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梓洁:做好编剧,就是对文学注入电影最好的帮助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e7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改编自第二届“林荣三文学奖”散文首奖的同名电影《父后七日》在台湾上映,票房突破4500万(新台币),成为当年台湾本土电影票房亚军。身兼编剧、导演,也是同名散文作者的刘梓洁更获得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今年,台湾新生代鬼才作家九把刀,改编、导演自己的同名小说《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在台湾和香港上映之后,票房一路攀升到令人咂舌的高度。
  台湾本土电影自1990年代末式微,到2001年达到市场最低点,本土原创文学作品即使被电影公司买走版权也因为资金问题没有被拍成电影。2008年《海角七号》带动台湾本土电影票房的上升,本土文学与电影因此有了更紧密的结合。
  作为作家和新晋导演,刘梓洁认为:“在本土文学里,还有很多值得被影像化的内容。好莱坞每年花很大成本购买文学版权用来改编电影,《哈利·波特》、《魔戒》带来的全球效益非常大,这对写作的人来讲,好像是苦尽甘来的时候。台湾这两年好像本土原创文学和电影有了很好的结盟,可是未来会怎么走还不晓得。因为版权的付费机制还不是那么健全,要更成熟的话,也许必须先形成一个机制。”
  
  跨界成为导演
  刘梓洁从散文写作者变成电影导演,并不偶然。2006年,她花了一年多时间写成的4000字散文《父后七日》,获“林荣三文学奖”散文首奖。文章在报纸上被刊登出来大约半年后,也就是2007年,导演王育麟联络刘梓洁,问她愿不愿意将这篇散文改编成剧本,并邀请她一同担任同名电影的导演。刘梓洁与王育麟的结识是源于公共电视的百万原创剧本比赛。当时(2005年),刘梓洁与《九降风》编剧蔡宗翰合著剧本参加这个比赛获得入围。王育麟对刘梓洁的编剧能力有很深印象。
  在接到改编邀请之后,刘梓洁很犹豫,因为觉得文章里写的是家里的事情、自己父亲过世的事情,写成文章就算了,为什么还要拍成电影给人家看?电影拍起来会是怎样?会像丧葬录像带吗?那样的东西会好看吗?……她的心里有很多的问号。不过最终她还是接受了改编剧本和担任电影导演的邀约。
  改编成剧本之后,刘梓洁笔下的《父后七日》就是一个全新的故事,4000字的散文只提供了骨架,她往里面添加了很多血肉。“从散文到剧本,对我来说,是从真实到虚构,既然是虚构,就要让它变成好玩、生动、精彩的故事。在写剧本的时候,感觉不是在写一个自己的故事,而是全新的故事,比较没有心理上的包袱。”刘梓洁说,“改编《父后七日》用的并不是那四千字的散文,而是考验我二十多年来所累积的和家乡的情感、认识的乡亲、听到的语言。”而在拍片的时候,她与资深导演王育麟分工合作,技术层面由王导及工作人员帮忙,自己负责的是情感与俚俗的部分。
  
  最想做的是编剧
  跨界成为导演,电影卖座、获奖之后,刘梓洁被问得最多的是,未来是否还会继续当导演?是否会进入影视圈?“当导演到目前为止还不在我的规划中。”刘梓洁说。“我比较倾向于每个位置都有专业的人来把关、担任,对我来说,最想呆的位置还是编剧。把剧本写好,然后交给信任的导演和制片。”
