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具象,就是具体化。具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是电视新闻中最常被用到的两种思维方式。电视新闻有不同于其他题材的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为了准确的达到其传播目的,“具象化原则”的运用在提升受众的接受能力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关键词】:电视新闻;具象化;思维;具象手段;画面语言
一、具象化原则的基本内容
具象化原则的实现需要动用“具象思维”,即具体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具象思维的运用在电视新闻中是相辅相成的,一味的抽象只会让受众丧失观看兴致,丝毫不会因为过度抽象提升其新闻价值。同时,具象化原则使用过度容易导致新闻内容变得繁琐枯燥,无论抽象还是具象都要讲求适度原则。
理想的新闻传播活动往往遵循具象——抽象——具象这一基本流程,将抽象和具象的思维结合起来,才能最有效的传递新闻信息。从具象到抽象,是指从现实(具象事实)出发,提炼新闻事件中的关键因素对其进行高度概括,有目的地向受众传递信息。从抽象再到具象,便是“具象化原则”的运用过程,通过一系列具象手段将内容与现实相结合,实现具体化、形象化的信息传播。
电视新闻中的具象化原则,是以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为基础进行的发散。因此,具象化原则要以事实为基础,不允许为方便理解去刻意虚构和夸张;或是为了吸引眼球故弄玄虚,歪曲了新闻本身的意义。
二、具象化原则在电视新闻中的运用
在电视新闻中,具象是抽象的出发点,要想受众完整地理解新闻传递的讯息,电视新闻制作者需要将信息从现实事件中抽象出来,进行语言组织和编辑,最终以画面叙述等方式回归到具象化的表达,便于受众接收到“准确”的信息。因此,具象化原則在电视新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新闻报道能脱离抽象与具象相互转换这一过程。
(一)、新闻表达的语境性
语境即言语环境,处于在不同语境下的受众对新闻画面固然会产生不同理解。通过合理运用具象化原则,传播者将更有机会向受众展示新闻内容隐含的主旨和意义。
受众对新闻内容的理解,取决于他们本身的理解能力和社会经验。不同生活环境的受众所具备的能力和经验不同,他们对信息的理解程度必然有所差别。受众在接受到新闻内容时,会充分利用自己的经验包括形象性的认识,对传播者所使用的概念和描述的事物进行具象理解,形成自己的新鲜经验储存在记忆之中[1]。
电视新闻的内容由于其题材的不同所选择的叙述方式也不尽相同,其中避免不了出现抽象度高的词汇。需要传播者对新闻内容进行具象化的表述,借助典型事例或镜头语言,以可感知的形象传达给受众,形成可感知的印象。
(二)、新闻报道中的具象手段
相比广播、报纸媒介,电视媒介更具直观性、形象性,它能够表达的意义也更加丰富多样。大部分电视新闻节目都是记者现场采编完成,而由于表达方式多样常常会出现观众无法理解的情节。因此,新闻记者的现场报道必须具象化,充分利用和发挥电视媒体独有的形象性、直观性的优势。
新闻报道的具象手段主要包括语言和画面。
1、语言具象手段
现代电视新闻中,语言具象往往需要编者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出色的语言组织能力。在新闻采访中,记者这一角色占据主导地位,新闻语言的传播,尤其在现场报道中主要都是靠记者来完成。专业记者在采访中会懂得自觉地利用电视媒介的特性,为新闻信息的传播找到形象化的表达方式,避免出现语言晦涩、过于抽象的情况,尽量多为观众提供可听可看的信息。记者在采写新闻时不仅仅需要敏锐的观察力,更需要提炼可供展示的要素,进而生动形象地阐述和表达。
2、画面具象手段
画面具象手段包括图画、照片、电影等,它们可以直接诉诸受众的视觉感官,使他们能够直接参与传播者的感性观察过程,再配以语言说明,就大大增加了新闻传播的有效性。
画面作为新闻采访中重要组成部分,与出镜记者相辅相成,往往由记者调配来辅助新闻内容的展示。形象的道具或影像资料是相对有效的具象手段。记者要善于观察,在采访时要形象传达与新闻相关的信息,使采访具象化。被采访对象并非只是单纯地讲述,通常会结合着具体形象的道具,帮助其表述得更直观具体,使观众对新闻采访的感受更透彻,印象更深刻。
