辨证要点。
分析:脾为生痰之源,肥人多痰浊,或素喜恣食膏粱厚味,痰浊内生,痹阻经络则肌肤顽麻,四肢沉困,沉重而痛;痰湿困脾,运化失司,则脘闷呕恶,纳呆;咳嗽多痰,舌胖,苔腻,脉滑均为痰湿痹阻之象。
治法:健脾渗湿,化痰通络。
方药: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方用茯苓健脾渗湿,半夏燥湿化痰,橘红顺气化痰,当归、川芎养血活血,鸡血藤、桃仁、红花化瘀通络,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健脾渗湿、化痰通络之功。
此外,脾痹重症出现四肢软瘫,伴胸闷如窒,或呼吸微弱,或心慌肢冷汗出,或呕血、便血,病多长久渐见加重,脉微欲绝的表现时,可采取分调五脏、对症治疗的方法,辨别所损脏腑、气血阴阳之虚损情况,因证施治,随证变通。凡有呼吸困难,可配合低流量给氧;心慌、心悸可投补心气口服液或滋心阴口服液等;见有呕血、便血可以白及粉加水调成糊状内服,每次10 g,如出血量多应中西医结合救治为要。
4 病案举例
患者,男,38岁,1993年10月20日就诊。以上肢肌肉萎缩加重2个月,四肢怠惰2年余为主诉。患者肌肉麻木不仁,松弛无力,肌肉萎缩右上肢尤甚。病始于过劳后,上肢痛及肩背,渐有肌萎麻木,纳呆,吞咽不适,便溏,舌淡白,脉沉弱。曾服中药治疗未愈,发现肌肉萎缩后诊断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求诊于此。西医诊断: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中医诊断:脾痹(脾肾两虚型)。用自拟生肌养荣汤治之,处方:熟地黄15 g、制首乌15 g、怀山药12 g、阿胶(烊化)9 g、鹿角胶(烊化)9 g、山萸肉9 g、淡附片(先煎)9 g、肉桂5 g、巴戟天9 g、潞党参9 g、全当归9 g、鸡血藤9 g、砂仁6 g、广陈皮9 g、炙马钱子粉(随汤送下)0.6 g。随病情变化增减药物,配合适当的功能锻炼,经治2个月余,病情大有好转[7]。
按语:本案为李济仁教授医案,西医诊断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中医属脾痹,为正虚候脾肾两虚证,故治疗以温肾补脾、益气养血为法。方用淡附片、肉桂、巴戟天温补肾阳,熟地黄、制首乌、山茱萸、鹿角胶、阿胶大补阴血,上药共用补阳于养阴血之中。党参、山药、砂仁、陈皮健脾益气,当归、鸡血藤活血化瘀,配合制马钱子通络止痛。总之,本方用血肉有情之品大补阴血,求阳于阴血之上,配合健脾益气之品,以大补脾肾之虚,扶正为主,兼活血化瘀通络,同时附片、肉桂又可温阳兼散寒邪。炙马钱子粉意在增强肌肉收缩力,剂量每日应小于0.6 g。本方符合虚邪瘀病机和辨证,故取得良效。
5 脾痹的预防与护理
罹患肌痹时,坚持积极治疗,防止肌痹入深,内传于脾,而成脾痹。忌食生冷,保护脾胃功能。脾痹已成时,坚持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注意配合功能锻炼,畅情志,宜食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食品,避风寒暑湿[7]。
6 结 语
脾痹是按五脏组织分类的痹病,为五脏痹之一。脾痹病位主要在脾脏,可涉及肌肉,与肝、肾、胃等脏腑关系密切。脾痹多由肌痹日久发展而成,其发病因素为感受外邪、情志不畅、饮食不节、脾虚气弱等,但总不外“虚、邪、瘀”三类。即虚为脾胃亏虚,邪为感受外邪(湿邪为主,兼风、寒、热等邪),瘀为痰浊瘀血(为饮食不节、情志不畅所致)。其主要病机为脾虚失运,气血痹阻。病性为本虚标实,标实者多为湿热、寒湿、气滞、痰瘀等,本虚者多为脾肾两虚。治疗以“虚邪瘀”为纲进行辨证,以健脾通络为原则。正虚候当以扶正为先,治宜温补脾肾,健脾养胃;邪实候治以祛邪为主,治宜散寒祛湿、清热利湿;痰瘀候治以通络为主,治宜活血化瘀、化痰通络等。在治疗过程中还应注意健脾益气。凡出现肌肉萎缩软弱不用者,病程多长久,治疗上应采用内外合治法;慢性恢复阶段一定要配合自主功能锻炼。脾痹重症,病情危笃,需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救治内竭之脏。本病早期正气不虚者易治,已虚者难愈。未及其他脏者预后较好,累及多脏则预后不良。因此,脾痹应当早期及时、积极治疗,以防病邪深入。准确辨证,对症用药,可以配合针灸、理疗等进行综合治疗,以尽快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满意,刘红艳,陈传榜,等.肌痹的证治[J].风湿病与关节炎,2020,9(9):53-55,80.
