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继北京CBD中央商务区、金融街金融中心、中关村高新产业区三次建设浪潮后,石景山区打造的CRD(首都文化娱乐休闲区)无疑将成为引领首都经济的第四次浪潮。早在2006年,在国家提出发展创意产业之初,石景山区就抓住机会,结合自身特色提出了打造“首都文化娱乐休闲区(CRD)”的功能定位,石景山园因其突出的文化创意特色成为中关村一区十园的数字娱乐示范园。
现在,中关村石景山园已经吸引了中国动漫产业集团、搜狐畅游、暴风网际、华录文化、千橡网景、华夏飞讯等超过2500家企业入驻,国家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发展基地、中国电子竞技运动发展中心、国家动画产业基地、中国3G应用产业联盟等多块国家级牌子也相继在此落户。
2006年到现在,园区经济总量每年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长速度,去年增速已排在中关村“一区十园”的首位。在短短四五年中,中关村科技园区石景山园如何实现园区的迅速崛起?园区未来又有什么规划?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日前对石景山区科委副主任、中关村石景山园管委会副主任周西松进行了专访。
能想的都想——看准发展趋势
记者:据我了解,你经历了石景山加入中关村后发展的全过程,不知道你是如何看待各地兴起的开发区以及高新区建设热的呢?
周西松:2006年1月,国家发改委发文公布石景山园正式加入到中关村园区。在此之前,园区只是市级的开发区,那时候以材料、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当时,正面临着整个石景山区要结构转型、首钢要搬迁这个大背景,园区所存在的角色和责任发生了很大的不同,包括产业的方向、区域的自身定位作用发生了改变,加入中关村为园区担当起区域转型升级的龙头引擎提供了支撑。
在城市化与工业化的浪潮中,开发区作为产业集聚的载体,集中了大量的资本、技术和信息,具有强大的规模经济效应,往往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强大的辐射作用。科技部火炬计划在22年前被星星之火“点燃”,但起初经历了不被理解和遭受质疑的艰辛之旅,之后火炬计划项目的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如今火炬计划已成为引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一面旗帜。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加迅猛,与经济和社会的结合更加紧密,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更加迅速,不断驱动社会生产力产生新的跨越,谁拥有科技优势和人才优势,并善于把它转化为产业和经济优势,谁就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中关村石景山园已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快速增长的新引擎,正将科技优势和人才优势,实现最大化、最有效的聚集融合,日益发挥着巨大的能量。
当前,石景山区正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实施高新产业经济国际化战略,发挥北京市石景山首钢搬迁、长安街扩建、首都CRD品牌形成等重要机遇、区域优势,整合资源,积极开展经济、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
能用的都用——整合传统资源
记者:请简单介绍一下中关村科技园区石景山园目前发展情况。
周西松:2009年,石景山园实现经济收入280亿元,上缴税金超过8亿元,同比均增长30%以上;预计2010年园区企业实现技工贸收入400亿元,目前,随着招商引资工作的大力开展,园区企业总数已突破1500家。现在,石景山区以数字娱乐为代表的文化创意企业已有2000余家,从业人数2~3万,涵盖了网络游戏、动漫动画、手机游戏、3G新业务、数字音乐、数字出版、新媒体影视等多个领域,形成以搜狐畅游、蓝港在线、华夏飞讯为龙头的网络游戏,以华录文化、神笔动画为龙头的影视动漫和以暴风网际、千橡互动为龙头的数字媒体3大产业格局,整体规模约达到了120多亿。还通过加强与首钢合作,打造“中国绿能港”。这两年,在发展以数字娱乐产业为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当中速度很快,不仅形成了相当的产业集聚,而且在全国树立了品牌,发展的态势和前景都很好。
记者:从2006年到现在,短短四五年时间就有这样可喜的局面,真可谓神速。是凭借什么样的优势发展起来的?
