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社会,消费主义的理念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财富、消费的档次逐渐成为幸福观念的内涵,消费被视为人生的最高目的。消费主义把消费异化,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的恶化,并把人拉入虚无的境地,束缚了心灵的自由。个人幸福的实质境界不在于物欲享受,从一定意义上说,它是一种可以由主体自我把握的东西。寻找消费和幸福的统一结合点,剔除异化消费因素,建立以生态消费为核心辐射的健康消费方式,这样我们会离幸福越来越近。
[关键词]消费主义;幸福;异化;生态消费
[中图分类号]X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4)05-0049-10
[作者简介]金小燕(1981—),女,山东济南人,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德情伦理学研究。(山东济南 250100)
Abstract:In modern society, consumerism has penetrated into every field of society. Wealth is happiness, and consumption is regarded as the highest purpose of life. The alienated consumption results in the ecological deterioration, pulls people into nothingness and deprives them of freedom. The essence of personal happiness is the enjoyment of spirit rather than material enjoyment. We had better eliminate dissimilation factors, find the unity of consumption and happiness, and establish healthy patterns of consumption, with ecological consumption as the core. Thus, the happiness would become closer and closer.
Key words: consumerism; happiness; alienation; ecological consumption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存在两种消费幸福观。在农业社会,人们奉行的是简约主义消费幸福观,崇俭是一种德性,是至善的重要内容。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拥有并消费更多的物质财富被视为幸福的象征,即消费主义的消费幸福观。表现为“商品的抽象需求”,实质上就是商品被赋予超越使用价值的幸福观念,在国家意识形态和商业消费观念的宣扬下,财富成为每个人合法的、不可剥夺的权利,成为幸福生活和美好信仰的组成部分。这种消费主义的幸福观带来了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等各方面的变化,加剧了资源危机,导致了人类精神的疲惫空虚,促使我们重新思索消费与幸福的关系,倡行一种适宜的消费幸福观,即生态消费观。
一、消费主义以及对消费主义的批判
(一)消费主义
关于消费主义的内涵和性质,不同学科的学者论述的着重点是不一样的。唐能赋先生在《经济伦理学》一书中从经济的角度对消费主义作了这样的界定:“一般地说,消费主义是指人们一种毫无顾忌,毫无节制的消耗物质财富和自然资源。”①刘小平则从文化的角度提出:“消费主义是一种新的文化——意识形态话语,它正在取得对思想、道德、知识等方面的意识形态宰制或文化支配权,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正在成为大众认可的生活方式。”②纪秋实认为:“消费主义是指人们的一种价值观念以及在这种观念支配下的消费生活方式及行为实践活动,是一种文化意识形态。”③雷安定、金平亦认为:“消费主义是指人们的一种毫不顾忌,毫无节制的消耗物质财富和自然资源,并把消费看作是人生最高目的的一种消费观和价值观。”④还有其他学者从不同学科的视野阐释消费主义,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消费主义对人们生活各领域的影响之深远。
我们可以把以上关于消费主义的观点总结如下几点:第一种是把消费主义定性为一种意识形态、价值诉求,把对物质的占有、消耗甚至是浪费当作人生的终极目标追求;第二种是从伦理角度解说消费主义的,把人生的幸福定格在消费上,将消费看作是获得个人幸福的同义词,实质上是商品被赋予了超越使用价值的幸福观念,财富成了幸福生活和美好信仰的组成部分;第三种是从经济的视角分析的,消费主义颠倒了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异化了消费,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恶化、生态的失衡;第四种是社会学意义上的消费主义,消费主义是一种生活方式,“人们似乎是为商品而生活。小轿车、高清晰度的传真装置、错层式的家庭住宅以及厨房设备成了人们生活的灵魂”⑤;第五种是从心理学揭示了消费主义是一种个体身份认同、自我实现满足的心理归宿。
现代意义上的消费主义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社会各个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人们享受着技术带来的一切可以享有的占有,人的身体在被技术占有的同时,人的价值取向也被技术——资本占有。新教资本主义伦理瓦解,勤俭积累不是美德,消费享乐才是目的。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指出,资本主义的发展是由两大动力维持的——“宗教冲动力”和“经济冲动力”。但是今天的资本主义的精神已经失去了这种平衡,经济冲动力失去了宗教冲动力的制衡,经济冲动力成了社会前进的唯一驱动力,禁欲精神已经转变为消费主义了。他说:“新教伦理曾被用来规定节俭的积累(虽不是资本的积累)。当新教伦理被资产阶级社会抛弃之后,剩下的便只是享乐主义了。资本主义制度也因此失去了它的超验道德观。”⑥
与此同时,生产效率的提高和规模的扩大又带来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一个大问题——生产过剩和消费不足。经济危机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全稳定,在凯恩斯刺激消费理论的宣言下,西方资本主义在经济政策上对消费也相应做了调整,采取了刺激消费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信贷消费的方式。信贷消费的方式也调整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贝尔说:“造成新教伦理最严重的武器是分期付款制度,或直接信用。从前,人必须靠着存钱才可购买。可信用卡让人当场立即兑现自己的欲求。机器生产和大众消费造就了这种新制度,新欲望的不断产生以及用以满足它们的新方法也促进了这一改变。”① 另外,广告也极力突出商品的魅力,把小汽车、奢侈品和高档住宅说成是“美满生活”的象征,诱惑着消费者幻想美满幸福生活而不求物品的经久耐用,扔掉旧的购买更多更好的新的商品。马尔库塞说:“在技术的媒介作用中,文化、政治和经济都并入了一种无所不在的制度,这一制度吞没或拒斥所有历史替代性选择,这一制度的生产效率和增长潜力稳定了社会,并把技术进步包含在统治的框架。技术的合理性已经变成政治的合理性。”②如此一来,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膜拜,并且被合法化、道德化与制度化,消费主义已经掌握了当今现代社会的话语权,这种力量成为行为的圭臬。
(二)对消费主义的批判
消费主义是指这样一种生活方式,即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实际需要的满足,而是追随被制造出来的欲望的满足,诸如身份、地位的满足。消费主义把幸福滞留在消费上,使得人们对商品或服务的消费,已经超越了对商品使用价值的需求。消费主义的这种消费需要已经是被刺激起来的欲望,而欲望具有无限性的特点,导致了人们的需要是无穷无尽的,而无尽的需要只能在精神的王国里得到满足,物质世界无法提供这种满足实现的基础。“如果说,精神性产品可以通过精神消费活动来满足,那么,终极意义的空虚是无法仅仅靠消费(如看心理医生)来解决的。可见,仅仅只有物质的丰富并不意味着人们已经处于充实状态,并不说明他们就是幸福的,因为他们仍有可能出于精神匮乏状态,尤其是终极意义的空虚状态,后者无疑是一种精神痛苦,这种精神痛苦不是靠填补物质欲望就可以消除的。”③但是消费主义却试图用物质的东西,填补社会心理和精神上的空白,这无疑会导致身心疲惫,陷入信念迷失和精神危机的境地。
可见,消费主义的消费的不再是商品和服务带来的使用价值,而是价格,是它的象征意义。消费主义把消费形上化,等同于人生的终极追求,把人生的意义倾注于世俗生活感性快乐,必然会出现奢侈、浪费、破坏的现象,人被消费所异化,就不可能是自由的人。最后,消费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将使人们在寻找个性中迷失自我,精神家园面临荒芜的境地。
