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与鹿的故事

来源 :大视野iLOOK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fa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介绍的Short Hair是独立设计品牌LOUDE NANNAN本季新系列的名称,这个灵感源于《音乐之声》里一头短发的女主角的系列也是LOU DE NANNAN的第一个针织系列。这一季的处处细节中都充斥着实用又浪漫的法式情怀,经典几何图形、意大利花朵与沉静的古典印花等图案全部出自毕业于巴黎STUDIO BERCOT&AICP的设计师孔南南之手。
  五年的法国求学和工作经历带给孔南南的不光是设计细节中的吹毛求疵,也把典型的欧洲审美深种在她的心中。南南这样描述自己心中的MUSE“我所钟爱的那些女性,善良又充满勇气,英气中也有优雅;不需要特别取悦别人,却已经魅力十足,这就是我要的女性形象。”所以孔小姐设计的LOU DE NANNAN也趋向于欧洲女性的穿衣风格:简洁大方,随性中带点慵懒和酷。她设计的衣服也正是做给这些独立自我,美好又优雅的人。
  “LOUP是法语的狼,LOU中文发音是鹿,狼与鹿的结合的品牌性格,优雅与狡黠,在保持优雅的同时有些简洁的设计感,这是我的目的。”不要过多装饰,崇尚简洁、实穿,现代而不做作,摒弃了一切多余装饰以后,颜色趋向中性,合理化剪裁,这长长的一段话就是LOU DE NANNAN所追求的并正在实现的设计理念。孔南南:好的设计,有很多要素,简单说是穿起来剪裁有美感,能凸显人的优点。纠结点说是不抄袭当下,有设计感,但又不能是路人穿的那种,不能是戏剧服装。最后就是好的设计,一件同款衣服画上100张,挑个10张出来,做白坯的时候再调个几次,就差不多了。
  iLOOK:想把时装做成什么样?
  孔南南:其实不管喜欢谁,膜拜哪个设计师,我认为时装最好的模样是PRADA那样的,每季都有惊喜的产品,艺术感和商业感结合的很好,看她的设计就好像在做环球旅行,总是有些意外,但又不会怪异。
  iLOOK:目前对独立设计师来说,中国的大环境中还是存在不少困难的,也需要设计师本人具有一定的经营把控能力。那么在你看来,设计与经营的平衡方面应该如何取舍的?
  孔南南:这个在设计的过程中就考虑进去了,所以要实穿一点啦,我个人就是实用主义,要是没用的东西那我买来干嘛,实用性和美是两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再就是设计师一定要去学习市场知识,控制自身感性的部分,要多分析了解,产品是核心,市场是关键,都要下功夫。
  iLOOK:在你看来时装设计中实穿的重要程度排在第几位?
  孔南南:我认为实穿是第一位的东西,就好像再丰富美好的灵魂都是困在人这个载体里的,其实时装设计的难点也是这里,人体是一个素材,如果不单单说是一件艺术作品,或者装置艺术的话,那我认为实穿是第一要义,当然這也是对成衣来说的,高级成衣就另论。成衣是说可以穿的出去,但又提升了人的美感,这是很重要的,所有的设计都在此基础上反复被衡量,赋予多变的色彩、材质或者图案,我不做人穿不出去的衣服。
  iLOOK:用一句话概括你的顾客群所具有的特质。孔南南:自信、自我、快乐的女性。
其他文献
君当如竹,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国人对竹子的情节可谓深远,文人们更将之喻比君子,不仅因为其清新俊朗、青葱常驻;也因为它柔中有刚,正直有节。作为一个轻文艺的原创服饰品牌,“素白已然”想重拾古人的这份雅致,其新季系列作品“竹间”所要表达的正是这样一种纯净的情怀。  “素”——朴素,“白”——简洁,“已然”——就是這样,品牌的名字已经直白地表明了它的核心设计理念,一字记之日“简”。“素白已然”
期刊
音乐  《Kyarypamyupamyu》这是一位来自日本的原宿系歌手。我喜欢的不仅是她,而是包括她在内的,负责这个艺人的一组工作团队。无论是她的长相、音乐、造型还是MV都充满了个性,这种风格令我非常喜欢。  书籍  《圣经》  对于基督教徒的我而言,《圣经》绝对是我生命中对我最重要的一本书。它记载了神的话语,教導我要做一个心胸开阔、充满爱意的人。它很大地改变了我性格中曾经恶劣的部分,也相信它能够
期刊
