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民族地区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具有烈度大、涉及家族、参与学生多、发生频繁、反复性强的特点,受民族文化、教育环境、学生心理等方面的影响,校园暴力频发。本论文探讨了民族地区预防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的三级运作模式策略。
关键词: 民族地区;校园欺凌;校园暴力;三级运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 G44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15-0152-01
一、初级训练模式
(一)加强各民族文化交流,促进生生之间相互尊重。
各民族文化背景、生活习惯、教育方式、宗教信仰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也不同,加之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各民族之间缺少沟通和交流,加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消除各民族之间的误解,加强民族间的团结,进而消除民族文化隔阂,让不同民族的学生找到了精神家园,也丰富了校园健康文化。如多通过讲故事、唱国歌、谈民俗等活动增进了解,通过民族文化知识宣传、举行文艺活动,加强各民族文化的学习交流,开展班级联谊活动,在班级和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各民族文化元素,将民族文化、民族信仰、民族习俗融入少队、团队工作,通过各种活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营造民族团结的氛围,增强民族互助的意识。最终形成了解民族历史,尊重民族文化多样性,尊重民族习俗的良好格局。
(二)加强法制规范教育。
民族地区学生规则意识较弱,应围绕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普及刑法、治安管理处罚等相关法律知识进行法制教育,通过典型案例的剖析,让学生们了解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的特征、危害及其法律后果,不断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增强学生规则意识、法律意识,对有欺凌他人倾向的学生早发现,早掌握,早干预,早矫正,实施重点教育,重点管理,重点防范,树立防范意识,加强班级管理,法制教育实现全面化、深入化、经常化,除去校园戾气,促使校园更安全更和谐。
二、二级熏染模式
(一)拓展德育内容。
学校德育的不足是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开展民族风俗和文明习惯相结合的主题班会和主题活动,将民族文化与弘扬民族精神纳入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主题班会既提升学生道德素养,培养学生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将民族精神的传承和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相结合。多多普及校园欺凌的科学性知识,依据学生身心规律讲解校园欺凌危害。或者实施一些活动性课程,让学生扮演欺凌者、被欺凌者、旁观者、班主任等角色,让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活灵活现,增强学生校园欺凌的应对能力,让学生更好理解校园欺凌。
(二)温馨的校园环境。
学校应经常性地通过国旗下演讲、展板、黑板报、主题班会教育课等形式广泛宣传“反校园欺凌”。或者邀请法律顾问、法院、派出所等相关专家开展专题讲座,进行校园欺凌宣传教育,让学生了解其中危害和后果并学会如何预防和控制,将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发生可能性最大限度降低。成立反校园欺凌委员会,公布欺凌信箱和网站、电话,可匿名进行反馈。不断优化校园育人环境,促使学生心灵得到净化,起到预防暴力行为的效果。
(三)爱心帮扶。
对于经常受家长虐待或家庭暴力的学生、单亲家庭的学生、贫困儿童或者孤残儿童进行特别关注,帮助他们完成学业或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对被欺凌者进行持续追踪辅导,确保被欺凌者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帮助学困生恢复信心,让学生在温馨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三、三级巩固模式
(一)家校互动。
民族地区居住分散,家长配合意识较差,而且受文化程度和教育方式的不同都对学生的校园暴力行为产生一定影响。民族地区至今仍然有大家庭的存在,大家庭会使得家庭成员之间难以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的不良心理埋下隐患。而且民族地区的家长受教育程度较低,大多采取严厉教育的方式,也成为了校园暴力的形成原因。学校必须采取多走走渠道、多种方式与家长加强沟通,可通过书信、短信、微信、电话等交流,让家长了解学校管理,向家长传递正确的教育理念,让家长充分认识到校园欺凌的危害,坚决杜绝家庭暴力,加强与孩子的了解和沟通,当孩子身上出现疑似实施或遭受校园暴力的行为特征时,应沉着冷静,采取启发诱导的方式鼓励孩子道出实情,并及时向班主任沟通,双方形成教育合力,努力将校园暴力的危害降到最低。
(二)警校共育。
学校应与当地派出所建立警校共育机制,聘请法律专家来兼职法律老师,向学生传授未成年保护相关知识,结合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将法律知识进行传授,协助学生预防治疗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事件,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让学生学会勇敢并富有技巧的解决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并建立学生行为监管网络,有效预防校园欺凌发生。
校园暴力行为具有偶然性和反复性,预防民族地区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行为不是一蹴而就的。通过初级训练模式、二级熏染模式和三級巩固模式有效预防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学生法纪意识、自律意识不断增强,健康和谐氛围逐步形成,三位一体防控体系形成,促进民族地区稳定和民族团结。
参考文献
[1] 杨焱杰. 小学校园欺凌问题治理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
[2] 葛鑫浩. 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及对策研究[D].喀什大学,2018.