现代的社会结构是以效益原则、功能理性为核心的。“人们一向认为不能出让的东西,这时都成了交换和买卖的对象,……甚至像德行、爱情、信仰、知识和良心等最后也成了买卖的对象。”④日新月异的科技革命和消费社会的不确定性,使都市人在社会实践中也缺乏确定感和安全感,感到的只是永远的紧张和模糊的欲望,所以他们需要通过不停的追逐来安抚心中的躁动不安。“遵循享乐主义,追逐眼前的快感,培养自我表现的生活方式,发展自恋和自私的人格类型,这一切,都是消费文化所强调的内容。”⑤人类在精神的家园里找不到真正的归宿,这种现代性的潮流冲击着人类社会,成伯清先生这样归纳:“都市人矜持保留、傲慢冷漠、计算性格等性格的错位。”⑥
消费主义不仅损害了人自身,而且给社会带来了灾难。消费主义颠倒了消费与生产的关系。生产是为了保障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保障人们合理消费的满足。以消费主义为导向的社会现实,却是以广告、电视等媒介刺激膨胀的欲望构成了社会经济增长的生长点,消费者、社会利益为此还付出诸如消费异化、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代价。
二、幸福
亚里士多德关于“幸福”有一个总的说法:幸福就是生活优裕,行为良好,也可以译为生活过得不错,做事非常成功。幸福是主客体相互作用关系的产物,人们追求的有物质的满足也有精神的满足,但是,幸福的境界应该是在精神方面的满足。人是动物,决定了人不可能摆脱动物在感官上的追求,但人也是社会中的人,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真正的人永远不会把自己对幸福的追求定格在动物的水平上。当人挣扎在生存线上的时候,片面强调人的精神幸福是不现实的,但当我们有了基本的生存保证时,应该使我们的幸福追求更上一个层次。正是在精神幸福的意义上,我们说幸福的实质境界不在于物欲享受,幸福不完全取决于客观外在生活条件。
老子在《道德经》里讲“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把“乐其俗”作为人生幸福理想生活的最后注脚。物质的满足和精神的满足是根本不同的。物质的满足终究会有一个饱和点,超过这一点非但不是享受,反而成了累赘,会带来困扰和痛苦,这必然促使转向对精神的追求。而精神的满足却不存在饱和点,对精神的满足越是追求,精神的享受引领你进入更高的层次,获得过去没有体验过的满足,而且一次比一次更让你欲罢不能。我们知道爱因斯坦酷爱演奏小提琴,小提琴总是形影不离地伴随着他。小提琴也成了爱因斯坦科学生涯中的终身伴侣和欢乐女神。环境美学专家(阿诺德·柏林(Arnold Berlean))每天弹钢琴已经弹了40多年。我们却没有听说过一个人对某一种食物或衣物的喜爱能达到这样的程度。
为了得到持久的快乐,我们需要放下物质的包袱,追求精神的享受。亚里士多德曾指出,最高的善是身体的健康和心灵的满足。谁能早认识到这一点,谁就能以最快的速度得到真正的幸福。在数学公理中,我们知道,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但是大多数人却在寻求幸福的道路上走着曲线运动,因为他们想要得到更多的消费品,更多的电器和房间,更大的房子,所有他们的行程被耽搁了。当他们意识到什么样的生活状态是幸福的时候,他们却在有限的人生里看到了夕阳。
幸福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人是自然中的人,个人的生存和生命质量的提升离不开自然。新鲜的空气、洁净的水源、健康的体魄,实现生态幸福,是个人站稳脚迈向个人幸福的第一步。对于幸福的追求,人注重的是身体的安康和修身养性,提高生命的质量,锤炼生命的深度,提升精神的境界,获得审美的愉悦,理性的满足和心灵的安宁。
三、消费与幸福的关系
(一)消费是实现幸福的前提条件
马克思认为,消费是实现人的存在与发展,获得幸福的手段。消费自身具有存在的合理性,消费需求的满足为人类健康生存、发展及幸福的实现提供了前提和基础,没有消费需要的满足,人类自身就没有发展的基础。“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得到解放。”①同时,消费需要的满足程度及需要层次的提高,反映了人的本性的复归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社会主义的前提下,人的需要的丰富性,从而某种新的生产方式和某种新的生产对象具有何等的意义: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②消费需要发展的状况与人的本质、人的幸福、社会的进步、自然的和谐是紧密相联的。发展经济改善消费,是扩展幸福享受生活的前提条件。消费具有存在的价值合理性,但消费不是人类的终极目标,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才是人们的终极价值取向。 生活质量的满意程度是幸福的重要内容,而消费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的商品及服务数量与质量的提高)意味着穿着更加舒适,营养水平更加丰富,居住条件更加惬意,出行更加方便,教育更加优质,医疗享受更加安全,各种生活服务更加人性化和个性化等等。总之,消费水平的提高,提高了生活质量,提高了人们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指数。“收入越高,那么人权越稳固,平均健康水平越高,收入分配越平均。因而,人权、健康和分配平均等可促进幸福水平随收入而升高。”①
但是,消费水平的提高并不是绝对地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在1972年~2000年之间,当时美国人的平均年龄从大约26岁到54岁增加,每人的平均收入——为了在货物和服务的价格方面的改变予以调整——超过两倍,增长了116%,但在2000年的报告的幸福没有不同于28年以前的。他们在较稍后的日子里有多的多的钱和相当高的生活标准,但是这些没有使他们感到更高兴些。”②雷亚德把这种现象譬喻为“快乐的走步机”(hedonic treadmill)现象。你走得越快,走步机也转的越快,而你还是身在原地。你收入越高,你对生活的期待也越高,你关于幸福的主观标准和定义也随之“向上”调整,那么你的幸福也就无法增加。
1974年,美国经济学家伊斯特林在《经济增长改善人类的命运吗?》一文中提出了“福利相对性”的概念,他从怀疑社会福利的实际意义和现实的可能性出发,强调福利的主观性和相对性。他认为,消费水平具有福利意义,而福利本身完全是以个体的自我感觉来评判的,没有客观标准。所以,消费者在生活中感受到的“幸福”,是主观心理问题,与消费水平绝对高低没有关系。在这里,伊斯特林看到了福利的主观性和相对性,但是却把消费水平的作用推之门外,忽视了幸福的客观性。
总之,人们对物质商品及劳务数量的占有情况,不能反映人们的幸福程度。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消费水平并不能等于生活质量的全部内容。“幸福并不完全单独由一个人拥有财富的多少或是他生活的环境。”③因为消费水平的高低,并不能体现生活质量的好坏,更多的闲暇时间、婚姻更加完满、社会更加公平正义、民主参与更加广泛、生活更加稳定与安全才是重要因素。生存环境的恶化、社会交际活动的减少、锻炼休闲时间的缩减等状况,都会导致幸福指数的下降。
消费需求满足的同时,也意味着消费属性的充分体现。如果人们的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人生幸福的实现也会受到阻碍。“平均起来,在健康方面的一种不利改变永久地减少幸福,不利的程度越糟糕,幸福的减少的程度越大。”这就要求我们选择适宜的有益的消费方式,能够充分表达消费的生态性,提高消费的质量,改善人的生命状况,实现幸福生活。
(二)幸福观引导消费
幸福观的选择影响着人们对消费方式的选择。选择科学的幸福观(符合客观规律和核心价值),幸福指数和满意度就会提升,这有助于选择健康合理的消费方式。幸福水平反映着一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幸福水平的高低会影响许多方面的决定。人们对人生、生活以及世界的根本看法最终会影响人们社会生活的行为方式。比如说对金钱的支配使用、对婚姻家庭的认识、对政治参与的热情、对政府决策的关注等方面。所以,幸福水平与消费方式具有一定的双向互动性。
人生幸福价值观支配着人的消费方式和消费取向。对生活较为满意的人们能够更为理性地处理和利用自己已有的资源,合理而有效地安排自己的资金支出,以期达到最佳组合产生最大的效用。“较幸福的人们比那些较不幸福的人们更能按照不同的比例储蓄和花费自己的收入,更可能随时间的变化而调整自己的收入分配,更可能获取不同的商品和服务组合。”①因此,就容易产生合理适度的消费选择,会使商品及劳务的有用性效用化、社会性适宜化、生态性自然化,更接近于对真、善、美的追求统一。反过来,这种选择又会增加人们对生活的满意程度。
布伦诺·S弗雷在《幸福与经济学》中指出,“较幸福的人们也许更容易表现出一种环境意识。”②实现幸福的根基在于维持生命与健康,生命与健康的源头在于适宜的生存环境,自然环境的纯净和生态的平衡是个根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对于生命质量的提高和心灵的净化至关重要。较为幸福的人们,与自然离得更近一些,心灵与自然更贴切一些。对于较为不幸福的人,如果是处于贫困而又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要求他们有环境保护的意识,加大对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是比较困难的。
总之,消费与幸福之间具有互动性。一方面,消费是实现幸福的前提条件。具体来说,通过饮食消费,人们可以保持生命和实现健康;通过住行消费,人们可以舒适的享受生活;通过文化消费,人们可以获得更多文化科学知识,提升思想境界和审美水准;通过休闲旅游消费,人们可以获得愉快的生活享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消费,人们可以获得健康以及人格的完善。增长财富并妥善的使用它,增加消费并合理的分配它,可以增加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的。罗伯特·弗兰克(Robert H.Frank)说过,“我相信,得出绝对生活水平对幸福没有影响的结论是对事实的严重曲解。数据说明,随着收入增长,人们没有将他们额外的钱花费在使满意度获得重大和持续的增加方面。”③另一方面,幸福观对消费也具有引导作用。幸福水平状况影响着消费方式的选择以及其他诸多方面。消费与幸福之间具有选择效应性,这就决定了我们对消费方式选择必须予以重视和慎重,找到获得持久幸福的因素,靠自己的努力奋斗获取人生的至善——幸福。