周西松:现在发展局面还仅仅是个开始,石景山区要完成经济社会的转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我们很有信心,这种信心来源于很多方面,各级政府和领导的支持,大家的齐心协力,但我认为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个地区的后发优势。形象点说吧,石景山区实际是一个出身于名门的大家闺秀,天生丽质的自然生态条件在首钢调整搬迁后显得愈发活力十足。
首先是位置好,中关村石景山园地处北京市石景山区中部,紧邻长安街延长线、五环路、阜石路,毗邻八大处和法海寺公园,交通便利、环境优美、配套完善、生态良好。
其次是城市基础好,这个地方紧邻西山,有永定河13.8公里的城市段,有山有水,23%的山地率,47%绿化率,随着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加快,城市前景会非常值得期待。
大家闺秀嘛,是指石景山本身有很好的文化积淀,比如说八大处的佛牙舍利、法海寺的壁画等在世界上都是很宝贵的遗产,石景山区本身就是一个文化氛围很浓郁的地方,有很古老的文化传承,很有文化的气质,特别适合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记者:这么说来,无论是客观的物质条件,还是主观的文化传统,园区从一开始就有了一个很好的发展基础,而打造CRD可说是天作之合,这个定位非常准确。
周西松:是的,任何一个地区的发展必须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把优势发挥到极至,这是最成功的。坚持差异化的竞争、差异化发展的道路,产业定位的差异化。园区找到了自己的定位,石景山的地理环境非常好,还处在一个城市和功能的扩展区,所以走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道路是非常适合的。
首钢过去是占整个区一半以上GDP的大企业,它的涉钢产业主体部分搬走以后,石景山区发展什么?所以区委、区政府提出打造CRD文化娱乐休闲区,将产业结构调整为以文化创意、商务金融、高新技术、休闲娱乐、旅游会展等5大新型产业集群为主导。作为石景山区产业发展格局的龙头,园区通过实施环境优化、龙头带动、品牌营销、人才支撑战略,大力发展文化创意、科技服务等符合CRD发展定位的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总部及研发企业等高端、高效、高辐射产业,将石景山园建设成为石景山区经济的新增长点、CRD建设的动力引擎、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
能给的都给——发挥政策优势
记者:有了这么好的资源和这么明确的定位,就等于了搭好戏台子,下面就是请企业来唱戏了,凭什么把企业请进来呢?
周西松:通俗地说,请企业进来就是招商,这对区域的发展来说非常关键,尤其是石景山区正好面临首钢的搬迁,面临产业空心化的问题,所以必须招商。说到招商的优势,在政策方面园区沾了光,充分发挥中关村产业发展政策、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支持政策和石景山特色政策的叠加优势,整合凝聚了国家、北京市各类产业平台项目资源,支持企业快速发展。
首先,园区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一部分,以文化创意产业为特色,北京市的特色政策也是能享受的。其次,我区还出台了一些政策,会给予创新型企业一些技术支撑的扶持,还按照对区财政的贡献额度和企业的技术创新需要给予项目补贴。再次,我区还设立有中小企业扶持资金,有文化创意产业的特色资金,这些都给企业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支持。
能做的要做好——用心念服务经
记者:光有政策还不够吧,重要的是政策要能够切实发挥作用,让企业真正感到政策对自身的发展是有利的,而不是几句看上去很令人振奋、听起来很漂亮的标语,在这些方面,政府的表现至关重要。
周西松:没错,政策再优秀,不能落到实处、发挥作用,一切都白搭。所以,政府的服务意识非常重要,要用心念好服务经。周茂非区长对我们明确提出过要求,要把企业当做朋友和亲人。这是一种服务理念的问题。为什么有些政府招商引资很难,有些却容易呢?关键是要善待企业、善待企业家。
为了给园区企业做好服务工作,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园区建设,举全区之力推动园区发展,在管理体制机制上不断创新,确立了科委、园区管委会、知识产权局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集中优势资源聚焦园区,保证高效运转。建立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工作协调机制,各部门群策群力、合力推进,促进园区快速发展。
我们充分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建立了园区综合服务中心,实施“绿色通道”服务。整合全市81家中介服务机构,搭建中介服务平台;建立18个窗口在内的绿色通道服务体系,为企业入园、项目申报、解决优秀人才子女上学、进京、住房等实际问题提供“一条龙”和“一站式”的专业化、人性化服务。
此外,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石景山区还实行了区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和“石景山区CRD绿卡”制度,为重点企业在区政府23个行政审批部门设立“绿色通道”,安排专人为其提供优质服务。
记者:上述措施可说给企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小环境,让他们感受到了足够的尊重和便利,那么大环境呢?比如在城市功能层面,如何让企业觉得身处一个更好的发展空间?
