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已经进入了课堂,语文教学应积极利用新技术、新手段,以学生核心素养为本,创设学生深度参与的学习情境,使学生获得真知识、拥有真情感,做知情合一的真人。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但具有工具性、人文性,而且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密切,涉及范围广,实践性很强,语文课程更是强调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并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笔者以两次执教《猫》为例,同课重构,在互联网空间学习背景下,以学业评价为抓手进行了教学改进,实现了语文教学目标的进阶。
第一次执教《猫》的教学思路如下。
1.说一说“三只猫”: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法,从来历、外形、性情、猫在我家的地位和结局等几个方面,提炼信息。
2.品析“一篇文”:每一只猫的得与失,都激起了我们的波澜,体味关键句,厘清线索,把握结构。
3.思考“主题”:探究“芙蓉鸟被吃”事件,合作交流,探究主题。
4.拓展“群文”:阅读夏丏尊的《猫》、巴金的《小狗包弟》和靳以的《猫》,引导学生加强对人类自身的反思,形成尊重自然、善待生命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毫不费力地从文本中提炼到了三只猫的信息。在品析“一篇文”环节中,学生阅读似乎也没有障碍,毫无波澜地完成了教师预设的目标。在探究“芙蓉鸟被吃”事件时,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我试图让学生通过分析“第三只猫之死”的原因,理解文章的主题,期待学生的深度思维。实际效果是大多数学生能分析出我冤枉了第三只猫,最终导致第三只猫死在领居的屋脊上;极个别学生能考虑到家里其他人也间接导致了第三只猫的死亡,没有我预想的那种热烈讨论,也未出现我期待的深度学习和课堂高潮。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起点,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教师应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艾斯纳指出“我们的教学目标对所有的学生规定了相同的预期学习结果,但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参与了活动或者有了某种体验,每个学生都会以某种方式被独特地改变。”教学应该为学习者指出方向,不是指出特定的目的。基于此我改进了第二次教学活动。
首先我设计了在线预学单和问题收集表,依托网络平台收集学业反馈。学生对三只猫的信息提炼基本准确;分析文章的思路时,全班54人,30人分析清晰,24人需要指导。问题大多集中在“第三只猫之死谁之过”上,观点多元,但大多数孩子不能细读文本,只是泛泛而谈。
布卢姆在教育目标分类中把知识分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从认知过程维度分为了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我利用学业评价,根据目标分类学的双向表格确立了教学目标,重视了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的教学,提升了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在认知过程维度上的要求。第二次教学设计思路如下。
一、整体把握,厘清故事
1.默读课文,提炼信息:依据表格,提炼三只猫的信息,借助平板电脑上传,组内反馈;借助每只猫的亡失激起我们感情波澜的句子,来厘清三段故事。
2.探究交流,思考联系:审视猫与猫的关联,三只猫与三段故事之间的关联。
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三只猫构成对比关系:第一只是“要来的”,活泼可爱;第二只猫是“拿来的”,更活泼有趣;第三只猫是“捡来的”,样貌性格都不招人喜欢。前两只猫的活泼可爱,更凸显第三只猫的懒惰丑陋,不讨人喜欢,也为人们臆断造成猫的结局埋下了伏笔。问题引发学生关注信息背后的关联。
二、合作交流,探究主题
1.还原芙蓉鸟被吃事件。学生默读课文,寻找“我”和家人认定是第三只猫吃了芙蓉鸟的证据,开辟网络互动点评区。
案发前这只花白猫总是对鸟笼凝望,有作案的动机。案发现场鸟的惨死状,让我们对咬死鸟的猫痛恨不已,“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 妻子一口咬定,斩钉截铁。案发后,猫好像吃着什么,实在是“畏罪潜逃”。“我”在盛怒下棒打猫,猫逃走后死在了邻家的屋脊上。学生们兴趣盎然地寻找到了证据,在点评区发表观点。
