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才兼备,做“四有”好老师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qing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师像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给我们传授丰富的知识。”这是我从小就知道教师的伟大,用得最多对老师的比喻句。所以从读小学起就对老师这个职业就有一种崇拜和追求,从小的理想就定格“做老师”这个目标。现在目标已经实现了,我现在是一个从教有 “老师像辛勤的园丁,栽种祖国的花朵。20来年的小学高级教师了,但怎样做一个与时俱进优秀的老师呢?有所感。
  一、有仁爱之心。热爱教育事业,关心爱护学生。
  教师对事业的热爱就是通过倾注在对学生的热爱上,因为爱,自己才乐意去做,我已经把教师的职业比作“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了,一名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学生,才会把教育当作自己一生的事业来经营,才会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才会用心来和学生交朋友,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的学习是潜意识的、自觉的、主动的、快乐的、高效的,这些学习的态度存在于学生对老师的喜欢和爱,可是学生对老师喜欢的前提要的是老师对学生的信任,关心,用心,耐心,平等和尊重,尽可能缩短教师与学生在空间和心理上的距离,教师更要准确地认识学生、把握学生、亲近学生,师生心理相通、感情相融,学生也会”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理”,这样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喻我现在班有个叫胡海祥(化名)等两三个学生,上课不听讲、搞小动作、走过位置,有时候我会想,要不要做“惩一儆百”呢。如果這样子师生都会产生一种对敌的状态了,学生对老师就会产生一种恐惧的心理,心不定那来用心学习,所以我常以他们来举例子,把他们的注意力拉回到课堂上,总是给他们更多的发言,多鼓励重表扬。凭借自己的语言、行为和情绪,潜移默化地感染他们,促使他们更喜欢我上课,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所以说爱是彼此营造的。
  二、有道德情操。为人师表,树立榜样。
  师德的好坏从大的方面来说影响整个社会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从小的方面来说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需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要以自身的“言”为同学之师,“行”为同学之范,言传身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以身作则,不令则行。在学生的眼中,教师是一个完美的人,是一个值得可信的人,是一个值得可敬的人。你的言谈举止都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记得有一年我上三年级一个班,班里卫生很差,黑板也经常忘记擦,一开始我还是叫值日生补上做好,但是效果不明显,还时不时有这种现象出现。有一次我不叫任何同学做,我什么也没说,自己一个人不声不响地走上讲台将黑板擦干净,然后走下讲台摆正学生歪歪扭扭的桌子,弯腰拾起随处可见的纸屑放进垃圾桶,又摆好清洁工具,最后微笑地说:“老师最喜欢现在这样的教室了”。第二次出现了我照样做一遍,我记得我就做两次,后来,班里从来没有脏乱差这种现象的了。我暗地里欢喜,这可能我是乐于奉献,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得出来的结果。
  三、有扎实学识。有先进思想,不断学习,勤奋进取。
  我们都听过这样一句话:“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就要一有桶水”。当今的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各种新知识、新理论层出不穷,如果不学习,必将落后于潮流。这就要求教师在不断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的前提下,不断学习,不仅使自己拥有的“一桶水”更应拥有源源不断流动的像大江大河一样的“活水”。做一名好老师,必须具备扎实的学识,努力提升自身的学识魅力,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绵延不绝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和自身的专业成长。基于此,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坚持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努力钻研业务知识,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同时努力学习使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做到与时俱进。比如:现在我区“创均”已通过国家验收,所有教学设备设施得到的完善,教学设备已进入现代化,电教化,如果教师再不学习,就会被时代设备设施等高科技教学工具淘汰,教学何谈直观教学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班班通教学资源走进了课堂,它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多侧面展示教学内容,且画面逼真、色彩鲜艳、文字清晰,化虚为实,变静为动,使深奥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而且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学习环境的保证,使学生能够进行自主体验、轻松愉快的学习。所以现代化合格教师必须做到与时俱进,直正做到“学高为师”。
  四、有理想信念。有向往有追求。
  理想、信念是统帅人们灵魂的精神支柱。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师德修养的内在动力,又做人的浩然正气。“育人造士,为国之本”,三尺讲台维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每一个教师都负载着民族的希望,都应该把自己的理想信念融入到现实的教学工作之中。科学家巴斯德说过:“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确实,只有那些具有崇高教育理想和远大抱负,并能艰苦奋斗、脚踏实地工作的教师,才能享受到事业成功的喜悦。做教师是我从小的理想,做个优秀教师是我一生的信念。 理想是人们以一定的理论和现实为依据,对未来美好目标的向往和追求;信念则是人们在最某种理想的长期追求实践中形成的坚定不移的精神状态,它是知、情、意、行等心理要素的有机结合。一个有理想信念的好老师,心中一定装着国家和民族。在中国教育史上,那些被人们赞颂、在历史上铭刻下印记的先贤,无一例外都是把自己的教书育人事业与国家、民族的奋斗目标、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作一名有理想信念的党员老师,必须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实现中国梦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同时,作为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要为学生把好人生的第一关,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只有这样,才能为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培养有理想有信念的合格人才,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大输送源源不断的生力军。