周西松:园区的发展绝对不是孤立的,是一个与周边相互协调的过程。城市功能建设本身就带动了区域的发展,是对整个产业的引领和支撑。而发展商务金融、旅游会展,也都离不开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撑,同时还有政策的扶持,我们有一个辐射带动作用,这又是一个园区对区域的作用。
具体谈大环境的话,首先是园区的发展氛围非常浓。石景山区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区”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称号,为园区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科技氛围和产业环境。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之一的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的蓬勃发展和数字内容公共制作平台等重大产业平台项目的建成,为园区发展以数字娱乐为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有这些,企业进驻之前可能还没有太多的了解,但是在进驻之后,它们会无时无刻不在深切地感受着。
其次,园区不仅给企业优秀的工作环境,还要提供舒适的生活空间。2006年时石景山没有高档的商场,短短几年就有了万达广场、当代商城等,也有五星级的酒店。我们还有大量的功能区正在建,包括未来要建设会展中心,苹果园交通枢纽,包括我们西部正在大开发。这个地区的城市功能越来越齐备,有很好的生态环境、很好的住宅、很好的配套环境、很好的产业氛围,各个方面都在配套发展,并不是说园区的产业能上去就可以了,不可能一下冲上去。周边的产业配套做起来,才能让园区明天的发展更有朝气和活力。
能留的要留住——发挥产业集聚
记者:国内园区普遍有一种现象:一些动画公司会利用园区吸引入驻减免税的政策,过了免税期之后就搬走,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您认为如何能够真正留住企业?
周西松:现在动画产业链正在形成,企业的趋利性,寻找政策的优惠地,某种意义上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最终吸引企业的不仅仅是靠政策一个方面,更多的是综合环境。因为企业最终还是要发展,它扎根一个区不仅仅是为了政策或者补贴。
石景山区用自己的独特魅力和真诚留住入驻企业,政策、政府服务和产业链三管齐下。第一,所有的政策在我们这儿都有很好的体现,此外我们还出台了专门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和支持中关村石景山园的政策。第二,我们成立了综合服务中心,一站式办公,对企业开通绿色通道。第三,整个产业链氛围的营造上,我们主动打造产业链,吸引企业。
在打造产业链、发挥产业集聚效应的时候,并不能一直由政府唱主角。这就像一个家庭,父母可以把孩子们带大,但是不能永远给孩子们操持一切。
所以,园区的企业对我们来说也大致是这么个状况,你刚刚进来的时候,大家都不熟悉,很多事情可以通过政府牵线搭桥,但是逐渐的,你们自己私底下要亲近起来,多多走动才是,而我们要做的,就注重搭建一个高效的公共服务平台。比如我们园区有网游企业、动画企业、网络宣传企业,我们经常组织企业家沙龙,让他们握起手来,形成内部的产业链。同时和银行方面,我们也定期开一些项目对接会,使产业和资本进行有效的对接,这种产业氛围对于企业的发展是很重要的。石景山区有一句话叫“投资石景山,就是投资未来”。石景山区目前属于转型期,将来的发展前景广阔。刘淇书记和郭金龙市长到我们区视察的时候,说石景山区是最有发展前景的区,这说明石景山未来的发展前景很广阔。
能研的要深入——深挖园区文化
记者:园区文化是园区的核心竞争力,每个园区都有自己的园区文化,但研究园区文化,还是一块处女地,你如何认识中关村石景山园的园区文化?
周西松:的确,专门研究园区文化的园区不是很多。能研究的要深入进去。石景山园的文化,可以说是石景山传统文化、领导文化和园区企业文化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新的文化体系。虽然首钢的钢铁主业在石景山已经成为历史,但首钢也在创造新的历史,比如中国绿能港项目的建设就是依托首钢,首钢和目前引进的创意产业的各种文化结合在一起。
记者:未来的石景山园这一块肯定会有所创新,有些地方可能要再开辟一下,比如高新区的范围可能扩大一下,内容增加一些,我认为这是迟早的问题。你们园区本身的文化沉淀,也值得研究,你如何认识的呢?
周西松:是的,石景山区本身就是一个文化园氛围很丰富的地方,历史上有很古老的文化传承,像壁画、佛教文化、西山文化,等等。近代石景山区的首钢,代表当时先进生产力。今天社会经济全面转型,都是不断地继承、变革和创新。文化的积累和历史遗存也要尊重市场规律,最具有生命力的文化,最符合百姓需要和社会发展的文化就是我们要倡导的。正处在转型期的石景山,要锐利进取,也要充分从历史中吸取文化的营养,也需要用科学的手段把文化表现出来,以符合大众的需要,这是一种思想、一种力量的体现,也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魅力所在。
记者:如何认识今后园区在运行当中遇到的困难?