  在《中国时报·开卷》的“作家下乡”演讲中,刘梓洁在回答观众时也说道:“在台湾并没有专业编剧的职衔,我很努力地要往这个路迈进。”在刘梓洁看来,目前台湾的电影导演多是自己写剧本,所以没有编剧的位置,即便一些制片人找来了编剧也只是服务于他们,写出他们想要的故事。编剧成了工具型的人物。在欧美、日本,真正名牌的编剧是很受推崇的。在日本,很多“挂保证”的好戏,其实挂的就是编剧的名字。
  而亲自操刀改编自己的作品与把作品交给专业编剧改编,又有什么不同?刘梓洁认为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有没有办法在改编中加入不同的人的思考?是不是诞生出不同的东西?如果是自己改编就会觉得比较顾得住,因为成败都自己负责。如果是交给别人来改编,则还是会不放心。”事实上,在成熟的商业机制底下,每个阶段都应该交由专业人员去负责才对。“换句话说,因为现在的机制不健全,所以才会让创作者有这样的担心,或者变成一人身兼多职的情况。”
  
  让文学被看见
  在经历过一轮电影筹备、拍摄、宣传之后,刘梓洁对台湾电影工业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因为一直自认为是写字的人,她将从电影获得的激荡反思自己所热爱的文学。“电影产业发达了之后势必需要更多的故事,由现有的文学作品改编的话,一来它的故事框架在,有很扎实的故事,电影创作者可以省去找故事的时间;对文学创作者来说,则是多了一次被看见的机会。至于能不能拍得好这是后面的事情,至少要先跨出那一步。”
  今年上半年,宝瓶文化邀请她为贺景滨的小说《去年在阿鲁吧》做一部五分钟的预告片,她欣然答应。“在台湾还没有人为一部小说拍摄五分钟的预告片,所以我很想尝试。而另一个理由则是参与过电影制作之后,有一个很大的感触:虽然台湾本土电影被视为弱势,但是比较起来,文学才是真正的弱势,它能享受的资源比电影少太多了。如果可以多做一点事情,让文学被看见的话,我非常乐意。”刘梓洁之前的工作经历一直与文学创作有关,因此并没有亲身体会到电影的感染力有那么大。
  去年的刘梓洁,今年的九把刀,台湾本土文学注入电影似乎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刘梓洁说:“我觉得最基本的是把作品做好。做出你自己满意也有一些影响力的作品,这就是最有说服力也是最基本的。不能够只参与运动,却不去生产。”
其他文献
阮义忠因摄影而被人熟知。他是少数几位入选美国权威摄影杂志《当代摄影家》的华人摄影家。在几十年的摄影生涯中,他一直以人文主义的温暖视角,专注地记录台湾的社会现象;因撰写《当代摄影大师》、《当代摄影新锐》,他被誉为“将西方摄影潮流引进华人世界的传道者”;又因创办《摄影家》杂志,他成为将中国当代摄影家推向国际舞台的重要推手。  1995年在英国出版的《当代摄影家》一书中,作者Becky Cho这样评价他
期刊
前不久,光合作用书店因债务问题被一伙供应商哄抢,而导致全盘休业,在业界、政府主管部门、读者心目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也引来了不少话题。人们更多的是报以惋惜和同情,惋惜的是光合作用从厦门出发,成为民营书业的一朵奇葩,白领阶层的私人书房,读者心目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一路走来不容易。同情的是歇业也并非光合不努力,而是大环境出了问题。网络书店等各种新兴平台不断分流读者,使得光合作用往日风光不再;物价,特别是
期刊
“迎接火车,奏乐!”  仪仗队动起来,鼓乐震天。像一个信号,远处传来一串火车的汽笛声。人群骚动起来,很多人只在电视电影里听过这种声音。一个大拐弯处徐徐驶来一辆火车,慢得如同在散步。鼓乐和掌声一直响着,直到火车近了,掌声开始稀落下来。车头后面竟然只有两节车厢,整个火车就像一条被切掉后半身的黑虫子慢腾腾地爬过来,样子很滑稽,惊讶之后大家就笑了。这就是盼望已久的火车,不比生了锈的铁轨新鲜多少。  失望归