[2] 李满意,娄玉钤.脾痹的源流及相关历史文献复习[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5,4(2):60-66.
[3] 李满意,娄玉钤.五脏痹的源流[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5):36-42.
[4] 娄玉钤,李满意.风湿病的二级病名及其相互关系探讨[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12):53-57,64.
[5] 娄玉钤.中医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26-130.
[6] 娄玉钤,娄高峰,娄多峰,等.基于“虚邪瘀”理论的风湿病学科体系建立及相关研究[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2,1(1):10-15.
[7] 路志正,焦树德.实用中医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416-424.
收稿日期:2020-11-15;修回日期:2020-12-10
【关键词】 脾痹;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五脏痹;风湿病(痹病);三级痹病;证治;规范化;虚邪瘀
脾痹多由肌痹[1]日久不愈,脾胃气虚,复感外邪,内舍于脾所致。肌痹若见脘腹胀满、呕恶清冷痰涎者为脾痹[2]。脾痹为五脏痹之一[3],是风湿病的三级痹病[4-5],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脾痹一名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痹论篇》曰:“脾痹者,四肢解堕,发咳呕汁,上为大塞。”对于本病病因病机,《素问·四时逆从论篇》从六经经气盛衰的角度,提出太阴经脉的经气不足,亦可发生脾痹。后世医家多宗《黄帝内经》之观点。唐·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指出,本病的症状为“不欲食,留腹中,或上或下,烦闷,得食辄呕欲吐,已即胀满不消,噫腥臭发热,四肢肿而苦下体重,不能自胜”,又指出“咳满腹痛,气逆唾涕白者,脾痹也”,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提出用补脾汤以治之。王焘《外台秘要》记载有大黄芪酒和五膈丸治疗本病。唐代以后,众多医家对脾痹的描述也与《黄帝内经》所述一致。宋代《圣济总录》详细列出治疗脾痹的黄芪丸、白术汤、大半夏汤、风隐汤等各种方剂的主治及药物组成,为后世辨治本病提供了丰富的依据。此外,还提出通过饮食疗法进行治疗。元·朱震亨《丹溪手镜》中创造性地提出情志不畅可导致脾痹。清·秦之桢《症因脉治》认为:“脾痹即肌痹。”并提出本病的发生多与饮食不节,饥饱失度,导致“脾气受损,失其健运”有关;根据不同病因,辨证采用四君子汤、保和丸等经方治疗。费伯雄《医醇賸义》采用安贞汤治疗。
西医学的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长期服用抗风湿病药物后的胃肠道反应等可出现脾痹表现。
1 脾痹的病因病机
1.1 感受外邪 肌痹患者,日久不愈,复感外邪,内舍于脾,发为脾痹;或长夏季节,湿热侵袭,或湿邪直犯脾脏,脾喜燥恶湿,湿邪困脾,脾失健运,四肢肌肉和络脉痹阻、失养,发为脾痹。如《素问·痹论篇》曰:“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宋代《圣济总录》则明确指出:“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是为脾痹。”
