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崇源2005秋拍成交1.5亿元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num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崇源2005秋季大型艺术品拍卖会于2006年1月6日收槌,总成交额近1.5亿元。
  率先进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专场成交总额达到了3850余万元。最引人注目的周宜壶以1000万元起拍,在场内和电话委托此起彼伏的竞价过程中,价格飞快地达到了2000万元左右,随后,几位有实力的买家渐渐浮出水面,竞价也在他们两三人之间展开,出价也更为谨慎。最后,当拍号为536的买家出价2400万元时,场内外再也无人应价,这件重要的拍品被他以2640万元(含10%的佣金)的价格收入囊中。青花缠枝莲纹兽耳壶拍出了62.7万元。粉彩描金莲托八吉祥纹朝天耳式三足炉拍出了55万元的价格。估价为5万—6万元的竹刻赤壁夜游图笔筒以20.9万元成交。
  “中国古代书画专场”共成交2700余万元,其中学术及艺术价值颇高的改琦的《红楼梦人物册页》、金史《无双谱图册》,分别拍出了247.5万元和286万元的不俗成绩。
  “醉月楼藏画”专场共成交745万余元。其中黄宾虹的《雁宕图》以110万元成交。高剑父的《白孔雀图》以41.8万元成交。傅抱石的《风雨归牧图》以74.8万元成交。
  “当代名家”专场共成交1700余万元。其中“石虎水墨裸女系列”的近十张画作全部成交。陈佩秋的《海棠黄鹂图》以275万元成交,成为本场之冠。谢稚柳的《青山浮云图》以77万元成交,方增先的《稼轩词意图》以30.8万元成交。
  “民族魂——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专场,14件作品全部成交,总成额为140余万元。萧海春的《砥柱》、梁平波的《东方欲晓》、周玉纬的《大生产》、唐耀忠的《蓄须明志》等都拍出了不错的价格。
  接着进行的“华人西画”专场承接了强劲的势头,成交率达到了96%以上,成交额高达4050余万元。林风眠的《白蛇传》拍出了209万元。颜文梁的《太湖夜幕》拍出了110万元。罗中立的《撒尿》以319万元成交。林晓的《大辫子少女》以20万—30万元的估价拍出了121万元。杨飞云的《女人体》以264万元成交。吴冠中的《江南乡居》以660万元成交,成为专场之最。颇受关注的陈逸飞作品《孕育》以473万元成交。
  “名家扇品”成交率近70%,共成交360余万元。齐白石的《爱菊图并行书》以24.2万元成交,成为专场之最。
  最后进行的“近现代书画专场”共成交了1300余万元。陆俨少的《唐人诗意图册》以154万元成交。张大干的《蟠松图》以220万元成为本场之冠。另一件张大干作品《敦煌飞天图》也以104.5万元的高价成交。
其他文献
我久居苏州,爱好书画,长年往来于沪、宁之间,对此三地的书画收藏掌故知道一些。书画作伪古已有之,今日亦然。日前与杭州朋友相见,他提及所见一卷款为元四家之一的吴镇的“墨竹图卷”,且已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艺苑掇英》第71期出版。朋友是名画家,眼力也不错,据他说此卷虽是老东西,但字偏油滑、竹偏秀,无吴镇晚年用笔拙、重、沉之感,颇似我十多年前所见的一卷吴镇“墨竹图卷”。因此找来《艺苑掇英》第71期看,果然
期刊
2005年9月30日,在上海博物馆暂得楼展厅举行的“暂得楼清代官窑单色釉瓷器展”,展品造型多变而又不失端庄稳健,釉色明丽而又不失温润典雅,引得参观的人们不禁由衷赞叹,亦被暂得楼主非同凡响的收藏水平与高超的鉴赏能力所折服。2006年2月16日起,展览移至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4月28日转至北京首都博物馆展出。    楼主胡惠春:暂得于己,快然自足    暂得楼主胡惠春先生是国内外著名的文物收藏家,年青
期刊
