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方国家概念的演进

来源 :理论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yc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古希腊到近代,西方国家概念发生了巨大的历史谊变。本文旨在对国家概念的演进作出突出贡献的西方政治思想家及其观点做一个简要梳理,分析他们之间的批判、承袭关系,试图厘清西方国家概念的演进历程。
  关键词:西方国家;国家概念:演进
  在西方文明史中,从古希腊进入奴隶制出现了第一个城邦国家开始,历代政治哲学家们就从自身所处的时代和立场出发探讨了国家的定义。
  一、古希腊时期国家概念
  德漠克利特认为“一个治理得很好的国家是最可靠的庇护所”,也就是说国家是人们共同利益的代表。赫拉克利特不同,他认为“战争是万物之父,也是万物之王,也使一些人成为奴隶,使一些人成为自由人。”从某种程度上说赫拉克利特已猜测到国家是斗争的产物。
  柏拉图可以说是第一个勾画出奴隶制国家轮廓的哲学家,他在《国家篇》中写道,“我们每个人都不能自给自足……人们相互之间需要服务……由于有种种需要,我们聚居在一起,成为伙伴和帮手,我们把聚居地称作城邦或国家”。可见,国家本质上是一种劳动分工,通过相互交换来满足各自需要。遗憾的是他并没明确提出国家的定义,且混淆了国家和社会团体。
  亚里士多德在其老师的基础上,提出了较为明确的国家定义,指出了国家的起源、本质和目的。“所有城邦都是某种共同体,所有共同体都是为着某种善而建立的……这种共同体就是所谓的城邦或政治共同体。”亚氏认为,“人类自然是趋向于城邦生活的动物”,国家是人们为了追求至善的生活而结合在一起的自然进化的产物,国家是道德上平等的自由公民之间的一种关系。
  从以上可见,希腊人的国家观念从来都没有超出过城邦的范围,且充满着自然主义政治观和整体主义价值观。
  二、罗马时期国家概念
  在古罗马时期,城邦时代向着帝国时代过渡,这一时期的国家概念是从罗马国家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探讨的。
  西塞罗给国家下了一个著名定义,“国家是人民的事业,但人民不是某种随意聚集在一起的人的集合体,而是大量的民众基于法的一致和利益的共同而结合起来的联合体。”从定义看,西塞罗的“国家”有三个特征:首先,以人民为前提。国家这个团体的成员身份乃是其全体公民的共同财富,国家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把相互帮助的好处和正义之治的好处提供给其成员。其次是以正义为准则。“法律是联系公民团体的纽带,通过法律实施的正义对所有人相同……”第三是以合法为本性。“法的一致”强调的是对正义的肯定,“利益的共同”强调的则是对利益的共享。西塞罗在国家定义中把它们联系在一起,目的就在于判别政治统治的合法性。
  西塞罗把国家理解为人民的联合体,而不是狭隘的少数公民的自治团体,突破了“城邦”概念的狭隘界限。他所述的治理原则,即权力来源于人民、权力只应当通过法律的保证来实施,而且权力只有根据道德的基础才能被证明为是正当的,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同。
  奥古斯丁同意西塞罗的国家概念,且肯定正义的重要性,但他发现,现实中的国家都是建立在非正义之上的,所以他又认为“所谓人民就是由某种一致拥有的爱的对象而联系在一起的理性动物的集合体”。很明显,这个定义是带有基督教性质的,认为人们的聚集就只能依靠“上帝的正义”,这为构建基督教的理想社会奠定了理论基石。
  三、中世纪国家概念
  中世纪是教会至上的神学政治观时期,托马斯,阿奎那可以说是这一时期的最高权威。在国家起源上,托马斯承袭亚氏的观点,把社会描绘成一种为了过善的生活而展开的各种服务的相互交换。但人都是自私的,为了把人们团结在一起维护共同的幸福,就要建立必需的统治机构。因此,托马斯把国家称为“那些服从同样法律并受单一政府的指导以求生活充盈的人”组成的社会。统治者的义务在于使得人们能够过上有德行的生活,但是,这又绝不是人力所能企及的,于是便是教会的任务了。可见,托马斯虽然坚持有序的国家政治生活对于实现上帝的神意这一终极目的来说具有促进作用,但是他最终要肯定的是教会力量。
  在托马斯之后的一个世纪里,教皇与世俗统治者开始了激烈争论,马尔西利奥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他的国家观念主要体现在法律的定义中。马尔西利奥认为,人法并不源于神法,两者是并列的。人法源于一个民族的共同行动,他们确立规则以调整其成员的行为,或者反过来说,国家乃是一个服从某一给定法律体的群体。不论是法律被用来定义国家,还是国家被用来定义法律,结果都是一样的,因为这两种情况都意指一个有能力控制其成员之行为的群体。马尔西利奥的政治哲学实质上是城邦理论的再现,他不仅代表了中世纪哲学所产生的那种最纯粹的自然主义式的亚里士多德主义,而且还预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复活了的那种异教精神,他对教皇的痛恨深深地启发了两个世纪以后的马基雅维利。
  四、近代国家概念
  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政治观念开始摆脱神学走向世俗化,政治思想家纷纷从人本身出发,把国家解释为人的需要的产物。于是乎,权力代替神意和道德成为了国家的基础,国家不再是人们为了追求某种道德目标而组成的共同体。
  马基雅维里在《君主论》开篇写道“从古至今,统治人类的一切国家,一切政权,不是共和国就是君主国”m—,他在现代政治学意义上第一次使用“国家”术语。马基雅维利认为,人们为了更好地保卫自己而联合在一起,选举出最有力的人担任领导并颁布法律,由此便产生国家。他提出国家的根本问题是统治权,并把法律和军队作为权力的构成要素。在近代,马基雅维利是最早将政治与道德问题区分开来的政治思想家,他创造了以权力为本质的近代民族国家概念。
