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改的实施为教育教学带来新的要求和机遇,生物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对学生科学生态观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如何消除所谓“副科”的消极影响,灵活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广泛推行实践教学,对树立科学生态观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关键词 生物;科学生态观;新课标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1-0065-02
随着社会生态环境对生产和人民生活质量影响的不断加深,人们关注生态环境的程度也随之提高。如何树立科学的生态观,营造积极的生态保护风气,对教育提出新任务。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知识与生活知识紧密联系的学科,面对新课改的实施,生物学的学科优势愈发突出,其灵活的教学方法和生活中的实用性,也得到广泛的支持和认同,这也对生物课的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应用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生物新课程标准倡导生活回归式的生物教育,引领学生把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融合在一起,贴近学生的生活、适应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的成长成为教育方向。通过落实“STS”教育思想,把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关系解释清楚,给学生以启发,让学生自觉树立关注社会与生活的意识,形成科学的生态价值观,以积极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去面对科技发展带来的各种社会、生活问题,继而有效解决。
1 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广泛联系现实生活,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受应试教育的主观影响,生物学被打入副科行列,从教育体制到认识实践都存在严重缺陷,造成学生以及格线为学习目标的错误定位,大大降低学习积极性。同时,照本宣科,划题甚至定范围的应试教学模式,也是学生没有学习兴趣,甚至不认真对待的重要原因。要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应试教育不良影响,提高生物学习兴趣,改革陈旧教学模式就成为必须。
立足于社会现实,借助于视听多元化的现代教学设施,引导学生参与式融入大自然,教师从天地人合一的哲学角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兴趣是非常有效地一种教学方式。教师把有关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生化危机等方面的影视内容引入课堂,创设积极的教学氛围,然后结合知识重点,进行探究式、启发式教育,生物学的重要性和学习生物的紧迫性,就非常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有了直观现实的观察、体会,学生的积极性自然而然地激发起来。具有可操作性的讲授,学生如果能够积极地加入进来会产生意想不到的作用。通过亲自动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更加牢固,有时甚至会记忆一生。
比如在讲授动物学中昆虫纲的时候,首先播放《动物世界》之类的科教片或一些影视(动漫)作品,就能很快地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学生积极性也能极大地调动起来。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进大自然去捕捉些蝗虫、蚂蚁、蟋蟀等,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的步骤进行详细观察。先观察小生物的身体是由几部分组成,再观察每一部分又各生有什么生理器官。为了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教育学生树立团队意识,教师可以通过分组方式,给每个小组分一个放大镜,指导学生学会用放大镜来进行细致的观察,以准确率为标准,各组之间展开细心大比拼,胜者给予激励,从动手和评比中得到未知的满足,学生积极性高,教学目标也能充分落实。
为了进一步了解生物的生活特点,将知识引向深入,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继续做演示实验:把蝗虫的头部放入密封的纸袋中停留五分钟,然后取出来观察。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蝗虫为什么在密封的袋中放五分钟还不会死?它用什么进行呼吸?蝗虫的呼吸器官长在身体的什么位置?等等。学生的参与和教师的指导有机结合,引领学生进入生物学习的神奇世界。有了积极教学氛围,教师就可以顺利地设计提出其他相关的知识性问题,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此外,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进行探究性学习,然后通过课堂进行归纳、分析、讲评,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答案。被动应付式的学习变成主动参与式探究学习,学习质量显著提高,课堂气氛明显活跃,知识学习更加全面。
2通过情境设置让学生参与体验,学会观察,有效引导课堂教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学会观察,是新课标下生物教学的重点所在,不仅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还在学习中逐步树立起自觉的科学生态观,真正达到生物学习的目的。因此,教师把知识要点放到现实生活中,让学生学会联系现实去思考,而不能照本宣科,满足于一节课讲完。生物学的知识是从现实生活中提取出来的,因此,再还原于生物学的自然状态,放在现实生活中让学生去观察和理解,生物学习的枯燥感就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学生学习起来就感到轻松、容易,掌握得也就快,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
如在讲解“神经系统中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反射”时,采取这一参与式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果就有明显增强。本节的重点和难题是反射的生理基础——反射弧的组成,如果搞清楚了各组成部分的结构功能,反射弧的内容自然就能够掌握。相反,如果直接讲解反射弧的结构,没有联系实际的情景预置,知识太抽象,理解难度也大,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学习效果不理想。
