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們中国是注重个人修养,有着崇德尚道的国家,所以在学校教育中,德育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如何提高德育实效呢?我认为德育需要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感情与感情的共鸣,只有从内心深处生发的道德情感才会有生命力,光靠平时的说教那是苍白无力的,所以要提高德育实效,必须诉诸情感。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明天的太阳,只有用情感才能真正托起明天的太阳。那么,怎样实施情感教育呢?
首先,要贴近孩子的心灵——培养情感
对于小学阶段的儿童来说,由于人生阅历和思维能力发展的局限,他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往往停留在较肤浅的层面,头脑中更多的是感性的、直观的、形象化的东西。针对孩子们这样的特点,我们班主任要贴近学生的心灵,了解他们最需要什么,有什么烦恼,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种种困惑。在学生心中,我们不仅仅是严师,更是亲密的伙伴、知心的朋友。刚步入讲坛那一年,虽然我很想成为学生的朋友,可担心自己的权威因此而受损,于是常常板着脸对学生。以至于偶尔笑了一次,调皮的孩子居然像发现新大陆似地向全班学生宣布“高老师笑了!高老师笑了!”面对现状,我进行了反思,并逐渐改正,努力使自己贴近学生,培养与学生间的情感。从那以后课间我常常和孩子一起玩,找机会和孩子聊天,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活动,在实际工作中,我确实感到贴近学生的心灵,孩子们跟我很亲近,使我的教育收到了更好的效果。
其次,要注重孩子的心灵——尊重情感
几千年的封建传统,在我们的头脑里根深蒂固地形成了师道尊严的教师地位观和师生关系。在这种观念下,教师的尊严不可侵犯,而学生的尊严似乎可以随意侵犯。在现代社会里,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教师有教师的尊严,学生也应有学生的尊严。每一个学生,不论他的学习成绩是好是差,品德是否有缺陷,他的人格都应该受到尊重。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教师只有把学生视作在人格尊严和情感上平等的朋友,才可能增强学生自主自律的决心和信心。我们每天都在和学生交往,应尊重学生的情感。特别要尊重那些“问题学生”的情感。一些班主任往往对他们很反感,要知道只有细心呵护那一份薄薄的情感,才能感化那些“问题学生”,使他们自觉养成道德意识和道德习惯,自觉建立行为的制约。
再次,要打动孩子的心灵——激发情感
记得叶老先生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用手提住一只大公鸡,硬逼着它吃米,它怎么也不吃,把它放开它倒吃起来了。公鸡吃米尚且不能硬灌,人的道德认识,道德行为的培养、形成就更不可能凭几堂思品课就能成功。只有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去受震撼,受感动,去感悟生活,才能从中领悟人生的真谛。
我们班原来有个同学,作业总是不能及时完成。有一次我去参加业务学习,回来时发现他仍然只写了几个字,我当时气得七窍生烟,但我忍住了,没有对他进行暴风骤雨般的批评。我拿了几块饼干给他,说:“饿了,吃吧。”他并没有伸手来拿,只见他小脸微红,头埋得更低了,然后马上写起了作业。二十分钟后,他作业做完了,给我看过之后,他对我说:“高老师,饼干还是你吃吧!最饿的是你,你不应该等到现在。”从那以后,他每次作业都能认真而及时地完成。
显然,在工作中如能创设各种情境来打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情感,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对情感方面的学习不同于认知方面的学习,它需要教师以充满情趣,具有人情味的教育方式,去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习惯。教师只要怀着满腔的热情去关心、爱护学生,定能用自己的情感托起明天的太阳!
首先,要贴近孩子的心灵——培养情感
对于小学阶段的儿童来说,由于人生阅历和思维能力发展的局限,他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往往停留在较肤浅的层面,头脑中更多的是感性的、直观的、形象化的东西。针对孩子们这样的特点,我们班主任要贴近学生的心灵,了解他们最需要什么,有什么烦恼,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种种困惑。在学生心中,我们不仅仅是严师,更是亲密的伙伴、知心的朋友。刚步入讲坛那一年,虽然我很想成为学生的朋友,可担心自己的权威因此而受损,于是常常板着脸对学生。以至于偶尔笑了一次,调皮的孩子居然像发现新大陆似地向全班学生宣布“高老师笑了!高老师笑了!”面对现状,我进行了反思,并逐渐改正,努力使自己贴近学生,培养与学生间的情感。从那以后课间我常常和孩子一起玩,找机会和孩子聊天,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活动,在实际工作中,我确实感到贴近学生的心灵,孩子们跟我很亲近,使我的教育收到了更好的效果。
其次,要注重孩子的心灵——尊重情感
几千年的封建传统,在我们的头脑里根深蒂固地形成了师道尊严的教师地位观和师生关系。在这种观念下,教师的尊严不可侵犯,而学生的尊严似乎可以随意侵犯。在现代社会里,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教师有教师的尊严,学生也应有学生的尊严。每一个学生,不论他的学习成绩是好是差,品德是否有缺陷,他的人格都应该受到尊重。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教师只有把学生视作在人格尊严和情感上平等的朋友,才可能增强学生自主自律的决心和信心。我们每天都在和学生交往,应尊重学生的情感。特别要尊重那些“问题学生”的情感。一些班主任往往对他们很反感,要知道只有细心呵护那一份薄薄的情感,才能感化那些“问题学生”,使他们自觉养成道德意识和道德习惯,自觉建立行为的制约。
再次,要打动孩子的心灵——激发情感
记得叶老先生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用手提住一只大公鸡,硬逼着它吃米,它怎么也不吃,把它放开它倒吃起来了。公鸡吃米尚且不能硬灌,人的道德认识,道德行为的培养、形成就更不可能凭几堂思品课就能成功。只有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去受震撼,受感动,去感悟生活,才能从中领悟人生的真谛。
我们班原来有个同学,作业总是不能及时完成。有一次我去参加业务学习,回来时发现他仍然只写了几个字,我当时气得七窍生烟,但我忍住了,没有对他进行暴风骤雨般的批评。我拿了几块饼干给他,说:“饿了,吃吧。”他并没有伸手来拿,只见他小脸微红,头埋得更低了,然后马上写起了作业。二十分钟后,他作业做完了,给我看过之后,他对我说:“高老师,饼干还是你吃吧!最饿的是你,你不应该等到现在。”从那以后,他每次作业都能认真而及时地完成。
显然,在工作中如能创设各种情境来打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情感,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对情感方面的学习不同于认知方面的学习,它需要教师以充满情趣,具有人情味的教育方式,去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习惯。教师只要怀着满腔的热情去关心、爱护学生,定能用自己的情感托起明天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