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材料产业既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新能源、信息技术、生命科技、环保科学等其它高新技术产业的先导和基础,其产业链长、拉动性强,与上下游产业交叉融合紧密,对带动传统制造业及其它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新材料技术正成为当今世界产业与科技竞争的焦点
新材料是指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或采用新技术(工艺、装备)处理,使传统材料性能明显提高或产生了新功能的材料。新材料的产生,通常会衍生出一系列新型产品,由材料到器件,再到设备或系统,对下游产业链的逐级拉动效应达到10至100倍,产值呈跳跃式巨幅增长,并由制造业延伸到服务行业,社会和经济效益极为显著。
新材料产业的下游产业几乎包括了所有的制造业,包括汽车、能源、信息、交通运输、建筑等各种行业,既是传统产业进步的先导产业,也是载人航天飞行、激光技术、核能技术、现代国防技术等前沿科技发展的技术支撑,因此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水平及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经济发达国家,主要是美国、欧洲、日本等国为抢占新材料技术的战略高地,纷纷制定相关战略计划促进其发展。我国从“九五”开始将发展新材料列为发展重点,通过高技术产业化新材料专项、火炬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和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大力支持,从2003年开始我国新材料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
二、发展新材料产业是武汉市“两型社会”改革试验的现实需要
武汉市是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要支点,也是我国传统老工业基地,产业体系较完备,产业特色鲜明,新材料产业正处于由低级向中高级发展的阶段,在提高全市经济社会整体实力和发展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在组织实施的“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就是在新一轮全球经济结构调整背景下,创新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符合中部地区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实现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为此,市政府明确提出,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探索官产学研用相结合、有利于新兴产业快速成长与发展的体制机制。围绕武汉市“两型社会”的建设和主要产业调整振兴的需要,在新材料产业重点领域着力突破和发展,为提升城市传统支柱产业和重点新兴产业的竞争能力发挥基础性支持和引导作用。着眼于新材料未来发展方向,加强产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加快技术成果产业化,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动力。
三、武汉新材料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2008年武汉市新材料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近百家,实现工业总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15%以上,自2003年以来年均增长在30%以上,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在某些重点关键新材料制备技术、工艺及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促进了一批新材料重点企业的成长与发展。高性能冷轧硅钢片特别是高磁感低铁损的取向硅钢,处于国内首创、填补空白、国际先进的水平;武汉光纤产销量自1992年以来持续排名全国第一,是全球第二大光纤生产基地;生物降解材料的生产规模和实际产量均排名全国第一;已经成为国内综合实力最强的耐火材料生产基地之一。
新材料产品的开发与产业化方面也显现出自身特色,目前开发和生产的新材料产品已涵盖高性能结构材料、新能源材料、复合材料、光电子功能材料、纳米材料、生物材料等多种新材料领域,一批具有产业化前景和重大社会效益的科研成果在国内居领先地位。生物医用陶瓷材料、光敏感材料、光催化自洁净玻璃、红外偏振玻璃、传能空芯光纤、碳化硅陶瓷、金属-非金属梯度材料等已达到或超过国际同类产品水平,在一些重点、关键新材料的制备、工艺装备、新产品开发等方面拥有自主创新技术,形成了核心竞争力。
在科研与人才资源方面,不仅有一批影响力大的院士、长江学者,还有上千名从事新材料设计、研发的高素质研发队伍,在材料成型、新材料开发与生产等方面建有一大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以及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四、武汉新材料产业发展仍面临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不尽合理。武汉市在传统产业的优化调整中,高性能钢铁材料的研制开发与产业化取得明显成效,但在信息、化工、机械、汽车等支柱产业中,新材料技术主要依靠引进,产业链上的新材料开发与应用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及国内发达地区。在新兴的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纳米、超导等新材料技术转化方面发展滞后,未能形成较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二是支持产业发展的资源整合能力不强。在税费政策、扶持措施、科技投入等方面,由于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存在政策资源重复浪费和相对分散缺失并存的现象,致使新材料企业优势集成度不高,达不到合理的经济规模,产业脆弱性明显,缺乏综合竞争力。
