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促教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____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2014年广东省教育厅举办“高职院校中国舞技能技巧大赛”以来,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舞蹈专业连续在4届的中国舞技能技巧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分获省级一、二、三等奖和教育部颁发的三等奖的好成绩。作为指导老师,近几年我一直在思考我们高职院校舞蹈专业在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中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本文就我这几年参加这项比赛后的感触和对中国古典舞和民间舞几门核心课程的教学探索做一总结。
  【关键词】以赛促教;舞蹈专业;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J613.3 【文献标识码】A
  一、中国古典舞定义
  大赛中提到了“中国古典舞技能技巧”,何为“中国舞古典舞”?王次炤教授在《艺术学基础知识》中说到:“古典舞专指各民族中长期流传至今的具有典范意义的优秀舞蹈作品,是历代舞人在本民族传统舞蹈的基础上不断提炼、加工、创造后逐渐形成的,具有自成体系的美学原则,鲜明独特的风格和特色,完整的表现手法和严谨的训练方法,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舞蹈艺术中具有代表性意义。”
  二、古典舞系示范要求及经验总结
  在大赛中,由北京舞蹈学院古典舞系示范并推出的示范教材,要求我们每一位选手完成。教材中涉及到艺术专业技能(中国舞表演)高职组基本功训练课(女班)教材,提到“本堂课目的在于通过短句、组合的形式,考察选手踢腿、控制、旋转、翻身及跳跃类教材的变化运用能力,以及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对技术技巧的准确性、身法韵律的语言性等方面的掌握,考察在民族审美范畴内中国舞的艺术表现力。”示范教材包括了11个古典舞训练组合,包含了古典舞基训中最具训练价值的内容。如何才能在课堂上解决这些组合,让学生掌握每一个组合的训练目的及要领?朱清渊在“能力训练”中强调了几个方面:“一,课堂自始如终贯穿重心稳定的要求,使地面、地上、空间的各种舞姿有了稳定和控制基础;二,处理好勾绷、开关,挺卧等能力训练之间的关系,让身体沿着健美、修长的需要发展;三,在旋转上,解决在直立、仰胸、拧倾的舞姿中的平衡及适应能力;四,加强腿部各关节肌肉韧带的力量,提高弹跳中的爆发力与韧性的诸方面的能力;五,以踝关节能力的提高来减轻四头肌的负担,既避免大腿部分过分增粗,又提高了弹跳力和爆发力;六,进行以腰为轴心的含、腆、冲、靠、拧、涮腰等能力练习,增强颈背胸腰各部的表现力。
  针对大赛给出的11个训练组合,我找了些教学方法与大家分享:第一个组合“行进的踢前旁后腿组合”:踢腿是幅度训练的主要手段,也是“轻下身”训练重要步骤,解决腿的松弛与爆发力。第二个组合“倒踢紫金冠组合”:紫金冠是后腿上舞姿上变化的姿态,是着重训练大腿根和胸腰的一个动作。后腿的大腿根尽量由膝盖带着上抬,小腿应高于大腿,小腿与托掌和胸腰及头顶形成一个两头翘的,向斜后上方圈起来的椭圆形。主力腿的胯要提上去,脚要踩实。第三个组合“控制组合”:控制是下肢基本能力训练的重要部分,是最基本和主要的能力训练,前腿控制:收胯立腰,主力腿向下推踩结实,大腿根向上挺拔,直膝。两腿同时从髋关节处外旋,动力退在收胯的基础上直膝绷脚。旁腿与前腿要求相同外,动力腿要求基本相同外,动力腿更要注意把大腿后侧放下来,尽量打开到正旁方向。后腿除与前腿要求基本相同外,主力腿的重心应根据动力退向后方向伸出而调整。动力退一边的后背与动力腿的内侧肌群形成向前和向后两个方向的延伸。第四个组合“掖转组合”:上步掖转的准备位是侧方向的,当往转的方向准备上步时,就形成肩、胯、脚朝着转的方向,经过半蹲前伸腿的过程,通过迈移重心形成掖转,上步迈移重心靠主力腿半蹲主动推送。在形成转的时候,肩与胯四个点和一个面(身体的正面)一定要对着上步的方向。第五个组合“端腿转组合”:端腿是跨蹁腿必经的位置,又是为跨蹁腿、跨腿转、反跨腿转、大跃步、盘腿跳等动作做准备的一个重要动作,跨腿转先要练好跨片腿,经跨片腿掖腿转,跨掖空中转,片腿翻身,这些都是古典舞典型的技巧。第六个组合“快翻身组合”:翻身是中国古典舞独有的又具有民族特性的技巧,组合中出现了踏步翻身和点步翻身还有刺翻身等动作。踏步翻身是所有翻身技巧中首先开法儿的,通过它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翻身的基本规律和方法。第七个组合“舞姿小跳组合”:射雁小跳是立身射雁舞姿上的小跳,小跳跳到空中时要求头.眼跟着顺风旗上边的手看出,头是水平面的方位变化,双起时两腿并拢,人在空中要“挂”住,落地拧腰和手要及时到位。单起单落射雁小跳要求连续单腿推地跳时腰要提住,动力腿的膝盖要与腰一起控制住。第八个组合“舞姿中跳组合”:各种舞姿中跳是各种舞姿小跳上发展的纵线教材,跳落前旁后腿,双起单落,它们与这三个姿态上的小跳是相同的要求,在这三个姿态的中跳训练中,跳落后腿练习得更多。第九个组合“大跳组合”:凌空跃是空中有“抛弧线”的大跳它由快速擦前腿,提胯,推胯,推登后腿而产生的胯在腾空过程中的移动重心,双手由身前(手心向上)平分打开到两侧旁撑开,起到帮助腰背挺拔、结实的作用。注意迈移重心,前腿在空中停住,主力腿从半脚掌上推地向前迈移成后腿上的半蹲,这种方法是训练迈移落地过程中胯的抛弧线意识,以及落地后正确的重心意识。第十个组合“大射雁接变身跳”:错步大射雁是上身快速横拧的大跳,需要爆发起法儿的方法,它在腾空的瞬间手和上身要快速横拧拎手到位,因此,必須一触即发才能快速完成空中的舞姿要求,头是方位变化。第十一个组合“摆腿跳”:主干动作是凌空跃摆腿跳。以上组合是国赛技能技巧必须完成的内容,我们要努力按要求做好这些组合。
  三、中国舞剧剧目展示