新闻采访的现场能够满足观众对新闻事件现场目击的心理要求,人们可以从屏幕上清楚地看到新闻事件的实际场景,听到现场音响和记者对新闻背景的介绍。报导活动着的人、运动着的事,将抽象概念的东西形象具体化,让观众能够感到身临其境。
由此可见,新闻采访中具象化原则的运用需要通过语言、画面等途径实现,新闻现场画面的展示直接影响到新闻采访的整体质量,对画面拍摄角度、色调、时长的控制则取决于新闻摄像的专业程度。
三、具象化原则的表达方式
新闻编辑和记者通常为了在观看者面前呈现更好的效果,对电视新闻进行一系列加工和再创造,使画面更加形象符合受众的审美趣味,符合新闻传递信息的目的。
(一)、具象化原则中的画面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画面思维虽然派生浅谈电视新闻中的具象化原则
赵雅琼(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于人们早已熟知的思维这一概念,但画面思维与一般思维有着本质上的差异。画面思维的整个过程都是具象性的,它凭借的工具是新闻报道中的具象手段之一——画面[2]。画面思维取决于画面意识,电视新闻中无论记者还是编辑,都需要足够活跃的思维方式对新闻事件进行解读,利用画面来弥补语言表达上的缺憾。画面思维的运用,以及新闻现场的画面捕捉,是对记者自身业务素质的考验。
新闻现场画面是新闻媒介进行采访的依据,任何形式的采访思维活动都离不开新闻现场。电视记者没有进入突发现场的第二次机会,电视记者的采访思维是以现场画面为依托而展开的,新闻现场的人、物、事是直接构成画面思维的物质基础。因此,对画面思维的培养和运用直接影响到电视新闻具象化的呈现效果。 (二)、画面具象的应用和思维训练
早前,人们通过广播接收新闻消息,之后电视的出现颠覆了人们对信息传递的认知,电视画面的冲击力带给人们前所未有的观赏体验。随着电视机的普及,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由“收听”转变为“观看”,强烈的视听观感从一开始就验证了画面带给受众的冲击力和影响力。
画面和语言的合理搭配是达成新闻传播目的的有效方式。在不否认叙事语言重要地位的前提下,画面具象手段在电视新闻中的广泛运用,极大促进了现代新闻的专业化发展和技术化进步。
将新闻内容具象化,不仅是令画面作为补充说明的角色出现,更要发挥新闻工作者的创造性思维,通过象征性或细节性的镜头对新闻报道锦上添花。一味地套用文字稿件的内容将无法为受众带来深刻的印象。对关键词提炼、归纳、概括,再将其以具像化形式呈现,这些需要新闻工作者具备一定的实践和专业经验。具象思维的运用在如今新媒体时代中愈加广泛,对这种思维的训练紧跟着也变得重要了。记者或沉静或活跃的思维足以形成新闻报道不一样的呈现方式。在电视新闻采访中,一些记者在新闻现场不是认真观察、选择可以充分传播新闻信息的事态细节,而是满足于为印证文字内容找画面,这预示记者已将自己的思维方式封锁在抽象的文字稿件中,其认识具体形象的能力受到了极大抑制②。
(三)、新闻画面语言的表现形式
画面语言,尤其是动态的画面语言,是电视所具有的区别于报刊、广播的特质。在新闻现场采集到的各种画面,通过后期合理的剪辑,将新闻信息生动形象地传递给观众,以达到新闻编导的创作意图[3]。而富有创意和编辑思维的画面剪辑,不但能传递信息,更能通过发挥电视画面独特的感染力,将受众的情绪带動起来,感知新闻播发者的创作初衷。
1、景别的运用
画面具象手段之一就是镜头的调度。受众通过新闻画面的呈现能够直接参与传播者的感性观察过程,大大增加了新闻传播的有效性。新闻拍摄中运用到的镜头语言主要为“景别”的变化。
景别是指由于摄影机与被摄体的距离不同,而造成被摄体在摄影机寻像器中所呈现出的范围大小的区别。电视新闻中对景别的应用与故事片中的基本相似,大致可分为特写、近景、中景、全景、远景。如在新闻采访中,需要着重突出被拍摄者的神态和语言,因此多采用近景(人物胸部以上部分)或是特写(人物肩部以上或局部)景别进行拍摄,例如面对新闻采访的对象和事件参与者时。又如在突发事件的现场,可能会出现群体恶劣事件或者情绪激动的市民。这时,现场解说词早已无法呈现事态的严重性,必须切入现场画面对记者的叙述进行补充。事件参与者的面部活动往往可以通过特写镜头展现出来,进一步渲染紧张的气氛。出镜记者和被采访者则通常使用近景景别进行拍摄,将被采访者的情绪放大,增强画面感染力,增强受众的观看兴趣。而现场较混乱的画面中的被摄主体多会采用中景(人物膝盖以上部分)和全景(被摄人物的全部和周围背景),有助于观众对现场情况的判断和掌握。
