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作文评语至关重要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upeng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离不开学生写、教师批。在有限的作文讲评课里,教师不可能对每个学生的文章进行分析、点评。但作文评语刚好弥补了这一点,可以说写好作文评语是作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那么怎样才能写出让学生喜欢的评语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
  首先,写作文评语前必须认真地阅读学生的每一篇文章。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不认真阅读学生的作品,也就没有写评语的依据。即使下笔也只是睁眼说瞎话,尽写些诸如“中心明确,字迹工整”之类的套话,这种评语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教师只有仔细分析了学生的作品后,才能真正掌握学生的情况,写起评语来才有针对性,指导起学生来才有目的性。
  其次,评语要适当地进行包装。
  俗话说“佛靠金装,人靠衣装”,同样,作文评语也可以包装。本人就非常注重评语的书写。我的字虽谈不上漂亮,但每次都写得工整。受我的影响,我所教的学生中,很多学生都学我,作文的卷面非常干净,字迹工整,让人感到舒服。因此评语书写包装也很重要。除此之外,我常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来写评语。比如:标点符号里的“?”“!”,对仗工整的对联,甚至古诗词里的诗句。这样,评语就避免了千篇一律,也激发了学生看作文评语的欲望。怪不得我的学生一发下作文后,很多学生先不看批的等级,而是看教师写的评语。
  精心包装后的评语,不仅学生爱看,而且对学生以后的成才和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曾经一位作家,在回忆自己读书时的一位语文老师时,就提到老师写给他的作文评语。老师在他的《走进余秋雨》一文评道:“拟给九十分:起笔新颖,给两分,收束照应开头,给三分,抄写给五分;其余的分,都给余秋雨。”一向自负的他欣然接受了这别致的批评。
  再次,评语要充满鼓励性。
  “好笔力。好见地。读史有眼。立论有识。小子可造。其竭力用功,勉成大器。”这是小学教师给后来成为伟大文学家的茅盾的作文评语。其时“小子”才十 二、三岁,无论他如何天资聪颖,教师的评语还是有点言过其实的。但是,谁又敢否认,正是教师那鼓励得激奋人心的评语,很大程度上促使了少年茅盾成为后来的一代文豪呢?
  因此教师写作文评语,不能循规蹈矩,要灵活多样,甚至要尽量捕捉学生作品的闪光点,并且满怀热情地鼓励他们。
  谁都渴望自己的东西被认可、称赞。学生精心完成的作文,期盼自己的老师能够认可自己的劳动成果。假使老师只说作文中的不足,不仅会让他们感到失望,而且也很有可能会让学生对写作文的兴趣逐渐淡薄,甚至害怕写作。相反,如果老师善于从作文中发现闪光点,哪怕是一点点,并进行鼓励,无疑会让学生精神上感到满足,进而会产生“我要继续努力,下次要写得更好”的冲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陈琳,曾参加县书法比赛获得过奖,但她的作文却写得很一般。于是,在她的作文里,我写了这样的评语:“你的字真漂亮,要是学写作也像学书法那样,相信不久,你的文章一样给人以美的享受。”她看到评语后非常高兴,而且也有了信心。随后,每次作文,她都认真去写,用心去写。“功夫不负有心人”她通过三年的努力,即使在高手如云的郴州市一中,她的作文也是一流的。
  还有尹美娟,平时喜欢写些小诗之类的东西给我看,但并不怎么样。但她在《我爱母亲》一文中,把自己对“疯子妈妈”的爱表现得淋漓尽致。我深深地被她对妈妈的爱打动了。于是,我在作文里写了这样的评语:“你是个有情有义的好女孩,即使在你眼里妈妈是‘疯子’,你还是那么爱她。这篇作文深深打动了我,相信只要你用心去写,一定会有更多好的作品。”后来,她的作文《倾听大自然的心声》,获得了县特等奖,并被推荐到省里参评,又获得省一等奖。
  最后,作文评语,还可以是委婉的建议。
  即使是大文豪的作品也不可能十全十美,更何况是学生呢?因而中学生的作文自然存在不少问题,要么语句不通顺,要么常见的字都写错,要么词不达意……总之,学生写的再好的文章都有不足之处。如果教师的作文评语一味说好的,不指出学生作文中的问题,学生就总会犯同样的错误,作文水平就会止步不前,甚至会让一些作文写的稍好的学生飘飘然。因而教师在赞扬学生的作文同时,还得指出他们习作中的不足。但给学生习作指出缺点时,要求老师用启发的方式和商量探讨的口吻。这是一种民主的作风,也是对学生民主意识的培养和熏陶。而且使用商榷性的语气,学生容易接受。如我碰到学生作文里内容前后不连贯时,就写“要是再加上过渡的内容,文章就更完美了”。
  评语难写,因为如果下语不慎,不仅可能打掉学生的写作热情,还可能打掉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心。所以为人师者务必谨慎。而写好了评语,未来的“大器”,现在就有可能萌芽于我们每个教育者的笔下。总之,写好作文评语是一门学问,它还有待于我们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尝试、摸索。
其他文献
看了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对学生厌恶作文的困惑,豁然开朗。现在的语文教学,作文作为衡量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砝码比重也在不断提高。然而,现实中我们的学生对作文的厌倦情况非常严重,它已成为了困扰很多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  一、学生厌恶作文情况调查  涉及的范围广,所占学生比例越来越大。相当一部分学生写作文时敷衍了事,或者抄作文选,或者胡乱写一篇应付差事,甚至有不写的。  二、学生厌恶是长久以来习得的结果  1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应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说明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学好语文的关键,也是塑造学生具有完美人格的风
