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网络环境下音乐教学中的比较教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育思想。把音乐中的教育思想与内涵挖掘出来组织教学,一方面是音乐教学自身的要求,另一方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 音乐教学;网络环境;比较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16-0138-02
有很多朋友没有听过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但大家都看过《猫和老鼠》,如果把《蓝色狂想曲》通过网络或者计算机播放一遍,也许会激动地跳起来大叫:《猫和老鼠》!这就中音乐教学的魅力所在,是音乐对人的启示教育结果,是网络和计算机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更是网络和计算机赋予的一个音乐教学平台。
但是,并不是说《猫和老鼠》的音乐就是《蓝色狂想曲》,这两者确实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那就是它们同时代表了美国的音乐文化,都出自相同的文化脉络,这个脉络的载体就是爵士乐!
1 由爵士乐《蓝色狂想曲》想到的音乐教育理念
在美国的音乐文化中,爵士乐是出现的最早的最具有美国特色的音乐。美国是移民国家,爵士音乐在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了各个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合性,比如美国乡村音乐、黑人音乐以及欧洲古典主义音乐。
或许对《蓝色狂想曲》有很多疑问,为什么是蓝色的而不是其他颜色的?蓝色代表了什么意思?是这样的:蓝色又叫蓝调,英文名是布鲁斯(Blues),也是美国音乐的一种。笔者把它理解为类似中国山歌的一种歌唱形式。蓝调的音乐特点是对唱性(一呼一应)、即兴性、民族性等。蓝调最大的音乐特点是乐曲开始的时候给人一种紧张、无助、哭诉的感觉,而后便是安慰、舒解求助的人。就像民族山歌中的一唱一和。格什温之所以把“为钢琴和乐队而作”的爵士乐定名为《蓝色狂想曲》,笔者想他更多的是运用了蓝调的创作手法。
《蓝色狂想曲》既是爵士乐又融合了蓝调的创作手法,那么蓝调和爵士乐究竟有何区别?《蓝色狂想曲》有何特点?
笔者认为可以这样理解:爵士乐和蓝调都是黑人音乐,由于其受众范围的不同而导致了音乐风格的不同。因为在爵士乐和蓝调的范围内也是可以分出好多门类的,从总体上来说,爵士乐和蓝调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音乐特点。但是爵士乐还是融合了蓝调的诸多因素,而使其有更多的包容性。所以,《蓝色狂想曲》是爵士乐而不是蓝调就可以理解了。
爵士乐的音乐特点什么呢?动感的切分节奏、个性十足的音阶、在章法规定范围内的即兴演奏,构成了爵士乐的最大的音乐特点。《蓝色狂想曲》因为有了爵士乐的特点,又运用了蓝调的创作手法,因而使其受到了美国人民广泛的欢迎。
《蓝色狂想曲》的创作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与交响乐队的合作使这首作品突破了爵士乐只能在酒吧中演奏的历史,它使得爵士乐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爵士乐与交响乐队的有机结合是格什温的对全世界音乐的最大贡献。
《蓝色狂想曲》有选择地为《猫和老鼠》配乐,使这首名曲不仅是美国人民家喻户晓,更使全世界人民都熟悉,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说《蓝色狂想曲》代表了美国的音乐文化一点儿也不为过,足可见这首曲子的民族性、轰动性和伟大性!也正是这种意境与思想的影响,使得音乐的教学效果,与之相对应的教育轰动效应,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世界文化的发展,影响着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音乐的本身没有国界,但音乐教学的内涵与指导思想,是现代教育体系中重要的内涵之一,这就是要通过音乐的教学,加强对中小学的思想教育,引导中小学生形成健康的世界观,并为音乐的继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教学任务,通过挖掘本国家音乐的内涵,借鉴与开发本国音乐文化,无疑会增强素质教育的范围,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向更加文明的方向发展。
2 网络与计算机多媒体音乐教学中的比较教育
比较教育最早出现在学科教学中的对比教学,它是以一种方法的研究为基础,提出两种以上的观点或者实验结论,通过理论分析、实验验证,或者说唱,得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通过结果的出现或者比较,影响或者教育学生从中学到什么,领悟什么,受到启发与教育,形成对知识的全面理解与掌握,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从而实现教育的目的。
音乐中的比较教育就是通过不同的音乐体裁、音乐节奏,或者不同人对同一音乐的表演,唤起学生对音乐的感知,从而实现对音乐美的享受,对音乐内在教育意义的理解,从而达到教育学生认识人生,增强健全人格,积极投身到音乐的学习与创作中去。
例如,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时常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不同演唱人员对同一首歌曲的演唱,让学生带着情感去欣赏,带着意境去学习,带着对人生的向往学唱,其教学很受学生的欢迎。
网络环境下,如何实现音乐的比较教育,并通过音乐的比较教育,实现对人的教育与培养呢?