  在省赛国赛中第二个部分是剧目展示,完成中国舞剧目作品,可以是中国古典舞和中国民族民间舞剧目的展示 。大赛规定的剧目的要求是历届桃李杯或荷花杯获奖作品的学习,剧目的选择要有:(1)健康性,应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2)规范性;(3)经典性,前辈留下来的久演不衰,久经考验的剧目应传给学生,让学生领受其中奥妙;(4)学术性,是有目标、有计划的一种自觉活动;(5)训练性,符合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同基本功的进度紧密配合,与课堂训练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剧目的表演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中国舞基本功及身法韵律,要在观众面前展示自己的风采,需要深厚的表演能力和情感的把控能力,所以,选择好剧目后要认真的揣摩作品的每一个动作和细节,呼吸和韵律及情感的起伏要我们指导老师去花很多心思去扣动作,去引导孩子的情感的运用,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四、即兴编导与知识问答
  大赛第三大板块规定的是即兴编导与知识问答。即兴舞是在舞蹈者无准备的情况下,用舞蹈动作直接在现场反映所听到的音乐或音响,迅速勾勒出所捕捉到的音乐形象和意境。因为是无准备起舞,所以即兴舞应当是一种自娱性的舞蹈。即兴舞的训练有助于提高编导对音乐的敏感度,提高编导创作思维上的应变能力;培养编导的创作欲望和激情,启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五、对原有课程进行的中国古典舞基训和技术技巧课的内容改革
  (一)舞蹈基本功训练课程改革是艺术职业院校舞蹈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以赛促教来结合课程改革,舞蹈基本功训练课程改革是理清艺术职业教育舞蹈专业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通过这几年“中国舞技能技巧大赛”我们了解到了中国古典舞及中国民族民间舞系统训练体系以及编导课的侧重点,所以,从大一第一学期开始就要进入系统的古典舞基训及技术技巧课和各个民间舞的教学。在大二的课程中加入即兴编舞、民族民间音乐舞蹈作品赏析等课程,以便于解决学生的基本功技能技巧和编导手法及扩展学生舞蹈知识掌握面的积累。艺术职业教育舞蹈基本功训练课程内容设置,要以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学体系为核心,吸收芭蕾舞与现代舞和其他门类有关身体训练的有效方法与途径,结合自身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和学生特点,研发有效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身体能量与素质进行全方位储备与开发。专业课程设置要注重培养实用有效的能力和多角度灵活自如运用的能力,更要在此基础上建立專业舞蹈艺术审美取向和对专业舞蹈品质的追求,面对社会对各类舞蹈专业人才多层次的需求状况,落实到高职层次舞蹈基本功训练课程内容的整理,要本着科学性、实效性和综合性的宗旨,对本门课程内在功能进行整合与重构。
  (二)艺术职业教育舞蹈基本功训练课程改革为艺术职业院校舞蹈专业人才培养提效保质
  对于高职层次舞蹈生源来说,基本功训练课程的首要任务是对舞蹈所需的身体能力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与训练,课程能力目标以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学体系教学体系为核心,吸收芭蕾与现代舞和其他门类的资源为重点。高职层次舞蹈基本功训练课程能力目标内容一定要选择这些优质资源,从学情出发,从实践出发,从岗位需求出发,对各风格舞种的训练体系全面研究与深度分析,并进行融通与重构。
  六、总结
  对于艺术职业教育舞蹈基本功训练课程的改革方式与内容,我们仍需要在今后教学实践中进行长期的探索与深究。从整体来看,艺术职业教育基本功训练课经过改革与梳理,使舞蹈科学理论与专业实践教学得到了充实与融合,大幅度提升了舞蹈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因此,舞蹈基本功训练课程改革是艺术职业院校舞蹈专业建设发展的有益探索。为舞蹈科学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融合,为夯实舞蹈专业基础能力,为扩宽就业能力方向,更为大众文化艺术市场人才的专业品质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孙天路.中国舞编导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曹可环(1982-),女,汉族,湖北宜昌,本科,副教授,研究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
其他文献
【摘要】永济博物馆藏《栖岩寺地藏菩萨与十王像》木雕版画,记述了明万历十年(1582)栖岩寺启建水陆道场的因果、仪轨及讽诵的佛经,是研究该寺在明万历时期发展的珍贵实物资料。栖岩寺现存的佛教木雕版画反映了明嘉靖蒲州地震后重建栖岩寺原下寺的佛理发展,彼时寺院规模骤减,正处于汉地佛教与该寺自身发展的衰落时期。  【关键词】永济市博物馆;佛教版画;明万历年;栖岩寺  【中图分类号】G264 【文献标识码】A