高消费生活方式的满足能否带来幸福呢,高消费意味着高幸福感吗?由芝加哥大学的国民意见研究中心所做的常规调查表明,并没有更多的美国人说他们现在比1957年“更高兴些”。尽管在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消费支出两方面都接近翻两番,但“更高兴些”的人口份额之比例自从5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围绕着1/3波动。④消费的肤浅性决定了它不可能同幸福划等号。生态文明是人类历史的必然选择,扬弃传统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倡导一种生态消费的生活方式。 四、生态消费
(一)生态消费的提出
生态文明是为走出工业文明的困境,而在全球范围内对理想文明状态的构想。生态文明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价值、社会结构、思维方式、人的发展等方面区别于工业文明,其中在生活方式上,它否定了工业社会的消费主义、享乐主义,而提倡追求生存质量的生活方式。施里达斯·达夫尔说:“消费问题是我将要讨论的总称为环境危机问题的核心,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正在产生着对环境的压力和威胁着地球支持生命的能力。从本质上说,这种影响是通过全世界的人们使用或消耗能源和原材料所产生的。⑤”扬弃传统消费主义的价值观,倡导一种生态消费的生活方式便成了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
汪秀英在《绿色消费与生态消费的规则界定与分析中》提出:“生态消费是一种生态化的消费模式,它要求人们的消费建立在符合生产的发展与生态发展水平上,在对生态环境给予保护、爱戴与贡献的前提下,满足人们消费需求的一种消费理念。①”张剑青界定生态消费:“是指人的生态需求的满足与实现,其中生态需求是人类自身发展过程中,对生态平衡关系的确定和生态平衡的创建的一种需求。而生态消费现实化是指生态消费这一行为成为事实,从而使消费者的生态需求得到满足②”。李贯崎则认为:“生态消费的基本内涵是:在人与自然和谐、协调的思想意识基础上,提供服务及相关产品以满足人类的生活需要,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同时使服务或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自然资源的消耗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最少,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内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最少,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要。③
生态消费是以人与自然和解协调为主轴出现的,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在之前与之后都要符合生态化的核心原则,以达到生态环境良好循环和人类可持续性生存发展的“双赢”的消费模式,解构消费主义幸福观,重构个人幸福,在生态消费幸福观的指引下,实现人类幸福和生态共同体良性循环的共同福祉。
生态消费是对现代消费主义的伦理转向,生态消费行为中体现着生态文明观和生态伦理观。个人消费方式决定着生产消费的形态,个人消费模式的改变是社会消费变革的枢纽。在现代,生态消费将成为全球消费发展的大趋势,各个国家纷纷做出理性的选择。“在美国、德国、意大利、荷兰分别有77%、82%、94%、67%的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会考虑生态环境要素。据德国《世界报》报道,在德国,生态食品的消费量呈上升趋势,接受生态食品的消费者数量在增加。2003年德国生态食品市场营业额比2002年增加1%,营业额上升到30亿欧元。”④个人消费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着生产的产品定位,工业消费的走向,影响个人的生活质量,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生态消费模式对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第一,生态消费模式的核心是“生态化”,这种生态性追求绿色、环保、低耗、节约、适度,因此会直接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平衡人类需求与环境可供给的关系,实现一种平衡,这种理性消费方式必然会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走向生态文明;第二,生态消费通过对生产方式的引导,推动社会生产的生态化;第三,生态消费方式倡导和实施的过程,就是人类走向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生态消费方式使人们重新回归人与自然的本真关系,消费与生产的本来位置,在满足人们生存、发展和享受的需要过程中,寻找消费者自身的意义,获得全面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消费是生态文明的主要支撑点。
(二)生态消费的伦理原则
人类中心主义肯定了人的价值,崇尚人的尊严,它在一定历史时期起了积极的作用,使人类从中世纪的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激发了人类的创造性和主动性,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随着工业进程的推进,人类中心主义的弊端也凸显出来,以人类中心主义为基础建立的消费主义,最终导致的是一个异化的社会。异化的消费、异化的人类,严重的生态危机。而生态消费的伦理,是对传统消费主义的批判和超越。
第一,尊重生命的原则。生态伦理学的核心思想是尊重生命和自然界。这种价值观,把自然界的价值理解为自然界的“内在价值”。“这种内在价值的根据是自然物的存在,自然之物的存在本身即代表了他们的价值,自然之物的价值就在于存在本身。”①生态伦理包含两个问题:尊重人类的生命和尊重自然界的价值。尊重和维护人类的生命,既包括当代人的健康又包括子孙后代的繁衍生息,理性地对待自己的需要,而不是一味过度消费,造成环境污染,威胁着人类的生命。选择生态消费方式,首先,受益的是人类自身,人类通过消费无污染的食物,呼吸新鲜而又洁净的空气,这有利于人类身体的健康,同时也为子孙后代创造可持续生存的生态环境;其次,生态消费模式是对人与自然和谐本质关系的恢复和重建,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构成了有机的生态系统。
第二,平等原则。生态伦理的平等观,包括人类的平等观和人与自然的平等观。薛晓源认为,“所谓人类平等观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强调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该损害和牺牲另一部分人的利益。这就要求实现和维护‘横向’的代内平等与‘纵向’的代际平等。”②代内平等强调当代人的消费,即在利用资源满足自身需求和利益时,不能掠夺他人或其他国家、民族享有的平等权利,在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方面当代人、国家、民族都有平等履行的义务。特别是发达国家、富人更应该主动积极地为保护环境做出努力。所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富人与穷人应该共同承担保护家园的责任,公正平等地享有资源,坚决反对损人利己,以牺牲其他人、国家、民族的利益来填充某一些人、国家、民族的不合理利益。代际平等则是强调当代人在满足需要、利益的同时,有义务为后代人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环境,把一个可持续性的生存环境留给人类,也要把一个可持续性的环境留给自然。
第三,责任的原则。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界演化的历史产物,人类是自然界所有生物的高级形式。人类具有意识,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人能够而且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所以每一个人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戴尔菲神殿上刻了两行字:“认识你自己,凡事勿过度。”即艾伦·杜宁提出的节制消费,保持和修理用品,再使用和再循环物质——关心地球意味着关心我们从中获取的东西。圣·弗兰西斯科服装公司埃斯瑞特在90年代末在“恳求负责任的消费”(A plea for Responsible Consumption)的标题下登广告:“今天不同于以往,我们的生活方式必须抗议空前的增长对我们的环境造成的威胁。我们认为这个问题最好在我们购买一些东西之前就问一问自己,它是否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一些东西。就能被很好的达到目的。通过采用这种方法,我们将对一个比较健康的消费态度贡献出一份力量。③生活给了我们很多选择,我们可以选择负责任的生活,我们可以选择为他人为子孙后代铺垫更美好生活的道路。这些责任是个人的,也是国家的、民族的。 第四,自由的原则。生态伦理的最终归宿是自由原则。个人的消费是自由的,而不是被其他事物所役。在生态文明社会里,消费者重新成为主权人,不像工业社会的消费让位于生产,而是生产让位于消费,消费者有更多的主权去构建个性和自我实现,达到个体归属和群体归属的统一。个人消费的自由又意味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只有在履行义务的前提下,才能享有应有的权利。物的工具理性的极端发展,使人类在拥有物的过程中也被物拥有了,为前面的自由发展设置了许多的路障。当人类懂得了担当历史责任重要性的时候,就意味着自由成了衡量这个世界的准则。人类选择了生态消费的消费方式,也就选择了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的有机统一,选择了满足生活需要的自由,而不是为物所累的迷茫。
