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传统文化资源在校园微改造中的开发和应用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92281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城市规划和建设“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在学校环境建设中也应当重视校园景观微改造工程,将地方特色明显的优秀社区传统文化资源作为载体融入到校园微改造中,把学校教育延伸到社区,在社区文化资源中吸取养分,充分利用社区人文资源教育平台,继承和弘扬当地优秀传统文化。
   一、如何开发社区传统文化资源
  (一)社区传统文化资源需要提炼
   优秀文化元素犹如散落在广袤大地上的颗颗珍珠, 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丝线”串联成链, 同时加以创新和提炼, 形成核心文化元素, 并形成较为完整的文化体系。面对丰富且多种类的社区传统文化资源需要有一个识别、遴选、重组、提炼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应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为指导思想,梳理出社区传统文化的精髓,挖掘其中的教育内涵。以本校“榕园”微改造为例:榕树是岭南地区常见的树种,且石井社区水系纵横,在社区里榕树极为常见,我校校树又是榕树,校园东北角有三株百年古榕,顽强扎根,枝繁叶茂,“榕园”的命名即提炼了社区地域的文脉特点,同时笔者提炼出石井社区有代表性的“石井民俗、石门诗文、古迹流芳、人物春秋、艺文撷英、民居风韵……”等十二个社区文化专题,以园内墙壁、石板、主题专栏为载体,自然和谐地融入园内景观,与园内的灰砖拱门、琉璃瓦顶、曲径幽道、虎岗山石、麻石碑刻、岭南翠竹、百年古榕相得益彰,为校内园林景观注入了社区文化内涵,让师生在漫步休闲、晨练早读的间隙,熏陶着乡土文化,了解体验社区历史、人文,不断增强师生的区域文化自信与自豪感。
  (二)通过多种形式收集整理
   社区传统文化资源具有离散性,在收集整理过程中,要主动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如当地文化站、文化遗产管理办公室、博物馆等,要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考察、人物访谈等多种形式,尽可能完整、准确的收集原始素材,及时保留文字和影视素材。“榕园”微改造前期,笔者借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的机会,在石井文化站配合下,搜集了社区内多个村落的村志。在调查宋代羊城八景“石门返照”时,通过民间人物访谈收集了古今文化名人在当地留下的诗文。还将学生绘制的“石门水景改造图”上报给现石井街道办事处作为社区改造建议。通过带领学生参观访问古民居建筑,在建筑装饰中搜集了“三雕二塑”等当地民居装饰手法。在石井河附近访谈中寻找当年的疍家人和古码头、驿站,学生在人物访谈中感受了当年水乡码头商旅繁忙的盛景。
  (三)要与学校文化相融合
   在使用社区传统文化资源方面,要围绕立德树人的目標,与原有的学校文化相融合,注重校园整体规划协调性、景观设施与校园文化建设统一性。融入社区文化资源既要保持原有校园环境与校园文化的连续性,还要能够增强原有校园文化或产生新的积极影响,以达到与原有环境和谐共生。“榕园”的主题设计线路与本校德育“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的文化相匹配。“榕园”内将社区古今爱国、爱乡人物陆胤、吴隐之、李介、陈子壮、陈绍儒,招子庸、黄尊生、苏卧农、彭加木等人物事迹提炼出来,通过架设专栏,在园内供师生品读、感受,促生师生爱国、爱乡情怀,进而提升在校自豪感。
  (四)师生需要参与到开发过程中
   在开发社区传统文化资源过程中,需要师生们走出校园,以“社区研学”的方式深入到社区中,实施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框架下的STEM教育模式(学科融合的综合实践教育模式),以收集和整理社区传统文化资源为抓手,在大德育的视角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榕园”微改造依托本校美术教师课题研究进行,通过多学科融合,让师生参与搜集社区文化资源,再通过教师提炼后进入综合实践课堂,最后内化在“榕园”内以景观塑造体现、展示。在校园景观微改造过程中,通过适合的渠道促使师生参与其中,能让教师和学生会体验得更真实,更接地气,校园的景观微改造工程也随之实现主题升华。
  二、社区传统文化资源在校园微改造中的应用策略
  (一)充分认识在校园微改造中融入社区传统文化资源的意义
   在校园微改造中融入社区传统文化资源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更好的落实全面育人和促进学校特色发展,使得学校育人环境得以改善。
  (二)要注重景观改造的连续性
   “微”字本身具有速度之“慢”的涵义, 此外, “改造”这一动词还隐含着事物前进的曲折性。因此, “微改造”切不可“逞一时之快”。在社区传统文化资源融入校园微改造过程中,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即不能认为微改造可以一蹴而就,而应视为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注重连续性就是灵活的、系列化的、系统化的不断挖掘和呈现社区传统文化资源的过程。
  (三)要强化微改造的主题性
   社区传统文化资源具有多元属性,在融入校园微改造过程中出突出育人主题,可以按教育主题的方式整合社区传统文化资源。例如:历史变迁主题、杰出人物主题、乡贤文化主题、艺术特色主题等。
  (四)微改造的形式上可以多措并举
   校园微改造中,既有对原有景观的再利用,又有新建景观,在实施中要充分考虑点、线、面的关系和局布与整体的关系,采用宣传栏、亭园、长廊、墙壁、雕刻、装饰等多种形式,合理地顺承并延伸其建筑空间。
  (五)微改造要与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和全面育人相结合
   社区传统文化资源融入校园,可以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可以结合社区传统文化中的体艺特色资源打造一校一品甚至一校多品,从而培育全面而有特色的人才。