1.2 情志不畅 肌痹患者,郁怒伤肝,肝郁乘脾,或思虑伤脾,脾失健运,气机郁滞,肌肤痹而不仁,发为脾痹;或情志不遂,肝失疏泄,气机不畅,血行瘀滞,气滞血瘀,外瘀肌腠,内瘀脾胃,运化失常,发为脾痹。如《丹溪手镜》曰:“忧思者,肌肉濡渍,痹而不仁,饮食不化,肠胃胀满。”
1.3 饮食不节 肌痹患者,过食膏粱厚味,碍脾伤胃,致谷不化精,运化失常,痰浊内生,阻滞经络,营卫运行不畅,瘀阻肌络发为脾痹。如《素问·痹论篇》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症因脉治》曰:“脾痹之因,脾为胃行津液,权主磨化,若饮食过多,饥饱失节,则脾气受损,失其健运,而脾痹之症作矣。”
1.4 脾虚气弱 肌痹日久,脾虚气弱,或素体脾虚,或禀赋不足,外邪乘虚入侵,邪阻困脾,肌络久痹,渐至邪深损脾,发为脾痹;或脾肾两虚,气血不足,脾失健运,肌肉失养,发为脾痹。如《素问·四时刺逆从论篇》曰:“太阴有余病肉痹寒中;不足病脾痹。”清·罗美《内经博议》曰:“脾痹者,本脏不足,不能散精,反上壅于肺,故发咳;上焦不通故呕汁,甚则痞塞为大塞也。”“营卫之气不行以致肌绝,则痹聚在脾。”
综上所述,脾痹多由肌痹日久发展而成,其病因为感受外邪、情志不畅、饮食不节、脾虚气弱等,但总不外“虚、邪、瘀”[6]三类。即虚为脾胃亏虚,邪为感受外邪(湿邪为主,兼风、寒、热等邪),痰瘀为痰浊瘀血(为饮食不节、情志不畅所致)。其主要病机为脾虚失运,气血痹阻。病性为本虚标实。标实者多为湿热、寒湿、气滞、痰瘀等;本虚者多为脾肾两虚。本病病位主要在脾脏,可涉及肌肉,与胃、肝、肾等臟腑关系密切。
2 诊断要点
四季皆可发病,病情加重多见于长夏;本病始以肌肉疼痛、乏力多见,局部有皮色改变、肌肤肿胀或肌肉萎缩等;可见四肢酸痛,后累及其他部位肌肉,或见肌力明显减退,或患肢肌痿软;继见纳差、呕汁、发咳、大便不实、四肢懈怠,甚有肌萎不用等。病程长短不一,短可数周,长可达数年。以四肢解堕,肌肉疼痛、无力、萎缩、不仁,脘痞腹胀,发咳呕汁,饮食不下、恶心呕吐痰涎等为诊断要点。
3 脾痹的辨证论治
本病辨证主要辨虚实:实证病程相对较短,可见皮色改变,肢体疼痛,活动不利或见舌胖有齿痕,或舌质瘀暗;虚证病程较长,肢体活动明显障碍,肌肉疼痛无力,甚则萎缩不用,舌淡,脉象多细濡,常伴全身脾虚之症,如食纳欠佳或呕汁,或咳,或大便溏泻等;脾痹久之,病变弥散多脏受损,亦可出现危重之象,如嗝食、昏厥等。
本病的治疗以健脾通络为原则。由于病因各异,当首辨虚实。实者则以祛邪为主,虚者当以扶正为先。再据寒、热、痰、瘀不同之邪,气、血、阴、阳的虚损情况,采用不同的治法,如清热除湿、疏肝理气、健脾化痰、益气健脾、温补脾肾等。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注意健脾益气。脾痹重证,病情危笃,需采用中西医结合等多法救治。本病按“虚邪瘀”辨证可分为3候5型。
3.1 邪实候 湿热内蕴证:肌痛体困,脘痞呕恶,身热不扬,肢体抬举无力,四肢沉重,汗出黏滞,食欲不振,胸脘痞闷,小便色黄,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以肌痛体困,脘痞呕恶,身热不扬为本证辨证要点。
分析:湿性黏滞重着,壅滞经络则肌痛体困,肢体抬举无力,四肢沉重;湿热不能外散,故汗出黏滞,身热不扬;湿热困脾,故食欲不振,胸脘痞闷;湿热下注,故小便色黄;舌红,苔黄腻,脉濡数为湿热内蕴之象。 治法:清热除湿,健脾通络。
方药:二妙散(《丹溪心法》)加味。方用黄柏、土茯苓、苦参清热除湿;生薏苡仁、苍术、白术、威灵仙、羌活、独活通利经络;鸡血藤养血活血通络。全方共奏清热除湿、健脾通络之功。
3.2 正虚候
3.2.1 脾气虚弱证 肌肉萎缩,气短乏力,腹满纳差,形体渐瘦,骨节疼痛,缠綿难愈,大便不实,舌边齿痕,苔薄,脉细弱。以肌肉萎缩,气短乏力,腹满纳差为本证辨证要点。
分析:脾主肌肉,脾虚气血生化不足,肌肉失养,则形体渐瘦,肌肉萎缩,气短乏力;久病正虚,肌络失养,骨节失荣,则骨节疼痛,缠绵不愈;脾虚失运,故腹满纳差,大便不实;舌边齿痕,苔薄,脉细弱为脾气虚弱之象。
治法:健脾养胃,益气通络。