(三)正确处理生态消费与幸福的伦理原则
生态消费通过对生态产品的消费,一方面有助于身体的健康;另一方面生物的多样性,美丽清新的大自然使人身心愉悦、心情舒畅,这种好心情转化到处理工作、家庭、交际中,就会产生良性循环,人们的生活满意度就会增加。生态消费符合科学的消费——幸福观,公正、适宜、可持续的原则能够更好的构建生态消费——幸福观。
第一,可持续性原则是正确处理生态消费与幸福关系的目的性伦理原则。人类的整体幸福是统领选择消费方式和实现个人幸福的纲领。个人以自己的选择方式来追求目标,只有在社会上具有可行性的时候,目标才会实现。在这里,个人目标的实现,是此目标与个人的内在价值追求是一致的;同时是社会环境提供了行为的可行性的有利条件,个人目标与社会的整体目标具有一致性。个人的幸福依赖于社会的进步与共同体的发展状况,所以当个人幸福与整体幸福一致的时候,社会就会为个人幸福的实现创造有利的条件,促进个人幸福的实现;个人幸福的实现也有利于其他人幸福和社会整体幸福的实现。
消费行为是大自然生态系统中关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中转站,是有机系统的一环,使消费行为合理而有效的存在,才能保证能量和物质的输入输出是有效的,而不是无效的甚至是毁灭的。人类只有在消费的过程中摒弃主客二分的彻底人类中心主义思维的影响,选择以生态伦理为基础的生态消费方式,为实现幸福创造更多的机会。生态消费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是确保人类获得生理、心理上满足与愉悦的基础,是实现个人幸福追求和人类共同福祉的必然选择。
第二,公正性原则是消费者主体获得个人幸福的保障。亚里士多德说:“我们说公正就是给予和维护幸福,或者是政治共同体福利的组成部分。”①公正是指个体或是人类整体在满足自己需要和利益的时候,以不损害其他人、集体或是自然的利益为前提,为实现个体利益与人类整体利益创造条件。所以,只有在社会关系中形成公正的保障氛围,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社会群体大厦才会有平稳而牢固的根基。正如亚当·斯密所指出的:“与其说仁慈是社会存在的基础,还不如说正义是这种基础。虽然没有仁慈之心,社会也可以存在于一种不很令人愉快的状态之中,但是不义细微的盛行却肯定会彻底会毁掉它。”②如果是少部分人占有大部分资源,生态消费就不具有实现的可能性,这样每个人就不能得到公正的资源分配,追求幸福的权利也就得不到保障,整个人类幸福的实现也没有基础。
每一个个体都有消费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贯彻代内公正和代际公正的原则,是保证不同空间和地域的人、民族、国家,当代人与后代人拥有消费生存方式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在实现个人、民族、国家、当代人的幸福追求的时候,不能以牺牲或是损害其他人、民族、国家、后代人的幸福权利为代价。绿色工作室在书中写道:“据统计,一个发达国家居民消费的资源约等于发展中国家一个居民的3倍~8倍。一个美国人消费的粮食是一个非洲居民的8倍,煤炭是500倍,石油是1000倍!人们看到,……拥有全球人口的1/4工业化国家,消费了地球上40~86%的各种自然资源。”③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富人与穷人应该公平的开发和利用资源,共同承担保护地球家园的责任,坚决抵制那些为了满足个人利益牺牲他人、民族、国家利益的行为,发达国家应该为给发展中国家造成的环境恶化而做出一定的补偿。与此同时,在后代人不在场的特殊条件下,当代人有义务为后代人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保障后代人公平的享有资源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第三,适宜原则,是指在保证社会公平的前提下,选择适合自己的消费—幸福观。随着市场多元化的形成和发展,社会民主愈加广泛化,人们的消费方式面临更多的选择,消费主体具有更多建构自身的能力,消费者主体的选择呈现出个性化和多元化倾向。但是,人类不能随心所欲地对待自己,人存在的本质在于不断的发展完善自我。对于个体自身而言,所行所为应该符合人本质的发展和完善,一切有害于此的都应该避免;对于整体而言,在发展完善自我的同时,应维护其他个体的生存和发展。
身体的健康是实现幸福的前提条件和重要因素。布伦诺·S·弗雷等学者在调查分析中显示,“具有不良健康的人报告对生活完全满意度的概率比那些具有良好健康的人报告对生活满意度的概率要低13.3个百分点(其他条件不变)。”①其次,所消费的和所追求要符合个人的经济条件。不能一味的依赖信贷消费,而不计后果,成为“负翁”“负婆”。再次,考虑的是社会标准,即所行所为是否合情合理,是否不违背社会的主流价值倾向。人生所有目标的最后指向和根本要求,是幸福的终极拷问。而道德与幸福是统一的,道德正是顺应了让人类生活的更加美好更加幸福的终极目标。正如德谟克利特认为,人对幸福的追求,是道德生活的出发点和动力,道德生活的最终目的就是达到幸福。最后,选择消费—幸福观有一个很好的结合点就是符合生态标准,选择了生态消费的生活方式,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已经向幸福迈进了一步。
贯穿生态消费与幸福关系的主线是可持续性,可持续性符合人的本性。可持续性首先是个人生活自身的可持续性。可持续性的幸福生活应该是追求生活质量,满足物质、精神、生态各个层面的需要,追求高品质的生活。高品质的理想生活,包括人们生活舒适,个人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使人的个性全面自由的发展,拥有融洽的家庭生活、社会关系,在知识、道德、审美方面,都能获得高度的满足。幸福、公正、适宜的原则围绕可持续性的主轴,使生态消费满足人的需要和全面自由的发展。可持续性包括既要满足当代人的消费需要以及提供实现幸福的条件,也要满足后代人的需要和保障幸福权利的追求。个人在满足消费需要和幸福追求的时候,节约利用资源,负责的使用新技术,减少消费对环境的压力,为后代人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
幸福的不幸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世界的错误看法,错误的伦理观念,错误的生活方式所造成的。维纳有一句箴言:“时间已经很晚了,对善恶的选择已经在敲我们的门了。”②如果我们继续无限期的保持狂热的消费欲望和行为,生态的力量将残酷得粉碎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如果我们想拥有持久的幸福和满足,那我们就需要培植新的消费生活方式,构建全新的社会结构,协调自身与环境的关系,建立持久的经济生态社会。
当我们看到汽车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空气的污染,而不是它所象征的社会地位时,环境道德就要来了。当我们早上能悠闲的,而不是挤出时间来看日出的时候,晚上不再是为工作的重压下入睡,而是享受家庭温暖的时候,幸福生活也就来到了。
责任编辑:王 琦
[关键词]消费主义;幸福;异化;生态消费
[中图分类号]X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4)05-0049-10
[作者简介]金小燕(1981—),女,山东济南人,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德情伦理学研究。(山东济南 250100)
Abstract:In modern society, consumerism has penetrated into every field of society. Wealth is happiness, and consumption is regarded as the highest purpose of life. The alienated consumption results in the ecological deterioration, pulls people into nothingness and deprives them of freedom. The essence of personal happiness is the enjoyment of spirit rather than material enjoyment. We had better eliminate dissimilation factors, find the unity of consumption and happiness, and establish healthy patterns of consumption, with ecological consumption as the core. Thus, the happiness would become closer and closer.