2、不同新闻题材的画面
另一方面,不同题材的新闻搭配的画面也不尽相同,要以新闻的属性为基础对画面进行选取和拍摄。
硬新闻的报道对画面的要求往往较为严格,虽然不同于民生新闻这类富有人情味的“软新闻”,题材严肃的新闻同样离不开画面具象手段的应用。如国家政治新闻——对“两会”的报道,叙述语言通常言简意赅,配以播读者毫无起伏的音调。这种新闻中的画面起到一种补充作用,仅仅会出现与播者稿件内容搭配的相关镜头。
相对严肃的新闻往往只会采用对报道“有用”的镜头,舍弃琐碎无益的画面。这种情况下的画面具象正是符合了“具象化”的适度原则,采用同言语一样简洁的画面,符合播报的严谨作风。再如新闻中经常出现的经济类报道,有某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立交桥上拍摄的车流、某股票交易大楼内的显示屏、城市的某一处标志性建筑……采用的画面往往是记者提前实地采景,在后期剪辑过程中切入视频与播报内容同步,同样站在补充说明的角度上向公众传递了信息。
而“软新闻”由于蕴含的情感更丰富,偏向于解读社会百态或娱乐话题,摄影师对画面的诠释也变得更加多样。这类新闻图片的可塑性较强,图像拼接更为灵活,符合常见的社会新闻对观众动之以情的传播目的。
结语
总之,“具象化原则”的运用优化了电视新闻的表达方式,加强了新闻传播的效果,有利于扩大新闻议题的影响力。电视的言语表达和画面的呈现对新闻报道一向都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尤其电视画面在新闻具象化的过程中运用其独特的感染力,得以使新闻信息实现更加有效的传播。
注释:
[1]季燕京:《新闻传播中的抽象与具象问题初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0年第2期。
[2]黄匡宇:《浅论电视记者的画面思维》,《暨南学报》,1994年10月。
[3]崔幽:《浅谈电视新闻画面语言的重要性》,《新闻传播》,2015年9月。
参考文献:
[1]季燕京:《新闻传播中的抽象与具象问题初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0年第2期。
[2]黄匡宇:《浅论电视记者的画面思维》,《暨南学报》,1994年10月。
[3]崔幽:《浅谈电视新闻画面语言的重要性》,《新闻传播》,2015年9月。
【关键词】:电视新闻;具象化;思维;具象手段;画面语言
一、具象化原则的基本内容
具象化原则的实现需要动用“具象思维”,即具体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具象思维的运用在电视新闻中是相辅相成的,一味的抽象只会让受众丧失观看兴致,丝毫不会因为过度抽象提升其新闻价值。同时,具象化原则使用过度容易导致新闻内容变得繁琐枯燥,无论抽象还是具象都要讲求适度原则。
理想的新闻传播活动往往遵循具象——抽象——具象这一基本流程,将抽象和具象的思维结合起来,才能最有效的传递新闻信息。从具象到抽象,是指从现实(具象事实)出发,提炼新闻事件中的关键因素对其进行高度概括,有目的地向受众传递信息。从抽象再到具象,便是“具象化原则”的运用过程,通过一系列具象手段将内容与现实相结合,实现具体化、形象化的信息传播。
电视新闻中的具象化原则,是以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为基础进行的发散。因此,具象化原则要以事实为基础,不允许为方便理解去刻意虚构和夸张;或是为了吸引眼球故弄玄虚,歪曲了新闻本身的意义。
二、具象化原则在电视新闻中的运用
在电视新闻中,具象是抽象的出发点,要想受众完整地理解新闻传递的讯息,电视新闻制作者需要将信息从现实事件中抽象出来,进行语言组织和编辑,最终以画面叙述等方式回归到具象化的表达,便于受众接收到“准确”的信息。因此,具象化原則在电视新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新闻报道能脱离抽象与具象相互转换这一过程。
(一)、新闻表达的语境性
语境即言语环境,处于在不同语境下的受众对新闻画面固然会产生不同理解。通过合理运用具象化原则,传播者将更有机会向受众展示新闻内容隐含的主旨和意义。
