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互动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过程互相作用的整体性动态过程。具体表现为教师的主导施教和学生的主体认识相辅相成的课堂活动过程,即“教”和“学”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有序发展的整体性活动。通过互动式教学的运用,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以产生教学共振,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模式 大学生心理健康 教学 应用
【作者简介】王云玲,女,1974年9月,河北邢台,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发展心理学
一、互动式教学模式内涵与特征
“互动式教学模式”是以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以“让学生会学、善学、爱学、”为目标的教学结构模式。把师生之间的情感交往、沟通融入到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过程中,是一个教与学相互统一的交互活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在这一动态的、发展过程中,师生关系及交互作用得到实现,学生个体与学习中介,师生、生生互动,及个体与环境互相影响达成和谐的状态,每一个人在互动过程中都得到一定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而产生教学共鸣、达到理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结构模式。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对的是心理健康的生命个体,积极心理学是其理论支撑其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完善人格,像一把火炬或是零星的火种去点燃学生内心蕴藏的生命的活力和内心蕴藏的激情,学习让他们关爱生命,热爱生活,并能幸福生活。为了达成这一目的,传统的教师教授,学生被动去听满堂灌、灌输式的学习局面并不能很好实现这一教学目的,尤其是我们接下来面对的新世纪的学生,他们的个性更为张扬,更强调人格的独立和思想的丰富,也更强调民主和自由的学习氛围,传统教学模式必然要发生深刻的变革。另一方面国家也对全民尤其是青年人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适应国际新局势的新型人才观,高校也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意识,实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互动式教学模式” 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组织和引导者,实现教学过程中生生、师生互动,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终极教育目标。
互动式教学模式整合了建构主义学习观:该观点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的建构活动,而非对知识的被动接受,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在肯定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罗杰斯教学观:主张教学应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具有内在潜能,并能够自动地发展自身的潜能,教学成败的关键不是在于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巧,而是人际关系,是情感态度;合作教育论,该观点认为:提倡师生之间的互相尊重和互相合作,完全排除对学习的強制手段,培养民主个性,教师在愉快的环境中紧张地引导学生学习,学生在获得成功的体验中快乐地学习。“互动式教学模式”以启动联动能动为主线,以学生的探索活动为主体,以教师点拨为主导,以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为中心,以优化教学模式,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动脑为核心辐射到动口、动手、动笔等诸多互动因素,主张课堂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强调交流提问、变式探讨的教学环节,立足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的教学过程。
二、互动式教学模式的运用
在互动式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的互动的启动是由教师开始主导。比如教师在讲授大学生人际关系这一章的教学内容时,通过设置课堂小互动的游戏——“抓蜻蜓”。学生5-6人为一个小组,每个同学同时伸出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左手掌心朝下,右手食指朝上,分别放在隔壁同学的右手食指上面和左手掌心下面,并做好或抓或逃的准备,教师念一段文字,规定当听到某个词汇时才能进行抓或逃,学生在轻微的肢体动作过程中与他人进行适当互动的快乐,教师这时就通过问题提出“你喜欢与人交往吗”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自己的人际交往状态和体验,在小组互动中共同分享人际交往的成功体验和失败经历。
学生感悟——互动的基础。在引导学生探索过程中,教师可以铺设若干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子问题,放手让学生动手、动脑,独立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操作时要注意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探索,对探索过程的疑难问题,在讨论交流中能各抒已见、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小组活动——互动的主体 该环节是在学生自学、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开始小组互动式讨论。小组由四个程度各异的学生组成,每隔一段时间,小组可重新组合。小组长把各组成员在交流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汇总,让大家一起思考、讨论。最后各小组长把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在组际交流时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通过巡视和参与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当学生有困难时,教师不要轻易给他“标准答案”,而是要设法引导,让他自己做出正确或基本的答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组内相互讨论,团结协作。
组际交流——互动的关键。通过前面的小组讨论,基础性的问题一般已经解决。这时,教师可给学生一些较难的题目,这些题目也可以在小组互动中产生。经小组讨论后,进行组际交流。教师可先让讨论比较成熟的小组代表发言,汇报其对该知识的理解程度,其他各组做出补充、质疑和评论。再由各组提出本组的疑难问题,组际间进行激烈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做好调整,不失时机地引导,让学生的讨论始终围绕中心话题,最后师生共同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
三、互动式教学模式应遵循的原则
互动式教学要遵守以下原则1、主体性原则2、过程性原则3、交流性原则4、创造性原则。5、反馈性原则。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生生互动环节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和交流時间,实现教案服从课堂,教师服从学生,进度服从效果。这一环节可以给学生自由表达思想的自由,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由衷的感到被尊重,并愿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这其实就是最好的心理疏导方法, 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一开始可能会暴露各种问题,如何把控课堂并根据学生的活动情况做到及时有效的反馈并及时纠正问题,这是互动式教学模式必须解决的问题。
