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教材,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作为知识传播的载体,一切教学活动都需要在它的基础上进行,教材成为了教学的主要依据,由此可以看出教材的重要性。但是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尤其是语文教学,因此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灵活应用,既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知识,又能够实现知识的拓展,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一、语文课堂中教材的功能
  目前语文教材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以下功能:
  1.凭借功能
  语文教材是语文知识的主要呈现方式,能够帮助教师实现教学目标,将语文的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无论是语文教学中的基础知识讲解、传统文化传播、能力培养,还是思想教育,都需要在语文教材的基础上进行。语文学科属于综合应用型学科,因此,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技能和技巧的培养,设定合适的教学方案,才能达到教育目标,而教材在此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示范功能
  语文教材中包含的课文等,都是教材编写人员根据教学目标,精心选择的内容,因此每个知识点和每篇课文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另外,语文教材除了在内容上具备示范功能外,在习题训练上也具备示范功能。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为语文能力和规范性的培养,教材在此过程中能够起到良好的规范作用。
  3.教育功能
  语文包含的内容较多,不仅需要将语文的基础知识表达出来,还需要学生将自身情感融在其中。整个课堂的教育工作主要是通过教材呈现出来的,在中学阶段,语文教材中包含了情感、思想、道德等相关知识,其中每项内容都具备一定的教育性,由此可以看出语文教材具有教育功能。
  4.发展功能
  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二者之间具有紧密联系,因此语文教材也具有发展功能。语文教材为学生的良好发展提供了条件,学生通过学习教材,逐渐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除了专业知识之外,语文教材还能够对学生的思想品质、道德品质、情感、性格等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因此教材具有发展功能。
  二、语文课堂中灵活应用教材的措施
  1.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
  教师可以通过灵活运用教材的方式,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而提高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进而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教师还要不断调整教学方案,因材施教,保证每位学生的发展。例如,教师在讲解《声音的世界》时,可以使用换位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当教师,为其他学生讲解知识。这种方式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让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理解。除了这种方式,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为学生播放音乐,为学生营造一个声音的世界,通过音乐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播放完音乐后,让学生从中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段,并说明原因。教师还可以将部分学生喜欢的片段重新播放,逐渐增强课堂的氛围,让学生通过这种方式体会音乐和文学的魅力。
  在此过程中,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学生在这种环境下能够将自身的个性充分展示出来,实现学生的个性培养。虽然课堂时间有限,但是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形式,例如小组讨论、质疑教学法等,实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高效互动,为每位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学生在参与课堂活动的过程中,能够积极探索,从而感悟教材蕴含的思想和道理。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根据教材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2.提高知识的关联性
  要想实现教材的灵活应用,在教学中就不能仅仅将教学范围局限在教材中,而要将教材的内容作为根本,在此基础上实现拓展和延伸,将课内外的知识相互关联。例如,在讲解《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对诗歌的理解不能仅限于表面,还需要了解其中的内在含义。教师可以将本篇文章与《登高》对比讲解,由此更能让学生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句为诗歌的核心句,表面上看,作者的生活较为艰苦,居住的茅屋都破損了,但是更深一步理解,作者虽然身处茅屋之中,但依旧心系天下穷苦的百姓,希望无家可归的人都能够有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自己宁愿受苦受冻,也希望千万寒士能够“俱欢颜”,表现出作者宽大的胸怀和博爱、无私的品质。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由于语文为实践科目,因此在课堂中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此过程中可以利用教材的内容,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多数教师在课堂中往往过于关注教材中的人文性,而忽略了实践性,在当今教育环境下,需要改变这一观点。例如,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文章。在语文教材中,多数都是名家的经典文章,不仅具有教育意义,文章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也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例如,教师在讲解《春》这一课时,可以对文章中的景物描写方法进行重点分析,并总结出朱自清描写景物的方法:第一,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第二,科学合理地安排写作顺序,或是从高到低,或是从整体到局部。第三,在描写中可以适当增加比喻修辞。第四,采用联想和想象的方式,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在此基础上,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先为学生布置小文章,可以是生活中的人和事件,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生活的习惯。教师布置的作文需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贴近,让学生能够将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与文章紧密结合。继而从命题作文向材料作文的方向过渡,从身边的事物开始,让学生认识到作文就在自己的生活中。
