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对脊髓损伤小鼠的神经修复作用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538923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黄芪对脊髓损伤(SCI)小鼠的神经修复作用。

方法

采用自由落体击打法制作SCI小鼠模型,随机将术后小鼠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不予治疗,术后腹腔注射适量生理盐水,黄芪治疗组术后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小鼠术后3 d麻醉处死,用干湿称重法测定出脊髓含水量,二氢乙锭(HEt)染色测定脊髓活性氧(ROS)的积累,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试剂盒检测损伤脊髓附近区域的凋亡细胞数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检测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细胞介素(IL)的表达量,术后7、14、21、28 d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价损伤小鼠的运动功能,糖水偏嗜实验检测小鼠的抑郁状况,斜面实验评价小鼠的后肢力量,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成熟神经元标志物神经元核性蛋白(NeuN)和脊髓白质标志物髓鞘碱性蛋白(MBP)的表达量。

结果

(1)黄芪治疗组脊髓含水量(67.67±3.34)和对照组(83.33±1.91)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78,P<0.01)。(2)对照组(2 051.67±38.05)比较黄芪治疗组ROS荧光强度(1 520.00±71.88)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37,P<0.01)。(3)黄芪治疗组细胞凋亡数量[(67.67±3.43)个]和对照组[(79.34±2.53)个]比较数量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40,P<0.05)。(4)黄芪治疗组抑炎因子IL-10表达量(1 084.33±59.97) 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747.67±34.65) pg/ml,而治疗组促炎因子TNF-α的表达量(834.50±29.71) 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1 033.00±46.86)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8,P<0.01)。(5)脊髓损伤第7、14、21、28天,BMS评分的结果表明,相对于对照组[(1.13±2.50)、(1.75±2.38)、(2.13±2.80)、(3.00±2.63)分],黄芪治疗组评分[(2.50±1.38)、(3.00±1.25)、(3.75±1.63)、(4.50±1.50)分]升高。(6)损伤第21天,斜面放置实验结果显示治疗组斜面度数[(54.75±8.34)°]高于对照组[(41.50±13.25)°]。(7)脊髓损伤第21天,糖水偏嗜实验表明黄芪治疗组糖水偏嗜度[(64.67±1.43)%]和对照组[(50.17±2.2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5,P<0.01)。(8)比较对照组[(31.00±1.95)个],治疗组[(51.17±2.40)个]的NeuN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黄芪治疗组[(43.33±1.91)%]的脊髓白质面积明显多于对照组[(29.00±2.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10,P<0.01)。

结论

黄芪对脊髓损伤小鼠存在神经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ZNF593在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与对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分析ZNF593在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胶质瘤细胞U251转染ZNF593短发夹RNA(shZNF593)和shRNA对照(shCtrl),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ZNF593敲减后细胞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
目的观察微小RNA(miRNA,miR)-145通过调节锌指蛋白转录因子5(KLF5)对甲状腺乳头状癌K1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TargetScan和PicTar对人甲状腺乳头状癌K1细胞株的miR-145靶基因进行预测,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R-145对靶基因的直接调控。应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转染miR-145模拟物及miR-145模拟物同时过表达KLF5的甲状
目的探讨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Ep-GBM)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0例Ep-GBM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病理及影像特征进行归纳总结。结果Ep-GBM患者发病年龄为(43.2±19.7)岁,年龄范围4~70岁。影像学上可见明显强化及坏死灶,约40.0%患者合并嚢变;灌注加权成像呈高灌注表现,波谱分析提示肿瘤区域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峰下降,胆碱(Ch
目的观察微小RNA(miRNA,miR)-542-3p在脑胶质瘤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肿瘤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33例脑胶质瘤患者肿瘤组织及29例颅脑外伤患者正常脑组织中miR-542-3p的表达水平;合成miR-542-3p mimics及无关序列(miR-542-3p NC),并采用Lipofectamine 2000分别将miR-542
目的探讨3.0T MR动态增强(DCE-MRI)半定量、定量分析和弥散加权成像(DWI)对腮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分析文昌市人民医院心胸甲乳外科收治的腮腺肿瘤患者56例;收集整理所有患者的临床、病理、DCE-MRI及DWI资料。对各肿块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定量参数值(Ktrans、Kep、ve)、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高位肛周脓肿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衍化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D-ECGF)表达的影响。方法对40例高位肛周脓肿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0例。研究组行肛周脓肿内口封闭+VSD技术,对照组行肛周脓肿传统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术后从患者的疼痛、肛门功能、愈合及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及复发率等方面对两组患者加以比较,并检测不同时间
目的观察盐诱导激酶1(SIK1)对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调控作用。方法将SIK1模拟物转染胰腺癌细胞株HPAC、BxPC3和PANC-1,48 h后,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SIK1的表达,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SIK1对细胞增殖的作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SIK1在胰腺癌HPAC、BxPC3和
目的观察改良的无血清培养基对体外贴壁培养的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生物学表型的影响,探讨以无血清培养基为基础的培养方案用于贴壁细胞培养的可行性。方法培养人和大鼠多种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株,分为无血清培养基组(DOBA)和有血清培养基组(D10),无血清培养基以等体积杜尔伯科改良伊格尔(DMEM)高糖和减血清(Opti-MEM)培养基为基础,加入2% B-27和1%非必需氨基酸,有血清培养基用DMEM培养基
目的探讨室壁瘤相关室性心动过速的解剖基质的电生理特点。方法左侧开胸小切口冠脉结扎法建立猪心肌梗死后室壁瘤的疾病模型,使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同时在左心室心内膜-心室外膜行基质标测,记录并分析异常电位,定位室速的解剖基质。结果16只实验猪建模6周后10只伴典型室壁瘤形成,7只可诱发室壁瘤相关室速。心内膜和心外膜平均获取的标测点数分别为(319±45)个和(358±52)个。心内膜和心外膜低电压区面积分
目的观察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SIRT1/PGC1α)信号通路在白藜芦醇对紫杉醇诱发神经痛的影响。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体重180~200 g),取鞘内置管成功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n=10):正常对照组(C组),紫杉醇组(P组),白藜芦醇组(R组),白藜芦醇+紫杉醇组(R+P组),EX-527(SIRT1抑制剂)+白藜芦醇+紫杉醇组(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