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现在数学课计算教学中,它不仅要求计算正确、迅速,更突出计算方法是否合理、简便,灵活,注重口算、笔算、估算等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使用各种计算方法的实践中逐步提高计算能力。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并不高,相反,由于计算错误而导致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失去了学习数学兴趣。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呢?
【关键词】 小学生 计算正确率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9-156-01
一、要掌握基础知识,才能提高计算正确率
要使学生会算,首先必须明确怎样算,即考虑这道题是什么数学概念,运算性质等。因此,充分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前提。比如,学生在计算30-30÷5=?时,不假思索就直接得30-30÷5=0,错误的原因是学生对于混合运算法则没有掌握。教学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混合运算法则是什么?使学生明确: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接下去,再让学生做类似题目:如24-24÷8=?75+25×4=?只有明确了算理,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此类题型的基本方法。
二、加强练习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关键
为促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技能,加强练习也是必要的。但对于练习的设计,要注意科学性,讲究实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也探索了一些方法:
1.加强口算训练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是小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又是训练思维敏捷性的良好手段。教学实践证明,一个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和速度的高低,与他口算能力的强弱是成正比的。因此,我们必须扎扎实实地加强口算训练,引导学生理解口算的算理,牢记一些常用数据,如:25×4=100,125×8=1000。每天坚持练习几分钟,持之以恒。并推广到:0.25×4=1,0.125×8=1,2.5×0.4=1等,这样在以后的简便计算时就能迎刃而解。
2.注重对比训练
对于容易混淆的计算问题,或者为突出新知识的特征,一般在复习课中,相应安排对比练习。如:204÷6=?2.04÷6=?让学生通过练习对比帮助沟通与辨析,从而更好地掌握整数除法和小数除法新的区别、特点和规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鉴别能力,克服学生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使学生养成认真看题,仔细解题的良好习惯。
3.重视错题分析
学生计算出现了错误,就一定要引导学生认真分析计算错误的原因,寻找错误的根源,及时改正过来。如:100÷25×4=?对于:“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的法则”中,有的学生错误地理解成“没有加减,就算乘除”,即错成“先算乘再算除”,所以出现100÷25×4=1的错误。教师要讲清楚“只有乘除法的算式里,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的算理。然后组织学生一起观察、思考、分析、交流,归类,有针对性地反复练习,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才能保证提高计算正确率
小学生的观察能力还不是很成熟,观察的方法还需要继续完善,我们除了让学生练习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
1.小学生感知事物的特点是笼统、粗糙的,他们对事物的感知缺乏整体性,在看题、读题、审题、以及抄题的时候,有时观察不仔细,因而获得的表象就是模糊的,这时感知的错误就使信息失真,致使学生把题目中的数字、符号抄错。如把“100”写成“10”,把“2.8”写成“28”把“-”写成“+”,抄上一行串到下一行等。
因此在计算教学中,我们也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使学生乐于计算,从而不断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比如,可以采取游戏、比赛等多种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计算能力
2.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比如,学生正在解答计算题时,当老师说“大家写字要工整,不要涂改太多”,就会使学生的注意力被分散,导致计算错误。另外由于他们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暂,常常顾此失彼,丢三落四,所以,容易发生抄错数字,写错符号等错误。
计算本身是比较枯燥乏味的,有的学生便会产生抵触情绪。教学中,我们可以给学生介绍中外数学家的故事。通过介绍数学家刻苦学习的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数学,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增强学生学习的毅力,培養勤奋学习的良好品质
3.在计算中,学生往往用习惯的方法去解答性质完全不同的题目,从而出现错误。比如,学生已习惯整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再去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时,有的学生往往忘了把小数点对齐再计算,这是受整数加减法末尾对齐这一法则的影响,从而产生不必要的错误。
所以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保证。在教学中尽量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平时及时对做错的计算题,让学生把错误的题目写在笔记本上,并在笔记本上做出判断并进行正确解题,如此归类,从而起到预防作用。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还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仔细分析学生的个性差异,及时纠正错误,有效防止错误,并持之以恒地做好教学工作,那就一定会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成绩。