周西松:现在各地都争先恐后地发展创意产业园,竞争压力很大,也要求政府进一步地转变职能,真正强化服务意识,打造公开、公平、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总体来说机遇比挑战要大得多,因为产业容量很大,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刚刚开始,这个蛋糕很大,发展的前景广阔,我们很有信心,石景山的发展会很美好。
现在,中关村石景山园已经吸引了中国动漫产业集团、搜狐畅游、暴风网际、华录文化、千橡网景、华夏飞讯等超过2500家企业入驻,国家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发展基地、中国电子竞技运动发展中心、国家动画产业基地、中国3G应用产业联盟等多块国家级牌子也相继在此落户。
2006年到现在,园区经济总量每年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长速度,去年增速已排在中关村“一区十园”的首位。在短短四五年中,中关村科技园区石景山园如何实现园区的迅速崛起?园区未来又有什么规划?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日前对石景山区科委副主任、中关村石景山园管委会副主任周西松进行了专访。
能想的都想——看准发展趋势
记者:据我了解,你经历了石景山加入中关村后发展的全过程,不知道你是如何看待各地兴起的开发区以及高新区建设热的呢?
周西松:2006年1月,国家发改委发文公布石景山园正式加入到中关村园区。在此之前,园区只是市级的开发区,那时候以材料、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当时,正面临着整个石景山区要结构转型、首钢要搬迁这个大背景,园区所存在的角色和责任发生了很大的不同,包括产业的方向、区域的自身定位作用发生了改变,加入中关村为园区担当起区域转型升级的龙头引擎提供了支撑。
在城市化与工业化的浪潮中,开发区作为产业集聚的载体,集中了大量的资本、技术和信息,具有强大的规模经济效应,往往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强大的辐射作用。科技部火炬计划在22年前被星星之火“点燃”,但起初经历了不被理解和遭受质疑的艰辛之旅,之后火炬计划项目的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如今火炬计划已成为引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一面旗帜。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加迅猛,与经济和社会的结合更加紧密,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更加迅速,不断驱动社会生产力产生新的跨越,谁拥有科技优势和人才优势,并善于把它转化为产业和经济优势,谁就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中关村石景山园已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快速增长的新引擎,正将科技优势和人才优势,实现最大化、最有效的聚集融合,日益发挥着巨大的能量。
当前,石景山区正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实施高新产业经济国际化战略,发挥北京市石景山首钢搬迁、长安街扩建、首都CRD品牌形成等重要机遇、区域优势,整合资源,积极开展经济、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
能用的都用——整合传统资源
记者:请简单介绍一下中关村科技园区石景山园目前发展情况。
周西松:2009年,石景山园实现经济收入280亿元,上缴税金超过8亿元,同比均增长30%以上;预计2010年园区企业实现技工贸收入400亿元,目前,随着招商引资工作的大力开展,园区企业总数已突破1500家。现在,石景山区以数字娱乐为代表的文化创意企业已有2000余家,从业人数2~3万,涵盖了网络游戏、动漫动画、手机游戏、3G新业务、数字音乐、数字出版、新媒体影视等多个领域,形成以搜狐畅游、蓝港在线、华夏飞讯为龙头的网络游戏,以华录文化、神笔动画为龙头的影视动漫和以暴风网际、千橡互动为龙头的数字媒体3大产业格局,整体规模约达到了120多亿。还通过加强与首钢合作,打造“中国绿能港”。这两年,在发展以数字娱乐产业为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当中速度很快,不仅形成了相当的产业集聚,而且在全国树立了品牌,发展的态势和前景都很好。
记者:从2006年到现在,短短四五年时间就有这样可喜的局面,真可谓神速。是凭借什么样的优势发展起来的?