期刊
2012年2月,梁文道先生在凤凰卫视的“开卷八分钟”,用两期节目推荐了一本书。在节目开首,梁文道在批评当下中国书评和文学评论现状时,认为有一部分评论者虽然看似沉浸新锐文学理论,却依然沿用“某种老派的旧腔调”来做评论;或总以判官一样的高姿态去指点,或索性跟风追捧名家大作。继而引出一本书,因为他从中看到了对“某种主流说法”的回应。  这本书是凌越的《寂寞者的观察》。白色的书封上,唯一的图案是缠满绷带的
期刊
一场金融海啸,打碎新自由主义者的梦想和一直以来奉若圭臬的信念,对他们来说,没有比格林斯潘在传媒面前说“我错了”这一幕更震撼。英美这几年在房产业、证券业、银行业等领域上灾难连连,然后欧洲因为积重难返的债务问题而破产,这股笼罩在西方世界上空的阴霾不但没有消散,还陆续影响到世界其它国家,中国也隐然感受到出口下降的压力。似乎全球资本主义秩序又一次陷入了巨大危机。  但对南中国海一隅的香港来说,也许这种危机
期刊
台湾东部沿海,因为海床陡降,一股高温、高盐、清澈、流速快,被称为“黑潮”的洋流得以靠岸。“黑潮”正式名称为“北赤道洋流”,其主流从台湾尾擦切台湾东部海岸北上,支流穿入台湾海峡。她释放出的热能与沿岸潮水交互作用形成多样温度阶梯,提供了多种海洋生物栖息繁衍的要件。一些随着黑潮往返的洄游性鱼类如飞鱼、鬼头刀、鲭鱼等都会大量在此聚集,为台湾带来丰盛的渔产,更吸引着鲸豚的到访;而黑潮和台湾陆地交会之后所产生
期刊
2008年2月11日,云门舞集八里排练场发生火灾。《水月》、《风影》、《九歌》与《白蛇传》等舞作的服装、道具,以及历年来的音乐资料皆在这场大火中被毁,焦灰四散。  和硕联合董事长童子贤先生听闻此事,感觉到文化艺术保存的必要。而早在2005年,林怀民便曾向童子贤感概道:我六十多了,杨牧七十多了,余光中八十多了,一些资料其实当面传达会更清楚。童子贤由此有了拍摄台湾作家影像的计划。后来,在一次聚会中,童
期刊
大陆影视界前所未有的荣光为出版社提供了新的方向,除了影视制作公司以外,人们渐渐发现,越来越多的出版社以投资方或制作单位的身份进入影视行业。  出版社跨足影视业,已不仅仅是把经典作品改编、拍摄成电影、电视剧那么简单,尤其在近年,越来越多出版社以多种身份介入影视操作环节,从剧本创作、资本投资、宣传推广等全方位介入,“试水”影视业。  影视业务能否给出版带来全新光景?出版社是否能够“双栖”——除了保持传
期刊
大陆最受欢迎的“影视人”:海岩  今年4月,海岩“生死恋三部曲”(《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玉观音》、《永不瞑目》)经江苏卫视翻拍后陆续登陆荧幕。历时两年,据说耗资上亿的“新三部曲”旧貌换新颜,此一串新剧与旧剧之间不过十年光阴,改编话题一直争议不断——新旧两拨“岩男郎”、“岩女郎”谁更能演绎出原著人物的神韵?剧本修改幅度底线为何?旧版未老就有新拍,是否埋伏着新版也将未老先衰?……业内无论导演还
期刊
“我曾经听说,幸福的故事都一样,不幸的故事却有千百种;我想,留在学校里的故事都一样,可是离开学校的故事却有好多好多……”  2006年的夏天,台湾电视上出现了一部讲述一个国中生如何被迫离开学校的剧集。剧集每天播映结束后的15分钟内,电视台的网站都出现当机状况,因为有太多观众上网留言了。看完《危险心灵》,从小学生到大学生,许多人都潸然泪下。往后,教育场域中若出现体罚或恶意剥夺学生受教育权的事件,媒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