一是同一首歌曲,用网络和计算机,通过背景音乐与清唱进行播放,让学生反复演唱的同时,体会其内在的不同,领悟由音乐带来的美感与对生活的向往。学生通过比较的学习,不仅对音乐的音符做到了掌握,而且重要的是能够通过比较学习,获取对音乐内涵的理解,加深学生热爱音乐、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二是不同的歌曲,在网络和计算机环境下,同时反复播放,通过演唱与听唱,感知音乐的魅力,感知音乐环境的内在动力,让学生比较现代音乐在生活、社会中的作用,激发其内在的学习热情和动力,推进音乐教学改革。例如,配以画面和动感效果的电视音乐,从各个角度赋予音乐以美的效果,学生边看边演唱,边进行分析与探索,就将音乐中的教育内涵深深引伸出来,达到普通课堂所没有的教学效果。
三是开展音乐网络演唱活动。在音乐教学中,大胆引入网络教室中网络音乐的教学内容,将网络音乐与教材内容相对应,将网络音乐与教材中的学习内容相融合,立体式赋予音乐教学以新的平台。中学生由此受到教育与影响,使校园音乐替代了流行音乐,国歌替代了其他电视音乐,校歌替代了热闹歌曲,形成了人人热爱歌唱、人人唱好歌的热潮。
四是经常性开展歌曲联唱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联唱,体验比较教育的内涵,学习比较音乐的作用和重要性。音乐比较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比较,它的特点明显,方法有效,显而易见,学生喜欢。
五是深入开展音乐比赛或者会唱活动,通过班与班、年级与年级之间的擂台比赛,净化音乐比较教育的环境,优化音乐比较教育的内涵,倡导比较教育的形式。同一首歌曲,不同年级、不同班级学生演唱的效果会截然不同,而反应出来的教学效果与教育意义也根本不同。
3 小结
总之,网络环境下音乐的比较教育,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教学活动,也正因为它的内涵性,决定了在中学音乐中开展比较教学研究。素质教育是一个广义的教育内涵,它不仅仅是音乐的教学效果与动机引导,还有其他手段所不能替代的,如音乐电视片的作用也十分值得欣赏与研究。比较教育源于教育的原始阶段,还会影响到网络时代,特别是网络时代的音乐教学,其强有力的影响是其他学科所没有的。特别是网络音乐中的流行音乐,现代电影、电视中的音乐,适合学生大众化的流行音乐,为音乐比较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需要认真挖掘,积极改革,努力实现音乐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 音乐教学;网络环境;比较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16-0138-02
有很多朋友没有听过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但大家都看过《猫和老鼠》,如果把《蓝色狂想曲》通过网络或者计算机播放一遍,也许会激动地跳起来大叫:《猫和老鼠》!这就中音乐教学的魅力所在,是音乐对人的启示教育结果,是网络和计算机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更是网络和计算机赋予的一个音乐教学平台。
但是,并不是说《猫和老鼠》的音乐就是《蓝色狂想曲》,这两者确实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那就是它们同时代表了美国的音乐文化,都出自相同的文化脉络,这个脉络的载体就是爵士乐!
1 由爵士乐《蓝色狂想曲》想到的音乐教育理念
在美国的音乐文化中,爵士乐是出现的最早的最具有美国特色的音乐。美国是移民国家,爵士音乐在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了各个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合性,比如美国乡村音乐、黑人音乐以及欧洲古典主义音乐。
或许对《蓝色狂想曲》有很多疑问,为什么是蓝色的而不是其他颜色的?蓝色代表了什么意思?是这样的:蓝色又叫蓝调,英文名是布鲁斯(Blues),也是美国音乐的一种。笔者把它理解为类似中国山歌的一种歌唱形式。蓝调的音乐特点是对唱性(一呼一应)、即兴性、民族性等。蓝调最大的音乐特点是乐曲开始的时候给人一种紧张、无助、哭诉的感觉,而后便是安慰、舒解求助的人。就像民族山歌中的一唱一和。格什温之所以把“为钢琴和乐队而作”的爵士乐定名为《蓝色狂想曲》,笔者想他更多的是运用了蓝调的创作手法。
《蓝色狂想曲》既是爵士乐又融合了蓝调的创作手法,那么蓝调和爵士乐究竟有何区别?《蓝色狂想曲》有何特点?
