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学生互批互改作文的意义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hai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担负着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及在写作过程中提高品德修养、陶冶情操、净化情感和完善人格等重要任务。正确指导学生互批互改作文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拓宽他们的阅读视野,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培养他们自我检查作文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作文教学;课程改革;互批互改;写作能力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引导指导,该怎么做由学生自己去考虑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自我修改的能力,这是终生受用的。”实践证明作文互批互改好处多,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增强学生对作文教学中互批互改的认识。我们必须让学生参与自己作文批改。我就互批互改的好处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
  学生之间互批互改能提高品德修养,陶冶情操和净化情感。例如,我们所写的大多为亲情之类的作文,由于每个学生的经历不同、感受不同、认识不同,因此作文内容丰富多彩,学生在互批互改中能真切地感受到同龄人是怎样孝敬父母,关心兄弟姐妹,关注他人的,从而激发情感,提高认识,陶冶情操,互相学习,互相进步,在学习生活中,发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学会孝敬父母、尊重他人、关心同学和热爱集体,为构建和谐校园、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努力。还有一些歌颂祖国、赞美家乡之类的文章,学生在互批互改中斟词酌句,会深受感染,进而萌发自己对祖国、家乡的讴歌之情,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为建设祖国、建设家乡而学习。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读后感或观后感之类的文章,有些学生在写作中结合所读作品,对自己的感受、启迪写得相当深刻,互改这样的作文,对阅读者的教育意义很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互相交流,共同提高,可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二
  作文互批互改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拓宽他们的阅读视野。互批互改的作文评析方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而,他们在评析时有了一种强烈的责任感,这使他们对作文评析的各项要求和标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如:对文章结构、语言、选材、书写的评析标准,标点符号的用法,修改符号的正确使用,等等,都有了前所未有的了解。这些知识的积累,对学生的写作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当批改者在阅读过程中发现别人习作中的错别字、病句时,就会立即想到自己的书写问题和写作情况,在纠错的基础上不断地积累字词,夯实语文基础;看到别人作品中所介绍的作家、作品,通过互批互改,就会丰富语文知识,拓宽视野,提高语文素养。
  三
  互批互改还能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作文的互批互改,在相互交流、探讨、研读中能够找出作文中的闪亮点,如优美语句、精彩描写、独到的见解、新颖的结构、深刻的主题等,他们就会认真思考为什么好,好在哪里,怎样写才能有这样的效果。就会不断地探索,懂得怎样的文章才是好文章,如何鉴赏优秀作文。这无形中对提高和培养他们的鉴赏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四
  互批互改作文能培养学生自我检查作文的良好习惯。有许多学生对修改作文的态度不够端正,他们只是为了完成作业任务,写完后很少去检查,错别字、病句满篇,大大影响了作文质量,影响了考试成绩。如果能培养学生自我检查的良好习惯,这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很大帮助。
  五
  互批互改作文能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写作习惯,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发掘写作潜能,调动写作积极性,学生的心理也会产生某种变化。这个年龄段的中学生心底都有一种很强烈的自我意识,在同龄人中间,特别是在异性面前,尤其不愿意露丑,这就促使那些本来不很重视作文的学生绞尽脑汁地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长此以往,作文水平一定会有很大进步,益处多多。
  总之,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地进行改革,大胆地创造性地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重视作文的互批互改,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互批互改”不是形式,是学生再次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我感悟,互相提高的重要途径。学生一旦养成互批互改的良好习惯,在作文的全过程中能够真正不断地互批互评,那么,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定会得到较大的提高。这也是唯一能够让学生真正学会写作文的“捷径”。《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尚未得到充分的发挥,主要的弊病是我们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发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写作作为高度综合的语文活动,它不仅体现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显示了学生内在的精神和独特的个性差异,它折射着写作者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审美情趣、个性特征。因此,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我们应注重在作文教学中培养人文精神,从细微之处关爱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想发展实现双丰收。
  参考文献:
  [1]满分阅读.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
  [2]教师教学用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3]许昌如.何有效开展中学作文教学指导.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02).
  [4]陈峰.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与对策.语文天地,2010,(15).
  [5]冯桂芳.中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与策略探究.基础教育研究,2010,(17).
其他文献
摘要:远程教育的开发与利用,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全面的了解与掌握。本文主要从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利用远程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阅读效率,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使学生素质快速提高等方面论述了远程教育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远程教育;作用  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预言:“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整个世界。”现代远程教育逐步兴起,使学生学
目的:本研究通过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及病理组织标本的收集,认识细胞周期蛋白B1(Cyclin B1)及甲胎蛋白(AFP)在原发性肝癌各中医证候分型中表达的高低及组间差异的关联性,探讨祖国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可见在新的语文标准下,朗读已定位成阅读教学的“热点”。因此,面对新的形势,语文教师要把“朗读”这把剑舞得游刃有余就不得不对“朗读”这个众人关注的语文改革的焦点做一番深入的思考。  1.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  阅读是由多种心理因素组成的复杂的智力活动,它不是机械地重复原文,而是通过内部语言进
期刊
头脑不是可以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等待点燃的火把。给知识融入生命,知识因此而鲜活;给生命融入知识,生命因此而厚重。教学不只是课程的执行与传递,更是课程的创新与开发,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一  字词是阅读写作的基础,是小学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低年级段以识字教学为重点,高年级段以读写训练为重点,中年级段则是由以识字为重点向读写为重点过渡。因此,在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中,字词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以识字教学为主,识字量大,内容也较为枯燥。因此,在低年级阶段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正确引导,使学生乐于识字,学会识字。  1.注重课前预习,独立寻疑,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叶圣陶指出:“一篇精读教材放在面前,只要想到这是一个凭借,要用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好习惯,就自然非教他们预习不可。”在预习中
摘要: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的问题,具体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亲写“下水”作文;要逐步改正学生习作中的缺点,不可急于求成;要多鼓励,少批评;要带领学生亲近生活,积累素材。  关键词:语文教学;作文教学;摆脱困惑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训练的主要阵地。而语文教师却时常困惑,为什么我们教得越多,学生越不喜欢
写作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不能离开语文素养的全面培养,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是写作教学之本,绝不能为了学作文而去教作文。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就是说作文本来就是学生自己的事,一切要为学生服务。那么,怎样评价学生的作文呢?我谈几点看法。  一、让学生自评或同学之间互评。  看看话说明白了没有,语句通不通。这是初步学习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