实践证明,交流互动式教学模式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优化人格,点燃青春激情和热情。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完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模式 大学生心理健康 教学 应用
【作者简介】王云玲,女,1974年9月,河北邢台,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发展心理学
一、互动式教学模式内涵与特征
“互动式教学模式”是以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以“让学生会学、善学、爱学、”为目标的教学结构模式。把师生之间的情感交往、沟通融入到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过程中,是一个教与学相互统一的交互活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在这一动态的、发展过程中,师生关系及交互作用得到实现,学生个体与学习中介,师生、生生互动,及个体与环境互相影响达成和谐的状态,每一个人在互动过程中都得到一定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而产生教学共鸣、达到理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结构模式。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对的是心理健康的生命个体,积极心理学是其理论支撑其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完善人格,像一把火炬或是零星的火种去点燃学生内心蕴藏的生命的活力和内心蕴藏的激情,学习让他们关爱生命,热爱生活,并能幸福生活。为了达成这一目的,传统的教师教授,学生被动去听满堂灌、灌输式的学习局面并不能很好实现这一教学目的,尤其是我们接下来面对的新世纪的学生,他们的个性更为张扬,更强调人格的独立和思想的丰富,也更强调民主和自由的学习氛围,传统教学模式必然要发生深刻的变革。另一方面国家也对全民尤其是青年人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适应国际新局势的新型人才观,高校也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意识,实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互动式教学模式” 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组织和引导者,实现教学过程中生生、师生互动,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终极教育目标。
互动式教学模式整合了建构主义学习观:该观点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的建构活动,而非对知识的被动接受,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在肯定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罗杰斯教学观:主张教学应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具有内在潜能,并能够自动地发展自身的潜能,教学成败的关键不是在于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巧,而是人际关系,是情感态度;合作教育论,该观点认为:提倡师生之间的互相尊重和互相合作,完全排除对学习的強制手段,培养民主个性,教师在愉快的环境中紧张地引导学生学习,学生在获得成功的体验中快乐地学习。“互动式教学模式”以启动联动能动为主线,以学生的探索活动为主体,以教师点拨为主导,以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为中心,以优化教学模式,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动脑为核心辐射到动口、动手、动笔等诸多互动因素,主张课堂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强调交流提问、变式探讨的教学环节,立足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的教学过程。
二、互动式教学模式的运用
在互动式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的互动的启动是由教师开始主导。比如教师在讲授大学生人际关系这一章的教学内容时,通过设置课堂小互动的游戏——“抓蜻蜓”。学生5-6人为一个小组,每个同学同时伸出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左手掌心朝下,右手食指朝上,分别放在隔壁同学的右手食指上面和左手掌心下面,并做好或抓或逃的准备,教师念一段文字,规定当听到某个词汇时才能进行抓或逃,学生在轻微的肢体动作过程中与他人进行适当互动的快乐,教师这时就通过问题提出“你喜欢与人交往吗”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自己的人际交往状态和体验,在小组互动中共同分享人际交往的成功体验和失败经历。
学生感悟——互动的基础。在引导学生探索过程中,教师可以铺设若干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子问题,放手让学生动手、动脑,独立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操作时要注意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探索,对探索过程的疑难问题,在讨论交流中能各抒已见、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小组活动——互动的主体 该环节是在学生自学、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开始小组互动式讨论。小组由四个程度各异的学生组成,每隔一段时间,小组可重新组合。小组长把各组成员在交流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汇总,让大家一起思考、讨论。最后各小组长把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在组际交流时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通过巡视和参与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当学生有困难时,教师不要轻易给他“标准答案”,而是要设法引导,让他自己做出正确或基本的答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组内相互讨论,团结协作。
组际交流——互动的关键。通过前面的小组讨论,基础性的问题一般已经解决。这时,教师可给学生一些较难的题目,这些题目也可以在小组互动中产生。经小组讨论后,进行组际交流。教师可先让讨论比较成熟的小组代表发言,汇报其对该知识的理解程度,其他各组做出补充、质疑和评论。再由各组提出本组的疑难问题,组际间进行激烈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做好调整,不失时机地引导,让学生的讨论始终围绕中心话题,最后师生共同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
三、互动式教学模式应遵循的原则
互动式教学要遵守以下原则1、主体性原则2、过程性原则3、交流性原则4、创造性原则。5、反馈性原则。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生生互动环节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和交流時间,实现教案服从课堂,教师服从学生,进度服从效果。这一环节可以给学生自由表达思想的自由,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由衷的感到被尊重,并愿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这其实就是最好的心理疏导方法, 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一开始可能会暴露各种问题,如何把控课堂并根据学生的活动情况做到及时有效的反馈并及时纠正问题,这是互动式教学模式必须解决的问题。
实践证明,交流互动式教学模式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优化人格,点燃青春激情和热情。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完成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