关键词: 民族地区;校园欺凌;校园暴力;三级运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 G44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15-0152-01
一、初级训练模式
(一)加强各民族文化交流,促进生生之间相互尊重。
各民族文化背景、生活习惯、教育方式、宗教信仰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也不同,加之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各民族之间缺少沟通和交流,加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消除各民族之间的误解,加强民族间的团结,进而消除民族文化隔阂,让不同民族的学生找到了精神家园,也丰富了校园健康文化。如多通过讲故事、唱国歌、谈民俗等活动增进了解,通过民族文化知识宣传、举行文艺活动,加强各民族文化的学习交流,开展班级联谊活动,在班级和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各民族文化元素,将民族文化、民族信仰、民族习俗融入少队、团队工作,通过各种活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营造民族团结的氛围,增强民族互助的意识。最终形成了解民族历史,尊重民族文化多样性,尊重民族习俗的良好格局。
(二)加强法制规范教育。
民族地区学生规则意识较弱,应围绕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普及刑法、治安管理处罚等相关法律知识进行法制教育,通过典型案例的剖析,让学生们了解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的特征、危害及其法律后果,不断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增强学生规则意识、法律意识,对有欺凌他人倾向的学生早发现,早掌握,早干预,早矫正,实施重点教育,重点管理,重点防范,树立防范意识,加强班级管理,法制教育实现全面化、深入化、经常化,除去校园戾气,促使校园更安全更和谐。
二、二级熏染模式
(一)拓展德育内容。
学校德育的不足是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开展民族风俗和文明习惯相结合的主题班会和主题活动,将民族文化与弘扬民族精神纳入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主题班会既提升学生道德素养,培养学生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将民族精神的传承和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相结合。多多普及校园欺凌的科学性知识,依据学生身心规律讲解校园欺凌危害。或者实施一些活动性课程,让学生扮演欺凌者、被欺凌者、旁观者、班主任等角色,让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活灵活现,增强学生校园欺凌的应对能力,让学生更好理解校园欺凌。
(二)温馨的校园环境。
学校应经常性地通过国旗下演讲、展板、黑板报、主题班会教育课等形式广泛宣传“反校园欺凌”。或者邀请法律顾问、法院、派出所等相关专家开展专题讲座,进行校园欺凌宣传教育,让学生了解其中危害和后果并学会如何预防和控制,将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发生可能性最大限度降低。成立反校园欺凌委员会,公布欺凌信箱和网站、电话,可匿名进行反馈。不断优化校园育人环境,促使学生心灵得到净化,起到预防暴力行为的效果。
(三)爱心帮扶。
对于经常受家长虐待或家庭暴力的学生、单亲家庭的学生、贫困儿童或者孤残儿童进行特别关注,帮助他们完成学业或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对被欺凌者进行持续追踪辅导,确保被欺凌者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帮助学困生恢复信心,让学生在温馨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三、三级巩固模式
(一)家校互动。
民族地区居住分散,家长配合意识较差,而且受文化程度和教育方式的不同都对学生的校园暴力行为产生一定影响。民族地区至今仍然有大家庭的存在,大家庭会使得家庭成员之间难以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的不良心理埋下隐患。而且民族地区的家长受教育程度较低,大多采取严厉教育的方式,也成为了校园暴力的形成原因。学校必须采取多走走渠道、多种方式与家长加强沟通,可通过书信、短信、微信、电话等交流,让家长了解学校管理,向家长传递正确的教育理念,让家长充分认识到校园欺凌的危害,坚决杜绝家庭暴力,加强与孩子的了解和沟通,当孩子身上出现疑似实施或遭受校园暴力的行为特征时,应沉着冷静,采取启发诱导的方式鼓励孩子道出实情,并及时向班主任沟通,双方形成教育合力,努力将校园暴力的危害降到最低。
(二)警校共育。
学校应与当地派出所建立警校共育机制,聘请法律专家来兼职法律老师,向学生传授未成年保护相关知识,结合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将法律知识进行传授,协助学生预防治疗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事件,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让学生学会勇敢并富有技巧的解决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并建立学生行为监管网络,有效预防校园欺凌发生。
校园暴力行为具有偶然性和反复性,预防民族地区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行为不是一蹴而就的。通过初级训练模式、二级熏染模式和三級巩固模式有效预防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学生法纪意识、自律意识不断增强,健康和谐氛围逐步形成,三位一体防控体系形成,促进民族地区稳定和民族团结。
参考文献
[1] 杨焱杰. 小学校园欺凌问题治理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
[2] 葛鑫浩. 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及对策研究[D].喀什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