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策略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pf4433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的迫切性
  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的生命现象及其生命活动规律的自然科学.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理论的基础和精髓,也是思维的核心.生物学概念教学的效果既关系到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又为学生获得更系统的生物学知识奠定基础.
  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中,增加了关注重要概念的学习,强调概念教学的重要性,还原了生物学概念的学科中心地位,强化了生物学概念教学将是初中教师研修,备课和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内容.用概念教学传递生物学核心理念,更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生物学概念教学谈些体会.
  二、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的误区
  1.某个概念的教学等同于一个词或一个术语的教学
  有的教师认为,每节课时间有限,课堂教授的内容过多,把知识讲明白后学生没有时间记忆,还不如把重点罗列出来让学生记住的效果好.此类教学方法,学生虽然知道了词的意思,但是并不意味着理解了这个概念.如果教师把教学注意力过多地集中于名词或术语上,学生则会把注意力集中于名词或术语的记忆,认为概念是一堆笼统的知识,而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到概念的理解.
  2.过多地追求创新形式各异的教学方法
  教师追求各种教学形式的变化而忽视重要概念知识的落实.新课标下的初中生物教材和以往相比,更加重视情景的创设、活动的设计和资料的呈现.但部分教师在注重课堂教学创新的同时,对基本概念的生成有所忽视,学生缺少对客观现象和客观事实的概括和梳理,达不到建立生物学重要概念的目的.
  三、探究概念教学的策略
  1.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巧妙引出重要概念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的思维才能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在探究性教学过程中,我根据每节课的内容,寻找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材料,创设出若干问题方向,用新颖的方式、生动的语言提出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例如,夏天食物为什么容易腐败?放在冰箱里的食物为什么不容易腐败?为什么有的酒越陈越香?这些问题层层递进、相互印证,学生在思考、回答中,水到渠成地生成了“细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这个重要概念.这样,学生在提出问题的同时,学习的积极性也骤然提高,会带着好奇心不断地收集、查找资料,探索问题的答案,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促进了学习的发展.
  2.充分利用学生的各种前概念,课堂生成生物学重要概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已有的概念来自经验或以前的科学课程,是每个新知识的起点.一方面,前概念对新概念的学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如人的生活需要消耗氧气,是学生都能认知的前概念,它对于生物的呼吸消耗了氧气这个概念的生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受系统性学习条件的限制,也缺乏对各种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前概念也可能是片面、错误的.在教学中,通过创设各种问题情景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通过学生重新对丰富、有代表性的事实,进行比较分析,实验探究,验证鉴别.在具体的事例中加以抽象、概括,以此建构合理的知识框架,在新情景中解决问题,生成正确、科学的新概念.
  3.运用对比教学法,区分易混淆的概念
  在生物学中有很多相似的名词、术语和概念,学生往往存在模糊不清的印象.这些概念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学生考试的失分点.因此教学过程中,我们有必要将这些易混淆的生物学名词术语加以比较、区分,以期让学生更好掌握基础知识,提高解题技能.为了搞好这些概念的教学,提高学生掌握概念的能力,对一些相近或关系密切的概念,可以把它们的各种属性,尤其是关键属性进行对比,学生就会明确这些概念的共同点和差异点,从而能够将它们科学有效的区分,使概念的外延和内涵更清晰.
  4.探究性学习与概念教学相辅相成,自主获得重要概念
  在生物学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中有一条是倡导探究性学习,科学概念、原理、定义的获得无不是经过科学探究的过程实现的,因此学习科学的过程必然是一个能动的探究过程,而非被告知的学习,而概念学习又需要学生对概念达到深层理解和掌握,并能获得迁移能力,实现这一点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探究学习,因此探究式学习最能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迁移能力的提高.
  总之,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课程内容的基本组成.初中生物学教材核心内容,正是许多生物学重要概念的体现,包括了对生命基本现象、规律、理论等的理解和解释.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精选教学内容,运用讲授、演示、实验探究、资料分析、讨论等手段,围绕重要概念展开,以促进学生对概念的建立、理解和应用,形成科学的生物学体系.
其他文献
近年来,十堰市武当山特区教育局充分利用当地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把经典诵读作为重要载体和有效抓手,切实加强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诵读经典,提高学生整体文化素养  在每一个晨读时间,走进武当山特区的每一所中小学和幼儿园,总可以听到孩子们朗朗的吟唱诵读声,像天籁一般响彻校园。通过经典诵读,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学生们在优秀传统文化的陶冶、熏陶之中,可以感悟中华文化的博
初中物理是物理学习的初级和基础阶段,也是整个物理课程的启蒙时期,不仅在整个初中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在自身学科的学习中也起着关键的作用.近几年,新课程标准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中出现了很好的形势,这就要求初中的物理教学要注重坚持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提高中学生物理学习的效果,激发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这门理性思维极强的学科不再成为学生学习中的瓶颈.下面,我将分析如何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开展初中的物理
距现在两千多年的战国时代,流行一种养士的风气.rn那时候,谁养的士越多,谁的身份和品位就越高.这好比现在的企业,员工越多,企业一般实力就越强.公子王孙就是"老板
本文就英语教学中情景化模式运用对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综合运用能力的促进作用作探述,阐述情境化课堂利于帮助学生开阔知识视野和丰富认知感悟思维。依据教材内容创设情境,尝试
“这个毛浪,越来越横了,我不会放过他!”宋老师人没进门,声音进门了.rn毛浪是班上最调皮的学生,性子急,脾气倔,同学们戏称他为混世小魔王.这个混世小魔王,今天又犯了什么错,
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增强,需要成功体验的不断刺激。学生自我效能感的不断提高,会让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不断坚持并更加努力地去学习,不断从成功走向成功。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创设
西方生物学派用生物自私基因论为基础的群体选择理论来解释人类的各种社会行为,认为社会性并非人类专利:一只山雀用嘴啄开一瓶牛奶的瓶盖,几周后周遭山雀都学会了这种开瓶技
期刊
【摘 要】 形成性评价是英语教学倡导的重要方法,改变了传统重结果的模式,指导师生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学习和使用英语。围绕自主检测、小组互评以及教师点评等方式来了解学生,利于学生在实践运用中强化认知。  【关键词】 初中英语 过程 评价 激励  英语教学倡导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模式来活化课堂教学过程,特别是注重从过程中評价学生的整体学习感知情况。结合课程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多从学生的学习认知感悟、情感
书籍,一直是我最亲密的朋友。从识字的那一刻起,我便与书结缘,从小到大,一路书香。可是,有一阵子,我却与书籍渐行渐远。那是刚当上妈妈的时候,为了抚育孩子,我倾注了自己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成天忙碌于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放弃了工作上一次又一次的机会和挑战,甚至连最爱的书籍也被束之高阁,渐渐蒙尘……  直到有一天,同事向我推荐了一本书——《成长,请带上这封信》。我在书中读到这样一段文字:“女人,即使已身为母亲
武当山特区溜西门小学立足武当文化,将中华诗词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不懈努力,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  把中华诗词引进课堂,是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文化素养,形成学生健全人格和正确价值观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从2003年秋季学期开始,学校就在十堰市率先把中华诗词作为校本课程引入课堂,列入课时计划。初始阶段,学校在三至六年级每周开设一节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