  16世纪末,伴随着民族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君主制的诞生,主权观念成为国家概念的核心问题。布丹认为国家是从家庭发展而来,并用家长的权力比喻国家的主权,认为一个国家必须要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布丹将主权看作国家的本质特征,确定了国家和主权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对国家概念的演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7世纪,社会契约论占据了思想舞台的中心。霍布斯、斯宾诺莎、洛克、卢梭等都坚持国家是人们自愿订立契约的产物,人们通过让渡权利而产生国家,国家负责来保护个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其实,有关于社会进化以及关于以自我主义和契约为基础的政治哲学理论,在之前的伊壁鸠鲁就有过讨论,只是其丰富的含义到了近代才有可能得到的充分的探讨。
  霍布斯在《利维坦》中写道:国家就是一大群人相互订立信约,每个人都对它的行为授权,以便使它能按其认为有利于大家的和平与共同防卫的方式运用全体的力量和手段的每一个人格。但是这个说法混淆了国家与社会。霍布斯还强调了主权是国家的本质。自文艺复兴以来,将国家视为一种抽象的公共权力的观念,就在西方逐渐形成。马基雅维利使用了“state”这一新的国家概念,布丹进一步提出主权概念但没明确表述。霍布斯第一次用清晰的语言将现代国家观念表述出来,并用适应时代需要的方法和语言表述了国家的定义、本质、作用,从而奠定了西方近代国家学说的基本模式。
  通过以上可见,在西方的思想史上出现过三种有较大影响的国家概念:古希腊的伦理的、有机的和整体的城邦国家概念,马基雅弗利所创造的以权力为国家本质的近代民族国家概念,近代契约论学派的以个人权弱为基础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国家概念。之后的黑格尔关于国家概念的观点,可以说是以上三种国家概念的综合。
  黑格尔开始时把权力作为国家的本质,可在之后却又把国家看作是一个共同体,认为公民联系的纽带不仅是政治和法律的,还包括经济的、道德的和文化的等,具有古希腊的特色。当然,他对古希腊的国家概念也不是简单复归,他的国家概念力图在保存近代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积极成分的同时,又要实现对它的超越。
  黑格尔反对通过“契约”建立国家的观点,因为契约具有随意性,而国家是由人们的理性所要求和规定的。他把国家划分为“物质国家”与“政治国家”,“物质国家”就是市民社会,它本身不能使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得到协调与统一,于是就要在高于市民社会的领域去寻找另一个统一的力量,即“政治国家”。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便是黑格尔国家的原则,它既不同于用普遍性排斥特殊性的古代国家,也不同于用特殊性排斥普遍性的近代国家。
  通过梳理国家概念的历史演进可见,由于不同文明时期的社会环境和国家性质不同,政治哲学家们对国家的定义也各不相同。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国家概念随着社会的演进、在各时代哲学家的努力下正不断地走向成熟。
其他文献
摘要:在数学众多能力中,数学思维能力是核心,逻辑推理、空间想象、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等的培养都离不开数学思维能力。本文通过对数学思维的认识,同时对数学思维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对如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作了进一步思考。  关键词:数学的思维;问题解决;数学意识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数学的应用呈现了广阔的前景。数学所具有的一些特征使它在其他科学、技术以及生活实践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如高度抽象的数学概念
期刊
摘要: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时期,城市的不断向郊区农村膨胀。但在实际的征地过程中,许多农民的权益受到侵害,生活面临困境。马克思地租理论,阐述了地租的产生及其最终的归属和分配的问题,仔细研究马克思地租理论,对妥善合理解决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失地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城市化;失地;农民:马克思地
期刊
当前,只有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后勤建设的全过程,落实到后勤改革的各个领域,加快建设保障资源节约型现代后勤,才能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履行好胡主席提出的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  一、用科学发展观统揽现代后勤建设。走资源消耗低、质量效益好的发展之路  艰苦奋斗、勤俭办后勤,是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建军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保障资源节约型现代后勤,必须把这些重要思想与新时期的后勤实践相结合,用科学发
