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运动与心理调节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zx3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高校不可不重视的课题,从多种渠道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并给予积极干预和指导是大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本文旨在从体育运动心理角度阐释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调试及人格健全的积极作用,以引导大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合适的体育运动维护心理健康。
  关键词: 体育运动 心理调节 大学生心理 人格
  1.引言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但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也就是说,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范畴。然而,目前我国大学生群体由于来自日常生活、家庭生活、学业课程、人际交往、个人发展、事业规划等多方面的压力,若不能得到正确的调节和引导,将影响其正常发展与成长成才。《症状自评量表SCL90》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衡量心理健康程度的查量表,其第一分量便是“躯体化”,可见身体体质的变化是心理健康最先、最直接的表象之一。
  《孟子》有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造就一个伟人,首先是对其心智进行磨砺,紧接着是对其体魄的磨炼。可见身体和心理是人成长成才相辅相成的两个维度,正如身体是心理的首要表象一样,这两个维度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强健的身体将反过来促进心理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从体育运动心理学角度出发及实践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我们发现体育活动能调节人的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促进大学生个体与同学朋友的交往、负面情况的消除、形成沉稳性格和培养决策能力,最终实现自我突破和自我认可上。
  2.体育运动对心理的一般影响
  2.1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
  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流交往,是不少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并且这一问题将很有可能导致偏激、敌意等进一步问题。
  某些性格内向,平时与同学交流少的大学生,通过参加篮球、排球、足球等集体项目后,性格明显变开朗,更易于与同学交往,更热爱集体。
  2.2有助于消除沮丧情绪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最初来源包括灰心、沮丧等负面情绪。这类情绪体验是不积极的,不仅造成身体不适,还会影响工作和生活顺利进行,若这些负面情绪没有引起足够关注或未得到适当处理,将进一步引起更严重的心理问题。
  研究证实,跑步是一种有氧运动,除了活动筋骨、肌肉之外,还能加强心、肺和循环系统的功能。跑步时,人的身体会获得新的感受,这种感受会使人忽略因心情沮丧引起的不适。特别对于因独处时间过长,缺少运动引起的灰心沮丧问题,这类沮丧通常因为身体内的荷尔蒙激素分泌水平过低,而跑步有助于荷尔蒙增加,消除人的沮丧心理。
  2.3缓解大学生焦虑
  部分大学生存在焦虑问题,对日常琐事过度和持久地不安、担心,对困难和问题的适应性差,高度的心理焦虑会导致学习效率降低。如何在紧张的环境下保持冷静沉着,是克服焦虑心理问题的首要任务。通过参加篮球、足球、排球等集体对抗类运动项目,大学生在激烈的场合中接受身体和心理的双重考验,以使其习惯紧张的气氛,并渐渐培养自己的处事应急能力,帮助建立自信,从而缓解焦虑等心理问题。
  2.4促进沉稳性格形成
  部分大学生在生活学习中遇事不够成熟,容易急躁、冲动,对心中不顺的事情难以释怀,这种情绪有可能进一步发展成暴力行为,进一步危及自己、他人和社会。缓慢而持久类的运动项目促成大学生形成沉稳的性格,如太极拳、慢跑、骑自行车等。这类体育运动能帮助调节神经的活力、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帮助形成平静稳定的心态,从而渐渐消除急躁、冲动的情绪。
  2.5体育运动增强大学生的决策能力
  决策能力是建立在对事态的正确把握和分析之上做出的果断准确的决定,优秀的决策能力往往是克服焦虑等心理问题后慢慢建立和优化获得的。
  大学生群体内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处理事情犹豫不决、不够果断等问题。面临问题时,往往不能全面考虑问题,甚至看不清其中的利害关系,于是对已做决定,或即使做了决定也瞻前顾后,还经常想“要是没有这样……”此类后悔当初之类的想法。需及时决策的竞技类运动项目能促进大学生在锻炼过程中增进决策能力,如羽毛球、跳高、三级跳远等体育活动。这些项目需要在高速运动状态下保持沉着冷静的头脑并迅速做出适合时机的决策,因为任何犹豫和徘徊都可能直接导致失败。
  2.6体育运动促进大学生突破自我
  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的促进作用表现为通过运动方式,以可见、可衡量的成绩与标准促进大学生不断战胜自我、突破自我。部分大学生胆小怯懦,对自我认知过于保守,很难战胜自我和突破自我。通过竞技性体育项目,如游泳、溜冰、跑步等,这部分人不断克服心理障碍、克服困难,在尝试过摔倒和失败最终获得成功的过程中,正确自我认知、自我突破,最后获得自我认可,建立自信心。
  3.结语
  需注意的是体育运动作为心理调节的一种手段,需要一个缓慢而持久的作用过程,同时还要求具有一定的强度、质量和时间,才能起到持续的调节作用。建议每次锻炼应在三十分钟左右,运动量需根据大学生具体状况具体安排,一般从运动量较小如有氧运动到需大量体力和不断突破的径赛类运动如竞跑,循序渐进,一般以三个月为一周期为宜,进行两个周期的体育运动,心理健康状况一般能得到明显改善。
  参考文献:
  [1]金华.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病杂志,1986, 12(5): 260-263.