2.这些证据真的成立吗?教学时电脑推送文本关键句,并对一些词语加了着重号,引导学生细读讨论。
(1)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子上,对鸟笼凝望着。
(2)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3)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讨论热烈。“似乎”一词,表明证据似是而非;“我以为”一词在强调是思维定式和偏听偏信,导致了妄下断语;“好像”一词,突出了我仅凭自己好恶主观进行了判斷。所谓的“证据”都不成立,弱小者被忽视,盲从给弱小者带来了伤害,主观臆断造成了冤案。
3.第三只猫之死对你有什么启示?电脑推送自选角度,表达观点,上传后学生点评区交流,教师选择点拨。学生们深度思考,有的认为是我和妻子的主观臆断和偏听偏信导致第三只猫之死,倡导打破思维定势,不可主观臆断、偏听偏信;有的分析第三只猫要反思自身的行为,提出了要强大自身;有的同学呼吁要敬畏生命,同情弱小;有学生提出了大自然与人类息息相关,要共建共享人类命运共同体……激发了学生们表达的热情,课堂热烈而有序。
三、推送群文,进行类比
夏丏尊的《猫》、巴金的《小狗包弟》和靳以的《猫》,引导学生加强对人类自身的反思,形成尊重自然、善待生命的意识。本次同课重构使我深刻认识到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深度思维的策略。
利用互联网技术反馈学生的课前预学,深度了解学情。学生课前借助互联网技术获取相关课程资源,学习在课前已经开始,而且产生了真实的学习成果,为课上的文本阅读、展示交流、知识内化提供了新起点,也为后续的探究释惑、深度学习提供了充分的前提准备。利用学业质量评价发现学生已有的知识起点,从而确立教学新的起点,这是课堂结构的重心前移和流程再造。
教学中利用网络及时推送资源,通过学业质量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活动。教师利用互联网技术现场展示评点,学习成果得到即时激励评价,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并产生发散思维。
课后利用互联网技术延学,在个性化学习需求基础上,拓宽学习者的学习内容。
从课前的自主学习、课中的合作探究,到课后的链接拓展,互联网技术借助学业质量评价,将课前、课中、课后有机融合,让学生站在课堂中央,助力了语文阅读教学。
此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网络学习空间背景下初中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阅读教学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2004250
作者单位:河北省保定师范附属学校
笔者以两次执教《猫》为例,同课重构,在互联网空间学习背景下,以学业评价为抓手进行了教学改进,实现了语文教学目标的进阶。
第一次执教《猫》的教学思路如下。
1.说一说“三只猫”: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法,从来历、外形、性情、猫在我家的地位和结局等几个方面,提炼信息。
2.品析“一篇文”:每一只猫的得与失,都激起了我们的波澜,体味关键句,厘清线索,把握结构。
3.思考“主题”:探究“芙蓉鸟被吃”事件,合作交流,探究主题。
4.拓展“群文”:阅读夏丏尊的《猫》、巴金的《小狗包弟》和靳以的《猫》,引导学生加强对人类自身的反思,形成尊重自然、善待生命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毫不费力地从文本中提炼到了三只猫的信息。在品析“一篇文”环节中,学生阅读似乎也没有障碍,毫无波澜地完成了教师预设的目标。在探究“芙蓉鸟被吃”事件时,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我试图让学生通过分析“第三只猫之死”的原因,理解文章的主题,期待学生的深度思维。实际效果是大多数学生能分析出我冤枉了第三只猫,最终导致第三只猫死在领居的屋脊上;极个别学生能考虑到家里其他人也间接导致了第三只猫的死亡,没有我预想的那种热烈讨论,也未出现我期待的深度学习和课堂高潮。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起点,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教师应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艾斯纳指出“我们的教学目标对所有的学生规定了相同的预期学习结果,但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参与了活动或者有了某种体验,每个学生都会以某种方式被独特地改变。”教学应该为学习者指出方向,不是指出特定的目的。基于此我改进了第二次教学活动。