周西松:现在发展局面还仅仅是个开始,石景山区要完成经济社会的转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我们很有信心,这种信心来源于很多方面,各级政府和领导的支持,大家的齐心协力,但我认为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个地区的后发优势。形象点说吧,石景山区实际是一个出身于名门的大家闺秀,天生丽质的自然生态条件在首钢调整搬迁后显得愈发活力十足。
首先是位置好,中关村石景山园地处北京市石景山区中部,紧邻长安街延长线、五环路、阜石路,毗邻八大处和法海寺公园,交通便利、环境优美、配套完善、生态良好。
其次是城市基础好,这个地方紧邻西山,有永定河13.8公里的城市段,有山有水,23%的山地率,47%绿化率,随着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加快,城市前景会非常值得期待。
大家闺秀嘛,是指石景山本身有很好的文化积淀,比如说八大处的佛牙舍利、法海寺的壁画等在世界上都是很宝贵的遗产,石景山区本身就是一个文化氛围很浓郁的地方,有很古老的文化传承,很有文化的气质,特别适合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记者:这么说来,无论是客观的物质条件,还是主观的文化传统,园区从一开始就有了一个很好的发展基础,而打造CRD可说是天作之合,这个定位非常准确。
周西松:是的,任何一个地区的发展必须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把优势发挥到极至,这是最成功的。坚持差异化的竞争、差异化发展的道路,产业定位的差异化。园区找到了自己的定位,石景山的地理环境非常好,还处在一个城市和功能的扩展区,所以走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道路是非常适合的。
首钢过去是占整个区一半以上GDP的大企业,它的涉钢产业主体部分搬走以后,石景山区发展什么?所以区委、区政府提出打造CRD文化娱乐休闲区,将产业结构调整为以文化创意、商务金融、高新技术、休闲娱乐、旅游会展等5大新型产业集群为主导。作为石景山区产业发展格局的龙头,园区通过实施环境优化、龙头带动、品牌营销、人才支撑战略,大力发展文化创意、科技服务等符合CRD发展定位的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总部及研发企业等高端、高效、高辐射产业,将石景山园建设成为石景山区经济的新增长点、CRD建设的动力引擎、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
能给的都给——发挥政策优势
记者:有了这么好的资源和这么明确的定位,就等于了搭好戏台子,下面就是请企业来唱戏了,凭什么把企业请进来呢?
周西松:通俗地说,请企业进来就是招商,这对区域的发展来说非常关键,尤其是石景山区正好面临首钢的搬迁,面临产业空心化的问题,所以必须招商。说到招商的优势,在政策方面园区沾了光,充分发挥中关村产业发展政策、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支持政策和石景山特色政策的叠加优势,整合凝聚了国家、北京市各类产业平台项目资源,支持企业快速发展。
首先,园区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一部分,以文化创意产业为特色,北京市的特色政策也是能享受的。其次,我区还出台了一些政策,会给予创新型企业一些技术支撑的扶持,还按照对区财政的贡献额度和企业的技术创新需要给予项目补贴。再次,我区还设立有中小企业扶持资金,有文化创意产业的特色资金,这些都给企业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支持。
能做的要做好——用心念服务经
记者:光有政策还不够吧,重要的是政策要能够切实发挥作用,让企业真正感到政策对自身的发展是有利的,而不是几句看上去很令人振奋、听起来很漂亮的标语,在这些方面,政府的表现至关重要。
周西松:没错,政策再优秀,不能落到实处、发挥作用,一切都白搭。所以,政府的服务意识非常重要,要用心念好服务经。周茂非区长对我们明确提出过要求,要把企业当做朋友和亲人。这是一种服务理念的问题。为什么有些政府招商引资很难,有些却容易呢?关键是要善待企业、善待企业家。
为了给园区企业做好服务工作,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园区建设,举全区之力推动园区发展,在管理体制机制上不断创新,确立了科委、园区管委会、知识产权局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集中优势资源聚焦园区,保证高效运转。建立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工作协调机制,各部门群策群力、合力推进,促进园区快速发展。
我们充分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建立了园区综合服务中心,实施“绿色通道”服务。整合全市81家中介服务机构,搭建中介服务平台;建立18个窗口在内的绿色通道服务体系,为企业入园、项目申报、解决优秀人才子女上学、进京、住房等实际问题提供“一条龙”和“一站式”的专业化、人性化服务。
此外,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石景山区还实行了区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和“石景山区CRD绿卡”制度,为重点企业在区政府23个行政审批部门设立“绿色通道”,安排专人为其提供优质服务。
记者:上述措施可说给企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小环境,让他们感受到了足够的尊重和便利,那么大环境呢?比如在城市功能层面,如何让企业觉得身处一个更好的发展空间?