【关键词】 小学生 计算正确率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9-156-01
一、要掌握基础知识,才能提高计算正确率
要使学生会算,首先必须明确怎样算,即考虑这道题是什么数学概念,运算性质等。因此,充分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前提。比如,学生在计算30-30÷5=?时,不假思索就直接得30-30÷5=0,错误的原因是学生对于混合运算法则没有掌握。教学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混合运算法则是什么?使学生明确: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接下去,再让学生做类似题目:如24-24÷8=?75+25×4=?只有明确了算理,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此类题型的基本方法。
二、加强练习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关键
为促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技能,加强练习也是必要的。但对于练习的设计,要注意科学性,讲究实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也探索了一些方法:
1.加强口算训练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是小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又是训练思维敏捷性的良好手段。教学实践证明,一个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和速度的高低,与他口算能力的强弱是成正比的。因此,我们必须扎扎实实地加强口算训练,引导学生理解口算的算理,牢记一些常用数据,如:25×4=100,125×8=1000。每天坚持练习几分钟,持之以恒。并推广到:0.25×4=1,0.125×8=1,2.5×0.4=1等,这样在以后的简便计算时就能迎刃而解。
2.注重对比训练
对于容易混淆的计算问题,或者为突出新知识的特征,一般在复习课中,相应安排对比练习。如:204÷6=?2.04÷6=?让学生通过练习对比帮助沟通与辨析,从而更好地掌握整数除法和小数除法新的区别、特点和规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鉴别能力,克服学生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使学生养成认真看题,仔细解题的良好习惯。
3.重视错题分析
学生计算出现了错误,就一定要引导学生认真分析计算错误的原因,寻找错误的根源,及时改正过来。如:100÷25×4=?对于:“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的法则”中,有的学生错误地理解成“没有加减,就算乘除”,即错成“先算乘再算除”,所以出现100÷25×4=1的错误。教师要讲清楚“只有乘除法的算式里,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的算理。然后组织学生一起观察、思考、分析、交流,归类,有针对性地反复练习,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才能保证提高计算正确率
小学生的观察能力还不是很成熟,观察的方法还需要继续完善,我们除了让学生练习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
1.小学生感知事物的特点是笼统、粗糙的,他们对事物的感知缺乏整体性,在看题、读题、审题、以及抄题的时候,有时观察不仔细,因而获得的表象就是模糊的,这时感知的错误就使信息失真,致使学生把题目中的数字、符号抄错。如把“100”写成“10”,把“2.8”写成“28”把“-”写成“+”,抄上一行串到下一行等。
因此在计算教学中,我们也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使学生乐于计算,从而不断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比如,可以采取游戏、比赛等多种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计算能力
2.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比如,学生正在解答计算题时,当老师说“大家写字要工整,不要涂改太多”,就会使学生的注意力被分散,导致计算错误。另外由于他们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暂,常常顾此失彼,丢三落四,所以,容易发生抄错数字,写错符号等错误。
计算本身是比较枯燥乏味的,有的学生便会产生抵触情绪。教学中,我们可以给学生介绍中外数学家的故事。通过介绍数学家刻苦学习的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数学,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增强学生学习的毅力,培養勤奋学习的良好品质
3.在计算中,学生往往用习惯的方法去解答性质完全不同的题目,从而出现错误。比如,学生已习惯整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再去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时,有的学生往往忘了把小数点对齐再计算,这是受整数加减法末尾对齐这一法则的影响,从而产生不必要的错误。
所以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保证。在教学中尽量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平时及时对做错的计算题,让学生把错误的题目写在笔记本上,并在笔记本上做出判断并进行正确解题,如此归类,从而起到预防作用。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还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仔细分析学生的个性差异,及时纠正错误,有效防止错误,并持之以恒地做好教学工作,那就一定会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