Key words: consumerism; happiness; alienation; ecological consumption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存在两种消费幸福观。在农业社会,人们奉行的是简约主义消费幸福观,崇俭是一种德性,是至善的重要内容。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拥有并消费更多的物质财富被视为幸福的象征,即消费主义的消费幸福观。表现为“商品的抽象需求”,实质上就是商品被赋予超越使用价值的幸福观念,在国家意识形态和商业消费观念的宣扬下,财富成为每个人合法的、不可剥夺的权利,成为幸福生活和美好信仰的组成部分。这种消费主义的幸福观带来了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等各方面的变化,加剧了资源危机,导致了人类精神的疲惫空虚,促使我们重新思索消费与幸福的关系,倡行一种适宜的消费幸福观,即生态消费观。
一、消费主义以及对消费主义的批判
(一)消费主义
关于消费主义的内涵和性质,不同学科的学者论述的着重点是不一样的。唐能赋先生在《经济伦理学》一书中从经济的角度对消费主义作了这样的界定:“一般地说,消费主义是指人们一种毫无顾忌,毫无节制的消耗物质财富和自然资源。”①刘小平则从文化的角度提出:“消费主义是一种新的文化——意识形态话语,它正在取得对思想、道德、知识等方面的意识形态宰制或文化支配权,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正在成为大众认可的生活方式。”②纪秋实认为:“消费主义是指人们的一种价值观念以及在这种观念支配下的消费生活方式及行为实践活动,是一种文化意识形态。”③雷安定、金平亦认为:“消费主义是指人们的一种毫不顾忌,毫无节制的消耗物质财富和自然资源,并把消费看作是人生最高目的的一种消费观和价值观。”④还有其他学者从不同学科的视野阐释消费主义,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消费主义对人们生活各领域的影响之深远。
我们可以把以上关于消费主义的观点总结如下几点:第一种是把消费主义定性为一种意识形态、价值诉求,把对物质的占有、消耗甚至是浪费当作人生的终极目标追求;第二种是从伦理角度解说消费主义的,把人生的幸福定格在消费上,将消费看作是获得个人幸福的同义词,实质上是商品被赋予了超越使用价值的幸福观念,财富成了幸福生活和美好信仰的组成部分;第三种是从经济的视角分析的,消费主义颠倒了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异化了消费,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恶化、生态的失衡;第四种是社会学意义上的消费主义,消费主义是一种生活方式,“人们似乎是为商品而生活。小轿车、高清晰度的传真装置、错层式的家庭住宅以及厨房设备成了人们生活的灵魂”⑤;第五种是从心理学揭示了消费主义是一种个体身份认同、自我实现满足的心理归宿。
现代意义上的消费主义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社会各个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人们享受着技术带来的一切可以享有的占有,人的身体在被技术占有的同时,人的价值取向也被技术——资本占有。新教资本主义伦理瓦解,勤俭积累不是美德,消费享乐才是目的。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指出,资本主义的发展是由两大动力维持的——“宗教冲动力”和“经济冲动力”。但是今天的资本主义的精神已经失去了这种平衡,经济冲动力失去了宗教冲动力的制衡,经济冲动力成了社会前进的唯一驱动力,禁欲精神已经转变为消费主义了。他说:“新教伦理曾被用来规定节俭的积累(虽不是资本的积累)。当新教伦理被资产阶级社会抛弃之后,剩下的便只是享乐主义了。资本主义制度也因此失去了它的超验道德观。”⑥
与此同时,生产效率的提高和规模的扩大又带来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一个大问题——生产过剩和消费不足。经济危机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全稳定,在凯恩斯刺激消费理论的宣言下,西方资本主义在经济政策上对消费也相应做了调整,采取了刺激消费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信贷消费的方式。信贷消费的方式也调整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贝尔说:“造成新教伦理最严重的武器是分期付款制度,或直接信用。从前,人必须靠着存钱才可购买。可信用卡让人当场立即兑现自己的欲求。机器生产和大众消费造就了这种新制度,新欲望的不断产生以及用以满足它们的新方法也促进了这一改变。”① 另外,广告也极力突出商品的魅力,把小汽车、奢侈品和高档住宅说成是“美满生活”的象征,诱惑着消费者幻想美满幸福生活而不求物品的经久耐用,扔掉旧的购买更多更好的新的商品。马尔库塞说:“在技术的媒介作用中,文化、政治和经济都并入了一种无所不在的制度,这一制度吞没或拒斥所有历史替代性选择,这一制度的生产效率和增长潜力稳定了社会,并把技术进步包含在统治的框架。技术的合理性已经变成政治的合理性。”②如此一来,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膜拜,并且被合法化、道德化与制度化,消费主义已经掌握了当今现代社会的话语权,这种力量成为行为的圭臬。
(二)对消费主义的批判
消费主义是指这样一种生活方式,即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实际需要的满足,而是追随被制造出来的欲望的满足,诸如身份、地位的满足。消费主义把幸福滞留在消费上,使得人们对商品或服务的消费,已经超越了对商品使用价值的需求。消费主义的这种消费需要已经是被刺激起来的欲望,而欲望具有无限性的特点,导致了人们的需要是无穷无尽的,而无尽的需要只能在精神的王国里得到满足,物质世界无法提供这种满足实现的基础。“如果说,精神性产品可以通过精神消费活动来满足,那么,终极意义的空虚是无法仅仅靠消费(如看心理医生)来解决的。可见,仅仅只有物质的丰富并不意味着人们已经处于充实状态,并不说明他们就是幸福的,因为他们仍有可能出于精神匮乏状态,尤其是终极意义的空虚状态,后者无疑是一种精神痛苦,这种精神痛苦不是靠填补物质欲望就可以消除的。”③但是消费主义却试图用物质的东西,填补社会心理和精神上的空白,这无疑会导致身心疲惫,陷入信念迷失和精神危机的境地。
可见,消费主义的消费的不再是商品和服务带来的使用价值,而是价格,是它的象征意义。消费主义把消费形上化,等同于人生的终极追求,把人生的意义倾注于世俗生活感性快乐,必然会出现奢侈、浪费、破坏的现象,人被消费所异化,就不可能是自由的人。最后,消费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将使人们在寻找个性中迷失自我,精神家园面临荒芜的境地。
现代的社会结构是以效益原则、功能理性为核心的。“人们一向认为不能出让的东西,这时都成了交换和买卖的对象,……甚至像德行、爱情、信仰、知识和良心等最后也成了买卖的对象。”④日新月异的科技革命和消费社会的不确定性,使都市人在社会实践中也缺乏确定感和安全感,感到的只是永远的紧张和模糊的欲望,所以他们需要通过不停的追逐来安抚心中的躁动不安。“遵循享乐主义,追逐眼前的快感,培养自我表现的生活方式,发展自恋和自私的人格类型,这一切,都是消费文化所强调的内容。”⑤人类在精神的家园里找不到真正的归宿,这种现代性的潮流冲击着人类社会,成伯清先生这样归纳:“都市人矜持保留、傲慢冷漠、计算性格等性格的错位。”⑥
消费主义不仅损害了人自身,而且给社会带来了灾难。消费主义颠倒了消费与生产的关系。生产是为了保障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保障人们合理消费的满足。以消费主义为导向的社会现实,却是以广告、电视等媒介刺激膨胀的欲望构成了社会经济增长的生长点,消费者、社会利益为此还付出诸如消费异化、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代价。
二、幸福
亚里士多德关于“幸福”有一个总的说法:幸福就是生活优裕,行为良好,也可以译为生活过得不错,做事非常成功。幸福是主客体相互作用关系的产物,人们追求的有物质的满足也有精神的满足,但是,幸福的境界应该是在精神方面的满足。人是动物,决定了人不可能摆脱动物在感官上的追求,但人也是社会中的人,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真正的人永远不会把自己对幸福的追求定格在动物的水平上。当人挣扎在生存线上的时候,片面强调人的精神幸福是不现实的,但当我们有了基本的生存保证时,应该使我们的幸福追求更上一个层次。正是在精神幸福的意义上,我们说幸福的实质境界不在于物欲享受,幸福不完全取决于客观外在生活条件。