方药:异功散(《小儿药证直诀》)加味。方用党参、白术健脾益气,补中燥湿;茯苓甘淡平渗湿健脾;陈皮行气补而不滞;鸡血藤养血调血通肌络;甘草甘缓和中,健脾养胃;炒薏苡仁健脾和中渗湿。全方共奏健脾养胃、益气通络之功。
3.2.2 脾肾两虚证 肌肉酸痛,腹胀纳呆,肢冷便溏,四肢怠惰,肌肉麻木,或骨节变形,肌肉萎缩,舌淡,苔白,脉沉细。以肌肉酸痛,腹胀纳呆,肢冷便溏为本证辨证要点。
分析:脾肾两虚,肾阳虚失于温煦,寒从内生,则见肢冷便溏;脾虚失运,则腹胀纳呆;脾之精微不足,肌肉失养,则肌肉酸痛,四肢怠惰,肌肉麻木,甚至肌肉萎缩;肾主骨,脾肾两虚,骨节失养,则骨节变形;舌淡,苔白,脉沉细为脾肾两虚之象。
治法:温肾补脾,益气养血。
方药:金匮肾气丸(《金匮要略》)加减。方用熟地黄、制首乌、山茱萸及血肉有情之品鹿角胶、阿胶大补阴血;淡附片、巴戟天温补命火,补阳于养阴血之中;党参、山药培补中州;当归、鸡血藤养血活络;少佐砂仁、陈皮理气醒脾。全方共奏温肾补脾、益气养血之功。
3.3 痰瘀候
3.3.1 气滞血瘀证 肌肤刺痛,脘腹胀满,纳少,大便不调,女子经行腹痛或月经不调,舌质瘀黯,苔薄,脉弦涩。以肌肤刺痛,脘腹胀满为本证辨证要点。
分析:瘀血留着四肢肌肤,则肌肤刺痛;气滞血行不畅,故见女子经行腹痛,月经不调;肝郁乘脾,或思虑伤脾,脾失健运,故脘腹胀满,纳少,大便不调。舌质瘀黯,苔薄,脉弦涩为气滞血瘀之象。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方药:金铃子散(《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合复元活血汤(《医学发明》)加减。方用金铃子、柴胡疏肝理气;当归、桃仁、红花、炮山甲、延胡索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之功。
3.3.2 痰湿痹阻证 肌肤顽麻,四肢沉困,脘闷呕恶,形体丰腴,沉重而痛,或咳嗽多痰,纳呆,舌胖,苔腻,脉滑。以肌肤顽麻,四肢沉困,脘闷呕恶为本证辨证要点。
分析:脾为生痰之源,肥人多痰浊,或素喜恣食膏粱厚味,痰浊内生,痹阻经络则肌肤顽麻,四肢沉困,沉重而痛;痰湿困脾,运化失司,则脘闷呕恶,纳呆;咳嗽多痰,舌胖,苔腻,脉滑均为痰湿痹阻之象。
治法:健脾渗湿,化痰通络。
方药: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方用茯苓健脾渗湿,半夏燥湿化痰,橘红顺气化痰,当归、川芎养血活血,鸡血藤、桃仁、红花化瘀通络,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健脾渗湿、化痰通络之功。
此外,脾痹重症出现四肢软瘫,伴胸闷如窒,或呼吸微弱,或心慌肢冷汗出,或呕血、便血,病多长久渐见加重,脉微欲绝的表现时,可采取分调五脏、对症治疗的方法,辨别所损脏腑、气血阴阳之虚损情况,因证施治,随证变通。凡有呼吸困难,可配合低流量给氧;心慌、心悸可投补心气口服液或滋心阴口服液等;见有呕血、便血可以白及粉加水调成糊状内服,每次10 g,如出血量多应中西医结合救治为要。
4 病案举例
患者,男,38岁,1993年10月20日就诊。以上肢肌肉萎缩加重2个月,四肢怠惰2年余为主诉。患者肌肉麻木不仁,松弛无力,肌肉萎缩右上肢尤甚。病始于过劳后,上肢痛及肩背,渐有肌萎麻木,纳呆,吞咽不适,便溏,舌淡白,脉沉弱。曾服中药治疗未愈,发现肌肉萎缩后诊断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求诊于此。西医诊断: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中医诊断:脾痹(脾肾两虚型)。用自拟生肌养荣汤治之,处方:熟地黄15 g、制首乌15 g、怀山药12 g、阿胶(烊化)9 g、鹿角胶(烊化)9 g、山萸肉9 g、淡附片(先煎)9 g、肉桂5 g、巴戟天9 g、潞党参9 g、全当归9 g、鸡血藤9 g、砂仁6 g、广陈皮9 g、炙马钱子粉(随汤送下)0.6 g。随病情变化增减药物,配合适当的功能锻炼,经治2个月余,病情大有好转[7]。