周西松:园区的发展绝对不是孤立的,是一个与周边相互协调的过程。城市功能建设本身就带动了区域的发展,是对整个产业的引领和支撑。而发展商务金融、旅游会展,也都离不开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撑,同时还有政策的扶持,我们有一个辐射带动作用,这又是一个园区对区域的作用。
具体谈大环境的话,首先是园区的发展氛围非常浓。石景山区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区”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称号,为园区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科技氛围和产业环境。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之一的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的蓬勃发展和数字内容公共制作平台等重大产业平台项目的建成,为园区发展以数字娱乐为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有这些,企业进驻之前可能还没有太多的了解,但是在进驻之后,它们会无时无刻不在深切地感受着。
其次,园区不仅给企业优秀的工作环境,还要提供舒适的生活空间。2006年时石景山没有高档的商场,短短几年就有了万达广场、当代商城等,也有五星级的酒店。我们还有大量的功能区正在建,包括未来要建设会展中心,苹果园交通枢纽,包括我们西部正在大开发。这个地区的城市功能越来越齐备,有很好的生态环境、很好的住宅、很好的配套环境、很好的产业氛围,各个方面都在配套发展,并不是说园区的产业能上去就可以了,不可能一下冲上去。周边的产业配套做起来,才能让园区明天的发展更有朝气和活力。
能留的要留住——发挥产业集聚
记者:国内园区普遍有一种现象:一些动画公司会利用园区吸引入驻减免税的政策,过了免税期之后就搬走,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您认为如何能够真正留住企业?
周西松:现在动画产业链正在形成,企业的趋利性,寻找政策的优惠地,某种意义上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最终吸引企业的不仅仅是靠政策一个方面,更多的是综合环境。因为企业最终还是要发展,它扎根一个区不仅仅是为了政策或者补贴。
石景山区用自己的独特魅力和真诚留住入驻企业,政策、政府服务和产业链三管齐下。第一,所有的政策在我们这儿都有很好的体现,此外我们还出台了专门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和支持中关村石景山园的政策。第二,我们成立了综合服务中心,一站式办公,对企业开通绿色通道。第三,整个产业链氛围的营造上,我们主动打造产业链,吸引企业。
在打造产业链、发挥产业集聚效应的时候,并不能一直由政府唱主角。这就像一个家庭,父母可以把孩子们带大,但是不能永远给孩子们操持一切。
所以,园区的企业对我们来说也大致是这么个状况,你刚刚进来的时候,大家都不熟悉,很多事情可以通过政府牵线搭桥,但是逐渐的,你们自己私底下要亲近起来,多多走动才是,而我们要做的,就注重搭建一个高效的公共服务平台。比如我们园区有网游企业、动画企业、网络宣传企业,我们经常组织企业家沙龙,让他们握起手来,形成内部的产业链。同时和银行方面,我们也定期开一些项目对接会,使产业和资本进行有效的对接,这种产业氛围对于企业的发展是很重要的。石景山区有一句话叫“投资石景山,就是投资未来”。石景山区目前属于转型期,将来的发展前景广阔。刘淇书记和郭金龙市长到我们区视察的时候,说石景山区是最有发展前景的区,这说明石景山未来的发展前景很广阔。
能研的要深入——深挖园区文化
记者:园区文化是园区的核心竞争力,每个园区都有自己的园区文化,但研究园区文化,还是一块处女地,你如何认识中关村石景山园的园区文化?
周西松:的确,专门研究园区文化的园区不是很多。能研究的要深入进去。石景山园的文化,可以说是石景山传统文化、领导文化和园区企业文化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新的文化体系。虽然首钢的钢铁主业在石景山已经成为历史,但首钢也在创造新的历史,比如中国绿能港项目的建设就是依托首钢,首钢和目前引进的创意产业的各种文化结合在一起。
记者:未来的石景山园这一块肯定会有所创新,有些地方可能要再开辟一下,比如高新区的范围可能扩大一下,内容增加一些,我认为这是迟早的问题。你们园区本身的文化沉淀,也值得研究,你如何认识的呢?
周西松:是的,石景山区本身就是一个文化园氛围很丰富的地方,历史上有很古老的文化传承,像壁画、佛教文化、西山文化,等等。近代石景山区的首钢,代表当时先进生产力。今天社会经济全面转型,都是不断地继承、变革和创新。文化的积累和历史遗存也要尊重市场规律,最具有生命力的文化,最符合百姓需要和社会发展的文化就是我们要倡导的。正处在转型期的石景山,要锐利进取,也要充分从历史中吸取文化的营养,也需要用科学的手段把文化表现出来,以符合大众的需要,这是一种思想、一种力量的体现,也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魅力所在。
记者:如何认识今后园区在运行当中遇到的困难?
周西松:现在各地都争先恐后地发展创意产业园,竞争压力很大,也要求政府进一步地转变职能,真正强化服务意识,打造公开、公平、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总体来说机遇比挑战要大得多,因为产业容量很大,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刚刚开始,这个蛋糕很大,发展的前景广阔,我们很有信心,石景山的发展会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