三是产学研脱节,技术成果转化缓慢。新材料的基础研究与开发应用衔接不够,武汉地区高校及科研院所科技资源丰富,但缺乏高水平的企业管理人才与创业机制,新技术产品市场化、产业化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与企业的生产能力嫁接困难,技术成果转化缓慢。
四是产业资本积累不足,新增投资规模小。面对全球金融危机,我市企业结构性调整与行业转型时滞期过长,企业持续盈利能力不强,资本积累严重不足,建设项目融资困难。面临初显的新兴产品市场,大多数企业无力投入新产品开发和装备能力建设。
五、技术支撑体系是加快武汉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关键
武汉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至2020年,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在一些重点领域取得一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产业规模快速增长,总产值在2008年基础上翻两番;培育壮大一批优势企业,力争在世界500强企业中实现突破;形成一批具有武汉产业特色的企业集群。为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建立与完善产业技术支撑体系,加强产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加快技术成果产业化。一是加强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支持新材料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行业技术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快技术成果转化。支持建立新材料产业科研成果转移中心,鼓励企业积极承接技术转移,奖励促进技术转移的人员。三是促进官产学研用联合。搭建官产学研用开放式平台,重点抓好技术创新中介服务、人才培养、知识产权与品牌创建等工作,支持在汉联合建设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四是加快建设新材料企业孵化器,提高专业服务能力,支持创办新企业,扶持具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型小企业,开展新材料产业中小企业上市前孵育辅导。五是加强技术公共检测平台建设。通过政府资助、市场化运作,组建开放式专业化检测中心。
六、特色产业化集群是武汉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充分发挥武汉市人才与技术优势,结合武汉市产业特点,大力促进6个重点特色产业化集群的发展。(1)高性能钢铁材料。围绕高性能结构材料基地建设,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延伸钢铁材料深加工产业链。(2)化工新材料。围绕80万吨乙烯工程,加强项目下游衍生产品的开发,面向汽车、轻工、纺织等行业的配套需求,发展特色产品。(3)信息材料。围绕东湖开发区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加强信息产业配套材料技术的引进吸收、创新开发与产业化。(4)新能源材料。抓住当前世界范围内能源结构调整的新机遇,加快新能源关键材料的开发、引进与创新。(5)生物医用材料。围绕国家生物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加快引进国内外优势企业,推动生物材料技术与传统医药与食品行业的融合。(6)新型建材。围绕武汉产业特点,引进国内外大型建材企业,实现材料产业的本地化配套。
七、加快武汉新材料产业发展的主要保障措施
1、创新人才发展机制。创新出台有关人才发展的新政策,建立科学规范的人才利用机制,做到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加强规划引导,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建立包括研究、决策、扶持、协调、服务等高效管理与协调服务机制,引导支持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淘汰落后产能与装备。全面协调区域经济布局与产业协同,避免地区内恶性竞争,促进产业协调、快速发展。
3、加强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造,促进产业技术进步。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尽快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带动作用、产业化前景好的重大科技成果。建设设施一流的企业研发机构和实验设施,提高企业自主创新水平和能力。落实重大项目的技改贴息、招商引资、科技专项支持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提高技术装备水平。
4、加强重点项目建设,支持壮大优势骨干企业。利用企业服务年活动和大企业便利直通车服务平台,对新材料产业重点项目实施全方位的跟踪服务,在项目核准、税收、供地、金融服务、财政资金、安全保障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以重大项目建设为载体,支持产业链上关联企业联合重组,实现一体化经营或战略联盟,发展壮大一批优势骨干企业。
5、完善产业体系、发展产业集群。以国家级开发区、省级开发区为载体,进一步完善区域功能区划。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设立新材料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中小企业积极承接配套技术,形成大、中、小企业有效配套与协作、共生共赢的产业链发展格局。
6、加大财政金融专项扶持力度。建立新材料产业发展基金,支持引导社会资金、风险投资、创业投资、金融信贷等投资我市新材料产业项目。加快股权投资发展,促进技术与资本的结合。市财政统筹安排专项资金对银行新增的新材料产业中小企业贷款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给予风险补偿。