受众对新闻内容的理解,取决于他们本身的理解能力和社会经验。不同生活环境的受众所具备的能力和经验不同,他们对信息的理解程度必然有所差别。受众在接受到新闻内容时,会充分利用自己的经验包括形象性的认识,对传播者所使用的概念和描述的事物进行具象理解,形成自己的新鲜经验储存在记忆之中[1]。
电视新闻的内容由于其题材的不同所选择的叙述方式也不尽相同,其中避免不了出现抽象度高的词汇。需要传播者对新闻内容进行具象化的表述,借助典型事例或镜头语言,以可感知的形象传达给受众,形成可感知的印象。
(二)、新闻报道中的具象手段
相比广播、报纸媒介,电视媒介更具直观性、形象性,它能够表达的意义也更加丰富多样。大部分电视新闻节目都是记者现场采编完成,而由于表达方式多样常常会出现观众无法理解的情节。因此,新闻记者的现场报道必须具象化,充分利用和发挥电视媒体独有的形象性、直观性的优势。
新闻报道的具象手段主要包括语言和画面。
1、语言具象手段
现代电视新闻中,语言具象往往需要编者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出色的语言组织能力。在新闻采访中,记者这一角色占据主导地位,新闻语言的传播,尤其在现场报道中主要都是靠记者来完成。专业记者在采访中会懂得自觉地利用电视媒介的特性,为新闻信息的传播找到形象化的表达方式,避免出现语言晦涩、过于抽象的情况,尽量多为观众提供可听可看的信息。记者在采写新闻时不仅仅需要敏锐的观察力,更需要提炼可供展示的要素,进而生动形象地阐述和表达。
2、画面具象手段
画面具象手段包括图画、照片、电影等,它们可以直接诉诸受众的视觉感官,使他们能够直接参与传播者的感性观察过程,再配以语言说明,就大大增加了新闻传播的有效性。
画面作为新闻采访中重要组成部分,与出镜记者相辅相成,往往由记者调配来辅助新闻内容的展示。形象的道具或影像资料是相对有效的具象手段。记者要善于观察,在采访时要形象传达与新闻相关的信息,使采访具象化。被采访对象并非只是单纯地讲述,通常会结合着具体形象的道具,帮助其表述得更直观具体,使观众对新闻采访的感受更透彻,印象更深刻。
新闻采访的现场能够满足观众对新闻事件现场目击的心理要求,人们可以从屏幕上清楚地看到新闻事件的实际场景,听到现场音响和记者对新闻背景的介绍。报导活动着的人、运动着的事,将抽象概念的东西形象具体化,让观众能够感到身临其境。
由此可见,新闻采访中具象化原则的运用需要通过语言、画面等途径实现,新闻现场画面的展示直接影响到新闻采访的整体质量,对画面拍摄角度、色调、时长的控制则取决于新闻摄像的专业程度。
三、具象化原则的表达方式
新闻编辑和记者通常为了在观看者面前呈现更好的效果,对电视新闻进行一系列加工和再创造,使画面更加形象符合受众的审美趣味,符合新闻传递信息的目的。
(一)、具象化原则中的画面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画面思维虽然派生浅谈电视新闻中的具象化原则
赵雅琼(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于人们早已熟知的思维这一概念,但画面思维与一般思维有着本质上的差异。画面思维的整个过程都是具象性的,它凭借的工具是新闻报道中的具象手段之一——画面[2]。画面思维取决于画面意识,电视新闻中无论记者还是编辑,都需要足够活跃的思维方式对新闻事件进行解读,利用画面来弥补语言表达上的缺憾。画面思维的运用,以及新闻现场的画面捕捉,是对记者自身业务素质的考验。
新闻现场画面是新闻媒介进行采访的依据,任何形式的采访思维活动都离不开新闻现场。电视记者没有进入突发现场的第二次机会,电视记者的采访思维是以现场画面为依托而展开的,新闻现场的人、物、事是直接构成画面思维的物质基础。因此,对画面思维的培养和运用直接影响到电视新闻具象化的呈现效果。 (二)、画面具象的应用和思维训练
早前,人们通过广播接收新闻消息,之后电视的出现颠覆了人们对信息传递的认知,电视画面的冲击力带给人们前所未有的观赏体验。随着电视机的普及,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由“收听”转变为“观看”,强烈的视听观感从一开始就验证了画面带给受众的冲击力和影响力。
画面和语言的合理搭配是达成新闻传播目的的有效方式。在不否认叙事语言重要地位的前提下,画面具象手段在电视新闻中的广泛运用,极大促进了现代新闻的专业化发展和技术化进步。