   学校作为重要的育人场所,是社区众多社会组织中的一个,是社区不可分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以校园文化提升为主的校园微改造中融入社区传统文化资源,可以更好构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沃土,可以创造出更好的育人环境。
  责任编辑龙建刚
其他文献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从传统的课室面对面授课到“空中课堂”的在线教学,从前期的在线教学管理到中后期的工作机制的改进,这期间,我们不断地对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和深刻的分析和反思,并及时调整学校教学管理的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机制。   一、前期教学管理工作   为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影响,按照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我校及时调整了教学管理工作思路。  (一)建立
笔者一直以来认为,有一定阅读量、积累量的儿童,写作一定没有问题。可现实告诉我们写作需要教。儿童习作就是学习的过程,我们应该教什么,怎么教,根据儿童学习习作面临的窘境和目前习作无“序”可循,无“章”可据的现状,调整了教材中的习作内容顺序,形成了有益于儿童习作起步课程。   该课程旨在让教师站在儿童的立场,以他们的精神世界为基点,构建适合该年龄阶段的习作课程,再用“文中集美”“仿写”“作后讲评”的方
自2015年以来,广州市教育研究院联合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和广东省心理学会共同组织推进的阳光评价项目,目前为止共开展了三期,用以评价广州市中小学教育质量。我校先后于2016年和2018年两次参加此项目,根据这两次评价测试结果和校情,本文着眼通过促教师专业发展,实现质量持续改进进行分析探讨。  一、借助数据精准诊断,清楚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  通过“阳光评价”的大數据让学校办学变得澄明,使教育者明白学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整本书阅读就是涵养学生性情,静下心来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感受阅读之美。思维导图作为学习的支架,可以帮助学生把知识梳理为线索,把阅读文本凝练为框架,从不同角度进行学习并进行勾连,这种形式能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认知结构。   一、借图读“薄”,读有脉络   《鲁滨孙漂流记》属于历险小说类。记叙探险、历险的故事,以“险”扣人心弦,情节跌宕曲折,向来
常人眼里,科学是深奥的、艰难的、枯燥的。翻开旅美科学家沈致远先生《科学是美丽的——科学艺术与人文思维》一书,不禁惊住了,科学、科学家、科学散文,竟然如此美丽!罗丹(法)说过:“所谓大师,就是用自己的眼睛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发现出美来。”作者学贯中西,素养深厚,视角宽阔,人文睿智,发现了科学的美丽;他高屋建瓴,目光犀利,深入浅出,科学瑰宝娓娓道来如数家珍,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集团化办学最根本的目的是促进教育均衡,增进教育公平,这是集团化办学的核心价值追求。我们将费孝通 80华诞时总结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其中“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作为集团理念。“各美其美”,是指各个成员校保持和弘扬自己的文化传统。“美人之美”,就是学习别人的优秀文化。“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各成员校之间优秀文化共同展现一个多彩的世界,多元的文化。“天下大同”是我们儒家的理想,是
美术欣赏是指:在品鉴美术作品时,通过将经验与感知相结合,对美术作品展开联想并加以分析和判断,收获审美感受的一种美术活动。笔者认为在义务教育中,这一时期美术欣赏课主要强调的是学生对于美的感知和体验,锻炼他们表达与批评的能力。因此,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核心素养有如下三个指向构成: 1.基本指向——图像识读;2.主要指向——审美判断和文化理解;3.次要指向——美术表现和创意实践。   自新课改提出之后,过
核心素养5C模型包括文化理解与传承、审辩思维、创新、沟通、合作5个方面,“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是核心,为其他素养提供价值指引。创客教育来源于学生自身的现实情境,是学生自主发现并解决问题,5C模型的艺术创客课程强调跨学科的学习。  在3D打印课程教学过程中,从核心素养的目标出发,以学生为中心,围绕“聚焦核心素养实现的课程目标设计”“注重核心素养实践的体验培养路径”“体现核心素养指标的多元整合评价”“
一、问题提出  1 .初一体育课堂教学管理难度大  常规体育课的教学活动主要在室外進行,教学过程是开放性的,受外界干扰比较大。近年来的初中体育教学实践中发现,体育课课堂纪律松懈,组织松散,管理难度较大。尤其是上课集队不能做到快、静、齐,总是拖拉、散漫、讲小话、搞小动作,不听从体委指令,每节课要花很多时间才能集合好队伍。  2 .组织管理工作不到位极易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体育课主要是以身体练习的手段
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下面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要注重培养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过程中,强化学生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等四种‘关键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识字是低年段学习的主要任务,是开启学生阅读与学习知识的一把钥匙,对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有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