  [2]谭肸.大众卫生报.2009-08-06.
其他文献
摘 要: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幼儿是游戏的主人,所以在游戏探索与实践中,应采取参与创设、享有自主;适时调整、满足兴趣;有效观察,积极回应;不断跟进,点燃火花;重视交流,提升经验等策略,尽可能立足幼儿追随幼儿、支持幼儿,引导幼儿快乐游戏。  关键词: 幼儿教育 游戏 大一班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只有满足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求,才能激发幼儿学习、游戏的欲望。
摘 要: 为改变背背单词、学学语法的枯燥英语学习模式,本文探讨了选修课《英美音乐史》的开设。通过介绍、赏析、讨论、汇报和演出等多种教学模式,高中生在潜移默化中轻松地提高了他们的英语阅读能力、听力能力、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增强了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培养了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 选修课程 跨文化意识 英美音乐史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英语课程中,要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
摘 要: 教材是联系教师与学生的重要媒介,研究教材特点及与教材相辅相成的教学方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中韩两国初级韩国语教材进行比较,剖析课文及习题部分的异同点并探究融合两国教材特色的教学方法,以此促进韩语教材开发和课堂教学探索与创新。  关键词: 中韩 初级韩国语 教材 教学方法  1.引言  伴随着中韩关系的日益密切,两国在经济、政治及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不断扩大。我国国内的韩语学习热潮有增
摘 要: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尤其在日本成为我国第二大贸易国后,社会对日语人才的需求在逐年上升,我国各大高校相继开设日语相关专业或课程。其中日语公选课成了让更多学生了解日本及日语的最佳途径。作者通过几年的教学及调查,搜集信息,以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日语公选课的教学现状为例,就提高日语公选课的教学质量等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高职师范类院校 日语公选课 教学现状 对策  一、高职师
摘 要: 本文旨在就农村中学学生学习策略的应用研究,如何利用学科特点加强实验学习,培养创新意识,增强思维创新和实践创新能力展开论述。  关键词: 实验学习 创新能力 农村学生  农村中学学生学习策略的应用研究是中学教师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科特点,更好地服务高中学生的未来发展需要。实验学习是学生学习策略应用的很好方法。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的基础,是化学学习的基础。化学实验
摘 要: 本文以圆锥曲线为教学内容,探讨如何在职业学校中将计算机网络作为辅助数学教学的手段,辅助职高生自主学习圆锥曲线,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自主学习 圆锥曲线  一、计算机网络辅助职高生自主学习圆锥曲线的模式  笔者提出一种计算机网络辅助“自主学习——辅助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即发挥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的优势互补。根据职校教材圆锥曲线知识点的要求
摘 要: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为每个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使他们在初中语文学习中有所收获,尤其是对在成绩、平时表现等各方面暂时落后的“待优生”而言,学好语文显得更重要,待优生的转化管理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工作内容,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往往具有思维活跃、好奇心旺盛、求知欲强烈等特点,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有效激发待优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关键,教师要充分把握学生心理,让
摘 要: 随着新型教学法不断拓展,工程教育中的实践教学改革越来越重要。文章从课堂气氛、主动学习过程、培养方法、学生意识等方面分别讲述。分五个方面重点阐述如何让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然后提出探索和希望,最后总结关键。  关键词: 课堂气氛 自主探索 主动参与 培养方法  引言  工程教育指以传授先进科学技术和工程知识为己任,以先进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培养直接面向社会生产实际的工程技术人才的
摘 要: 小学语文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语文的主要载体,是高效实现语文教育目标的重要媒介,也是师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依托。所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以生为本,活用教材”。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以生为本 活用教材  小学语文是一门最接近儿童生活、应用最广泛、内容最丰富的学科。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自己感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主张和治学方法直到今天仍闪耀着思想的光辉。以著名的“启发式教学法”为例,许多人都认为是苏格拉底首创,事实上,孔子才是当之无愧的“启发式教学”之父。  其启发式理念体现在他的名言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1]首先,孔子强调必须待学生出现“愤悱”后,教师才能实施启发;其次,通过“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强调教师必须适度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