笔者认为可以这样理解:爵士乐和蓝调都是黑人音乐,由于其受众范围的不同而导致了音乐风格的不同。因为在爵士乐和蓝调的范围内也是可以分出好多门类的,从总体上来说,爵士乐和蓝调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音乐特点。但是爵士乐还是融合了蓝调的诸多因素,而使其有更多的包容性。所以,《蓝色狂想曲》是爵士乐而不是蓝调就可以理解了。
爵士乐的音乐特点什么呢?动感的切分节奏、个性十足的音阶、在章法规定范围内的即兴演奏,构成了爵士乐的最大的音乐特点。《蓝色狂想曲》因为有了爵士乐的特点,又运用了蓝调的创作手法,因而使其受到了美国人民广泛的欢迎。
《蓝色狂想曲》的创作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与交响乐队的合作使这首作品突破了爵士乐只能在酒吧中演奏的历史,它使得爵士乐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爵士乐与交响乐队的有机结合是格什温的对全世界音乐的最大贡献。
《蓝色狂想曲》有选择地为《猫和老鼠》配乐,使这首名曲不仅是美国人民家喻户晓,更使全世界人民都熟悉,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说《蓝色狂想曲》代表了美国的音乐文化一点儿也不为过,足可见这首曲子的民族性、轰动性和伟大性!也正是这种意境与思想的影响,使得音乐的教学效果,与之相对应的教育轰动效应,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世界文化的发展,影响着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音乐的本身没有国界,但音乐教学的内涵与指导思想,是现代教育体系中重要的内涵之一,这就是要通过音乐的教学,加强对中小学的思想教育,引导中小学生形成健康的世界观,并为音乐的继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教学任务,通过挖掘本国家音乐的内涵,借鉴与开发本国音乐文化,无疑会增强素质教育的范围,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向更加文明的方向发展。
2 网络与计算机多媒体音乐教学中的比较教育
比较教育最早出现在学科教学中的对比教学,它是以一种方法的研究为基础,提出两种以上的观点或者实验结论,通过理论分析、实验验证,或者说唱,得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通过结果的出现或者比较,影响或者教育学生从中学到什么,领悟什么,受到启发与教育,形成对知识的全面理解与掌握,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从而实现教育的目的。
音乐中的比较教育就是通过不同的音乐体裁、音乐节奏,或者不同人对同一音乐的表演,唤起学生对音乐的感知,从而实现对音乐美的享受,对音乐内在教育意义的理解,从而达到教育学生认识人生,增强健全人格,积极投身到音乐的学习与创作中去。
例如,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时常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不同演唱人员对同一首歌曲的演唱,让学生带着情感去欣赏,带着意境去学习,带着对人生的向往学唱,其教学很受学生的欢迎。
网络环境下,如何实现音乐的比较教育,并通过音乐的比较教育,实现对人的教育与培养呢?
一是同一首歌曲,用网络和计算机,通过背景音乐与清唱进行播放,让学生反复演唱的同时,体会其内在的不同,领悟由音乐带来的美感与对生活的向往。学生通过比较的学习,不仅对音乐的音符做到了掌握,而且重要的是能够通过比较学习,获取对音乐内涵的理解,加深学生热爱音乐、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二是不同的歌曲,在网络和计算机环境下,同时反复播放,通过演唱与听唱,感知音乐的魅力,感知音乐环境的内在动力,让学生比较现代音乐在生活、社会中的作用,激发其内在的学习热情和动力,推进音乐教学改革。例如,配以画面和动感效果的电视音乐,从各个角度赋予音乐以美的效果,学生边看边演唱,边进行分析与探索,就将音乐中的教育内涵深深引伸出来,达到普通课堂所没有的教学效果。
三是开展音乐网络演唱活动。在音乐教学中,大胆引入网络教室中网络音乐的教学内容,将网络音乐与教材内容相对应,将网络音乐与教材中的学习内容相融合,立体式赋予音乐教学以新的平台。中学生由此受到教育与影响,使校园音乐替代了流行音乐,国歌替代了其他电视音乐,校歌替代了热闹歌曲,形成了人人热爱歌唱、人人唱好歌的热潮。
四是经常性开展歌曲联唱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联唱,体验比较教育的内涵,学习比较音乐的作用和重要性。音乐比较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比较,它的特点明显,方法有效,显而易见,学生喜欢。
五是深入开展音乐比赛或者会唱活动,通过班与班、年级与年级之间的擂台比赛,净化音乐比较教育的环境,优化音乐比较教育的内涵,倡导比较教育的形式。同一首歌曲,不同年级、不同班级学生演唱的效果会截然不同,而反应出来的教学效果与教育意义也根本不同。
3 小结
总之,网络环境下音乐的比较教育,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教学活动,也正因为它的内涵性,决定了在中学音乐中开展比较教学研究。素质教育是一个广义的教育内涵,它不仅仅是音乐的教学效果与动机引导,还有其他手段所不能替代的,如音乐电视片的作用也十分值得欣赏与研究。比较教育源于教育的原始阶段,还会影响到网络时代,特别是网络时代的音乐教学,其强有力的影响是其他学科所没有的。特别是网络音乐中的流行音乐,现代电影、电视中的音乐,适合学生大众化的流行音乐,为音乐比较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需要认真挖掘,积极改革,努力实现音乐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