为了避免此种现象发生,教师可以不直接涉及知识点,而是从实际着手启发学生学会观察和联想,等学生有了兴趣之后再导入新课。譬如,先让学生亲身体验做膝跳反射实验的感受,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为讲解反射弧的组成打下基础。学生有了切身体验,感受就深刻,讲解就直观,如果再联系教材中膝跳反射的一个实例——利用脊蛙反射实验,剥离暴露出脊蛙反射的各部分,呈现给学生直观清晰的反射关联,引导学生逐步分析反射弧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就简单易行了。生物课教学过程中,充分与生活现实相联系,变抽象为直观,就是贯穿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认识过程,学生亲身体验,印象深刻,真正掌握了知识点。
3 通过生物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提升综合素质,学会关爱大自然
通过科学训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教育学生学会关爱大自然,自觉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是生物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的教学目的。除此之外,还要求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初步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对一些生命现象学会分析和解释,从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在具有观察实验和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不断获取和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自学能力。要想达到这一要求,教师就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意识地把知识放回实际生活中,引导学生去思考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及运用,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知识的运用能力,变单纯掌握知识为学会运用知识,从掌握型逐步过渡到运用型、创新型。在课堂上要使学生不但学会知识,还会运用知识,比较好的途径就是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维方式。
生物科学作为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也是该领域发展最迅速的科学之一,它既包含了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在内的庞大知识,还包含了人类认识自然界的一些特有思维方式和探究过程。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最新的生物科学技术进展,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等等,都是中学生物新课标更加关注的内容。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突出学生的主动学习,充分联系生活,适度增加实践环节,成为生物教学的重要方向。实践是学生热爱生物学,感知大自然,融入大自然的一种便捷途径,它能使学生把生物学问题通过实践生活,学会独立思考和探索,逐步建立起比较科学的生态观,而这也正是提高学生生物学习能力的根本所在。这就需要教师要有充分的知识和生活积累,能充分结合生活实际,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性、参与性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入生物学习的状态,逐步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生态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关键词 生物;科学生态观;新课标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1-0065-02
随着社会生态环境对生产和人民生活质量影响的不断加深,人们关注生态环境的程度也随之提高。如何树立科学的生态观,营造积极的生态保护风气,对教育提出新任务。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知识与生活知识紧密联系的学科,面对新课改的实施,生物学的学科优势愈发突出,其灵活的教学方法和生活中的实用性,也得到广泛的支持和认同,这也对生物课的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应用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生物新课程标准倡导生活回归式的生物教育,引领学生把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融合在一起,贴近学生的生活、适应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的成长成为教育方向。通过落实“STS”教育思想,把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关系解释清楚,给学生以启发,让学生自觉树立关注社会与生活的意识,形成科学的生态价值观,以积极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去面对科技发展带来的各种社会、生活问题,继而有效解决。
1 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广泛联系现实生活,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受应试教育的主观影响,生物学被打入副科行列,从教育体制到认识实践都存在严重缺陷,造成学生以及格线为学习目标的错误定位,大大降低学习积极性。同时,照本宣科,划题甚至定范围的应试教学模式,也是学生没有学习兴趣,甚至不认真对待的重要原因。要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应试教育不良影响,提高生物学习兴趣,改革陈旧教学模式就成为必须。
立足于社会现实,借助于视听多元化的现代教学设施,引导学生参与式融入大自然,教师从天地人合一的哲学角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兴趣是非常有效地一种教学方式。教师把有关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生化危机等方面的影视内容引入课堂,创设积极的教学氛围,然后结合知识重点,进行探究式、启发式教育,生物学的重要性和学习生物的紧迫性,就非常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有了直观现实的观察、体会,学生的积极性自然而然地激发起来。具有可操作性的讲授,学生如果能够积极地加入进来会产生意想不到的作用。通过亲自动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更加牢固,有时甚至会记忆一生。