  总来说为师者,我们应该做到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履行教师的神圣职责,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热爱学生,为人师表;追求真理,崇尚科学;依法执教,教书育人;勤勉敬业,严谨治学;团结协作,乐于奉献;终身学习,勇于创新;做学生的良师益友,铸教师的高尚人格;淡泊名利,廉洁从教,为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一切。
其他文献
摘要: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渗透在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以及社团活动等完整的生活当中,而不能与学生的生活相脱离。小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渠道是多样的,学生的社团活动也是一个重要渠道。  关键词:小学生社团活动;核心价值观  一、重视校园建设,在思想上发挥环境的熏陶作用  学校应将学生社团活动纳入学校整体教育计划和教育发展规划当中加以考虑,支持社团活动可持续展开。学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以来,要求我国的教育水平逐渐提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的传统文化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必须要加强保护和传承。因此,就需要从小对我国的学生加强文化的培养。语文学科作为传统文化培养的重要基础学科,和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息息相关。本文就小学四年级的语文学科教学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在小学语四年级语文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探讨如何进行创新教育教学。 
期刊
摘要:本文中的提升小学中段数学教学有效性,重点从提升课堂教学以及学生自主学习力进行着力,并在此过程中分别运用实践教学法、生活化教学法以及合作教学法,从而为学生创设具有开放性、包容性以及自主性的数学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获得感,增强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中段数学;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教学的重点集中在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效率,并不注重给与
期刊
摘要:培养学生对学习科目的学习情感是每个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都应放在首位的教学目标,只有使学生真正地热爱学科学习、喜爱学科学习,学生才能在主观意识的作用下投入更多的专注力于学科学习之中。因此,创设兴趣课堂应该是小学语文教师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第一步,教师应该基于这一目标做好教学策略的研究工作。  关键词:学习情感;兴趣课堂;小学语文  随着教学改革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关注于学生主观学习态度的兴趣课堂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与德育是相辅相成的。要实现这一教学目的,就必须落实思想教育,即依据学科的特点,通过语文知识教学、语文能力训练等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关键词:渗透;小学;语文课堂  在各科教学中,语文德育的实际效果往往超过其他学科,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德育创新的研究与实践,在渗透中讲究艺术性和操作性。使德育工作与语文教学改革同步协调发展,让德育之花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绽放。  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发展,当前教育环境下的教学方法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针对与古诗词这一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活动的展开,也可以应用目前主流的情境教学法发挥学生学习古诗词的主观能动性。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当具体分析古诗词教学内容,以合理的情境教学法优化小学语文的古诗词教学效果,让学生爱上古诗词,提升学生的内在文化气质。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直观情境;问题
期刊
摘要: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教育部,2012)要求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对小学高年段的英语语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升英语语篇教学的有效性迫在眉睫。作为语言的教授者,我们如果要提高一堂阅读课的有效性,就得从根本上认识一堂阅读课,即要从语言知识受众的角度出发,将一堂阅读课看成是一个语言输入—语言吸收—语言输出的完整过程。而串联起一节阅读
期刊
摘要:为提高小学生体能,为帮助小学生拥有健康体魄,让小学生在田径运动中磨炼意志的同时也能引发学生对体育经纪活动的兴趣,教师需要改进体育课堂的教学模式。仅仅只是将田径运动引入课堂是不够的,还需要依据小学生现阶段的性格特点,使田径运动的教学方式充满趣味性,充分调动小学生的锻炼热情和学习积极性,并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本文在自身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小学生的特性,融合趣味田径运动的优势,将应用策
期刊
摘要: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将“幼儿本位”的概念牢牢地建立起来,将它极力渗透到我们活动的每一个细节和领域中去,这是幼儿园微课程开发的前提和基础。在活动中我们需要尊重幼儿已有的经验、尊重他们的差异性、承认他们共有的和独特的个性并允许这些在课程实施中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本文以微课程《蚕宝宝》为研究载体,对微课程生发过程中幼儿的兴趣、环境、材料以及教师的支持与提升作为研究,以期捕捉到活动开展中的每一个生长点
期刊
摘要:在儿童立场下的音乐课程实践中,何为“本体性”?顾名思义,音乐本体即音乐自身,可以泛指音乐作品,音乐乐谱,或者音乐作品的音响,可以是指构成音乐作品的基本要素,例如力度、速度、音色、节奏、节拍、旋律、调式以及和声伴奏等等,也可以是指构成音乐作品,形成某种音乐风格或表现特点的内在规律。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本体性;策略  纵观现在的音乐课堂,在如今的音乐教学中,音乐对于一些综合类以及人文内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