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只要把握好小学生的精神世界和童话阅读接受心理,加强语言教育,培养学生的语感,在游戏娱乐中施教,就会在提高童话类小学课文教学的课堂有效性上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童话 教学 有效性
小学童话教学日益受到重视,选入教材的童话课文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是一些小学语文教师,他们因受各种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制约,很少能按照童话本身的特点和小学生的接受心理去施教,致使童话类课文教学的课堂有效性不理想,童话教学没有真正与小学生融为一体,没有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为提高童话教学的有效性,走进童话,放飞童心,笔者在童话教学中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一、把握好小学生的精神世界和童话阅读接受心理
从小学生的阅读心理特征出发,我们在童话教学中,要加强对小学生直觉、品味、领悟的过程的教育。直觉,即感知,就是作品接受过程开始后的第一感觉、第一想法、第一体验,这是阅读心理过程的第一阶段。品味是第二阶段,品味就是品尝语言的滋味,揣摩形象的意味,在想象中对文本进行情感体验。领悟是阅读心理过程的第三阶段,也是阅读审美的最高境界,它把感知和品味的阅读结果重新联系起来。小学生的领悟相对成人而言,只能是意会,是一种若即若离、若隐若现的意识中的领悟,往往是不全面的,也许只是一点、一个方面,但只要在教学中给予更多的肯定或引导,就可以提高童话教学的有效性。
二、加强语言教育,培养学生的语感
童话是一种具有很高语言艺术的文学样式,其鲜活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深刻的情感、独特的艺术风格无不通过语言来呈现和表达。童话有着众多生动活泼的语言,这些语言常和小学生的语言比较接近,有利于小学生语言的获得。实践证明,小学生常会在童话阅读中无意识地把握语言形式和规则,语言能力因此也会逐步提高。童话语言不同于日常生活用语,也不同于其他文体的语言,它具有多义性,其含义常会因为读者生活体验和想象力的不同而变得十分丰富。所以,我们在童话教学中要注意着眼于童话语言的特质,通过具有弹性、多义的阐述,使小学生对语言具有丰富感受力和深入理解能力。童话语言以它优美、明快、自然、语言反复、象声词多、富于音乐美的特点,为小学生语言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环境,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特定情境中的语言来培养学生的语感,从而提高小学童话教学效果。
如学习《乌鸦喝水》一文,读“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一句时,学生怎么也读不出乌鸦那种欣喜的语气来,这时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表演哑剧《乌鸦喝水》。当表演者演到“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时,同学们才真正体会到“水不多”“瓶口小”与一个一个小石子之间的关系。通过表演者的表演和同学们的仔细观察,再让学生读课文,就不愁语气读不出来了。小学生从语气中也感受到乌鸦是好不容易才喝到水的,从而懂得一个人要做成一件事情,不仅需要多动脑,还要付出艰苦劳动的道理。
三、切合小学生天性,在游戏娱乐中施教
小学生最本真的状态就是“游戏”,在游戏这一情景中,小学生自然而率真地存在着。游戏是小学生的天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小学生对游戏的需要比对食物的需要更强烈,小学生在游戏中永远洋溢着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真正的童话作品,都洋溢着一种游戏精神,这种游戏精神对小学生具有亲切感,使得小学生读者对作品产生阅读的欲望。小学语文教师在童话教学中,如果把一篇活泼有趣、富含游戏精神的童话作品也像一般文体的文章那样来分段,一段一段地概括段落大意,总结中心思想,甚至要学生背诵段落大意、主题思想,毫不考虑小学生的游戏天性,童话的美肯定会荡然无存。为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表演进行童话教学,小学生在表演童话的活动中,获得了游戏的自由和快乐,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童话,很自然获得成长的智慧,也就会收到很好的教学
效果。
游戏表演童话的方式多种多样,最常见的就是演课本剧。例如在教《狐狸和乌鸦》一文,我让学生熟读这篇童话,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然后分组表演课本剧,组织大家进行评论,老师在重点、难点上作必要的指导,再引导学生讨论。
如对“狐狸想了想”一句,老师提问“狐狸,你在想什么?”狐狸对乌鸦说了三次话,乌鸦有着不同的反应,分别问“为什么?”这样就把乌鸦爱听奉承话这个重点分析清楚了,“乌鸦为什么会上狐狸的当”这个难点也就不攻自破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童话类课文教学的课堂有效性很重要。只要我们走进童话放飞童心,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多种措施并举,在提高童话类课文教学的课堂有效性上下足工夫,我们就一定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邹小红.童话的文本特点及教学应对
