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ding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最重要的是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培养创新精神应始于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慮、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品质的活跃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动力,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新的发现——创新。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搭建宽松的平台,让学生敢问
  小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就是问题意识的种子。然而,这颗种子能否萌芽,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气氛。这就要求教师放弃权威式的教育,以“先知先觉的朋友”身份出现,努力营造一种推心置腹交流的气氛,消 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使学生敢于无拘无束地把自己对课文的各种感受、怀疑带到课堂上来。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传授知识的无声媒介,是开启智慧的无形钥匙,是陶冶情操的潜在力量。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师生平等对话,学生才能张扬个性,培育起探索未知的信念、意志和品质,释放出巨大的潜能。
  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般是教师讲到哪里,学生想到哪里,学生没有自己的思维空间,没有自我发展的余地。因此,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知识与真理的探求者、发现者,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有充分的思维和自我表现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应努力做到:特征让学生观察,思路让学生探索,方法让学生寻找,意义让学生概括,结论让学生验证,难点让学生突破。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自我表现和交流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体验,让学生自始至终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敢于无拘无束地把自己对课文的各种感受、怀疑带到课堂上来。
  二、创设丰富的情境,让学生想问
  当前教学中,许多学生既不愿意回答老师的提问,也不愿意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和旺盛的求知欲,缺乏思考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一种内在动力,它能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自觉努力地去探求,去发现。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要善于打破教材条条框框的束缚,引入学生感兴趣的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特别是联系一些社会政治、经济方面的热点问题,以及发生在学生周围和身边的问题,使每堂课都有新异的信息,并通过图画、录像、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来让学生掌握,避免内容的枯燥和方式的呆板化。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去体验发现的乐趣。如我在教《鸟的天堂》时,在学生已明白鸟的天堂是指一棵大榕树后,再出示两个句子:A、这是许多棵茂盛的榕树;B、很快地,这个树林就变得很热闹了。读了这两句话,你有什么问题?学生纷纷质疑:课文中说是只有一棵榕树,怎么说是“许多棵茂盛的榕树”呢?很多树在一起才能称为“树林”,而“鸟的天堂”只有一棵榕树,怎么说是“树林”呢?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正是因为我从文中的“矛盾”处入手,创设情境,打开学生思路,激起学生的认识冲突,产生发现问题的兴趣,从而主动地提出问题。
  三、教给提问的方法,使学生善问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前学生无疑可问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不能发现问题,总觉得没有问题可问。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教会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方法,学生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加强指导,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提问的方法,知道在何时何处提问,让学生会问,这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核心环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是简单地抛出问题讓学生思考,这样并不能达到目的,而是要教师将思维过程、提问的目的讲给学生听。只有将问题的思维过程暴露出来,才能给学生以最好的示范,为学生的思维认知指明方向,使学生明确提问的目的、类型等,这样学生才能提出更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要让学生学会在文章的题目、文章的重点段落、关键词语、文章结构、主题思想等提出问题。学生只有学会提问,才是掌握了学习的精髓,才能独立自主地进行学习,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人的思维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高质量的问题,对于学生个性品格的形成和智力的开发具有很高的价值。学生提出的问题,正是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如果教师的教学以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学,定会事半功倍。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学生探求知识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古人说得好“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我们教师在教学中须切实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问题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的教育教学也在不断的改革与发展中逐渐进步着的。人是社会的人,更是集体的人。单纯的个人,力量是有限的,如何让有限的力量变得强大而有力呢?那就要学会合作。作为教师的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让他们在合作中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只有在有交往、有知识和经验存在差异的人的场合,才会有教学的出现”(季亚琴科语)。合作学习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小组合
期刊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一定的教育教学原则为指导,以自身的教学活动为主要考查对象,理性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益和自身素养的过程。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更有学者指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即使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  随着“乐美”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不断运用,我们不妨自觉地反思审视
期刊
新课标特别强调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没有问题学生将无法开展探究活动,可见一个问题的提出至关重要,如何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下面就谈谈自己平时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巧造和谐氛围,让学生敢问  爱因斯坦说过: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要比它结论的得出更为重要,可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会看到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举手提问的现象越来越少,有些同学们心里有一些问题,没有提
期刊
阅读是孩子们童年时代最好的伙伴,她能帮助孩子用生命、用心灵去感知和认识未知的世界,也必将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和一生。为孩子打开阅读之门,让孩子享受阅读快乐,是每个幼儿教师的殷切期望;而图画书正是让孩子们爱上阅读的敲门砖,阅读会为孩子成长播下爱的种子,让孩子的童年充满幸福。结合幼儿教育实践,对如何唤醒孩子的阅读意识,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我们有切身的体会和理解。  一、创设环境,营造阅读氛围  利用一切可
期刊
伏安法法测电动势和内阻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而误差分析更是难点,教师难讲清楚,学生理解吃力,本文通过总结自己的一些教学方法,对这一难点进行突破。  两点一线:“两点”两个真实值的点,“一线”是指真实线,“两点一线”作图法:找到两个真实值的点来确定真实线。  一、伏安法测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原理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E=U+Ir。  二、实验电路图  甲图相对电源属于电流表的外接 , 乙图相对于电源属于
期刊
舞蹈是以音乐为背景,以人体的动作作为主要表现方式的一种艺术形式,人们通常运用舞蹈来进行形象的塑造,抒发情感。舞蹈律动,就是人们根据听到的音乐节奏而进行的肢体的运动,是一种有规律的运动。这种规律,包含了情感运动规律和审美规律。  对于小学生来说,音乐、美术等科目有很大的吸引力,但由于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条件有限等,使部分小学生对这些科目失去了信趣,教师难以在小学音乐课堂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活力。所以,在
期刊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艾滋病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危害;  知道日常行为中危险行为和安全行为;  知道预防艾滋病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看,浏览艾滋病信息,引导学生去归纳、整理;  从直观认识到理性认识、从而理解艾滋病的危害;  通过日常行为危险程度的了解,确定艾滋病预防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重视健康的意识,成为
期刊
一、小学生陷入写作困境的原因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版块,它不仅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更是学生创造性语言运用的重要方式。可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题,作文课时,每当老师走进教室,往往会看到学生一张张无奈的脸,唉声叹气:“真烦,又写作文啦。”老师也明白:学生不喜欢写作文。写出来的文章不是文中无我,没有个性,语言缺乏,就是不着边际,空话连篇。这是为什么?
期刊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改革的最重要环节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从教学手段上看,多媒体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与传统的英语教学有很大的差异,它对课堂教学特别是英语课堂教学的改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多媒体教学的意义则更为重要,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英语文化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业务进修。  一、多媒体教学的涵义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
期刊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一经印发,“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当培养核心素养成为课改的支点,未来学校将带来什么变化?山区学校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是学校管理者的使命和探索前行的方向。  为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我校围绕“立德树人”的目标,全面优化教育资源,提升办学质量,坚持走“以特色促发展、树品牌强内涵”的办学之路,重视开发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