期刊
摘要:阐述德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中职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创新德育工作角度探寻六条对策,为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搭建平台。  关键词:创新德育工作;促进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对各行各业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家采取多项措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规模得到迅速扩大,与此同时,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面也产生了
期刊
摘要:本文从政府公信力的视角研究腐败文化、康政文化与政府公信力的相关性,指出腐败文化会导致政府责任缺失、妨碍政务公开、降低政府行政效能,从而影响责任政府、阳光政府和效能政府的构建,强调加强机关廉政文化建设,发挥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功能和廉政价值功能,有科于增强机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制度意识和效率意识,从而增强政府公信力。  关键词:政府公信力;腐败文化:机关廉政文化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消
期刊
摘要:安全行车是一种集体力、脑力、技术和责任于一体的综合劳动,对于汽车驾驶员,其不仅是一项技术操作过程,更是一项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从心理学角度看,一个人精神状态的好坏对其行为的后果将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为此,在行车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对于行车安全和预防交通事故十分重要。  关键词:汽车驾驶员;心理素质;安全行车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各类车辆数量迅猛增长,道路交通多样化、复杂
期刊
2012年是中国共青团建团90周年,建团至今,共青团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发挥了应有的才干,争当社会主义建设的储备力量和后备军。如今,我国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处于进一步深化的攻坚期,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以科技和人才为主体的竞争空前加剧。同时,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卫生事业也进入了非常关键的发展时期。  青年人是国家、社会发展的未来和支柱,当代青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都随着市
期刊
摘要:加强新农村建设,推进城,统筹发展,是当前南充进行“两化互动”、率先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文章以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背景,深入剖析了南充新农村建设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探索建设“新农村综合体”;强化本地区的产业支撑优势,推进开发式扶贫战略以及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来破解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难题。  关键词:南充;新农村建设;
期刊
摘 要:量刑规范化是近年来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展开的一项重要司法改革,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发《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量刑规范化的基本内容进行细化。未成年犯罪人作为一类特殊的犯罪群体在量刑规范化改革的进程中如何实现对未成年犯罪人的规范化量刑是我们理论和实践需要探讨的基本问题。改革需要一定的价值取向为指引,本文立足未成年人犯罪的实际,从量刑与刑罚目的实现的逻辑关系出发,对量刑规范化与未成年人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旅游业正取得喜人的迅猛发展,然而导游服务质量却一直是投诉的热点,其服务很难满足游客的需求,导游违规行为普遍存在。本文主要分析我国导游服务质量监控机制的现状,并提出其监控机制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导游;服务质量;监控机制;措施  1、当前我国导游服务质量现状  我国旅游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培养并形成了庞大稳定的导游队伍,到2011年底,我国持证导游已突破60万,而且还以超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