(作者系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
一、新材料技术正成为当今世界产业与科技竞争的焦点
新材料是指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或采用新技术(工艺、装备)处理,使传统材料性能明显提高或产生了新功能的材料。新材料的产生,通常会衍生出一系列新型产品,由材料到器件,再到设备或系统,对下游产业链的逐级拉动效应达到10至100倍,产值呈跳跃式巨幅增长,并由制造业延伸到服务行业,社会和经济效益极为显著。
新材料产业的下游产业几乎包括了所有的制造业,包括汽车、能源、信息、交通运输、建筑等各种行业,既是传统产业进步的先导产业,也是载人航天飞行、激光技术、核能技术、现代国防技术等前沿科技发展的技术支撑,因此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水平及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经济发达国家,主要是美国、欧洲、日本等国为抢占新材料技术的战略高地,纷纷制定相关战略计划促进其发展。我国从“九五”开始将发展新材料列为发展重点,通过高技术产业化新材料专项、火炬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和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大力支持,从2003年开始我国新材料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
二、发展新材料产业是武汉市“两型社会”改革试验的现实需要
武汉市是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要支点,也是我国传统老工业基地,产业体系较完备,产业特色鲜明,新材料产业正处于由低级向中高级发展的阶段,在提高全市经济社会整体实力和发展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在组织实施的“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就是在新一轮全球经济结构调整背景下,创新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符合中部地区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实现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为此,市政府明确提出,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探索官产学研用相结合、有利于新兴产业快速成长与发展的体制机制。围绕武汉市“两型社会”的建设和主要产业调整振兴的需要,在新材料产业重点领域着力突破和发展,为提升城市传统支柱产业和重点新兴产业的竞争能力发挥基础性支持和引导作用。着眼于新材料未来发展方向,加强产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加快技术成果产业化,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动力。
三、武汉新材料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2008年武汉市新材料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近百家,实现工业总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15%以上,自2003年以来年均增长在30%以上,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在某些重点关键新材料制备技术、工艺及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促进了一批新材料重点企业的成长与发展。高性能冷轧硅钢片特别是高磁感低铁损的取向硅钢,处于国内首创、填补空白、国际先进的水平;武汉光纤产销量自1992年以来持续排名全国第一,是全球第二大光纤生产基地;生物降解材料的生产规模和实际产量均排名全国第一;已经成为国内综合实力最强的耐火材料生产基地之一。
新材料产品的开发与产业化方面也显现出自身特色,目前开发和生产的新材料产品已涵盖高性能结构材料、新能源材料、复合材料、光电子功能材料、纳米材料、生物材料等多种新材料领域,一批具有产业化前景和重大社会效益的科研成果在国内居领先地位。生物医用陶瓷材料、光敏感材料、光催化自洁净玻璃、红外偏振玻璃、传能空芯光纤、碳化硅陶瓷、金属-非金属梯度材料等已达到或超过国际同类产品水平,在一些重点、关键新材料的制备、工艺装备、新产品开发等方面拥有自主创新技术,形成了核心竞争力。
在科研与人才资源方面,不仅有一批影响力大的院士、长江学者,还有上千名从事新材料设计、研发的高素质研发队伍,在材料成型、新材料开发与生产等方面建有一大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以及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四、武汉新材料产业发展仍面临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不尽合理。武汉市在传统产业的优化调整中,高性能钢铁材料的研制开发与产业化取得明显成效,但在信息、化工、机械、汽车等支柱产业中,新材料技术主要依靠引进,产业链上的新材料开发与应用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及国内发达地区。在新兴的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纳米、超导等新材料技术转化方面发展滞后,未能形成较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二是支持产业发展的资源整合能力不强。在税费政策、扶持措施、科技投入等方面,由于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存在政策资源重复浪费和相对分散缺失并存的现象,致使新材料企业优势集成度不高,达不到合理的经济规模,产业脆弱性明显,缺乏综合竞争力。
