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钟嵘在《诗品·序》中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文学作品是伴着生命的感发而孕育发生的,所冀望的是传递出一种感发的力量。但在赏读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削减了对作品中感发生命的直接传述和发挥,因而再读《故都的秋》,我想从体悟作品的感发力量入手,由心及物、由物及心,经由感发而一同进入作者北国之秋那种清、静、悲凉的意境中。
那是怎样的一种“清”“静”?
“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北国秋日的“清”是什么?是向院而坐,抬望眼那高远、澄清、湛蓝、清朗的天空;是盘旋青天之中辽远、悠扬、婉转、杳渺的驯鸽飞声。什么是“静”?是在树下细致点数从叶底漏下的那丝丝缕缕的日光,是在光与影的层叠中、在明与暗的交融处触摸光阴,这“静”似太古。作者用“很高很高的天空”“驯鸽的飞声”将我们的视线引向纵深,画面似乎随着驯鸽延伸向远处。随后是近一层的景致:先有庭中槐树,后有叶底的日光,而日光自上而下又将我们由远处的驯鸽拉回至画面的中心点——端坐在无限延展的时空轴上的“我”,这确是清静了。只是“忧来无方,人莫之知”,当周围一切都清静下来,就会有一些情绪无端涌上心头,是冯正中抛掷且还的闲情?是贺梅子如烟草似飞絮的闲愁?是幽州台上的怆然涕下?作者营造了一种情感的意境,触动我们的感发与遐想,让我们可以由物及心,召唤起我们心灵深处很多美妙的情感和崇高的意趣。
那是一种怎样的“悲凉”?
作者在北国的秋日里“感朝荣而夕落,嗟响蛩而鸣蜩”。你看作者观牵牛花,着笔不多却特意强调它是“朝荣”,我们就可以想见花在朝阳中荣发,却也预见了它在夕阳中枯死。这样是不够的,作者还要“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几根”言秋草稀疏,“疏落”又言其零乱,已写“尖”而言“细”言“长”,极摹秋草瘦弱纤细。你听,秋蝉是衰弱的啼唱,是残喘的声息。
不止于此。写槐花,写的是“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落蕊”是“乱红”抑或“落英”?不,都不是。“乱红”“落英”你能看到她们飞舞、飘扬的姿态,能看见或凋敝或明亮的色泽,而“落蕊”是连“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的,“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你的视听跟随着文字被关閉,世界一片清静,只有那“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感从脚底传来,轻轻地摩挲过你的心底,却终在一阵扫后,仅只在灰土上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写秋果,是七八月之交的成熟到八九分的淡绿微黄的果实,都是很轻柔、很闲情的抒情描写,这固然是动人的,但更动人的是给我们的一种触发与感动,那一点无声的、瞬时的惊动,潜藏在无意识中的那种幽微隐约的感受,更是读者与作者心灵契合的刹那悸动。耳得目遇皆为柔弱的生命,竟是生命的行将凋萎,而在这极力铺陈的生命背后是作者对生命深沉的悲凉。
王夫之说:“人之有秋心,天之有秋气,物之有秋容。”作者以秋心将物象浸润,赋予其情绪和生命,从而让笔下的秋气秋容拥有着丰富的意蕴和动人的魅力。这魅力不只在北国的秋味、秋色、秋的意境和姿态,更在作者的用情——这北国秋日的清净与悲凉,“我”愿不远万里来“饱尝”,“我”愿以生命来“换得”,那么的固执、那样的执着,那是一种在深沉悲哀与落寞苍凉中,都要挣扎地用情的态度。
周国平说,生命中那些最深刻的体验必定也是最无奈的,因而不可避免地会被日常生活的潮流淹没。当然,淹没并不等于不存在了,它们仍然存在于日常生活所触及不到的深处,成为每一个人既无法面对、也无法逃避的心灵暗流。也许我们可以借着文字走近那暗流,走进那雨后的斜桥影里,与那个穿着很厚的青布单衣,咬着烟管,立在桥头树底的他,微叹着互答着说:“唉,天可真凉了——”
(作者单位:江苏省邗江中学)
(栏目编辑:金正平 陈梦琪)
那是怎样的一种“清”“静”?