老子在《道德经》里讲“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把“乐其俗”作为人生幸福理想生活的最后注脚。物质的满足和精神的满足是根本不同的。物质的满足终究会有一个饱和点,超过这一点非但不是享受,反而成了累赘,会带来困扰和痛苦,这必然促使转向对精神的追求。而精神的满足却不存在饱和点,对精神的满足越是追求,精神的享受引领你进入更高的层次,获得过去没有体验过的满足,而且一次比一次更让你欲罢不能。我们知道爱因斯坦酷爱演奏小提琴,小提琴总是形影不离地伴随着他。小提琴也成了爱因斯坦科学生涯中的终身伴侣和欢乐女神。环境美学专家(阿诺德·柏林(Arnold Berlean))每天弹钢琴已经弹了40多年。我们却没有听说过一个人对某一种食物或衣物的喜爱能达到这样的程度。
为了得到持久的快乐,我们需要放下物质的包袱,追求精神的享受。亚里士多德曾指出,最高的善是身体的健康和心灵的满足。谁能早认识到这一点,谁就能以最快的速度得到真正的幸福。在数学公理中,我们知道,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但是大多数人却在寻求幸福的道路上走着曲线运动,因为他们想要得到更多的消费品,更多的电器和房间,更大的房子,所有他们的行程被耽搁了。当他们意识到什么样的生活状态是幸福的时候,他们却在有限的人生里看到了夕阳。
幸福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人是自然中的人,个人的生存和生命质量的提升离不开自然。新鲜的空气、洁净的水源、健康的体魄,实现生态幸福,是个人站稳脚迈向个人幸福的第一步。对于幸福的追求,人注重的是身体的安康和修身养性,提高生命的质量,锤炼生命的深度,提升精神的境界,获得审美的愉悦,理性的满足和心灵的安宁。
三、消费与幸福的关系
(一)消费是实现幸福的前提条件
马克思认为,消费是实现人的存在与发展,获得幸福的手段。消费自身具有存在的合理性,消费需求的满足为人类健康生存、发展及幸福的实现提供了前提和基础,没有消费需要的满足,人类自身就没有发展的基础。“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得到解放。”①同时,消费需要的满足程度及需要层次的提高,反映了人的本性的复归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社会主义的前提下,人的需要的丰富性,从而某种新的生产方式和某种新的生产对象具有何等的意义: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②消费需要发展的状况与人的本质、人的幸福、社会的进步、自然的和谐是紧密相联的。发展经济改善消费,是扩展幸福享受生活的前提条件。消费具有存在的价值合理性,但消费不是人类的终极目标,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才是人们的终极价值取向。 生活质量的满意程度是幸福的重要内容,而消费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的商品及服务数量与质量的提高)意味着穿着更加舒适,营养水平更加丰富,居住条件更加惬意,出行更加方便,教育更加优质,医疗享受更加安全,各种生活服务更加人性化和个性化等等。总之,消费水平的提高,提高了生活质量,提高了人们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指数。“收入越高,那么人权越稳固,平均健康水平越高,收入分配越平均。因而,人权、健康和分配平均等可促进幸福水平随收入而升高。”①
但是,消费水平的提高并不是绝对地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在1972年~2000年之间,当时美国人的平均年龄从大约26岁到54岁增加,每人的平均收入——为了在货物和服务的价格方面的改变予以调整——超过两倍,增长了116%,但在2000年的报告的幸福没有不同于28年以前的。他们在较稍后的日子里有多的多的钱和相当高的生活标准,但是这些没有使他们感到更高兴些。”②雷亚德把这种现象譬喻为“快乐的走步机”(hedonic treadmill)现象。你走得越快,走步机也转的越快,而你还是身在原地。你收入越高,你对生活的期待也越高,你关于幸福的主观标准和定义也随之“向上”调整,那么你的幸福也就无法增加。
1974年,美国经济学家伊斯特林在《经济增长改善人类的命运吗?》一文中提出了“福利相对性”的概念,他从怀疑社会福利的实际意义和现实的可能性出发,强调福利的主观性和相对性。他认为,消费水平具有福利意义,而福利本身完全是以个体的自我感觉来评判的,没有客观标准。所以,消费者在生活中感受到的“幸福”,是主观心理问题,与消费水平绝对高低没有关系。在这里,伊斯特林看到了福利的主观性和相对性,但是却把消费水平的作用推之门外,忽视了幸福的客观性。
总之,人们对物质商品及劳务数量的占有情况,不能反映人们的幸福程度。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消费水平并不能等于生活质量的全部内容。“幸福并不完全单独由一个人拥有财富的多少或是他生活的环境。”③因为消费水平的高低,并不能体现生活质量的好坏,更多的闲暇时间、婚姻更加完满、社会更加公平正义、民主参与更加广泛、生活更加稳定与安全才是重要因素。生存环境的恶化、社会交际活动的减少、锻炼休闲时间的缩减等状况,都会导致幸福指数的下降。
消费需求满足的同时,也意味着消费属性的充分体现。如果人们的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人生幸福的实现也会受到阻碍。“平均起来,在健康方面的一种不利改变永久地减少幸福,不利的程度越糟糕,幸福的减少的程度越大。”这就要求我们选择适宜的有益的消费方式,能够充分表达消费的生态性,提高消费的质量,改善人的生命状况,实现幸福生活。
(二)幸福观引导消费
幸福观的选择影响着人们对消费方式的选择。选择科学的幸福观(符合客观规律和核心价值),幸福指数和满意度就会提升,这有助于选择健康合理的消费方式。幸福水平反映着一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幸福水平的高低会影响许多方面的决定。人们对人生、生活以及世界的根本看法最终会影响人们社会生活的行为方式。比如说对金钱的支配使用、对婚姻家庭的认识、对政治参与的热情、对政府决策的关注等方面。所以,幸福水平与消费方式具有一定的双向互动性。
人生幸福价值观支配着人的消费方式和消费取向。对生活较为满意的人们能够更为理性地处理和利用自己已有的资源,合理而有效地安排自己的资金支出,以期达到最佳组合产生最大的效用。“较幸福的人们比那些较不幸福的人们更能按照不同的比例储蓄和花费自己的收入,更可能随时间的变化而调整自己的收入分配,更可能获取不同的商品和服务组合。”①因此,就容易产生合理适度的消费选择,会使商品及劳务的有用性效用化、社会性适宜化、生态性自然化,更接近于对真、善、美的追求统一。反过来,这种选择又会增加人们对生活的满意程度。
布伦诺·S弗雷在《幸福与经济学》中指出,“较幸福的人们也许更容易表现出一种环境意识。”②实现幸福的根基在于维持生命与健康,生命与健康的源头在于适宜的生存环境,自然环境的纯净和生态的平衡是个根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对于生命质量的提高和心灵的净化至关重要。较为幸福的人们,与自然离得更近一些,心灵与自然更贴切一些。对于较为不幸福的人,如果是处于贫困而又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要求他们有环境保护的意识,加大对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是比较困难的。
总之,消费与幸福之间具有互动性。一方面,消费是实现幸福的前提条件。具体来说,通过饮食消费,人们可以保持生命和实现健康;通过住行消费,人们可以舒适的享受生活;通过文化消费,人们可以获得更多文化科学知识,提升思想境界和审美水准;通过休闲旅游消费,人们可以获得愉快的生活享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消费,人们可以获得健康以及人格的完善。增长财富并妥善的使用它,增加消费并合理的分配它,可以增加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的。罗伯特·弗兰克(Robert H.Frank)说过,“我相信,得出绝对生活水平对幸福没有影响的结论是对事实的严重曲解。数据说明,随着收入增长,人们没有将他们额外的钱花费在使满意度获得重大和持续的增加方面。”③另一方面,幸福观对消费也具有引导作用。幸福水平状况影响着消费方式的选择以及其他诸多方面。消费与幸福之间具有选择效应性,这就决定了我们对消费方式选择必须予以重视和慎重,找到获得持久幸福的因素,靠自己的努力奋斗获取人生的至善——幸福。