“看‘赛宝’了吗?”  春节期间,收藏圈外的那些熟悉的或不甚熟悉的人,一见面就这样问询记者。平日关注社会新闻、股市、电视剧、休闲和娱乐的他们,居然对以往有点敬而远之的文物收藏有了兴趣。记者没有完整看过一场“赛宝”,更遑论连看7场了。这些圈外人只要看了,就是一场不落。  这场由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主办、28家省市收藏家协会协办,从1月29日至2月4日每晚黄金时段播出的以“首届”名之的CCTV“赛宝大会
期刊
《载鹤图卷》,清代恽寿平绘,水墨纸本,高22厘米,宽92.5厘米,钤恽寿平“天际真人”印。原签题“《恽南田载鹤图卷》虚斋秘笈辛未十月松窗”,钤朱文“里”、“堂”。辛未十月为民国二十年(1931年)十月。松窗为褚德彝之号,为清末民初寓居上海的收藏名家,著有《松窗书画编年录》等书。清官御用手卷包袱题“恽寿平载鹤图真迹上等”。玉签刻“乾隆御宝恽寿平载鹤图”。原画无名款,图之右上角有恽寿平去世十二年王晕的
期刊
本人酷爱古瓷器的收藏,10年前曾收藏了一对“大明洪武年制”双耳大瓶,当时觉得此瓶形制高大,绘工精细,纹样特别。2005年初购得宁云龙所著《宋元明清瓷器真伪鉴别与价值评估》一书,其中介绍:“洪武瓷器流传至今数量很少,目前尚未发现真正带有洪武官窑的瓷器”,同时在“洪武朝瓷器真伪鉴别”篇的“对照排比法”中说:“美国学者波普在鉴别洪武时期青花、釉里红瓷时,他采用对照排比的方法,将至正到明永乐、宣德之间的青
期刊
在迄今为止发现的明代洪武瓷器中,还没有见到书写洪武官窑款的器物。此瓶肩部书写的“大明洪武年制”楷书六字横款是杜撰的款识,从中也可以看出制造者对古代瓷器还不够了解。瓶的制造者为什么将款识写在肩部,而不是常见的底部?这应该是受到宣德官窑瓷器的影响,所谓“宣德款识遍器身”——不仅出现于底部,也有书写在口、颈、肩、腰、足等部位的,因此此瓶的制造者可能是从宣德官窑器的款识得到启发,照搬而来。  此瓶的纹饰也
期刊
一月前,我与朋友在无锡的古玩市场闲逛,在一家冷铺的柜台中瞥见一卷字纸,“会议太常少卿许乃济奏请以货易货折”一行小字吸引了我的眼光。叫老板将字纸取出来看,发现为八页手写本,未经装订,毛边纸,淡绿版框,半页十一行,版心有“群碧楼”堂号。其中二页行书,另六页楷书,字体洒脱端庄。所抄为道光年间关于禁烟运动的奏折题名。回家后,我总觉得这八页写本有来头,依稀记得“群碧楼”是苏州的名头,一查,果然是清末民初学者
期刊
在辞旧迎新的锣鼓声中,北京东正拍卖公司在2005年岁末31日至新年元旦于北京亚洲大酒店敲响了狗年的第一槌。虽然在一个月前国内有几家拍卖公司由于受市场的影响相继受挫,但东正公司此次拍卖并未受到多大影响,取得8018万元的总成交额。  书画专场上拍839件,成功拍出426件,成交率达58%,成交额为6100余万元。明代唐寅的《钱塘旧景》经多次竞拍后以930万元成交。清代袁耀的巨作《蓬莱仙境》通景六屏,
期刊
近日,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由文化部主办、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承办的首届中国国际艺术品投资与收藏博览会暨第六届中国艺术产业论坛将于今年9月25日至29日举行。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副司长张新建发表致辞。  张新建在致辞中认为,我国文化市场还是一个刚刚兴起的朝阳产业,法规建设、管理机制、行业自律、市场运作等方面还不成熟,文化市场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企业公平竞争等
期刊
在文物界,说起傅大卣(1917.8—1994.8),不了解的人只知个中一二,有人说,傅先生是做拓片的,当今无人可比,应当是传拓专家;有人说,傅先生是鉴定玉器的,他经常在三间房工艺品库房鉴选玉器;有人说,傅先生是篆刻家,篆刻和书法在20世纪也是一家。就我对傅先生的了解,傅先生是集金石、篆刻、传拓、鉴定为一体的稀世之才。  认识傅大卣先生是在1978年底。我高中毕业即到成立不久的北京市文物局文物复制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