“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北国秋日的“清”是什么?是向院而坐,抬望眼那高远、澄清、湛蓝、清朗的天空;是盘旋青天之中辽远、悠扬、婉转、杳渺的驯鸽飞声。什么是“静”?是在树下细致点数从叶底漏下的那丝丝缕缕的日光,是在光与影的层叠中、在明与暗的交融处触摸光阴,这“静”似太古。作者用“很高很高的天空”“驯鸽的飞声”将我们的视线引向纵深,画面似乎随着驯鸽延伸向远处。随后是近一层的景致:先有庭中槐树,后有叶底的日光,而日光自上而下又将我们由远处的驯鸽拉回至画面的中心点——端坐在无限延展的时空轴上的“我”,这确是清静了。只是“忧来无方,人莫之知”,当周围一切都清静下来,就会有一些情绪无端涌上心头,是冯正中抛掷且还的闲情?是贺梅子如烟草似飞絮的闲愁?是幽州台上的怆然涕下?作者营造了一种情感的意境,触动我们的感发与遐想,让我们可以由物及心,召唤起我们心灵深处很多美妙的情感和崇高的意趣。
那是一种怎样的“悲凉”?
作者在北国的秋日里“感朝荣而夕落,嗟响蛩而鸣蜩”。你看作者观牵牛花,着笔不多却特意强调它是“朝荣”,我们就可以想见花在朝阳中荣发,却也预见了它在夕阳中枯死。这样是不够的,作者还要“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几根”言秋草稀疏,“疏落”又言其零乱,已写“尖”而言“细”言“长”,极摹秋草瘦弱纤细。你听,秋蝉是衰弱的啼唱,是残喘的声息。
不止于此。写槐花,写的是“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落蕊”是“乱红”抑或“落英”?不,都不是。“乱红”“落英”你能看到她们飞舞、飘扬的姿态,能看见或凋敝或明亮的色泽,而“落蕊”是连“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的,“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你的视听跟随着文字被关閉,世界一片清静,只有那“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感从脚底传来,轻轻地摩挲过你的心底,却终在一阵扫后,仅只在灰土上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写秋果,是七八月之交的成熟到八九分的淡绿微黄的果实,都是很轻柔、很闲情的抒情描写,这固然是动人的,但更动人的是给我们的一种触发与感动,那一点无声的、瞬时的惊动,潜藏在无意识中的那种幽微隐约的感受,更是读者与作者心灵契合的刹那悸动。耳得目遇皆为柔弱的生命,竟是生命的行将凋萎,而在这极力铺陈的生命背后是作者对生命深沉的悲凉。
王夫之说:“人之有秋心,天之有秋气,物之有秋容。”作者以秋心将物象浸润,赋予其情绪和生命,从而让笔下的秋气秋容拥有着丰富的意蕴和动人的魅力。这魅力不只在北国的秋味、秋色、秋的意境和姿态,更在作者的用情——这北国秋日的清净与悲凉,“我”愿不远万里来“饱尝”,“我”愿以生命来“换得”,那么的固执、那样的执着,那是一种在深沉悲哀与落寞苍凉中,都要挣扎地用情的态度。
周国平说,生命中那些最深刻的体验必定也是最无奈的,因而不可避免地会被日常生活的潮流淹没。当然,淹没并不等于不存在了,它们仍然存在于日常生活所触及不到的深处,成为每一个人既无法面对、也无法逃避的心灵暗流。也许我们可以借着文字走近那暗流,走进那雨后的斜桥影里,与那个穿着很厚的青布单衣,咬着烟管,立在桥头树底的他,微叹着互答着说:“唉,天可真凉了——”
(作者单位:江苏省邗江中学)
(栏目编辑:金正平 陈梦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