设计师周易在去伦敦之前对英国的生活没什么概念,但也许正是抱着这样的态度,才让她有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从设计上来讲,欧洲整体的设计思路是很活跃的,理念比较前卫,每个设计师都有古灵精怪的想法。在圣马丁学习的几年对周易的人生有不小的改变,伦敦是一个多元化的大都市,每天都有不同的新鲜事发生,无论你是电子音乐迷还是古典艺术爱好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周易目前在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读工业设计
期刊
设计师Percy Lau今年刚从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珠宝设计专业毕业,就读期间她遇到了一位恩师,不但帮助她更加了解自己,还让她发现通过珠宝设计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她说:“与其说我去学习这个专业,不如说是这个专业发现了我。”所以“设计”到最后也成为了她最擅长的“语言”。  国外的生活改变了Percy Lau对很多事物的看法,让她看清真正追求的是什么,也认清了自我价值。四年前,她刚开
期刊
托現代科技的福,人类的生存空间在向虚空无限扩张的同时,世界也变得越来越小了。远方已不再是每个人都心驰神往的处女地,因为大家即使没有亲身体验,也能在各种有限的屏幕方框里认识自然、阅读远方的风景。三维世界正在被压缩成单一的平面,超越时间和空间而存在,很多人对这种科技侵略怀有本能的抵触情绪和深刻的不信任感,但是来自台湾的首饰设计师李恒却对此持有不同观点,“传统与科技就像相对论,在历史洪流中,传统在属于它
期刊
红木手作品牌“复雅堂”这个颇具气质的名字,来自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中“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这个含义隽永的句子。对于在杭州生活了十年的设计师潘春明来说,这些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内容,常常成为他设计的灵感来源——古人的智慧博古通今,就像传统的手工艺那样一脉相承。因此,潘春明希望能在他的红木手作制品上,传递出符合当代雅士的审美情趣,能够经得起不断地推敲和琢磨,历久弥新。  选择红木作为创作材料,缘于潘春
期刊
很多人看到李一伊的硕士毕业设计《TinyObservation》时,都会猜测她想通过这组有装置意味的首饰设计来表达什么。这是多数人习惯的思维方式,在观赏一件设计品或艺术作品时,总希望无限接近作者的思考,好像只有这样才算真正理解。其实,设计者本身并没有那么苛刻,李一伊更看重的是,观看的人能从她的设计中生发出不同的联想,这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得到属于自己的意义。而这种通过作品在设计者和观者之间建立的交流
期刊
“谁说情绪化不能是美,谁说金银宝石珍珠才能佩戴,厌倦单调的表情和冷静,最好可以带上哭,穿上笑,把失落、兴奋、烦恼和疼爱都用想象力表现出来一同分享!”这是香港独立首饰设计品牌Bittergrain系列作品“Emotions”的文案,很大程度上也代表了设计师Tara Ko的设计理念。Tara Ko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平面设计系,2004年成立Escafe Studio,致力于平面及广告设计,由于工作室是
期刊
设计师郭城的作品大多和身体有直接相关,但呈现形式各异。他喜欢研究在特殊情况或场景下个体或小群体的行为,提取其特征并尝试引申到其他可能相关的情景,以引起共鸣。其中很大一部分会借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中一些下属学科的原理和分析方式,乍看特别理性,实则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名為“Mouth Factory”的作品是由一系列以嘴部行为为动力的机械和相关视频组成的互动装置,灵感源自郭城对“人体增强”这
期刊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敬重崇拜的人,我们可以称之为偶像。也许有人会把KateMoss、Naomi Campbell作为心里的女神;也有人会把Karl Lagedeld、Marc Jacobs视为上天赐予的男神;但在时尚圈里你却不可忽视她们这类人的存在:Anna Wintour、Franca Sozzani等。但今天她们二位并不是我们要说的,CeciliaDean是今天的话题主角。相信时尚人士对她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