  由此可以看出,教材作为课堂的核心内容,教师需要对其中的资源展开充分的挖掘和分析,灵活应用教材。要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基本理念,采用应用延伸的方式,将教材作为核心,逐渐拓展教学范围。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还能够对学生的各项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有效培养,促进学生今后的学习。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对教材进行灵活应用,能够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本文从课堂氛围的建立、知识的关联性、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以及课外知识的拓展等方面入手,分析了教材的高效应用,希望能够使学生和教师认识到教材的价值,并且提升教材在实际授课中的应用效率。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终身教育观念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社会需要有更多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作为支持。在这一背景下,成人教育成为了一种较为常见的学习方式,可以提升学习者各方面的能力。但是,从现实情况来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互联网 背景下,成人教育教学模式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及时的采取措施进行改革,运用混合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提升教学效果,这从某种角度来说可以推动我国群众文化素养
采用情景教学法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既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多种多样,诸多教师都难以合理把控。对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创设契合教材内容的情境,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语文知识。借助此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有效激发。教师还应第一时间发现语文课堂中存在的问题,重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教学。在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同时,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学生
一、说教材,立文本核心地位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选读》中的第一课。本课从《八佾》《微子》《宪问》三篇中精选出五段对话,重现孔子在宣扬大道时所面临的人生困境。他用坚定的选择,诠释了儒家 “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  它是一扇窗,透过它,我们可以蠡探儒家传统精神家园;它又像是一扇门,引导我们走进经典和传统文化的世界,走近先贤的人生,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很多学生都在抱怨记叙文难写。在记叙文写作中,较难的是结构与情节两部分。由于记叙文写作是高中生必须掌握的能力,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必须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力量,通过各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记叙文写作在结构与情节方面的提高,进而促进学生记叙文写作水平的整体上升。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谈谈提高学生记叙文写作结构与情节的几种具体方法。  一、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提升学生记叙文写作理论的应用性 
[摘 要:近几年,环境生态问题获得了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教育领域也开始高度重视生态教育,这也是提高学生们环保意识的关键。基于初中教育而言,生态教育受到了教育系统的关注,并且开始渗透于诸多学科教学之中;其中,地理学科与生态环境密切相连,生态教育渗透于地理学科教学之中,并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之一。下文中,笔者将分析生态教育渗透于初中地理教学的价值,并探究其渗透策略,旨在为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果提供借鉴。  
[摘 要:在当前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要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新要求和新理念,实现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的成功转型以及创新。比如在当前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开展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充分的尊重学生的注意地位,使学生可以更加灵活性的解决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和他人合作的过程中形成完善的合作意识以及合作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因此在当前初中数学教育课堂中开展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摘 要:近年来,在我国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过度重视经济的发展而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我国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为了能够对生态环境加以修复,我国在城市化建设中也将生态化理念作为主要的发展理念之一,而在生态化理念下对于室内景观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文章主要从景观植物的选择、屋顶绿化的建设以及生态化新技术的应用等三方面来具体探究了生态理念下的室内景观设计,以此来实现我国经济与环境的协调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求尊重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阅读时独特的体验和感受,不应以教师模式化的解读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和独立思考。名著阅读更应如此,这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展开的直接对话,是学生个人感受和体悟的再发掘和再提升。对此,笔者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经验,谈一谈“个性化阅读理念”在中学语文名著阅读教学实施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名著阅读教学方法的个人浅见。  一
写作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它肩负着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重任。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起草指导课、互助修改课、评批赏析课,每一种课型都不可或缺。笔者认为,从作文训练的环节上看,作前指导、作文修改、作后赏析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程序,但其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的环节应该是作文讲评,因为它是作文指导的升华,又是作文批改的继续与综合,它既能为学生本次写作实践总结经验,又能为其指明今后努力的方向。  作文
新《课标》强调,老师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古诗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传家宝,刻写着中华文化的基因,充分发挥古诗文的特殊教育功能,应该是每个语文老师的看家本领。如何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呢?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在课堂教学中找准切入点,挖掘传统文化内涵  1. 挖掘传统文化,渗透教学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材中的大量古诗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