湖南教育.2007年2月
2.李宣平.童话教学的现实处境与理想追求.湖南教育.2008年1月
作者单位:浙江省奉化市舒家小学
关键词:童话 教学 有效性
小学童话教学日益受到重视,选入教材的童话课文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是一些小学语文教师,他们因受各种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制约,很少能按照童话本身的特点和小学生的接受心理去施教,致使童话类课文教学的课堂有效性不理想,童话教学没有真正与小学生融为一体,没有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为提高童话教学的有效性,走进童话,放飞童心,笔者在童话教学中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一、把握好小学生的精神世界和童话阅读接受心理
从小学生的阅读心理特征出发,我们在童话教学中,要加强对小学生直觉、品味、领悟的过程的教育。直觉,即感知,就是作品接受过程开始后的第一感觉、第一想法、第一体验,这是阅读心理过程的第一阶段。品味是第二阶段,品味就是品尝语言的滋味,揣摩形象的意味,在想象中对文本进行情感体验。领悟是阅读心理过程的第三阶段,也是阅读审美的最高境界,它把感知和品味的阅读结果重新联系起来。小学生的领悟相对成人而言,只能是意会,是一种若即若离、若隐若现的意识中的领悟,往往是不全面的,也许只是一点、一个方面,但只要在教学中给予更多的肯定或引导,就可以提高童话教学的有效性。
二、加强语言教育,培养学生的语感
童话是一种具有很高语言艺术的文学样式,其鲜活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深刻的情感、独特的艺术风格无不通过语言来呈现和表达。童话有着众多生动活泼的语言,这些语言常和小学生的语言比较接近,有利于小学生语言的获得。实践证明,小学生常会在童话阅读中无意识地把握语言形式和规则,语言能力因此也会逐步提高。童话语言不同于日常生活用语,也不同于其他文体的语言,它具有多义性,其含义常会因为读者生活体验和想象力的不同而变得十分丰富。所以,我们在童话教学中要注意着眼于童话语言的特质,通过具有弹性、多义的阐述,使小学生对语言具有丰富感受力和深入理解能力。童话语言以它优美、明快、自然、语言反复、象声词多、富于音乐美的特点,为小学生语言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环境,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特定情境中的语言来培养学生的语感,从而提高小学童话教学效果。
如学习《乌鸦喝水》一文,读“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一句时,学生怎么也读不出乌鸦那种欣喜的语气来,这时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表演哑剧《乌鸦喝水》。当表演者演到“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时,同学们才真正体会到“水不多”“瓶口小”与一个一个小石子之间的关系。通过表演者的表演和同学们的仔细观察,再让学生读课文,就不愁语气读不出来了。小学生从语气中也感受到乌鸦是好不容易才喝到水的,从而懂得一个人要做成一件事情,不仅需要多动脑,还要付出艰苦劳动的道理。
三、切合小学生天性,在游戏娱乐中施教
小学生最本真的状态就是“游戏”,在游戏这一情景中,小学生自然而率真地存在着。游戏是小学生的天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小学生对游戏的需要比对食物的需要更强烈,小学生在游戏中永远洋溢着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真正的童话作品,都洋溢着一种游戏精神,这种游戏精神对小学生具有亲切感,使得小学生读者对作品产生阅读的欲望。小学语文教师在童话教学中,如果把一篇活泼有趣、富含游戏精神的童话作品也像一般文体的文章那样来分段,一段一段地概括段落大意,总结中心思想,甚至要学生背诵段落大意、主题思想,毫不考虑小学生的游戏天性,童话的美肯定会荡然无存。为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表演进行童话教学,小学生在表演童话的活动中,获得了游戏的自由和快乐,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童话,很自然获得成长的智慧,也就会收到很好的教学
效果。
游戏表演童话的方式多种多样,最常见的就是演课本剧。例如在教《狐狸和乌鸦》一文,我让学生熟读这篇童话,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然后分组表演课本剧,组织大家进行评论,老师在重点、难点上作必要的指导,再引导学生讨论。
如对“狐狸想了想”一句,老师提问“狐狸,你在想什么?”狐狸对乌鸦说了三次话,乌鸦有着不同的反应,分别问“为什么?”这样就把乌鸦爱听奉承话这个重点分析清楚了,“乌鸦为什么会上狐狸的当”这个难点也就不攻自破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童话类课文教学的课堂有效性很重要。只要我们走进童话放飞童心,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多种措施并举,在提高童话类课文教学的课堂有效性上下足工夫,我们就一定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邹小红.童话的文本特点及教学应对
湖南教育.2007年2月
2.李宣平.童话教学的现实处境与理想追求.湖南教育.2008年1月
作者单位:浙江省奉化市舒家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