三是产学研脱节,技术成果转化缓慢。新材料的基础研究与开发应用衔接不够,武汉地区高校及科研院所科技资源丰富,但缺乏高水平的企业管理人才与创业机制,新技术产品市场化、产业化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与企业的生产能力嫁接困难,技术成果转化缓慢。
四是产业资本积累不足,新增投资规模小。面对全球金融危机,我市企业结构性调整与行业转型时滞期过长,企业持续盈利能力不强,资本积累严重不足,建设项目融资困难。面临初显的新兴产品市场,大多数企业无力投入新产品开发和装备能力建设。
五、技术支撑体系是加快武汉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关键
武汉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至2020年,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在一些重点领域取得一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产业规模快速增长,总产值在2008年基础上翻两番;培育壮大一批优势企业,力争在世界500强企业中实现突破;形成一批具有武汉产业特色的企业集群。为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建立与完善产业技术支撑体系,加强产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加快技术成果产业化。一是加强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支持新材料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行业技术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快技术成果转化。支持建立新材料产业科研成果转移中心,鼓励企业积极承接技术转移,奖励促进技术转移的人员。三是促进官产学研用联合。搭建官产学研用开放式平台,重点抓好技术创新中介服务、人才培养、知识产权与品牌创建等工作,支持在汉联合建设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四是加快建设新材料企业孵化器,提高专业服务能力,支持创办新企业,扶持具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型小企业,开展新材料产业中小企业上市前孵育辅导。五是加强技术公共检测平台建设。通过政府资助、市场化运作,组建开放式专业化检测中心。
六、特色产业化集群是武汉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充分发挥武汉市人才与技术优势,结合武汉市产业特点,大力促进6个重点特色产业化集群的发展。(1)高性能钢铁材料。围绕高性能结构材料基地建设,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延伸钢铁材料深加工产业链。(2)化工新材料。围绕80万吨乙烯工程,加强项目下游衍生产品的开发,面向汽车、轻工、纺织等行业的配套需求,发展特色产品。(3)信息材料。围绕东湖开发区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加强信息产业配套材料技术的引进吸收、创新开发与产业化。(4)新能源材料。抓住当前世界范围内能源结构调整的新机遇,加快新能源关键材料的开发、引进与创新。(5)生物医用材料。围绕国家生物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加快引进国内外优势企业,推动生物材料技术与传统医药与食品行业的融合。(6)新型建材。围绕武汉产业特点,引进国内外大型建材企业,实现材料产业的本地化配套。
七、加快武汉新材料产业发展的主要保障措施
1、创新人才发展机制。创新出台有关人才发展的新政策,建立科学规范的人才利用机制,做到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加强规划引导,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建立包括研究、决策、扶持、协调、服务等高效管理与协调服务机制,引导支持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淘汰落后产能与装备。全面协调区域经济布局与产业协同,避免地区内恶性竞争,促进产业协调、快速发展。
3、加强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造,促进产业技术进步。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尽快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带动作用、产业化前景好的重大科技成果。建设设施一流的企业研发机构和实验设施,提高企业自主创新水平和能力。落实重大项目的技改贴息、招商引资、科技专项支持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提高技术装备水平。
4、加强重点项目建设,支持壮大优势骨干企业。利用企业服务年活动和大企业便利直通车服务平台,对新材料产业重点项目实施全方位的跟踪服务,在项目核准、税收、供地、金融服务、财政资金、安全保障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以重大项目建设为载体,支持产业链上关联企业联合重组,实现一体化经营或战略联盟,发展壮大一批优势骨干企业。
5、完善产业体系、发展产业集群。以国家级开发区、省级开发区为载体,进一步完善区域功能区划。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设立新材料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中小企业积极承接配套技术,形成大、中、小企业有效配套与协作、共生共赢的产业链发展格局。
6、加大财政金融专项扶持力度。建立新材料产业发展基金,支持引导社会资金、风险投资、创业投资、金融信贷等投资我市新材料产业项目。加快股权投资发展,促进技术与资本的结合。市财政统筹安排专项资金对银行新增的新材料产业中小企业贷款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给予风险补偿。
(作者系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