首先我设计了在线预学单和问题收集表,依托网络平台收集学业反馈。学生对三只猫的信息提炼基本准确;分析文章的思路时,全班54人,30人分析清晰,24人需要指导。问题大多集中在“第三只猫之死谁之过”上,观点多元,但大多数孩子不能细读文本,只是泛泛而谈。
布卢姆在教育目标分类中把知识分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从认知过程维度分为了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我利用学业评价,根据目标分类学的双向表格确立了教学目标,重视了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的教学,提升了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在认知过程维度上的要求。第二次教学设计思路如下。
一、整体把握,厘清故事
1.默读课文,提炼信息:依据表格,提炼三只猫的信息,借助平板电脑上传,组内反馈;借助每只猫的亡失激起我们感情波澜的句子,来厘清三段故事。
2.探究交流,思考联系:审视猫与猫的关联,三只猫与三段故事之间的关联。
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三只猫构成对比关系:第一只是“要来的”,活泼可爱;第二只猫是“拿来的”,更活泼有趣;第三只猫是“捡来的”,样貌性格都不招人喜欢。前两只猫的活泼可爱,更凸显第三只猫的懒惰丑陋,不讨人喜欢,也为人们臆断造成猫的结局埋下了伏笔。问题引发学生关注信息背后的关联。
二、合作交流,探究主题
1.还原芙蓉鸟被吃事件。学生默读课文,寻找“我”和家人认定是第三只猫吃了芙蓉鸟的证据,开辟网络互动点评区。
案发前这只花白猫总是对鸟笼凝望,有作案的动机。案发现场鸟的惨死状,让我们对咬死鸟的猫痛恨不已,“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 妻子一口咬定,斩钉截铁。案发后,猫好像吃着什么,实在是“畏罪潜逃”。“我”在盛怒下棒打猫,猫逃走后死在了邻家的屋脊上。学生们兴趣盎然地寻找到了证据,在点评区发表观点。
2.这些证据真的成立吗?教学时电脑推送文本关键句,并对一些词语加了着重号,引导学生细读讨论。
(1)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子上,对鸟笼凝望着。
(2)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3)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讨论热烈。“似乎”一词,表明证据似是而非;“我以为”一词在强调是思维定式和偏听偏信,导致了妄下断语;“好像”一词,突出了我仅凭自己好恶主观进行了判斷。所谓的“证据”都不成立,弱小者被忽视,盲从给弱小者带来了伤害,主观臆断造成了冤案。
3.第三只猫之死对你有什么启示?电脑推送自选角度,表达观点,上传后学生点评区交流,教师选择点拨。学生们深度思考,有的认为是我和妻子的主观臆断和偏听偏信导致第三只猫之死,倡导打破思维定势,不可主观臆断、偏听偏信;有的分析第三只猫要反思自身的行为,提出了要强大自身;有的同学呼吁要敬畏生命,同情弱小;有学生提出了大自然与人类息息相关,要共建共享人类命运共同体……激发了学生们表达的热情,课堂热烈而有序。
三、推送群文,进行类比
夏丏尊的《猫》、巴金的《小狗包弟》和靳以的《猫》,引导学生加强对人类自身的反思,形成尊重自然、善待生命的意识。本次同课重构使我深刻认识到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深度思维的策略。
利用互联网技术反馈学生的课前预学,深度了解学情。学生课前借助互联网技术获取相关课程资源,学习在课前已经开始,而且产生了真实的学习成果,为课上的文本阅读、展示交流、知识内化提供了新起点,也为后续的探究释惑、深度学习提供了充分的前提准备。利用学业质量评价发现学生已有的知识起点,从而确立教学新的起点,这是课堂结构的重心前移和流程再造。
教学中利用网络及时推送资源,通过学业质量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活动。教师利用互联网技术现场展示评点,学习成果得到即时激励评价,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并产生发散思维。
课后利用互联网技术延学,在个性化学习需求基础上,拓宽学习者的学习内容。
从课前的自主学习、课中的合作探究,到课后的链接拓展,互联网技术借助学业质量评价,将课前、课中、课后有机融合,让学生站在课堂中央,助力了语文阅读教学。
此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网络学习空间背景下初中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阅读教学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2004250
作者单位:河北省保定师范附属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