期刊
引例:那是跟往常一样的一节课,我很投入地讲解着一道题,在与同学生眼神的对视中,一名女生G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一边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一边缓步向她走去。到了她的跟前,原来她正在写一张纸条,我顺手拿过那张纸条,迅速地看了一眼后,把纸条装到了兜里。我继续讲课,此时的她,脸涨得通红,目光里充满了害羞、恐惧和迷惑。下课铃响过后,我同她一起到办公室,此时的办公室只有我们师生二人。当我拿出那张纸条时,她说:“老师,
期刊
高效课堂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组织实施有目地的活动。具体表现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技能上,从静态观察到动手操作,从单一活动到合作交流,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知;情感上,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不喜欢到喜欢。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些,那么这节课就是一节成功的教学活动,也是我们每一个教师所追求的。  一、高效课堂重
期刊
“想要飞,想要飞……就是飞不高!飞不高!!”唱出了多少年轻人的梦,也道出了他们心中的无奈。  有人把“八零后”与“九零后”进行了比较。总是认为九零后只是“爱”想,却近乎痴想,可事实呢?瞧,“九零后”的孩子们,正处在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他们可谓“幸福”极了,他们赶上了计划生育好的年代,几乎都是家中的“独苗”,而父母却又碰上经济迅猛发展的最佳时代,或“下海”﹑或打工﹑或忙于赚钱做生意。于是,“九零后
期刊
新课程改革着重突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提出“以人为本”以及“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等五个领域目标,为了使贫困山区孩子的“三维健康”得到塑造,拥有健康的体魄,构建和谐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是很必要的。  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丰富课堂教学氛围  新的课程改革着重突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这就充分说明学生的发展才是体育教育的灵魂所在。由此,贫困山区学校构建和谐体育文化氛围应抓好教学内容的选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阅读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终途径。合理、科学的文本解读是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怎样的文本解读才是有效的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联系背景,准确解读文本  对任何文学作品的解读,都离不开文本和文本产生的背景。文本包括标题、作者、正文、作者自注、创作时间等等内容。而背景,则既有作家个人的背景,也有作
期刊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一直困扰着广大的教师和学生。大多数学生苦于作文难,一提到作文就头疼,写一篇作文要憋上半天才能勉强应付。很多学生在日复一日的单调作文训练中形成了一个“没兴趣——不想写——写不好”的恶性循环。要走出作文的低谷,最基础最重要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鼓励学生自主参与作文实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写作水平低,从本质上就是写作兴趣丧失造成的。面对复杂的作文群体,教师要提
期刊
创造性,是语文教学艺术的主要本质。因为,创造是一切艺术的生命所在,离开了创造,艺术品也便不复存在。语文教学艺术的生命当然也要以创造来维系。语文数学中如果没有创造,就谈不上什么艺术,更谈不上教学艺术风格。  语文教师之所以被称为艺术家,是因为语文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语文教学没有完全相同的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语文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语文教学既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也不能把自己的经验年复一年
期刊
太阳的魅力是温暖,科学的魅力是奥妙,夜莺的魅力是歌声,农夫的魅力是勤劳。那么,语文教师的魅力是什么呢?  首先是崇高的人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语文教师在学生面前,决不仅仅是抽象的知识化身,而是一个富有思想感情、人格魅力和鲜明个性的师长,是学生面前最乐观、最渊博的活生生的榜样。因此,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直接影响到教育活动的成效,难怪卢梭曾大声疾呼:“榜样!榜样!没有榜样,您永远不能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