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fj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儿童的天性是好动而好奇的,这些是宝贵的财富,是他们学习科学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日月星空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够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而且他们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就算是低年级学生也决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在人生早年积累起来的经验是他们学习新事物的基础,要紧抓这一有利条件,促进学生提出新问题,激发好奇心。不同生活经历、不同生活环境、不同层次、不同基础的学生就会有不同的疑问。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引导,不让学生感到困惑,让他们乐于提问。
  关键词:敢于质疑;亲历过程;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一、营造民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敢于提问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在科学探究中让学生大胆地、自由地提出问题是多么重要。要使学生能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教师不但要很好地创设情境,提供材料,适当引导,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打破旧束缚,放开思想,不要拘泥于书本,让学生随心所欲地探索,这样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大是小,是否紧扣主题,甚至异想天滑稽可笑,教师都应让学生畅所欲言并认真倾听。只有放开了、问题自由了,创新的思维才会出现。只要敢放,一定会提出很多有趣问题,这正是科学探究所希望的。创造提问的环境,让学生意识到,他们的问题很重要,很有价值,坚持一段时间,必然会养成爱观察、爱提问的好习惯。例如在六年级的教学活动中,讲到人类的起源与进化,很多学生都问科学家是怎么知道多少年前出现人类的?有一部分同学知道,班里讨论后,大家明白了考古研究所发现的化石就是最重要的证据,一部分男同学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围绕化石又提了很多小问题,由此可见,教师对于学生的问题一定不能只局限于书本,一名科学老师就是学生心目中的科学家,如果老师只是关注课本知识,对学生课外发现的问题不闻不问,又怎么能培养出爱问问题的学生呢?在我的鼓励之下,学生根据兴趣爱好专门成立了研究小组,有些同学请家长一起到野外考察并收集了很多动物的骨骼,希望自己也能发现化石。这就是在问题引导下的自主学习,投入忘我,充分证明了有问题才有研究,有疑问才有学习的动力。
  二、注重学生的亲历活动,让学生善于提问
  学生每天都在不同的经历中生活着,生活中很多有趣的科学现象,但因为所提的问题没有及时得到反馈,逐渐司空见惯慢慢忽视掉了。其实,只要善于观察和发现,身边的科学问题趣味横生。教师若善于挖掘生活小事,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事情,从身边的科学现象开始,将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做为探究活动的素材,让学生在生活小事的引领下步入科学探究活动的广阔天地。例如,春天的时候杨树上会长“毛毛虫”,学生课间的时候会捡着玩,还会用来吓唬胆小的女同学,因为它特别的逼真,但在班里问了几个同学,大家都说没有问题,有个别同学认为自己的问题没意思,可见许多学生都没有认真思考过。但教师让学生亲身经历仔细观察后,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老师这到底是虫子吗?它会吃东西吗?它会爬吗?不是虫子它究竟是什么?在带领四年级同学到操场经历了上捡“毛毛虫”之后,学生的问题如雨后春笋冒了出来,探究的兴趣立刻高涨起来。这一件教学中的小事,就好比一粒小小的石子,在水中激起了层层涟漪,将学生探究兴趣激发出来,学生踊跃地投入到研究活动中。科学这一学科最基本的特点是从儿童的问题开始探究,所以学生的亲历活动很关键,通过亲身体验,进行观察,从而发现问题,才能进行探究活动,学习过程才能对学生产生吸引力。
  实践证明,自发的学习是最持久的,也是最深入,假如学生不能发现学习动机,就不可能学到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让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是自主探究活动的前提,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的主动性。
  三、创设丰富的提问情境,让学生有问可提
  南宋教育家朱熹曾经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此方是长进。”课堂教学中,常有一些学生在学习中发现不了的问题,提不出疑问。在学生具备了敢于提问的心理后,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语言、实验、电教等各种教学手段,创造出一种让学生有内容可提问的情境。如:在学习《电灯亮了》一课时,把活动主题分成了四个教学环节:
  (1)活动引入。通过展示生活用品手电筒,激发学生研究电路的欲望。引导学生提问“为什么电筒会亮?”