将新闻内容具象化,不仅是令画面作为补充说明的角色出现,更要发挥新闻工作者的创造性思维,通过象征性或细节性的镜头对新闻报道锦上添花。一味地套用文字稿件的内容将无法为受众带来深刻的印象。对关键词提炼、归纳、概括,再将其以具像化形式呈现,这些需要新闻工作者具备一定的实践和专业经验。具象思维的运用在如今新媒体时代中愈加广泛,对这种思维的训练紧跟着也变得重要了。记者或沉静或活跃的思维足以形成新闻报道不一样的呈现方式。在电视新闻采访中,一些记者在新闻现场不是认真观察、选择可以充分传播新闻信息的事态细节,而是满足于为印证文字内容找画面,这预示记者已将自己的思维方式封锁在抽象的文字稿件中,其认识具体形象的能力受到了极大抑制②。
(三)、新闻画面语言的表现形式
画面语言,尤其是动态的画面语言,是电视所具有的区别于报刊、广播的特质。在新闻现场采集到的各种画面,通过后期合理的剪辑,将新闻信息生动形象地传递给观众,以达到新闻编导的创作意图[3]。而富有创意和编辑思维的画面剪辑,不但能传递信息,更能通过发挥电视画面独特的感染力,将受众的情绪带動起来,感知新闻播发者的创作初衷。
1、景别的运用
画面具象手段之一就是镜头的调度。受众通过新闻画面的呈现能够直接参与传播者的感性观察过程,大大增加了新闻传播的有效性。新闻拍摄中运用到的镜头语言主要为“景别”的变化。
景别是指由于摄影机与被摄体的距离不同,而造成被摄体在摄影机寻像器中所呈现出的范围大小的区别。电视新闻中对景别的应用与故事片中的基本相似,大致可分为特写、近景、中景、全景、远景。如在新闻采访中,需要着重突出被拍摄者的神态和语言,因此多采用近景(人物胸部以上部分)或是特写(人物肩部以上或局部)景别进行拍摄,例如面对新闻采访的对象和事件参与者时。又如在突发事件的现场,可能会出现群体恶劣事件或者情绪激动的市民。这时,现场解说词早已无法呈现事态的严重性,必须切入现场画面对记者的叙述进行补充。事件参与者的面部活动往往可以通过特写镜头展现出来,进一步渲染紧张的气氛。出镜记者和被采访者则通常使用近景景别进行拍摄,将被采访者的情绪放大,增强画面感染力,增强受众的观看兴趣。而现场较混乱的画面中的被摄主体多会采用中景(人物膝盖以上部分)和全景(被摄人物的全部和周围背景),有助于观众对现场情况的判断和掌握。
2、不同新闻题材的画面
另一方面,不同题材的新闻搭配的画面也不尽相同,要以新闻的属性为基础对画面进行选取和拍摄。
硬新闻的报道对画面的要求往往较为严格,虽然不同于民生新闻这类富有人情味的“软新闻”,题材严肃的新闻同样离不开画面具象手段的应用。如国家政治新闻——对“两会”的报道,叙述语言通常言简意赅,配以播读者毫无起伏的音调。这种新闻中的画面起到一种补充作用,仅仅会出现与播者稿件内容搭配的相关镜头。
相对严肃的新闻往往只会采用对报道“有用”的镜头,舍弃琐碎无益的画面。这种情况下的画面具象正是符合了“具象化”的适度原则,采用同言语一样简洁的画面,符合播报的严谨作风。再如新闻中经常出现的经济类报道,有某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立交桥上拍摄的车流、某股票交易大楼内的显示屏、城市的某一处标志性建筑……采用的画面往往是记者提前实地采景,在后期剪辑过程中切入视频与播报内容同步,同样站在补充说明的角度上向公众传递了信息。
而“软新闻”由于蕴含的情感更丰富,偏向于解读社会百态或娱乐话题,摄影师对画面的诠释也变得更加多样。这类新闻图片的可塑性较强,图像拼接更为灵活,符合常见的社会新闻对观众动之以情的传播目的。
结语
总之,“具象化原则”的运用优化了电视新闻的表达方式,加强了新闻传播的效果,有利于扩大新闻议题的影响力。电视的言语表达和画面的呈现对新闻报道一向都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尤其电视画面在新闻具象化的过程中运用其独特的感染力,得以使新闻信息实现更加有效的传播。
注释:
[1]季燕京:《新闻传播中的抽象与具象问题初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0年第2期。
[2]黄匡宇:《浅论电视记者的画面思维》,《暨南学报》,1994年10月。
[3]崔幽:《浅谈电视新闻画面语言的重要性》,《新闻传播》,2015年9月。
参考文献:
[1]季燕京:《新闻传播中的抽象与具象问题初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0年第2期。
[2]黄匡宇:《浅论电视记者的画面思维》,《暨南学报》,1994年10月。
[3]崔幽:《浅谈电视新闻画面语言的重要性》,《新闻传播》,2015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