高消费生活方式的满足能否带来幸福呢,高消费意味着高幸福感吗?由芝加哥大学的国民意见研究中心所做的常规调查表明,并没有更多的美国人说他们现在比1957年“更高兴些”。尽管在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消费支出两方面都接近翻两番,但“更高兴些”的人口份额之比例自从5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围绕着1/3波动。④消费的肤浅性决定了它不可能同幸福划等号。生态文明是人类历史的必然选择,扬弃传统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倡导一种生态消费的生活方式。 四、生态消费
(一)生态消费的提出
生态文明是为走出工业文明的困境,而在全球范围内对理想文明状态的构想。生态文明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价值、社会结构、思维方式、人的发展等方面区别于工业文明,其中在生活方式上,它否定了工业社会的消费主义、享乐主义,而提倡追求生存质量的生活方式。施里达斯·达夫尔说:“消费问题是我将要讨论的总称为环境危机问题的核心,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正在产生着对环境的压力和威胁着地球支持生命的能力。从本质上说,这种影响是通过全世界的人们使用或消耗能源和原材料所产生的。⑤”扬弃传统消费主义的价值观,倡导一种生态消费的生活方式便成了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
汪秀英在《绿色消费与生态消费的规则界定与分析中》提出:“生态消费是一种生态化的消费模式,它要求人们的消费建立在符合生产的发展与生态发展水平上,在对生态环境给予保护、爱戴与贡献的前提下,满足人们消费需求的一种消费理念。①”张剑青界定生态消费:“是指人的生态需求的满足与实现,其中生态需求是人类自身发展过程中,对生态平衡关系的确定和生态平衡的创建的一种需求。而生态消费现实化是指生态消费这一行为成为事实,从而使消费者的生态需求得到满足②”。李贯崎则认为:“生态消费的基本内涵是:在人与自然和谐、协调的思想意识基础上,提供服务及相关产品以满足人类的生活需要,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同时使服务或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自然资源的消耗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最少,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内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最少,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要。③
生态消费是以人与自然和解协调为主轴出现的,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在之前与之后都要符合生态化的核心原则,以达到生态环境良好循环和人类可持续性生存发展的“双赢”的消费模式,解构消费主义幸福观,重构个人幸福,在生态消费幸福观的指引下,实现人类幸福和生态共同体良性循环的共同福祉。
生态消费是对现代消费主义的伦理转向,生态消费行为中体现着生态文明观和生态伦理观。个人消费方式决定着生产消费的形态,个人消费模式的改变是社会消费变革的枢纽。在现代,生态消费将成为全球消费发展的大趋势,各个国家纷纷做出理性的选择。“在美国、德国、意大利、荷兰分别有77%、82%、94%、67%的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会考虑生态环境要素。据德国《世界报》报道,在德国,生态食品的消费量呈上升趋势,接受生态食品的消费者数量在增加。2003年德国生态食品市场营业额比2002年增加1%,营业额上升到30亿欧元。”④个人消费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着生产的产品定位,工业消费的走向,影响个人的生活质量,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生态消费模式对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第一,生态消费模式的核心是“生态化”,这种生态性追求绿色、环保、低耗、节约、适度,因此会直接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平衡人类需求与环境可供给的关系,实现一种平衡,这种理性消费方式必然会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走向生态文明;第二,生态消费通过对生产方式的引导,推动社会生产的生态化;第三,生态消费方式倡导和实施的过程,就是人类走向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生态消费方式使人们重新回归人与自然的本真关系,消费与生产的本来位置,在满足人们生存、发展和享受的需要过程中,寻找消费者自身的意义,获得全面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消费是生态文明的主要支撑点。
(二)生态消费的伦理原则
人类中心主义肯定了人的价值,崇尚人的尊严,它在一定历史时期起了积极的作用,使人类从中世纪的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激发了人类的创造性和主动性,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随着工业进程的推进,人类中心主义的弊端也凸显出来,以人类中心主义为基础建立的消费主义,最终导致的是一个异化的社会。异化的消费、异化的人类,严重的生态危机。而生态消费的伦理,是对传统消费主义的批判和超越。
第一,尊重生命的原则。生态伦理学的核心思想是尊重生命和自然界。这种价值观,把自然界的价值理解为自然界的“内在价值”。“这种内在价值的根据是自然物的存在,自然之物的存在本身即代表了他们的价值,自然之物的价值就在于存在本身。”①生态伦理包含两个问题:尊重人类的生命和尊重自然界的价值。尊重和维护人类的生命,既包括当代人的健康又包括子孙后代的繁衍生息,理性地对待自己的需要,而不是一味过度消费,造成环境污染,威胁着人类的生命。选择生态消费方式,首先,受益的是人类自身,人类通过消费无污染的食物,呼吸新鲜而又洁净的空气,这有利于人类身体的健康,同时也为子孙后代创造可持续生存的生态环境;其次,生态消费模式是对人与自然和谐本质关系的恢复和重建,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构成了有机的生态系统。
第二,平等原则。生态伦理的平等观,包括人类的平等观和人与自然的平等观。薛晓源认为,“所谓人类平等观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强调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该损害和牺牲另一部分人的利益。这就要求实现和维护‘横向’的代内平等与‘纵向’的代际平等。”②代内平等强调当代人的消费,即在利用资源满足自身需求和利益时,不能掠夺他人或其他国家、民族享有的平等权利,在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方面当代人、国家、民族都有平等履行的义务。特别是发达国家、富人更应该主动积极地为保护环境做出努力。所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富人与穷人应该共同承担保护家园的责任,公正平等地享有资源,坚决反对损人利己,以牺牲其他人、国家、民族的利益来填充某一些人、国家、民族的不合理利益。代际平等则是强调当代人在满足需要、利益的同时,有义务为后代人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环境,把一个可持续性的生存环境留给人类,也要把一个可持续性的环境留给自然。