  (2)探索研究。引导学生亲身经历“设计方案一观察实验一交流研讨”的科学探究过程,尝试自己点亮小灯珠,引导学生提出“我们的为什么没亮?”、“为什么不同的连接方法都可以亮?”只要动手尝试都会有相应的问题提出。
  (3)活动拓展。通过引导学生观看各种连接电路的连接图,帮助学生了解更多关电路的奥秘。
  (4)通过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做法说一说点亮小灯珠的方法有哪些。
  经过这几个环节的引导,学生的问题越问越多,越问越细,学习探究的思路也不断开阔起来,知道了问题一,马上就产生了问题二,所以一节课下来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课堂参与度很高。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并且培养了学生的能力。问题情境可以是自己失败的实验,也可能是意外地发现,可能是与自己的猜想完全相反的结果,所有这些问题针对性特别强,当问题解决后,学生的喜悦和成就感也就越强,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问题的产生确定了学生研究的方向,同时也确定了研究的内容,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的探究会更有指向性,效果自然就会更好。作为科学教师一定要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用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个问题,哪怕这个问题微不足道,甚至幼稚可笑,都要耐心去倾听,在教学中更是积极创设情境鼓励学生提出疑问,相信在老师的不断努力之下,学生的问题意识会增强,提问的水平会越来越高。
其他文献
作文在高考中可以说是占得了半壁江上,大有得作文者得天下之势,但是很多学生在拿到题目时无从下手,打不开思路。同时,近几年高考很多的命题作文出现,更加强化了学生的审题意识,这不得不引起我们语文教师和考生的高度重视。譬如上海卷的《我想握住你的手》、天津卷的《愿景》等;2007年江苏卷的《怀想天空》、上海卷的《必须跨过这道坎》、湖南卷的《诗意地生活》等;2008年江苏卷的《好奇心》、广东卷的《不要轻易说“
期刊
教师认真备“朗读”是指导学生读的前提。教师不掌握正确的重音、停顿、语调、语速等朗读技巧,就不能很好地通过指导学生朗读,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教师备朗读,是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共鸣的过程,是教育者先受教育的过程。要让学生直接感受,教师首先要直接感受。只有这样,在课堂上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时,才有可能对他们进行恰当地点拨,指导他们有感情地朗读,才能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期刊
语文味是小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说,用心灵感受的语文学习能力。当感知的语言文字与所学的文本形成一定差距的情况下,陶冶到自身的语文味就不足。只有所学的文本内容与自身的感官及其渗透的意念相依相生时,语文味就出来了,得到的就是一种满足和升华。  写作是学习语文用于表达的一种方式。然而,有不少学生出现了语文学习与写作毫无相关的现象。语文学习不断在推进,而写起作文依旧索然无味。这
期刊
摘 要:初高中信息技术学科衔接教育在克伯屈设计教学法思想指导下,根据衔接教育“1322”策略,从平台开发、资源建设、衔接内容、具体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模式的探索,有效解决了初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衔接问题。  关键词:初高中;信息技术;衔接教育;实践模式  1.设计教学法  设计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家威廉·H·克伯屈从J·杜威“做中学”教育思想出发,并在其“问题教学法”基础上,根据内部动机(inner m
期刊
【摘要】在指导阅读时,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另一方面教师必须结合阅读教学,有目的地教给学生有关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自主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一、课内课外相结合,感受读书之乐  二、抓住孩子心理特点,激发阅读兴趣  三、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信心理  四、让综合实践活动课成为孩子阅读的平台  【关键词】渗透;营造书香气息;调动;读书;
期刊
摘要:准备活动是中学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准备活动完成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基本部分任务的完成,它对增进健康、增强体质、防止伤害事故,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都有重要意义。本文就以我校高中三个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就中学的准备活动进行调查和研究,提出中学体育课准备活动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准备活动;职称论文  1前言  体育课的准备活动,是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要组
期刊
新教材的内容设置体现了实验教学重要性,大量编排了“实验活动与探究”专栏。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教材设计的部分实验停留在验证性层面,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导致学生对知识本质得不到深刻的理解与拓展。因此教师要领悟课标要求,努力重组这些实验,使它们变成真正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实验。下面笔者就“Cl-与SO42-检验”的自主探究活动设计与大家共勉。  一、依据课标理念,反思教材实验呈现方式  华师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素养日益成为信息社会公民素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信息技术教育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计算机技术训练阶段,发展成为与信息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的信息素养教育。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深入开展,课程评价越来越显示出其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性。传统的教学评价是一种过于片面的评价方式,已不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形成,新的多元化的教育评价体系实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
期刊
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电脑、DVD等多媒体技术作为当今电化教育的领先技术,已在体育教学中得到运用,通过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既能有效地吸引学生,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在安全和易受控制的环境中实践所学的内容,架起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它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体育学科有其自身特点,不像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理论性比较强,主要是靠学生的反复训练,能在较
期刊
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由此可见,语感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更重视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  所谓语感,就是读者或听者通过听人讲话或阅读直接感知语言,是学习、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一种敏锐感知力,体现出一
期刊