【摘要】美术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体系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具有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和审美品位的现代公民,美术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教育。加强义务教育美术学科的建设,重视义务教育《美术》学科的发展,是未来美术教育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已经开始重视并逐步落实这一教育政策。  【关键词】义务教育;美术教育;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二十世纪初,近代中国文化界的卓越先驱蔡元培先生就提
【摘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枫香染是传统的防染印花工艺之一,布依族枫香染的发源地贵州省惠水县的技艺发展最有代表性。发现其现存的机遇与挑战,探究枫香染独特的传承历史轨迹,探寻枫香染传承与发展的良好对策,使不同角色的成员承担起责任和义务,才能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之火代代相传。  【关键词】布依族枫香染技艺;传承方式;民族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一、布依族枫香染的现状  (一)学
【摘要】信息技术与内容的变化,推动了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发展,让世界上各个国家加强文化保护有了更有效手段。我国要注重发挥出现代技术的作用,为传统非遗文化项目提供有力保护,加快文化的发展。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深入探索与分析,尤其是要注重引入数字化保护方法。本文首先简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发展的现状,并提出了如何更好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发挥出数字化保护措施的作用。  【
【摘要】本文主要以安顺地戏面具的艺术特色为研究对象,以刘官乡地戏面具为主线,对地戏面具由明清至当代进行纵向的对比研究,得出这些面具在表现手法和用色方面的异同。文章除了对地戏面具的造型、色彩等艺术手法对比研究以外,还进一步详细分析了地戏面具的装饰纹样,通过分析、比较得出各时期地戏面具艺术特色的异同。  【关键词】刘官乡;地戏面具;艺术  【中图分类号】J613.3 【文献标识码】A  一、第一节:刘
【摘要】新时期以来,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在文学发展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在题材选择上,以历史题材居多。当然,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中也会凸显出独特的民族元素,民族文化和民族元素是这一时期文学作品的鲜明特色。新时期以来,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历史叙事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造诣,并且具有较高的文学研究价值。因而,本文将对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历史叙事进
【摘要】本文在“健康中国”的背景下,以曲靖市X社区青春健康项目为例,积极探索构建青春健康教育与服务机制的媒介手段,促使青春健康项目良性循环与和谐发展,进而达到提升青年人性与生殖健康水平的目标,多部门联合共建适合本土化的、满足社会化需求的青春健康教育与服务新路子。  【关键词】健康中国;青春健康教育与服务;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战略部署制定的《“健
【摘要】新课程改革多次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求基础教育课堂突出有效性教学。小学音乐对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主要对将丁笛教学引入小学音乐课堂的策略进行研究,提出一系列措施,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丁笛教学;小学音乐;策略  【中图分类号】J632.1 【文献标识码】A  “丁笛”,顾名思义,是因乐器本身的形状象形于
【摘要】傩,滋生于万物有灵观对史前先民精神信仰和生产生活的全面覆盖。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累积形成了囊括傩仪、傩礼、傩俗等元素的庞大文化体系。傩戏脱胎于傩仪,是傩仪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孕育出的高级艺术形式,是正统仪轨的戏剧化展演。湖南湘西苗族地区傩戏盛行,是还傩愿仪式的重要内容,也是现存最具生命力的傩文化载体之一,与傩仪神圣严肃的初始本质不同,当今傩戏呈现出明显的世俗娱乐化趋势。  【关键词】湘西苗族;
【摘要】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有些少数民族生活在我国西部偏远地区,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这种局面也直接导致了其在教育方面存在明显的短板。同时,落后的教育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两者便形成了一个闭塞的循环。而想要打破这种局面,必然要找到一个突破口。发展教育事业是帮助民族地区摆脱落后现状的重要手段,其中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有着重要地位,语文是民族地区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性语言,也是今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