第三,责任的原则。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界演化的历史产物,人类是自然界所有生物的高级形式。人类具有意识,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人能够而且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所以每一个人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戴尔菲神殿上刻了两行字:“认识你自己,凡事勿过度。”即艾伦·杜宁提出的节制消费,保持和修理用品,再使用和再循环物质——关心地球意味着关心我们从中获取的东西。圣·弗兰西斯科服装公司埃斯瑞特在90年代末在“恳求负责任的消费”(A plea for Responsible Consumption)的标题下登广告:“今天不同于以往,我们的生活方式必须抗议空前的增长对我们的环境造成的威胁。我们认为这个问题最好在我们购买一些东西之前就问一问自己,它是否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一些东西。就能被很好的达到目的。通过采用这种方法,我们将对一个比较健康的消费态度贡献出一份力量。③生活给了我们很多选择,我们可以选择负责任的生活,我们可以选择为他人为子孙后代铺垫更美好生活的道路。这些责任是个人的,也是国家的、民族的。 第四,自由的原则。生态伦理的最终归宿是自由原则。个人的消费是自由的,而不是被其他事物所役。在生态文明社会里,消费者重新成为主权人,不像工业社会的消费让位于生产,而是生产让位于消费,消费者有更多的主权去构建个性和自我实现,达到个体归属和群体归属的统一。个人消费的自由又意味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只有在履行义务的前提下,才能享有应有的权利。物的工具理性的极端发展,使人类在拥有物的过程中也被物拥有了,为前面的自由发展设置了许多的路障。当人类懂得了担当历史责任重要性的时候,就意味着自由成了衡量这个世界的准则。人类选择了生态消费的消费方式,也就选择了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的有机统一,选择了满足生活需要的自由,而不是为物所累的迷茫。
(三)正确处理生态消费与幸福的伦理原则
生态消费通过对生态产品的消费,一方面有助于身体的健康;另一方面生物的多样性,美丽清新的大自然使人身心愉悦、心情舒畅,这种好心情转化到处理工作、家庭、交际中,就会产生良性循环,人们的生活满意度就会增加。生态消费符合科学的消费——幸福观,公正、适宜、可持续的原则能够更好的构建生态消费——幸福观。
第一,可持续性原则是正确处理生态消费与幸福关系的目的性伦理原则。人类的整体幸福是统领选择消费方式和实现个人幸福的纲领。个人以自己的选择方式来追求目标,只有在社会上具有可行性的时候,目标才会实现。在这里,个人目标的实现,是此目标与个人的内在价值追求是一致的;同时是社会环境提供了行为的可行性的有利条件,个人目标与社会的整体目标具有一致性。个人的幸福依赖于社会的进步与共同体的发展状况,所以当个人幸福与整体幸福一致的时候,社会就会为个人幸福的实现创造有利的条件,促进个人幸福的实现;个人幸福的实现也有利于其他人幸福和社会整体幸福的实现。
消费行为是大自然生态系统中关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中转站,是有机系统的一环,使消费行为合理而有效的存在,才能保证能量和物质的输入输出是有效的,而不是无效的甚至是毁灭的。人类只有在消费的过程中摒弃主客二分的彻底人类中心主义思维的影响,选择以生态伦理为基础的生态消费方式,为实现幸福创造更多的机会。生态消费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是确保人类获得生理、心理上满足与愉悦的基础,是实现个人幸福追求和人类共同福祉的必然选择。
第二,公正性原则是消费者主体获得个人幸福的保障。亚里士多德说:“我们说公正就是给予和维护幸福,或者是政治共同体福利的组成部分。”①公正是指个体或是人类整体在满足自己需要和利益的时候,以不损害其他人、集体或是自然的利益为前提,为实现个体利益与人类整体利益创造条件。所以,只有在社会关系中形成公正的保障氛围,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社会群体大厦才会有平稳而牢固的根基。正如亚当·斯密所指出的:“与其说仁慈是社会存在的基础,还不如说正义是这种基础。虽然没有仁慈之心,社会也可以存在于一种不很令人愉快的状态之中,但是不义细微的盛行却肯定会彻底会毁掉它。”②如果是少部分人占有大部分资源,生态消费就不具有实现的可能性,这样每个人就不能得到公正的资源分配,追求幸福的权利也就得不到保障,整个人类幸福的实现也没有基础。
每一个个体都有消费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贯彻代内公正和代际公正的原则,是保证不同空间和地域的人、民族、国家,当代人与后代人拥有消费生存方式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在实现个人、民族、国家、当代人的幸福追求的时候,不能以牺牲或是损害其他人、民族、国家、后代人的幸福权利为代价。绿色工作室在书中写道:“据统计,一个发达国家居民消费的资源约等于发展中国家一个居民的3倍~8倍。一个美国人消费的粮食是一个非洲居民的8倍,煤炭是500倍,石油是1000倍!人们看到,……拥有全球人口的1/4工业化国家,消费了地球上40~86%的各种自然资源。”③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富人与穷人应该公平的开发和利用资源,共同承担保护地球家园的责任,坚决抵制那些为了满足个人利益牺牲他人、民族、国家利益的行为,发达国家应该为给发展中国家造成的环境恶化而做出一定的补偿。与此同时,在后代人不在场的特殊条件下,当代人有义务为后代人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保障后代人公平的享有资源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第三,适宜原则,是指在保证社会公平的前提下,选择适合自己的消费—幸福观。随着市场多元化的形成和发展,社会民主愈加广泛化,人们的消费方式面临更多的选择,消费主体具有更多建构自身的能力,消费者主体的选择呈现出个性化和多元化倾向。但是,人类不能随心所欲地对待自己,人存在的本质在于不断的发展完善自我。对于个体自身而言,所行所为应该符合人本质的发展和完善,一切有害于此的都应该避免;对于整体而言,在发展完善自我的同时,应维护其他个体的生存和发展。
身体的健康是实现幸福的前提条件和重要因素。布伦诺·S·弗雷等学者在调查分析中显示,“具有不良健康的人报告对生活完全满意度的概率比那些具有良好健康的人报告对生活满意度的概率要低13.3个百分点(其他条件不变)。”①其次,所消费的和所追求要符合个人的经济条件。不能一味的依赖信贷消费,而不计后果,成为“负翁”“负婆”。再次,考虑的是社会标准,即所行所为是否合情合理,是否不违背社会的主流价值倾向。人生所有目标的最后指向和根本要求,是幸福的终极拷问。而道德与幸福是统一的,道德正是顺应了让人类生活的更加美好更加幸福的终极目标。正如德谟克利特认为,人对幸福的追求,是道德生活的出发点和动力,道德生活的最终目的就是达到幸福。最后,选择消费—幸福观有一个很好的结合点就是符合生态标准,选择了生态消费的生活方式,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已经向幸福迈进了一步。
贯穿生态消费与幸福关系的主线是可持续性,可持续性符合人的本性。可持续性首先是个人生活自身的可持续性。可持续性的幸福生活应该是追求生活质量,满足物质、精神、生态各个层面的需要,追求高品质的生活。高品质的理想生活,包括人们生活舒适,个人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使人的个性全面自由的发展,拥有融洽的家庭生活、社会关系,在知识、道德、审美方面,都能获得高度的满足。幸福、公正、适宜的原则围绕可持续性的主轴,使生态消费满足人的需要和全面自由的发展。可持续性包括既要满足当代人的消费需要以及提供实现幸福的条件,也要满足后代人的需要和保障幸福权利的追求。个人在满足消费需要和幸福追求的时候,节约利用资源,负责的使用新技术,减少消费对环境的压力,为后代人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
幸福的不幸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世界的错误看法,错误的伦理观念,错误的生活方式所造成的。维纳有一句箴言:“时间已经很晚了,对善恶的选择已经在敲我们的门了。”②如果我们继续无限期的保持狂热的消费欲望和行为,生态的力量将残酷得粉碎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如果我们想拥有持久的幸福和满足,那我们就需要培植新的消费生活方式,构建全新的社会结构,协调自身与环境的关系,建立持久的经济生态社会。
当我们看到汽车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空气的污染,而不是它所象征的社会地位时,环境道德就要来了。当我们早上能悠闲的,而不是挤出时间来看日出的时候,晚上不再是为工作的重压下入睡,而是享受家庭温暖的时候,幸福生活也就来到了。
责任编辑:王 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