比如在讲授动物学中昆虫纲的时候,首先播放《动物世界》之类的科教片或一些影视(动漫)作品,就能很快地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学生积极性也能极大地调动起来。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进大自然去捕捉些蝗虫、蚂蚁、蟋蟀等,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的步骤进行详细观察。先观察小生物的身体是由几部分组成,再观察每一部分又各生有什么生理器官。为了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教育学生树立团队意识,教师可以通过分组方式,给每个小组分一个放大镜,指导学生学会用放大镜来进行细致的观察,以准确率为标准,各组之间展开细心大比拼,胜者给予激励,从动手和评比中得到未知的满足,学生积极性高,教学目标也能充分落实。
为了进一步了解生物的生活特点,将知识引向深入,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继续做演示实验:把蝗虫的头部放入密封的纸袋中停留五分钟,然后取出来观察。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蝗虫为什么在密封的袋中放五分钟还不会死?它用什么进行呼吸?蝗虫的呼吸器官长在身体的什么位置?等等。学生的参与和教师的指导有机结合,引领学生进入生物学习的神奇世界。有了积极教学氛围,教师就可以顺利地设计提出其他相关的知识性问题,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此外,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进行探究性学习,然后通过课堂进行归纳、分析、讲评,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答案。被动应付式的学习变成主动参与式探究学习,学习质量显著提高,课堂气氛明显活跃,知识学习更加全面。
2通过情境设置让学生参与体验,学会观察,有效引导课堂教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学会观察,是新课标下生物教学的重点所在,不仅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还在学习中逐步树立起自觉的科学生态观,真正达到生物学习的目的。因此,教师把知识要点放到现实生活中,让学生学会联系现实去思考,而不能照本宣科,满足于一节课讲完。生物学的知识是从现实生活中提取出来的,因此,再还原于生物学的自然状态,放在现实生活中让学生去观察和理解,生物学习的枯燥感就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学生学习起来就感到轻松、容易,掌握得也就快,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
如在讲解“神经系统中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反射”时,采取这一参与式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果就有明显增强。本节的重点和难题是反射的生理基础——反射弧的组成,如果搞清楚了各组成部分的结构功能,反射弧的内容自然就能够掌握。相反,如果直接讲解反射弧的结构,没有联系实际的情景预置,知识太抽象,理解难度也大,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学习效果不理想。
为了避免此种现象发生,教师可以不直接涉及知识点,而是从实际着手启发学生学会观察和联想,等学生有了兴趣之后再导入新课。譬如,先让学生亲身体验做膝跳反射实验的感受,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为讲解反射弧的组成打下基础。学生有了切身体验,感受就深刻,讲解就直观,如果再联系教材中膝跳反射的一个实例——利用脊蛙反射实验,剥离暴露出脊蛙反射的各部分,呈现给学生直观清晰的反射关联,引导学生逐步分析反射弧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就简单易行了。生物课教学过程中,充分与生活现实相联系,变抽象为直观,就是贯穿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认识过程,学生亲身体验,印象深刻,真正掌握了知识点。
3 通过生物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提升综合素质,学会关爱大自然
通过科学训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教育学生学会关爱大自然,自觉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是生物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的教学目的。除此之外,还要求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初步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对一些生命现象学会分析和解释,从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在具有观察实验和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不断获取和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自学能力。要想达到这一要求,教师就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意识地把知识放回实际生活中,引导学生去思考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及运用,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知识的运用能力,变单纯掌握知识为学会运用知识,从掌握型逐步过渡到运用型、创新型。在课堂上要使学生不但学会知识,还会运用知识,比较好的途径就是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维方式。
生物科学作为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也是该领域发展最迅速的科学之一,它既包含了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在内的庞大知识,还包含了人类认识自然界的一些特有思维方式和探究过程。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最新的生物科学技术进展,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等等,都是中学生物新课标更加关注的内容。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突出学生的主动学习,充分联系生活,适度增加实践环节,成为生物教学的重要方向。实践是学生热爱生物学,感知大自然,融入大自然的一种便捷途径,它能使学生把生物学问题通过实践生活,学会独立思考和探索,逐步建立起比较科学的生态观,而这也正是提高学生生物学习能力的根本所在。这就需要教师要有充分的知识和生活积累,能充分结合生活实际,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性、参与性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入生物学习的状态,逐步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生态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