按语:本案为李济仁教授医案,西医诊断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中医属脾痹,为正虚候脾肾两虚证,故治疗以温肾补脾、益气养血为法。方用淡附片、肉桂、巴戟天温补肾阳,熟地黄、制首乌、山茱萸、鹿角胶、阿胶大补阴血,上药共用补阳于养阴血之中。党参、山药、砂仁、陈皮健脾益气,当归、鸡血藤活血化瘀,配合制马钱子通络止痛。总之,本方用血肉有情之品大补阴血,求阳于阴血之上,配合健脾益气之品,以大补脾肾之虚,扶正为主,兼活血化瘀通络,同时附片、肉桂又可温阳兼散寒邪。炙马钱子粉意在增强肌肉收缩力,剂量每日应小于0.6 g。本方符合虚邪瘀病机和辨证,故取得良效。
5 脾痹的预防与护理
罹患肌痹时,坚持积极治疗,防止肌痹入深,内传于脾,而成脾痹。忌食生冷,保护脾胃功能。脾痹已成时,坚持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注意配合功能锻炼,畅情志,宜食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食品,避风寒暑湿[7]。
6 结 语
脾痹是按五脏组织分类的痹病,为五脏痹之一。脾痹病位主要在脾脏,可涉及肌肉,与肝、肾、胃等脏腑关系密切。脾痹多由肌痹日久发展而成,其发病因素为感受外邪、情志不畅、饮食不节、脾虚气弱等,但总不外“虚、邪、瘀”三类。即虚为脾胃亏虚,邪为感受外邪(湿邪为主,兼风、寒、热等邪),瘀为痰浊瘀血(为饮食不节、情志不畅所致)。其主要病机为脾虚失运,气血痹阻。病性为本虚标实,标实者多为湿热、寒湿、气滞、痰瘀等,本虚者多为脾肾两虚。治疗以“虚邪瘀”为纲进行辨证,以健脾通络为原则。正虚候当以扶正为先,治宜温补脾肾,健脾养胃;邪实候治以祛邪为主,治宜散寒祛湿、清热利湿;痰瘀候治以通络为主,治宜活血化瘀、化痰通络等。在治疗过程中还应注意健脾益气。凡出现肌肉萎缩软弱不用者,病程多长久,治疗上应采用内外合治法;慢性恢复阶段一定要配合自主功能锻炼。脾痹重症,病情危笃,需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救治内竭之脏。本病早期正气不虚者易治,已虚者难愈。未及其他脏者预后较好,累及多脏则预后不良。因此,脾痹应当早期及时、积极治疗,以防病邪深入。准确辨证,对症用药,可以配合针灸、理疗等进行综合治疗,以尽快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满意,刘红艳,陈传榜,等.肌痹的证治[J].风湿病与关节炎,2020,9(9):53-55,80.
[2] 李满意,娄玉钤.脾痹的源流及相关历史文献复习[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5,4(2):60-66.
[3] 李满意,娄玉钤.五脏痹的源流[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5):36-42.
[4] 娄玉钤,李满意.风湿病的二级病名及其相互关系探讨[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12):53-57,64.
[5] 娄玉钤.中医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26-130.
[6] 娄玉钤,娄高峰,娄多峰,等.基于“虚邪瘀”理论的风湿病学科体系建立及相关研究[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2,1(1):10-15.
[7] 路志正,焦树德.实用中医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416-424.
收稿日期:2020-11-15;修回日期: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